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海上升明帝 (木子蓝色)


  黄河及其支流沙沟河、茫拉河切割冲涮形成的台吉和谷地,或宽或窄,相对平坦。
  山地、滩地、谷地错落分布是这片地区的地势特点,山地宜牧、谷地宜农,台地可农可牧,依山临河,在这片农牧交汇地带,地理位置很重要。
  一位亲王分封镇守,有助于让大明把边界拓展到黄河南岸和西顷山下。
  河源府很大,其精华地带河州临夏,东面有积石关、土门关,也有莲花堡、保安堡、起台堡等。
  朱以海没把这么大一整个府都给汉王。
  “贵德南面这片地区,设贵南县,朕派人在那里筑汉城和汉王宫,到时整个贵南县便都是你封地,民政司法税务这些,朝廷派知县等流官负责,朝廷也另会派御营、屯镇等分营驻防。”
  “整个贵南县的土地、牧场、矿山,朕都赐封给你,你招佃或是买奴耕种、放牧皆可,朕免你十年税赋,十年后正常起科征税,可行?”
  汉王想也没想就答道,“儿臣都听父皇安排。”
  “嗯,民政司法税收这些事情太繁杂,朕交给专人去做,你不用操心,你的汉王府,打理好自己的产业便行,朕允许你们组建一支不超过三千人的非常备的民兵团练,军官由朝廷调派。”
  “另外朕给予你监察之权,整个河源府诸县之军民官兵,皆在你监察职权之内。”
  南面的河南、泽库县,朱以海划做尹勒都齐诺颜的和硕特自治县。
  而新设夏河、同仁、碌曲三县,则划给自吐蕃时代就存在的地方土司卡加六部。
  玛曲县则交给在此的土默特部自治。
  朱以海把河源府内的几大势力,重新划定界线,分而治之。
  尹勒都齐两个县,卡加六部三个县,然后北面诸县都是大明直属,其中分封给汉王一个县。
  另外河曲积石山西、南的几地也仍归尹勒都齐,但这几地不隶属河源府。
  隆务寺等近百座寺院,原有的属地、属民、牲畜,也都仍归他们所有,朱以海只是加以调整,以这些寺院属地设立寺属的乡镇,仍由他们自治。
  “朕派人勘察过,贵南县可开垦耕地达百万亩,可利用天然草场达千万亩,放牧几十万头牲畜不成问题,这里也适合种植油菜、青稞等。”
  “黄河环绕西北,雪山护右东西,这里是重要古道白兰古道的要冲位置,北承河湟,南联川滇,大有可为。”
  “儿臣谢父皇恩封赏赐!”汉王高兴的接旨,并没半分不满,对于曾经受尽苦难折磨的他而言,并没有太大的野心。
  皇帝在青海给他划了一个县的封地,直接把这百万亩可耕地,千万亩草场给他,他觉得很满足。
  甚至没有治民之权也不以为意。
  其实如果可以,他更愿意留在北京,哪怕让他去南京也行,但父亲说希望他能够建藩青海黄河南岸,屏藩朝廷中央,他也就毫无二话。
  “将来你的子孙,有才德兼备者,朝廷后来君主,自然也还可继续将他们分封到其它边疆要地,继续建藩镇守,屏藩中央。”
  宗藩子孙,有能力的可以学文习武,考科举上战场,立功建业,论功授封建藩,一般能力的也可做个小官,或是去经商,或是就当个清闲的地主。
  “朕会从内帑中拔银为你建贵南县汉城和汉王宫,也不会建的太奢侈,其余的就得由你自己努力了,当然,朕还会给你一笔启动发展的银子和一些属员的,将来如何发展,就要看你自己的本事,靠你自己的努力了。”
  “朕希望你能够珍惜这块封地,能够维护稳固好他,这里既可发展农耕放牧,也可借由白兰古道的交通便利,发展工商贸易,这是你将来传承子孙的基业,要好好干。”
  分封一个县,监察一个府,手里有三千不可越县出府的民兵,非战时不可调动,皇帝对汉王的封地权力还是限制较大,但也给予了一定的权力,以发威宗藩的特殊作用。
  他是皇室代表,镇守地方,监视文武,同时也并不直接给予他行政治权和统兵调动的兵权。
  而整个河源府,西北边地,各族混杂,几大势力的封地自治,越发考验封王们了,好在有朝廷的御营、屯镇、省营等兵马撑腰,倒也不必太过担忧。
  “朕已经召了尹勒都齐诺颜,还有卡加六部土司,以及隆务寺呼图克图,以及土默特珲台吉等一起前来,以后你们就是邻居了,朕已经选了济南知府姚启圣为青海海西道分巡,以后你有事也可以直接找他。”


第874章 请君暂上凌烟阁
  金银滩,西川河。
