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 (上山打老虎额)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 入库:04.13
不过他也对此乐见其成,毕竟,以亲王之尊去辽东,对于张家而言,底气就更足了。
张静一也不矫情,很坦然很直接地道:“臣谢陛下恩典。”
天启皇帝满意地笑道:“其他的,朕不管啦,你去辽东,多修书来,朕若是在这京城呆的烦躁了。自会率文武北狩,去旅顺看看。”
张静一对天启皇帝的这些话已经见怪不怪。
于是张静一又再拜谢。
这张静一入朝,自是万众瞩目,许多人窃窃私语,议论纷纷。
不过从内廷传出的消息,却很快让不少人弹冠相庆起来。
张静一此番凯旋,竟要回藩地辽东去。
于是……无数的流言蜚语,便迅速地开始流传出来。
好事啊,这绝对是天大的好事!
张静一为何要回藩地?
这摆明着……是功高盖主了。
其实从前不少人就暗中流言,张静一已是功高盖主了。
毕竟大家都不傻,你张静一既掌了锦衣卫,手中握着无数的缇骑密探,又操控了东林军,更可对朝中的事务,指手画脚,这便是大唐时权柄操持在手的宰相的权力还要大的多。
换做是任何一个皇帝,有这么一个人在,他还睡得着吗?
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鼾睡。
也就是遇到了天启皇帝这种脑子里缺了一根弦的家伙,才会容忍至今吧。
可现在不同了。
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啊!
张静一自请去辽东,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张静一已经察觉到了陛下对他开始有了猜忌之心了。
陛下生了猜忌之心,只要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
这就意味着……
这种事,说了可能别人也不懂,但是懂的人自然懂。
一旦君臣开始产生裂痕,那么……犹如所有古代君臣之间的关系一样,无论当初如何的亲密,最终的结果……一定是沦落向一个结局。
御史杨侃,兴匆匆地回到家,他下值回来的第一件事,便是对家仆道:“去取酒水来。”
“老爷不是说不喝酒了吗?”
杨侃爽朗地哈哈一笑道:“人逢喜事,岂可无酒,哈哈哈……拿好酒……前年那漳州知府送来的酒……就很好。”
“是,是。”
而杨侃还未落座,紧接着,就有人来登门了。
“老爷,国子监司业刘公来了。”
杨侃眼神里,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随即道:“噢,好,来的早不如来的巧,快快有请。”
很快,这一对同僚,便都聚在了杨家的大堂,彼此落座,而后彼此眼神对视一眼,虽是无言,却是会心一笑。
……
第七百五十三章:有杀气
像杨侃这样的人,其实说穿了,他的职业就是挑毛病。
而且因为他御史的身份,某种程度而言,他挑的毛病,大家还得重视。
不过这些年,御史式微,日子并不好过。
可其实御史还有一项功能,那就是揣摩帝心。
要知道,皇帝是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欲,会有想法。
谁能揣摩到了皇帝的心思,据此而上奏言事,若是简在帝心,那么未来平步青云也未必没有可能。
尤其是倘若朝中出现了权臣,而这权臣已经受了皇帝的忌惮,自己若是趁机加一把火,那么便算是名利双收了。
一方面是猜中了皇帝的心思,皇帝正好可以借此剪除异己,为了证明上奏之人的正确,自然要好好的重用起来。
另一方面,则是以小博大,直接将这权臣拉下马,也算是博了一个不畏强暴,刚正敢言,铮铮铁骨的形象,将来名垂青史,不在话下。
现在许多人已经有了判断,这就让杨侃这样想要以小博大之人有些难受了。
因为这事儿……确有几分把握。
可是……大家也难保这可能是误判。
成了就是平步青云,而误判的结果,却说不清。
而因为此事许多人已开始传出谣言,却又让人根本没有更多时间去观察和揣摩。
毕竟,若只是杨侃一人得知这件事,或许还有充裕的时间去判断。
可若是许多人都知道,谁能保证,在自己判断的过程中,有人先下手了呢?
这等事,只有第一,没有第二。
第一个上书的,必定是天大的功劳,而后头的,可能就只是喝一口汤罢了。
杨侃等不起。
于是,他与人喝了酒,与这国子监的司业心照不宣的酒过正酣之后,等送别了这司业,才转过身,方才还醉醺醺,目光迷离的样子,此时却好像一下子精神了,目光清明!
