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第一臣 完结+番外 (青史尽成灰)


  胡关住见机会来了,果断冲上去,终于到了缺口。
  前两次他们都到了这里,可就是这一截矮墙,让他们遇到了麻烦。
  攀着城上去,对面正是早已准备好的元兵,长枪利斧,肆意收割,朱家军的士兵一露头,就会被击杀。
  到底要怎么办?
  正在胡关住迟疑要不要冲上去的时候,突然从身旁冲去几个甲士,他们扑到了城墙下面,用头抵住城墙,露出肩膀!
  “上!”
  刹那间,胡关住明白了几个弟兄的意思,他一怔,却也不敢停留,只能飞步向前,他踏着一块石头蹿起,随后一脚踏在一个士兵的肩头。
  胡关住身强体壮,加上满身铠甲,份量可想而知。
  他能明显感觉到下面的士兵向下一沉。
  但是这个士兵咬着牙,随即全身用力,肩膀向上,推着胡关住,一跃上墙!
  有了这个人梯辅助,胡关住上去之后,手里的利斧挥动,斩断了刺来的致命一枪,向前飞扑,将迎面的元军劈成两半。
  其他元军一愣神,随即蜂拥杀来,要戳死胡关住。
  而就在此刻,朱家军的士兵,像是跃龙门的鲤鱼一般,一个接着一个,踩着肩头,冲上了城头。
  有了助手的胡关住,肆意劈砍,节节向前。
  后面的朱家军也越来越多……最初站出来,用肩膀扛了十几个弟兄之后,已经是油尽灯枯,血水从他的口鼻喷出,肩膀的骨头也已经受伤断裂。
  当一个士兵踩着他,跃上去之后,这个士兵软软倒下,失去了生命,可是他的身体还趴在地上,把自己的背留给后面的弟兄。
  就在他倒下去的刹那,又有一个士兵含着泪扑上来,继续用肩头充当踏板……士兵们义无反顾,不计生死。
  他们作为全军的前锋,就是用自己的生命,去给其他弟兄开路。
  朱家军的动作极快,后续士兵带着短梯,木板,冲了上来,迅速搭好了进攻的路线……至此为止,士兵终于不必用肩头充当梯子。
  可就在这段攻击的时间里,已经有七名朱家军士兵牺牲,另外还有几个人骨头断裂,留下了永久的残疾……
  胡关住率领着人马,先夺取了缺口,随即又扑向了城门口。
  胡大海督着主力,也加入了进攻序列。
  朱家军里应外合,打开了城门,无数士兵蜂拥而入……诸暨守军,败了!
  石抹宜孙被手下人簇拥着,试图逃跑。
  可就在他转头的时候,一股火焰,冲天而起,正是他的府邸!
  老太太亲手点燃了柴草,霎时间烈焰飞腾,黑烟滚滚。
  “吾儿别怕,为娘魂助与你,一同破贼!”
  老太太搂着孙子孙女,想要殉难。
  可她的儿媳看在眼里,也是万分痛心,你想成全儿子,可你怀里的也是我的骨肉啊!她突然拼命扑上去,想要抢夺两个孩子。
  老太太顿时暴怒,“贱婢!你坏我家忠义之名!”
  她举起拐杖,抽在了媳妇的额头,立刻扑倒。
  两个孩子也跑过来,对着母亲哇哇大哭。
  外面火焰飞腾,奶奶动手打了母亲,爹又不知道在哪里,这可怎么办?
  夫人挣扎着,奋力将两个孩子往屋外推去,“快跑啊!”
  两个孩子含着泪,急忙往外跑,可没跑几步,男孩就被祖母抓住,“不许走!”
  老太太把孙儿拖了回来,再回头看去,孙女竟然从门口跑了出去,外面的家丁看在眼里,竟然也没有阻拦,只是任由她跑了。
  “到底不是吾家的人!走就走吧!”老太太死死抓着孙子,冲着滚滚火焰,冲了进去……石抹宜孙府中的大火,烧死了母亲、妻子、儿子,另外有两个家丁见到此情此景,也是痛哭流涕,跳入大火,随着主人去了。
  却也有两个人,到底没有胆气,只能转身逃跑。
  眼瞧着烈焰腾空,石抹宜孙也知道家中出了事情,以母亲的性格,必然要殉国一死。既然母亲归天,自己又如何独活?
  “杀!杀红贼!”
  石抹宜孙像是疯了一样,率领手下人,拼死力战。
  而此时徐达也领兵赶到,加入了攻击。
  胡大海和胡关住父子更是浑身浴血,一直战斗到了黄昏,他们把石抹宜孙围在了中间,乱箭之下,石抹宜孙被穿身,鲜血流干而死。
  胡大海下令打扫战场,这时候徐达也来了,两个人见面,胡大海只是用鼻子哼了一声,“俺们父子要去金陵,向上位请罪……这些兵马就交给徐指挥使了!”
  徐达愕然片刻,只能眼瞧着胡大海离去,无奈叹息,自己这是做了小人,可不做又不行啊!
