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 完结+番外 (青史尽成灰)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青史尽成灰
- 入库:04.13
可偏偏在这个当口,就出来这么个事。
老朱和张希孟进了县衙,王恺慌慌张张,过来行礼。
“卑职拜见上位!”
朱元璋只是看了他一眼,就把头扭到一边,冷冷道:“张先生,你问他吧!”
张希孟点头,对着王恺道:“你可知道胡三舍贩卖酒水?”
王恺一愣,这事怎么让上位知道了?不过他的心理素质过硬,迟疑之后,立刻拿定了主意,虽然朱元璋不许贩卖酒水,但似乎这也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大罪,因此承认道:“卑职,卑职知道!”
“既然知道,为什么不管?”
“这个……不敢管!”
“为什么不敢管?”
“因为他爹,他爹是胡大海!”
张希孟呵呵一笑,“胡大海又怎么样,像他这样的领兵大将,军中有一二十个,难不成就任由他们败坏法度不成?”
王恺沉默了片刻,偷眼看了看朱元璋,发现老朱依旧绷着脸不说话,他突然扭头,甩开了张希孟,冲着朱元璋用力磕头,脑袋咚咚作响!
“上位,胡大海不是一般的领兵将领,他正在进攻绍兴,事关征战,如果因此军心动摇,酿成惨败,卑职百死莫赎!为了朱家军的大业,卑职无论如何,也不能在这时候,坏了大事啊!上位,卑职斗胆建议,无论胡三舍干了什么,也要等着他爹从绍兴回师,才好处理,大事为重啊!”’
王恺涕泪横流,以头杵地,继续表明心迹。
“上位,卑职承蒙上位恩典,当了一方知县,卑职就是上位的一条狗,要替上位看好家啊!”
“你放屁!”
朱元璋勃然大怒,“大局?什么是大局?咱的法令就是大局!粮食就是大局!谁也不许用粮食酿酒,这就是大局!”
老朱俯身,凝视着王恺,冷笑道:“你给咱听好了!让胡大海造反去吧!咱的法令不是儿戏!”
一句话出口,天打雷劈!
王恺吓得面色惨白,几乎瘫倒。
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怎么会这样?
就因为酒水这么点事,逼着一员大将造反?
孰轻孰重啊?
张希孟却是嘴角上翘,微微伸出了大拇指,好一个厉害的朱元璋,竟然说出宁可胡大海反叛,不能让律法成为儿戏的狠话。
这才是真正的狠人!
刘福通还敢说跟老朱同为当世英雄,可相比之下,刘福通差得太多了,连毒杀的手段都拿上来了,着实上不得台面。
任何一个又战斗力的团队,都是规矩远胜于个人。
朱元璋能冒着一个大将反叛的危险,断然处置败坏规矩的手下。维护的就是朱家军的规矩,就是团队的战斗力。
而到了大明末世,一个二品文官,随便砍死了一品武将,却没有立刻得到应有的惩罚,国典败坏,规矩不在,自然是人心离散,不可收拾,一败涂地,白骨如山,也就不稀奇了。
老朱的态度大大超出了王恺的预料,他瞠目结舌,不知道如何回答,整个人都傻了,只剩下跪在地上哆嗦。
这时候张希孟暗暗探口气,对于老朱的态度,他自然是五体投地的,没错,法令规矩,肯定是第一位的。
但这里面还有一层,却是老朱忽略的。
张希孟低声道:“主公,咱们在酒楼里,喝到的可不只是胡三舍的酒啊?王知县手下,似乎也不是一个人贩卖私酒,到底牵连多少,还需要查清楚!”
张希孟笑呵呵道:“总不会那些人的爹,也叫胡大海吧?”
刚刚王恺还是几乎昏倒,可听了张希孟的话,直接吓死过去了……
第二百一十章 杀得好
“汪先生,你在亳州那边,一坛十斤的美酒,能卖到多少钱?”张希孟随口问汪广洋。
汪广洋道:“这可不便宜,其实刘福通那边也是禁酒的,只可惜没多少听就是了。一坛十斤的酒,好一些的,怕是就要五两银子!”
张希点了点头,又问道:“那,一石粮,能出多少酒?”
汪广洋深吸口气,这个他还真没有算过,“几十斤总是有的。”
“那一石粮,在咱们这边多少钱?”
