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海上升明帝 (木子蓝色)


  在这股风气之下。
  现在的大明朝,武人成为一个地位很高的阶层,武官更是贵族子弟首选,大有几分汉唐前期良家子为兵的特质,唐初时府兵就属于精英阶层,只有地主富农贵族官员子弟才有资格点选,一般人没资格当兵。
  说到底就是朝廷政策的倾斜,对武人的待遇丰厚,不仅仅是粮饷,而是政治地位,包括授分军田,免征税赋,不服杂役,以及军功授勋授爵授官等等突破阶层限制。
  朝廷进取,武人地位自然高,而如果朝廷开始不再扩张,武人的地位就会不断降低。
  这些才造就了汉唐时代的军人能战和地位高。
  而像是宋代给军人黥面刺字,明代卫所兵几沦为佃户军奴,武人被践踏至泥底相比,确实天壤之别。
  大明现在对武人待遇很好,军功封爵的那些将领,都能分到一大块甚至许多块地,虽说大多是边疆之地,也没有免税之权,但这些地数量不小,动则千八百亩甚至几千上万亩,哪怕边地不值钱,但土地有许多特性,能够成为发家立族之本。
  更别说武人还可以出将入相,是可以进入内阁、进入总理处的,世封爵位还可传袭子孙,爵位除了封地食邑折俸,是还有不少特权的,诸如封妻荫子,子弟入国子监,或是入亲勋翊武内卫、入讲武堂等等,这样的机会可是非常难得,相比起来,平民以前只能靠读书,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秀才考举人考进士一路考上去。
  且科举是不能世袭相承的,只能说培养子弟科举之路,但相比起军功封爵能够直接传袭土地、头衔、恩封这些还是有些差距的。
  “老六,”
  “三哥,你怎么来了?”
  挑着水的郭守富刚到门前,就看到一身红身屯兵军服的郭怀安在门口蹲着抽烟锅子等他。
  “有好事,你要老婆不要?”
  “要啊,三哥有合适的?”郭守富把水桶放下,笑着答道。
  “要就行,是有个不错的,还是你嫂子跟我说的,我们屯营的军属屯庄里有不少新来的屯兵家属,有一户也是咱们川北来的,是从巴州迁来的,他们家有个姑娘十六岁,你嫂子说长的很高,就是瘦点,但体格还不错,尤其是屁股大,一定好生养。”
  “十六岁?她哥还是屯兵,只怕瞧不上我这样光棍吧?”郭守富一听,有些犹豫。
  “还有一个好事呢。”郭怀安拿出烟袋,递给郭永富,里面有烟丝也有纸,让他自己卷。“我接到任务了,我们屯营要派哨人押送一批物资去藏地江孜,到时要随昆仑远征军去打那啥阿里的拉达克国,虽说我们这哨屯兵仅是运送物资的,但过去了总有些机会上场不是。
  而且啊,咱们营长说了,许我们带些自愿随同的子弟同往,一人最多可带一个。
  你愿去不?”
  随征子弟,这个名目倒不稀奇,以前明军卫所的正军之外还有余丁,有时打仗什么的,也会有子弟随从,甚至在隋唐时代,府兵出征,就也经常带着子弟自愿从征,主要就是帮助去抓俘虏运战利品看马守营什么的。
  甚至草原上的游牧族部队出兵的时候,也经常带着子弟或奴仆负责打草谷,喂马守营看押俘虏运输缴获什么的,有时也一样上战场。
  郭永富有些激动起来,他苦于找不到参军的机会,想参军的年轻人太多,但机会却很少,许多人打破头都想往里挤,连三年义务兵都难抢到位置。
  “我听说这次昆仑行营目标很大,估计是要整大活,到时打完拉达克好像还要打什么坎巨提、查谟、克什米尔什么玩意的一些土邦小国,甚至可能还会跟莫卧儿帝国交手,咱们这次明面上朝廷只出兵一千五,另外征调卫藏等一万三千五,但实际上还会调派一些人马过去,主要就是调省营、屯营。”
  
