谁知道上面有没有什么要命的细菌呢?
我回过头,康概说道:“送你切水果吧。”
店主像得了便宜似的,高兴的把刀收起来。
去到车站,早班车已经到了,买票的人也不少。
排了一小会儿队,才买到最后一张去村里的早班车票。
我暗自庆幸今天运气不错,马上上了车。
等我上车后才发现,熟人还挺多。
昨天住一间旅馆的客人都在这辆车上,包括那个小伙子。
他坐在靠过道的位置,对面的人递给他一个桔子,问他是否晕车,他也不回答。
没有得到答案的那个人把桔子收了回去。
到这时我才知道,这十个人他们全都是认识的。
我走到最后一排,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去,没多久,车就到时间出发了。
农村客运班车都是招手停的那种。
这让我那颗为学校担忧的心,更急了。
两个小时后,终于到了村口,我第一个跳下车急匆匆往学校而去。
学校在半山腰上,依山而建。
本该上学时间,却只有两个住在附近的孩子。
而且他们还是来看热闹的。
学校的厨房被草绳拦了起来,还有治安队的人拿着木棍守在那里。
“这是怎么回事?”
我来不及放行李,站在厨房前面大声问一个看守的村民。
第4章
通往玉圭仓库的路
村长一听到我的声音,马上就出来了。
“秦校长,你总算回来了。你走了不到半天学校就出事了。”
接着他向我说了事情发生的经过。
原来就在我请假离开学校的当天中午,这里就发生了一次小规模的地动。
方圆八九公里都感觉到地面在颤抖。
虽然震得很轻微,但是村上还是安排了几个负责治安的村民家家户户询问受损情况。
这种轻微的小震动本来就没有什么破坏力。
附近农户家里都没有什么损失,而问到学校的时候,我们学校的祁老师告诉他们厨房里面的案板塌了。
这个地方已经有些年头了,校舍本来就简陋,厨房更是土葺的,为了牢实,窗户都开的很小,里面的光线并不好。
所谓的案板也是在靠墙砌的一对石墩上面放了一块石板。
简陋就算了,料理用的案板居然贴着靠山那面的墙。光线暗得不行,根本不能用来切菜什么的,所以这块案板就一直闲置在那里。
据说这间村小学的前址是一座废弃的破庙,后来才改成了学校。
破损的房子都推倒了,在上面盖了教室,当时这间厨房还算完整,并且感觉挺耐用的,所以保留了下来。
出现意外的就是这间老厨房。
小震动之后厨房的石墩因时间久远而散了架,案板塌了之后,下面的土墙居然出现了一个洞。
洞里黑漆漆的,伸进一根竹竿还通不到底。
维护治安的村民把石板抬到一边,用刨铲挖了挖,居然挖出了一个直径一米多的洞。
用火把照了照,发现里面居然是一条石板路。
本来村长的意思是要马上报告,但因为是星期天,没人上班,只能等到第二天去。
但村民里有几个胆大的人等不了。
圭山村名字的由来是因为一个满山都是玉圭的传说。
据说古代有个玉圭爱好者,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了不少玉圭。
在他大限到来前,命人把他平生收集的两辆大车玉圭运到了这座山上。
至于他放在了哪里,并没有人知道。
从此,这座无名山被称为了圭山,很多年过去,大家叫顺了口,连带这个村子也被叫做圭山村。
这仅仅是一个口口相传的故事。
村民祖祖辈辈并没在这山上见到过一块玉石,更别说和皇亲贵族粘边的玉圭。
而此时出现了这么一条路,有人立马就想起了那个传说。
并且还分析得有理有据的:宝物运上山当然不可能放在露天的地方,一定是挖个洞埋地底下,说不定这条就是通往玉圭仓库的路。
在场的村民无不对这个分析表示认可。
上千年的老物件,私下里能卖高价。
五六贪心的村民甚至要求马上进去看个究竟。
能负责村里治安的,身板都不弱,胆子也大。
村长也是个有好奇心的人,于是表面上阻止了他们一下,最后还是默认他们进去了。
但是这群人中午进去以后,直到第二天早上也没有出来。
村长这才确信,他们肯定出事了。
本来这几个人出事也是自找的,虽然发生在学校厨房,但也根本不用这么着急的把我叫回来。
但这几个村民进去时,说为了方便探路,就抓了学校的祁老师和他们一起进去。
所以这件事在惊动了镇里的同时,也惊动了我。
放弃休假急急忙忙赶回来的我,气不打一处来。
“祁老师不是本地村民,他是被下调来的,因为人家老实,后来也没有打算离开这里,而是继续留下来教书,让村里的孩子能有个好前程。他既不知道那个传说,也不知道里面路怎么走,这几个人抓上他进去干什么?”