汪广洋顿时吸了口气,脸色也变了。
按照后世的标准,一百斤的粮,能酿三五十斤,五十五度的白酒……当下的技术不比后世,出酒率是要降低的,但是别忘了,当下酒水的度数也低得离谱,恐怕能有二十度以上,就算是美酒了。
反正不管怎么推测,一石粮,一百二十斤,出八十斤的酒,或者打个折,四十斤,这也是相当恐怖了。
因为在朱元璋这边,一石粮不过两贯宝钞,而一两银子,能换两贯五宝钞……账算到这里,就算傻子也知道了,在朱家军这边,弄粮食造酒,拿到亳州去卖,至少五倍利润起步。
而且这里面还有一层关键,酿酒的粮不可能按市价计算,事实上的利润,可能超过十倍。
扣掉一切开支,中间也有几倍的净利润。
到了这一步,已经不只是让人发疯这么简单了。
汪广洋作为跟在朱元璋和张希孟身边,唯一的主要文官,自然是担负起这个案子的调查工作,当他面对着恐怖的利润之时,也是心惊肉跳,口干舌燥。
下意识抓起茶杯,猛灌了一口。
“张相,这要是酒,一口喝下去,差不多喝得就是银子吧?”
张希孟微微颔首,他之所以觉得禁酒这事很难,就是预料到其中的暴利,但是他也没有料到,利竟然会这么大!
“一个胡三舍,他能吃得下多少?那个酒楼的东家都没把他放在眼里,还琢磨着巴结徐达,汤和……他们早就知道,这么大的一块肥肉,必须拉更多的人下场,这样才能安安稳稳挣钱,不然主公的刀就会落在他的头上!”张希孟说着,突然看了一眼汪广洋,“汪先生,你不会也卷进来吧?”
汪广洋吓得魂飞魄散,连忙摆手,“张相,我,我可不敢啊!再说了,这,这事情是在定远,我,我是渡江之后,才归附上位,我和这些人不熟……”
“住口!”
张希孟断然喝道:“汪先生,这是什么时候?你跟我讲什么淮西人,渡江人……你摸摸自己的脑袋,还在吗?”
一句话,汪广洋的心是拔凉拔凉的。
他是真感觉到了害怕,浑身不安。
张希孟没有吓唬他。
禁酒这事,牵连的利益太大,谁都想吃一口。吃到的,吃不到的,大家伙的眼珠子都是红的。
如果在办案的时候,不能秉公执法,反而弄什么身份区别,你是淮西的老人,我是渡江之后的人,我没有犯错,错的都是你们……真要是这么干了,绝对后患无穷。
哪怕躲过了这一次的风波,早晚会有扛不住的时候。
到时候丢了老命,甚至生丝族灭,也不是不可能!
“汪先生,你比我年纪大这么多,早就有妻儿老小,一些事情,不需要我多说什么……如果非要让我说,我只是觉得清官难为,可清官也好做!把心摆正了,主公看得见,我们大家伙也都看得见。毕竟上上下下,这么多双眼睛,只要做了,就不免被人发现!”
汪广洋略微沉吟,立刻用力点头,深以为然。
他擦了擦掌心的冷汗,躬身对张希孟道:“张相,我考过元廷的进士,元廷官场的风气如何,我一清二楚,上奢下贪,彼此勾结,朋比为奸,万万没有良臣,贤臣的活路……如今上位雄才大略,张相秉公执法,你们珠联璧合,我们这些在下面办事的,也能够安心了。”
老汪这话说得其实相当有趣,他在元廷当官,种种贪墨行径,也不是不清楚。大元朝是烂透了,谁也没办法。
现在到了老朱手下,朱元璋的励精图治,谁都知道,但是这还不算最恐怖的。
因为朱元璋只能杀人,张希孟才能诛心!
他们携手起来,才能把下面人治得服服帖帖。
就拿眼前的这个案子来说,如果没有张希孟掺和,老朱最多喊出宁可让胡大海造反,不会败坏法度。
然后杀了胡三舍,拿他的人头,警示部下。
基本上也就到此为止了。
虽说这个威慑效果已经相当恐怖了,但是毕竟还是没有触及到后面真正的大鱼,案子查不清楚,就没法给天下人一个交代,日后就还会后患无穷。
而原本历史上的朱元璋,就是在不停的杀戮中度过的,他也弄不清楚,为什么这帮贪官污吏,前赴后继,根本不怕死……既然你们连命都不在乎,咱还怕杀人吗?
来吧!放马过来!
杀一个人头滚滚,杀一个血流成河!
对老朱来说,似乎也只能做这么多了。
不过有了张希孟的掺和,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首先是汪广洋,他核查了定远的所有粮仓,亲自查验数目。而张希孟也去清查军屯。
道理很简单,不管有多少酿酒,都是少不了粮食的。
在民间这边,由于土地平均分配,老百姓能自己做主,这才过了没几年好日子,大家伙肯定拼命存粮,所以除了缴纳田赋之后,能拿到市面上卖的,绝对不多。
相似小说推荐
-
在下不才,乃当世名将 (洛河清风) 起点VIP2022-11-01完结175.61万字 2.03万总推荐王朝林立,异族繁多,杀伐不断,兵戈未停,秦易带着名将系统穿越到这...
-
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 (何不言情) 起点VIP2022-12-03完结156万字 4.87万总推荐穿越到洪武二十二年,成为北平城里燕王护卫军一员,开局四个妹妹,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