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第一臣 完结+番外 (青史尽成灰)


  这俩人说完,那些武将听得已经点头了,真是太有道理了,这还犹豫什么,赶快照办吧!
  这么明白的事情,张先生怎么会不同意呢?
  难道张先生也有犯糊涂的时候?
  此刻老朱把目光落在了张希孟的身上,主动道:“张先生,你可有什么高论?”
  张希孟一笑,“主公,石抹宜孙这一家,臣现在的确不知道该怎么论定……但我听闻这一次攻城,有将士扑在缺口处,用身体充当梯子,让将士踏着他们的身体,冲入诸暨,抢下了先登之功……一个甲士身强力壮,一百多斤的份量,加上几十斤的铠甲兵器,奔跑着上城。这是多大的力道?今天来了这么多将领,我想问问大家伙,你们能推上去几个人?要知道,咱们可是有七个士兵牺牲了!”
  此话一出,在场的武将都不由得吸了口气,花云更是挪了挪屁股,惊叹之余,充满了钦佩。
  正如张希孟所言,搭人梯可不是小事情,尤其是攻城关头,一个接着一个上去,力道之大,足以把骨头踏裂,踏出内伤,连续充当人梯,的确会丧命,甚至被踏得尸体碎裂,死无全尸。
  朱家军的士兵做到了这一点,他们无愧当世精兵!
  而且这些士兵不光是能战,更有牺牲精神,舍死忘生,堪称忠勇,必须嘉奖。
  这时候杨元杲开口道:“张相,我们也看到了徐达的上报,咱们的将士自然要重重奖赏,大加抚恤,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只是和嘉奖石抹宜孙一家,不挨着吧?”
  他这话刚说完,刘伯温立刻开口,不能让张希孟一个人舌战群儒,咱老刘要帮帮场子。
  “话不能这么说,这就是一场战斗,一边是我们的人,殊死战斗,以身殉国。一边是敌人,负隅顽抗,全家遭难。有人主张褒扬敌人,就算咱们的人也受到了褒扬,敌我双方,岂能都奖赏?这算什么道理?不怕将士们想不通吗?”
  随着刘伯温下场,气氛越发热烈起来。
  陶安也开口了,他身为江南宿儒,还真不怎么把浙东的刘伯温放在眼里。
  “褒奖我们的将士,是因为忠勇二字,褒扬石抹宜孙,是因为忠义,这是不一样的!”
  “怎么不一样?不都是带着一个忠字吗?你让我石抹宜孙是忠,那谁是奸?”刘伯温言辞犀利,直接怼了回去。
  陶安老脸涨红,瞠目结舌。
  李习立刻道:“大元朝尚且顾不上自己的忠臣,要我们帮着褒扬……这不正说明元廷气数已尽吗?”
  刘伯温呵呵冷笑,“气数已尽和气数将尽,不是一个意思!倘若是攻入大都,灭亡元廷,我以为不无不可!但是在当下,我坚决反对!”
  ……
  伴随着刘伯温下场,宋濂也加入了战局,另外一边,杨宪也出来了,大家伙你来我往,唇枪舌剑,引经据典。
  那些武将干脆眼睛都直了。
  乖乖,这就是神仙打架吗?
  怎么听谁说的都有道理?
  他们到底在争论什么啊?
  就算是武将当中,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冯国胜和李文忠,也都听得云里雾里,直呼可怕!
  这就是文官的战斗模式吗?他们上去,除了送人头,就没有别的可能了。
  就连朱元璋也头大了,他一会儿听听这个,一会儿听听那个,也都觉得有理,可也有缺陷。
  或许这世上就没有两全其美的事情。
  从老朱的本心来讲,他偏向于褒扬石抹宜孙,给予厚葬,顺便嘲讽一下元廷。毕竟刘伯温给出的理由,还不足以完全说服他。
  至于张希孟,这小子除了把战斗引入己方士兵的功劳之外,就没有别的话了,他成了看笑话的!
  老朱又开口道:“都不要吵了,事情就是这样,李先生、张先生,你们是咱的左膀右臂,你们再说说吧!”
  老朱的话,相当于让双方辩手,总结陈词。
  李善长刚想说话,但是他心中微微一动,因为他发现了张希孟气定神闲,似笑非笑。这个年轻人已经让自己吃了好几次亏,万万不能大意。
  因此李善长笑道:“上位,属下的意思已经说过了,论起思路周全,还是张相更加厉害,让他说说吧!”
  球踢到了张希孟的脚下,大家伙的目光也都落在了张希孟身上,就看他能拿出什么惊世骇俗的高论吧!
  “主公,这件事又牵连到了胡大海,提到了胡大海,就想到了胡三舍,前些天,主公说了,法令为重,其他别的事情,都大不过法……这话还算数吧?”
  朱元璋冷哼道:“法比天大,就算咱死了,也要把这话写进遗训里面!”