村长搓了搓手,尴尬应道:“因为……他是教地理的。”
我怔了半天也想不明白探路跟他教地理有什么联系。
“他教地理,又不属狗,为什么要他探路?”
“地理嘛,就是能和地讲道理的人,对地上的事肯定熟,所以让他负责探路是最好的。”村长说道。
我对村长语文水平非常无语。
“谁说教地理就是熟悉地上的事?”我跺了跺结实的地面,“你向它问个好试试!它能回应你,我都能和它谈判。”
“秦校长,我是没有同意让祁老师去的,是他们非要……”
就在我们说话的时候,在旅店遇到并同乘一辆车来的那些个人已经爬上了半山腰。
前面八个人走得气喘喁喁,而走在最后的那个就是头顶有一小撮金毛的小伙子。
他走得闲情逸致的,像个散心的游客。
此时我还没有闲功夫搭理这些人,要继续和村长理论。
但村长见到一些人后,马上挂出一副笑脸迎了上去。
“刘主任,你怎么亲自带队来了?欢迎欢迎。”
原来车上遇到的这些个“熟面孔”都是往这里来的。
我的人不见了,对谁都没好脸色。此刻我并没有主动上去打招呼的想法。
刘主任喘了几大口气缓过劲儿回应热情的村长:“你这里一下失踪七个人,我能不来吗?快说说情况。”
村长又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
“那么这些人到现在都没有出来咯?”刘主任问道。
村长点头:“是呀,他们进去后,村里的治安队队员轮流值守,直到现在没听到里面有一点动静。”
刘主任转身进了厨房,我也跟着走了进去。
厨房虽然破旧一点,但里面的东西摆放都很整齐,也就是案板的位置比较乱。
“这个洞是地面震动的时候形成的?”
“是,可能是案板被震坍塌后,砸出来的。”村长也弄不清。
“不可能……”我说道,“架子上放置的杂物都没晃下来,石头做的案板台怎么会因这次轻微的晃动而坍塌?”
刘主任因我的话而扫了一眼这个简陋的厨房,的确是这样。
“我当时也不在这里,祁老师住在这儿,地震那会儿,他应该在厨房做饭,只有他才清楚。”村长忙解释道。
能回答刘主任的人失踪了,这个问题也就无解了。
刘主任弯下尊贵的腰,看看洞内。
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到。
但这种黑,透着寒澈澈的凉。
第5章
钟灵毓秀的女孩
“出去说吧,这里……空气不好。”
刘主任率先走了出去。
我想他是怕洞里突然冒出个怪物,一口吃了他吧。
领导的胆子都很小。
村长没着急跟出去,而是一把拉住我,小声问道:“你看他带来的那些个人,只有一个身板看上去像那回事的,其他人可能连一担水都挑不起来,像能救人的吗?”
我挑眉,故意问道:“上面派来的,怎么你觉得不像吗?”
村长忧心忡忡的摇头:“不像,那个头顶染发的孩子就更不像了。”
我正要嘲讽他两句,刘主任在院里叫村长的名字了。
村长不敢马虎,直接小跑出去。
“刘主任……”村长客客气气问道:“我跟镇上汇报,请求救援人员。他们都是专业的吗?”
言下之意,救人是力气活儿,这些人不像啊。
刘主任居高临下的看向他:“只有没文化的人,才只知道用蛮力。”
村长虽然听不明白,但不住点头。
刘主任继续介绍道:“你看不起的这几个文化人都是省里文物研究院的学生,高教授是他们的老师。这些人进去可比你们那个教地理的祁老师管用。”
提起祁老师,我十分不友善的看向了他。
“你是这个学校的校长?”刘主任留意到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