  “我估摸着只要过去了不管有没有机会上阵,起码有这经历,那以后你再报名参军,机会总大些?这要是真遇到战事,那不就火线参军了吗?总比在这里干等着强,是吧?”
  跟郭怀安一样,接到运输物资任务的部队还有不少,都是部署在西宁、甘肃,以及安西一带的人马,且都是以地方屯营为主,公开给他们的任务是武装运输军资粮草供给昆仑行营,其实是朝廷另有目的。
  昆仑行营调动一万五千兵马,明军只出动一千五御营,还是从卫藏和西域两个方向出兵,也是有意减轻蒙古王公们的担忧,要是直接出动上万明军,那他们就得怀疑大明是不是要直接抢他们地盘了。
  只出动一千五,这就会给他们一个比较安心的感觉。就如现在明军在藏地从驻军五百,到驻喇萨和江孜各五百,都刻意维持五百的兵额,虽然明军用民兵的名义,又各还有五百人的民兵营,甚至以商人、护卫等等身份,实际还各有几百武装,但起码明面上,前后藏各仅五百明军而已。
  这个数字,就是一个比较让人放心的数字。
  朝廷明面上远征军只派一千五,但打着运送军资的名义,调派屯兵过去,第一确实是武装运输军资更安全,其次这些屯兵就是预备队,既可是押送物资,也随时能够拉上战场。
  甚至还可以先以转运、储备军资等为名,在且末、于阗、叶尔羌等地设立仓库、军驿、兵站等,这际性的进军驻兵。
  以屯营兵的名义行事,肯定更方便。
  可进可退,不至于引起太激烈的反应,却又能达到朝廷趁机进入那一地区的战略意图。
  而调派一些屯兵运送军资入阿里、回疆,又征发一些子弟自愿随军,也是进一步减少明面上明军的数量,毕竟屯兵本就是半农半兵的屯营,其子弟参与运送物资,他们连屯兵都不是,只是百姓。
  “你要是愿意去,我这就找我们营参军给你弄一道文书,然后拿到你们乡保这里报备登记,只要把手续办好了,就可以随我们一起前去了。”
  “就算到时捞不到仗打,运送军资也还有工钱的,不会白跑。”
  “愿意,我愿意,我当然愿意啊,谢三哥啊。”老六卷烟丝的手停了下来,很激动的道。
  他骨子里其实还是个不安份的人,或者说不甘于平凡,不愿意一直挖矿,所以拒绝了矿上死了老公带着孩子的寡妇,也放弃了那份还算不错收入的矿工工作,跋涉几千里来到海晏,就是想来边地屯垦当兵的,可没当上兵,他并不愿意安份的就做一个垦边的农民。
  虽然已经分了一块地,等着他努力的开垦种植,辛苦汗水是能换回安稳和温饱的,可他不甘心。
  才二十出头的他,更想出人投地,不想这辈子一眼到头,虽然在几年前,如今的这种生活,是那时做梦都不敢梦到的,但看到身边的人,有更好的未来,他也羡慕向往,也想争取。
  得陇望蜀,本就是人性。
  “假如到时昆仑远征军打下那什么拉达克、克什米尔啥玩意的,要在那边驻军招兵,你愿意在那边当兵吗?”老三抽着烟锅一边问。
  老六想了想,虽然他对遥远的什么拉达克没半点概念,只知道那定是在极遥远的地方,就跟从川北老家来到这青海湖边一样遥远,但他还是咬牙应下,“愿意,我们上扫盲课的时候,夫子念过一些唐人的诗,有句叫啥,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郭怀安笑道,“嗯,这句大气,我记得还有首叫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凉州的也很霸气!”
  “还有句叫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哈哈哈,没错,男子汉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乎,哈哈哈!”
  “哈哈哈,有这志气,还怕这辈子出不了头么?昆仑又怎么了,拉达克又怕啥,到时军功授封,一路升回来便是,到时不仅回青海湖边,还要升进北京朝堂去呢。”
  哥俩带着几分吹牛的玩笑道。


第875章 汉王
  汉王的封地在青海黄南,这里还算是个不错的地方,宜耕宜牧,就是有些偏僻,但起码比老九宁王的地盘好的多。
  现在七岁的宁王,封地远在奴儿干的永宁,那可真真的蛮荒之地,一年有一半多时间是冰雪封冻的,虽说现如今大明航海技术发达,且沿海新设了许多港口,如登州、青岛、旅顺、大连、丹东、济州、五岛、对马、咸镜、清津、珲春、海参崴、胡叶克、库页、永宁、驱度寐诸港,海参崴和永宁都是聚集了过万移民、土着的军事重镇和贸易中心,但毕竟太远遥远,除了极有冒险的猎人、皮毛商人等,更多的还是流放的罪犯。
  对于堂堂皇子亲王,封藩永宁,那就跟流放没什么区别。
  “封藩青海,驻藩贵南?陛下只答应给殿下修一座汉城、汉王府,就没其它的了?”
  “封民百姓呢?王府护卫呢?”
  汉王侍读沉宏邦对于自己的妹夫封藩贵南却并没表现出多高兴,虽然说那有可耕地百万亩,草场千万亩,确实挺大一块地,说是一个县,但能比的上浙江一个府那么大了。
  可光有地盘也不行啊,青海不是浙江,贵南更不是宁波。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