  张希孟又道:“主公,既然法这么大,那比起道义呢?”
  老朱略沉吟,“张先生,你不要绕来绕去了,直接说吧!”
  张希孟道:“其实这事情很简单……为什么要褒扬石抹宜孙?因为他们一家子的作为,以身殉国的举动,的确符合纲常道义,是忠臣孝子……这一点我不否认,可是因为这个,我们就能赞扬他吗?我们的立场何在?我们的法度何在?”
  张希孟陡然提高了声音,如黄钟大吕,在场的众人无不为之一振。
  其中反应最大的,竟然是贾鲁和朱升,随后刘伯温也止不住笑了起来,伸出了大拇指!
  再之后,就是宋濂,叶琛几个,至于李善长,尚在犹豫不定。
  张希孟从容不迫,继续道:“我以为姑且不论这一次的具体事件……我想问问大家,褒奖的标准在哪里?什么人该褒扬,什么人该唾弃?这事情总要有个规矩吧?”
  李善长见气氛不对劲儿,节奏落到了张希孟手里,便迫不及待道:“自古以来,嘉奖忠贞之士,孝子节妇,如何说没有规矩?”
  张希孟笑了,“李先生说得没错,但这个标准是道义德行的,不是国家的……再说清楚点,这是儒家的纲常伦理,不是国家的法度规矩。”
  说到了这里,张希孟停了下来,看了看其他众人,突然微微一笑,“如果一个人是道德完人,却站在了咱们华夏吴国的对立面,该怎么评价他?是站在华西吴国的立场上,斥之为敌人,还是站在儒家道义上,把他看在英雄?”
  这话问到了这份上,便是李善长也知道一个巨大的坑在等着他,干脆闭上了嘴巴,不敢多言,只剩下心怦怦乱跳,颜色变更。
  眼下能接张希孟招的,已经不多了。
  突然,朱升缓缓站起,拱手道:“张相高论,老夫五体投地。只是老夫还想请教,褒扬忠义,以英雄看待敌手,也未必都是坏事!更何况刚刚诸公也说了,褒扬石抹宜孙,是为了给元廷难堪,让大都皇帝为难,这难道不好吗?你又何必把吴国和儒家分开?
  张希孟一笑,“枫林先生果然是厉害,我这点拉大旗作虎皮的本事,是吓不住枫林先生的。但是我想请教一事,石抹宜孙祖上是辽人,辗转归附大元之后,他是世袭的副万户……属于元廷的高官,世代荣华富贵。他们一家享受了那么多民脂民膏,不甘心放弃,负隅顽抗,最后悉数丧命。”
  “枫林先生,这样的人,站在咱们的立场上,还是简单的忠臣孝子吗?”
  一句话,朱升也是瞠目结舌,连他都扛不住了。
  啪!啪!啪!
  掌声从朱元璋那边响起,老朱忍不住大笑,赞叹道:“张先生不光是咱的智囊,还是咱的良心!咱以穷苦人起家,均分田亩,救济斯民!褒扬一个大元朝的世袭副万户,让咱如何面对黎民百姓!”


第二百一十四章 影响深远
  朱元璋的一锤定音,算是结束了这一场激烈的辩论……可是造成的震动却是影响深远,余波荡漾,甚至是愈演愈烈。
  首先说老朱聚拢了文武三方,别看武将参与不进去辩论,但是大家伙带着耳朵,也听明白了一些事情。
  比如李善长就像褒奖他们的敌人。刘伯温站出来,替战士的弟兄仗义执言,跟李善长那些人针锋相对。
  至于张先生,他不光站在武将这边,还更进一步,站在了百姓这边,被上位盛赞为朱家军的良心。
  一个臣子,能得到这么高的评价,着实有些不可思议。
  但是放在张希孟身上,却又那么恰如其分。
  武将们基本上都承了张希孟的情,现在又知道张先生是真正替他们说话,加上前些时候,经过盗贼认证的清廉铁证。。
  张希孟学问好,人品清廉,又真心对待大家伙,站在大家这边……试问军中,谁敢不服!
  张希孟不结党,不拉拢武夫,不会因为私利,就纠集一群人,但是毫无疑问,张希孟说话,这些武将,没谁敢无视。
  而且大家伙也隐隐察觉出,作为一支以穷苦人为主的义军,他们的确有些不同之处,不能拿老眼光看自己了。
  军中的反应是缓慢的,润物细无声的。
  但是对于剩下的两方,却是立竿见影,颇受震撼。
  首先就是刘伯温,他表现最积极,一直站在张希孟这边。但他也只是觉得要照顾自己人的感受,此时替大元忠臣招魂,并不合适。
  但是随着张希孟最后的那一段,等于告诉所有人,哪怕推翻了大元朝,也不该替石抹宜孙这种人招魂。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