  诸暨的战斗结束了,除了胡家之外,石抹宜孙全家殉难,倒也有几分忠勇。见惯了大元朝的奇葩,突然冒出一个忠臣良将,反而有些不适应了。
  如实上奏吧,给他们家厚葬,嘉奖忠贞。
  只不过令徐达意外的是,这个请求送上去,在张希孟这里就遇到了麻烦:绝不可褒奖石抹宜孙全家!


第二百一十三章 朱家军的良心
  “你们怎么看石抹宜孙这一家?”李善长向手下的诸多文官发问。
  他这个左相直辖六部,上承吴国公,下抚万民,钱粮户口,兵车邢工,乃至人事调动,兴学教化,都是他负责。
  所以别看张希孟手伸得长,玩的花哨,但论起实实在在的权柄,李善长还是稳压他一头的。
  当然了,这也跟张希孟约束自己,不胡乱伸手有关。
  比如这一次,他就是以学士院的名义,压下了徐达的请求,而与此同时,李善长统辖的礼部和兵部却认为应该给,而且必须给,不给实在是太小气了。
  所以张希孟的阻拦未必就是最后的结论。
  不用说,这么大的事情,一定会惊动朱元璋的。
  而且隐隐约约,朱元璋也觉得这事情不简单,这一段时间,他办了胡三舍的案子,揪出了一大堆走私酒水的蠹虫。。对外用兵也算是顺利,胡大海知耻而后勇,一举攻陷了诸暨,这是立了大功,元廷在江南的势力一扫而光。
  可偏偏这时候冒出来一个元廷的大忠臣,甚至全家殉难,以死报国。
  怎么看都像是超级忠臣,这样的人,哪怕作为对手,也该敬重,给个优待不足为奇。奈何张希孟又强烈反对。继上一次的思想碰撞之后,又一次遇到了这种事情。
  朱元璋觉得不能等闲视之,必须认真对待,甚至要比战争还要认真!
  打仗不复杂,冲锋陷阵,奋勇杀敌就是,可遇到了思想上的事情,就马虎不得。处置不好,就是门户之见,甚至会发展到党争。
  朱元璋的境界已经很高了,但是依旧没有把握,能把一切都捏在手里。
  为了这事,老朱破例下令,把两边的文臣都叫过来,顺带着又把冯国胜,吴良、花云、李文忠等人都叫来,让他们旁听。
  如此一来,除了徐达、胡大海、常遇春、朱文正、汤和等人之外,整个朱家军的文武重臣,悉数到来。
  李善长率领着贾鲁,朱升,杨元杲,阮弘道,李习,陶安,杨宪等人,坐在了东边。
  张希孟,刘伯温,宋濂,孙炎,章溢,叶琛,汪广洋,阵容同样不容小觑。
  老朱居中而坐,至于那些武将,就对面坐着,属于拉拉队,气氛组,来领教一下不同于战场的唇枪舌剑!
  瞧瞧比你们的真刀真枪又如何?
  出乎所有人预料,第一个站起来的竟然是贾鲁,他咳嗽了一声,甚至还扫了眼张希孟,说实话,老爷子肯定不是李善长这边的人,但是他绝对赞同嘉奖石抹宜孙。
  而且他出来开这个头儿,定个调子,也免得张希孟和李善长直接冲突,可以说是用心良苦。
  “上位,攻克诸暨之后,江南之地,已经没有元廷的兵马,方国珍,张士诚,陈友定……他们虽然接受诏安,但是无论如何,也算不上大元忠臣。我们给石抹宜孙,风光大葬,赞扬忠义,其实是告诉天下之人,大元朝在江南已经土崩瓦解,半壁江山都丢了,离着亡国,也不远了。”
  贾鲁说出了一层关键的意思,就好像历代王朝,建立之后,都会抓紧修前朝历史,其实修了什么,并不重要,修史这件事,很重要!
  给石抹宜孙办丧事,风光大葬,葬的是大元朝的半壁河山,这事对于立志驱逐胡虏的朱元璋来说,尤其重要。
  光是听到这里,老朱就几乎点头了。
  真是老神仙放屁,不同凡响!
  随后贾鲁又道:“褒扬石抹宜孙,是不是鼓励元廷的臣子,跟咱们死战到底呢?自然不是!这说的是如石抹宜孙一般,全家殉国的忠良,尚且不能挽救危亡。咱们祭奠他,其实是打大都皇帝的脸。证明大元朝亡国有日,无可挽回!”
  贾鲁说到这里,略微顿了顿,才盯着张希孟道:“即便是对手敌人,也不至于一篙子戳倒一船人,还是留些余地吧!”
  贾鲁说完之后,李善长的嘴角不自觉上翘,这水平就是高……自己往后也该多学学才是。
  他斟酌片刻,也道:“上位,贾参政所言极是,卑职以为老百姓常说忠臣孝子,人人敬仰。石抹宜孙以身殉国,战死沙场,母亲、妻子、儿子、家丁、悉数殉国……忠臣孝子,义仆节妇,凑了个齐全。古往今来,能做到这一步的大忠臣,都不多了。如今上位坐断东南,虎视天下,褒扬忠义,砥砺人心,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正好能振奋士气,卑职以为,并无不妥之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