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 完结+番外 (青史尽成灰)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青史尽成灰
- 入库:04.13
“母亲,只许大元有负孩儿,不许孩儿悖逆大元。孩儿已经做了决断,要和红贼死战到底,绝不投降!大丈夫宁可玉碎,不为瓦全!”
老太太听到这里,竟然抚掌大笑,又伸手摸着石抹宜孙的脸颊,笑呵呵道:“吾儿忠勇,果然不负家门!你只管放心去战,为娘绝不让你为难!”
听到这话,石抹宜孙再看母亲,满脸决然,他的心中一动,竟有些不舍,便扑在母亲膝前,还想说什么,可老太太却主动起身,拿过一杯酒,笑着道:“来,陪为娘过这个生日吧!今年是为娘六十大寿,甲子轮回,为娘什么都见过、经过了,吾儿用不着替为娘伤心。人生世上,到底不能如草木泥土一般!”
石抹宜孙心中悲凉,却又不知道说什么,只能低着头垂着泪,勉强侍奉老母,过了六十岁的生日。
城里城外,都在做着最后的准备。
却还有一个人,对诸暨的战斗,没法不闻不问,那就是徐达!
他原本在建德坐镇,距离胡大海不算远。就在老朱的书信送到胡大海手里之前,一封以张希孟私人名义发来的信,落到了徐达手里。
只不过虽然是私人名义,但是上面的内容却把徐达吓得不轻。
上位竟然要杀胡大海的儿子?
难道就不怕胡大海盛怒之下,反叛朱家军吗?
眼下的胡大海,不管是投降方国珍,还是去投靠张士诚,都是轻而易举。
一位指挥使级别的将领投敌,给朱家军的打击,绝对是灾难性的。自从朱家军建立,还没有出想过这种事情,莫非要发生在我的手上?
徐达怔了片刻,他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张希孟在书信中提到,朱元璋已经给胡大海去信了……这事情就奇了!
为什么老朱会告诉胡大海,却是张希孟给自己写私人信件?
难道不是应该让我做好准备,尽力隐瞒胡大海吗?
怎么反了过来?
徐达沉默良久,突然意识到了事情的奥妙!
胡大海的部下会跟着他反叛吗?
貌似很难!
徐达扪心自问,手下将士会听他的吗?
打仗或许可以,但是别的事情,还是别做梦了。
这些士兵几乎都有朱元璋给的田亩,家人安居乐业,粮饷待遇都是顶好的,凭什么跟着你造反?
而且张希孟推动军中识字,还有各种文艺表演,体育比赛,背诵军规活动……这一连串的事情弄下来,朱家军已经不再是兵归将有,情况大不相同。
当然了,一个主将,能不能把手下拐走?
还是不能下断言,就说一定不能。
假如朱元璋给徐达写信,告诉他事情……徐达就必须要做出动作,防备胡大海反叛。
可一旦徐达做出动作,让胡大海查之,没准会起反作用,让胡大海在惊惧之下,做出什么不理智的行为。
如果那样的话,就弄巧成拙了。
不能不告诉徐达,又不能正式通报徐达,
所以才有了张希孟的信,告诉了,又没完全告诉!
这手段还真是细腻啊!
那自己到底要怎么办?
徐达沉吟一阵,竟然也有了主意。
“传我的命令,立刻准备三万八千石军粮,送去诸暨,给胡指挥使!”
三万八千石,算是很少吗?
以朱家军的税收水平来算,差不多是五千户一年的税粮。
而当下一个普通的县,能有七八千户,两三万人,已经算是不错了。
大半个县一年的税收,也就是这些。定远是大县,有太多的县,远不如定远富庶。
如果拿来养兵,普通士兵不打仗的时候,一天一斤半粮食,打仗的时候,会提高到二斤主食。
一石粮也够吃六十天!三万八千石粮食,就够三万八千人,吃两个月之多。
放在那里,就是一座大山!
“但愿老胡不要糊涂啊!”
徐达做出了安排,派出粮队,前往诸暨。
几乎与此同时,胡大海竟然让人送信,他要督兵攻城,请徐达派兵协助。得到了消息的徐达,露出了笑容,总算没有不可收拾。
上位看人真准啊!
徐达亲自统兵前来。
小小的诸暨县城,空前热闹,胡大海集结二百门回回炮,猛轰城墙……每一枚弹丸,都带着胡大海的愤怒,划过长空,愤怒地砸向城墙。
足足一个上午的怒射,城楼粉身碎骨,其中的几十名元军化成遍地尸体,血染青砖。
又有城墙被砸出了裂缝,伴随着沉重的弹丸轰击,宛如巨锤,一下又一下……在中午时分,一段十丈长的城墙,垮塌下来。
“乌龟壳终于敲开了!胡关住,你给老子上!”