这位国子监司业虽没有提及这件事,但是神态和表情颇有暧昧,这明显也是跃跃欲试了。
因而……杨侃终究是按耐不住了。
他想搏一搏。
当日,便修了一封弹劾的奏疏。
痛陈张静一十大罪。
这奏疏写毕,杨侃的手已开始颤抖了。
也不知接下来如何。
次日,送通政司。
奏疏出现在内阁,顿时让内阁诸公们一时无措。
因为就在不久之前,魏忠贤带来了陛下的口谕,让内阁修一份给张静一封亲王的旨意。
这一下子……倒是撞在一起了。
黄立极拿着这份弹劾奏疏,面上带着似是而非的样子。
他老了。
已是老眼昏花,身子早就大不如前了。
回顾自己的这一生,位列首辅,在这平衡木上玩了十几年,哪一日不是如履薄冰?不是害怕得罪皇帝,就是害怕得罪百官。
皇帝觉得他是百官之首,不愿和他交心。
百官激进,不是对他口诛笔伐,就是道德批判。
也亏得他脸皮足够的厚,这才熬了下来。
此时的黄立极,其实已开始萌生退意了。
因而……憋屈了半辈子,此时他终于有一种想掀了桌子,而后霸气的大骂一句:老子不干了!
若是以往,看到这么一份奏疏,黄立极一定会觉得头痛,又要开始琢磨着,怎么的息事宁人,大抵他的角色,永远是那个在大型开片现场,那个歇斯底里的大吼着:“别打了,你们别打啦。”这样的人。
可现在,他怒了。
黄立极的心情很不美丽。
老夫都要致仕了,尔等居然还在此闹腾?
好嘛,要闹,那就闹好了。
不过他面上依旧是风轻云淡的样子,却是先让人寻来了孙承宗和刘鸿训。
弹劾的奏疏,孙承宗和刘鸿训是知道的,不过封亲王的事,暂时也只有黄立极知晓。
此时,黄立极道:“二公,杨侃的弹劾奏疏,你们怎么看?”
“此子当诛。”孙承宗绷着脸,冷声道,态度很坚决。
刘鸿训却是淡淡地道:“确实大不应该。”
黄立极便道:“这样说来,你我三人,便算是一致了,那么该如何处置?”
“立即申饬一番,如何?”刘鸿训道。
孙承宗冷哼了一声道:“构陷忠良,这是大逆,申饬了又有何用?”
黄立极则是微笑着道:“就怕想要附和此人的人大有人在啊。我看……这事不是我们能够做主的,暂时将此奏,先压一压吧。”
“压一压?”孙承宗大惑不解,一时猜不透黄立极的心思,挑眉道:“若是压着,势必引发海内猜忌,舆情……怕要沸腾。”
黄立极继续微笑道:“老夫已老眼昏花了,时至今日,已是垂垂老矣,已一脚踏在了棺材板上了,舆情沸腾也好,海内猜忌也罢,就算不压,立即做出反应,该不服气的,也依旧还是不服气,该想要闹事的人,迟早还是要闹事。今日有人上书试探,就算是申饬了回去,明日呢?后日呢?孙公……”
说到这里,黄立极看向孙承宗,神情认真地道:“老夫打算岁末之前,上奏告老,到时……就是你来为这天下掌舵了,老夫已是上奏,希望你来接替首辅之位。老夫既要走了,就给你铲除一些麻烦吧,也算全了你我多年的同僚之谊。按老夫说的,这奏疏……暂不理会。”
孙承宗和刘鸿训对视一眼,此时孙承宗来不及向黄立极称谢,因为他很清楚,要搞大事了。
刘鸿训忍不住皱起眉,说实话,他并不太愿意掺和其中,或者说,他认为黄立极这样干,是不对的,因为这事儿若是不迅速反应,势必会引发不少钻营之人借此造势,到了那个时候,局面可能就一发不可收拾。
都说当家不闹事,可现在这黄公是打算把事直接闹大啊。
可现在内阁首辅,和未来的内阁首辅一旦达成了一致,他这内阁大学士,唯一能做的,就是冷眼旁观,任何一个动作,都可能导致未来他在内阁之中难以立足。
于是他最后只好苦笑一声,再也不言了。
当日,黄立极便往西苑面圣。
紧接着,消息开始流传了出来。
御史杨侃,弹劾张静一十大罪,就差直接告诉天下人,当今祸乱天下者,乃张氏。
这消息一出,有人哗然,也有人冷眼旁观,有人义愤填膺。
当然……也有不少人……继续观察风向。
朝廷居然没有过激的反应,内阁也好像是死了一般,莫非……内阁那边,也得到了宫中的授意?
宫中为何没有反应?
若是以往,一定会狠狠申饬的,可这一次……
相似小说推荐
-
演武令 (鱼儿小小) 起点VIP2022-03-30完结宣统二年,精武门创立。面对列强入侵,清帮横行。杨林只手遮天,拳镇山河……...
-
三国之上将邢道荣 (强中更有强) 起点VIP2022-04-06完结上将邢道荣,力敌万人!虚言乎?和诸葛亮斗智,和张飞赵云斗勇!不自量力乎?原本历史时空,邢道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