  汉三角城附近,滩上一个移民新村立起,海晏设县后,大量内地贫民迁移而来,短短时间,已经陆续迁移来一千七百余户,共计九千七百余口,还有许多驻军的军属随军而来。
  清早,郭守富醒来,第一件事便是去挑水。
  刚来到这里,一切都从新开始,没有现成的房屋,便临时开挖地窖子,在地下挖个坑,上面用柳芭茅草盖起来,好在来时是夏天倒还不会冷。
  就是刚来时水土不服,有高原反应,有一小段时间很难受。好在他们并不是逃难来的难民饥民,他们是移民,朝廷有对接安置的人。
  海晏县将迁来的人迅速做了分流,划分到各地建立屯庄,一开始一无所有,便搭临时帐篷,然后挖地窝子,接着大家男女老少齐上阵砍树挖土夯土盖房子,修起了屯庄围墙,可以不惧虎狼袭扰,还能阻挡风沙。
  围墙修好的同时,屯里的仓库、食堂也修好了,紧接着一排排的民房也正在紧张施工中。
  除了修房子打围墙,海晏县金滩乡三角保第七屯的移民们,还抢着时间开荒种地,以及放牧牛羊搞养殖,一切白手起家,大家互帮互助,西海府、海晏县还有三角乡里,以及屯营、御营的军官干部们,也都有派人来驻守蹲点帮忙。
  甚至在那热闹又有些小乱里,第七屯小学还在秋天开学了,一天读半天书,剩下半天帮家里干活,那些精力旺盛的孩子也有个拘束的地方了,学校到了晚上还能组织屯民们上一堂扫盲识字课,学一会官话。
  对于移民们来说,学习官话比扫盲更重要,来自天南海北的许多移民,有的互相话都听不明白,鸡同鸭讲,不普及官话,会很麻烦,虽然官府也尽量是采用对点移民的方式。
  比如海晏县的移民大多来自云贵川,而金滩乡的移民主要集中来自于四川,三角堡的移民,又主要是保宁府等川北移来的,这样的安排,也是为了能够让新移民尽快的熟悉,能够在新的地方尽快立足。
  郭守富从川北保宁来到这里,是以一个光棍移民主动报名来的,不是军属也不是官吏家卷,他原本是想报名参军,但没选上,于是以普通移民身份前来,跟同乡的郭怀安不同,虽然郭以前也是矿工,但他是报名入选屯兵后分配到了海晏,现在又接了妻儿家小前来,家里分到了五十亩草场,一百亩地。
  郭守富没能参上军,只能务农,因为光棍一人,只分到二十亩地,三十亩草场,现在他跟其余九户移民,组成了一个生产互助合作社,大家互帮互助,一起垦荒耕地,也还养了些羊。
  不过现在还没什么产出,主要还是靠按月县乡里发的移民粮。
  挑了一担水回来,郭守富又在想着当兵的事,他还是希望能够参上军。这段日子让他越发坚信,只有当兵参军才能改变出身,郭怀安就是最好的例子。
  人家不仅分的田地多,而且粮饷待遇也不错,特别是那每季都有发的新衣帽鞋子,让人羡慕。哪怕只是个屯兵,那都是体面人了。
  当兵的不仅朝廷分田地还发老婆。
  做为一个光棍,郭守富现在非常羡慕郭怀安,自己光鲜体面有铁饭碗,那份粮饷和田地在边地能生活的很体面,他的老婆孩子们一来就还分了房子,虽然说也挺简陋的房子,但那也是直接分的。
  屯营学校招屯兵子弟上学,学费都不用出,书要是读的好还有奖励的米粮。
  对他这样的光棍来说,当兵就是最好的改变命运跨越阶层的方式了,他又没读过书,考不了科举。他唯一的本钱,也就是一条还算年轻的命,当兵好啊,粮饷丰厚稳定,而且就算是省巡防营的义务兵,当几年没能晋升士官退伍回来,也是能优先安排到县乡衙门做事,甚至推荐去皇家或是官营的一些产业里做事的。
  再不济就是去当个佣兵,去蒙古汗王台吉或是云贵土司的军队里当个参谋、教头,或者是佣兵,也还可以,再不济去商队或大户做护卫,那都也不错,总比挖矿强,矿工干不久,要么命不好死在井下,要么年纪大身体吃不消扛不住。
  可惜现在当兵的机会难得。
  因为待遇好,现在穷人们都争相当兵,当兵不再是畏途,不再有好男不当兵的说法,当兵反而成了体面的差事,当上兵老婆都可以好好挑。
  而就算士族豪强、贵族勋戚们,他们的子弟一样争相当兵,因为大明皇帝重视军功,军队履历是好常好的资历,而有军功更容易上升,如今朝中武将功勋集团的地位,可一点不比文官们差,甚至只要是能挣到军功封爵的那帮勋臣,还是能够压两榜进士出身的文官一头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