伴随着胡大海的怒吼,胡关住率领着精锐甲士,奔着缺口,发足狂奔,一无所惧,扑了上去。
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可嘉奖
至正十六年春,也是华夏吴国元年春天,朱家军对盘踞在诸暨的元廷浙江行省最后的残余势力发起了攻击。
此战之后,江南便再也没有元廷的直属力量了,虽然方国珍和陈友定依旧尊奉元廷,但是他们对大元,大约只有吕布对丁原的忠诚。
而元末吃鸡大赛,南方大区的排位赛也差不多结束了。
最后入围的选手是三大二小,天完徐寿辉,华夏吴国朱元璋,首鼠两端张士诚,外加上方国珍和陈友定。
大元朝统治了天下几十年。虽然即将土崩瓦解,但总还有一些愿意为了这个朝廷殉国的人。
石抹宜孙指挥着元军,死守城池。
府中石抹宜孙的母亲,穿着大元朝的诰命服饰,坐在中堂之上,气势昂然,正盯着家人,在房舍周围,摆好柴草,又取来几桶鱼油,倒在木柴上。
做完这一切之后,老太太看了看几个家丁,对他们道:“去吧,如今国破家亡,你们也该自寻活路,不要跟着老身送死了。”
这几个家丁泪如雨下,他们随着老太太,从处州跑到了诸暨,一路护送,不离不弃。如今死在旦夕,他们也不愿意离去。
“太夫人,让奴婢们服侍着,哪怕,哪怕到了地下,咱们主仆也别分开啊!”
“就是啊,太夫人,红贼悖逆天理,胡作非为,老天爷会收了他们的!”
“太夫人,奴婢们守着您,红贼杀进来,就给他们拼到底!”
……
老太太看着几个家丁如此决然,竟然心中大快!
“好!我们家世代蒙受天子洪恩,唯有舍命报答,你们老爷誓死守城,尔等舍命守家。老身一把骨头,成全儿子,效忠君王,便是全家玉碎,也足以光耀千古!”
“去,把你们少爷和夫人叫过来!”
老太太让人把石抹宜孙的夫人和儿女都叫了过来。
夫人今年不到三十岁,身体一直不好,前段时间颠沛流离,也染了病,只剩下一把骨头。两个孩子同样无精打采,尤其是小女儿,还不停咳嗽,似乎染上了哮喘。
老太太看了看她们娘仨,忍不住怒道:“国破家亡,到了这时候,还想着逃出生天不成?梳洗打扮起来!风风光光,陪着丈夫,父亲,一同赴难!”
夫人听到这里,竟然眼睛瞪得老大,惶恐不安,突然,她跪在了地上,磕头作响。
“娘,娘啊!媳妇有死而已,可,可这俩孩子还太小了,不,不该随我们死的,求娘亲高抬贵手,放过他们吧?”
“放过?放哪里去?你真是好生糊涂!我们死了,难不成要让他们当红贼的子民吗?”老太太一把抓住孙子,又伸手揽过来孙女。
把两个孩子抱在怀里,冲着他们努力挤出笑容,“别怕,听祖母的,咱们跟你爹一样,做一个轰轰烈烈的大英雄,做一个青史留名,光耀千古的全忠之家……你们不要怕,很快咱们就能到天上去了。”
她拼命劝说两个孩子,可这俩孩子最大的才七岁,哪里听得懂这些,只是泪如雨下,不停抽泣,怕到了极点。
正在这时候,突然传来了惊天动地的喊杀!
老太太面色大变,“怎么回事?”
不多时一个家丁跑了过来,原来朱家军已经展开了总攻。围绕着城墙缺口,胡关住率领人马,拼死攻击。
这块缺口被炸塌了大半,却还剩下八尺多的高度,石抹宜孙指挥着人马,拼了全力,要把朱家军挡回去。
然后再抢修城墙,堵住缺口。
胡关住冲了两次,竟然都被这个矮墙挡住了,身上也多了两支箭,背后的战鼓越发激昂,胡大海的怒火已经不可抑制!
必须攻进去!
“再来,我打头儿!只许进,不许退!”
胡关住提着利斧,准备再一次冲锋,如果拿不下来,就死在冲锋的路上!
他再次冒着弓弩,向前冲锋,身旁的甲士争先恐后,大叫着向前冲,他们距离城墙越来越近,三十步,二十步,十五步……
城里的弓箭手突然探出,从垛口两边拼命攒射,瞬间好几个士兵中箭。
胡关住的眼睛都红了,就在这时候,一队朱家军的弓弩手也赶到了,他们对着城头疯狂射击,元兵被压下去了,势头不免减弱。
相似小说推荐
-
在下不才,乃当世名将 (洛河清风) 起点VIP2022-11-01完结175.61万字 2.03万总推荐王朝林立,异族繁多,杀伐不断,兵戈未停,秦易带着名将系统穿越到这...
-
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 (何不言情) 起点VIP2022-12-03完结156万字 4.87万总推荐穿越到洪武二十二年,成为北平城里燕王护卫军一员,开局四个妹妹,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