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中唐之潜龙在渊 (秋予岸)


  等了几天,马燧劝贾循不要犹豫,不然会大祸临头,可是贾循不听。
  马燧只得提前做好准备,一旦贾循事败,立刻溜走。
  果然很快事情败露了,贾循口风不严找手下韩朝阳商议。
  韩朝阳表面上应和贾循,暗地里向安禄山去信告密。
  安禄山见信后,勃然大怒,立刻下令让韩朝阳伙同向润客等在范阳的将领,设法诛杀贾循。
  十二月末,韩朝阳设宴请贾循赴宴。因韩朝阳是贾循的亲信,贾循不疑有他前往韩朝阳府上。
  贾循刚进屋,就被躲在廊上的刀斧手围住了。
  他惊道:“韩将军意欲何为?”
  韩朝阳喝道:“你背离主公,罪当灭族。”说完,将贾循乱刀砍死。并且趁势入贾府,将贾循一族尽数处死。财产几人分赃,算是安禄山的恩赏。
  贾循一死,马燧立刻从范阳逃走。
  向润客从韩朝阳处得知是马燧的主意,于是派人追捕马燧。
  马燧一路落荒而逃,慌不择路的来到了西山中。有幸遇到了隐士徐遇,此人有忠心,得知马燧是被叛军追捕,于是将马燧藏了起来。如此这般,马燧才逃得性命。
  他在山中待了一个月,等外面追捕的人稍微少点后,再离开。
  有道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马燧怎么也不会想到,外面的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别无他法,只能投奔平原郡去了。
  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正月初一,安禄山在洛阳僭越称帝,定国号大燕。年号圣武。封妻段氏为皇后,安庆绪为晋王,安思霖为镇国承容公主,安庆和为赵王。达奚珣为侍中,张通儒为中书令,高尚、严庄为中书侍郎。
  称帝的事情完成,安禄山开始重新部署自己的进攻计划。
  安禄山含威带怒地审视着众人,道:“右羽林将军,潼关的情况如何?”
  崔乾佑虎躯一震,皇帝哪里是问潼关的情况,而是在责备他屡次进攻潼关,都徒劳无功。
  他硬着头皮出列,奏道:“禀陛下,潼关守将哥舒翰骁勇善战,虽然卧病在床,仍然不可小觑。臣回去后,会加紧进攻,一定拿下潼关。”
  安禄山听了,不满意道:“你慢些攻打,朕有的是时间等你。”
  “陛下……臣有罪。”崔乾佑扑通一声跪下。
  “哼!你有罪?不,朕看是朕的过错,用人不当!毕竟你能力有限,连一个疾病缠身的老将都对付不了,朕还派你去。”
  “陛……陛下……”崔乾佑手都在抖。
  “父皇。”安思霖站了出来,“哥舒翰固然是疾病缠身的老将,但潼关到底是天下第一雄关,短时间内难以攻破。如果不施展巧计,很难攻破。”
  “你有计策?”
  “是的。”
  安禄山立刻挥退众人,只留下安思霖和崔乾佑。
  连安庆绪都不得不退下。
  等众人退下,安禄山问道:“丫头,你计策就说。”
  安思霖道:“父皇还是唐廷臣子的时候,杨国忠为了对付父皇而拉拢哥舒翰,如今父皇已登基称帝,哥舒翰对于杨国忠来说,已经不那么重要,反而危险的存在。”
  一般人都不敢提安禄山以前是大唐臣子,只有安思霖随便说。
  安禄山不仅不生气,反而问道:“你的意思是,杨国忠忌惮哥舒翰手里的兵马?”
  “不止于此,他还害怕哥舒翰反手来个武力逼宫,毕竟父皇当时起兵的口号是,清君侧,诛杨国忠。”
  安禄山成竹在胸,不禁冷笑起来。


第20章 整顿内务
  =========================
  一则消息传到唐廷,引发唐玄宗的怒意。
  这消息就是山南道节度使源洧去世了。
  他在临死前,上奏朝廷,把所有责任都推到岐州刺史李皋的身上,并且指出实际上指挥大战的人是戴罪在身的杨错。
  紧接着,韩猛的家人告状和崔佑甫的奏折都送到了玄宗的龙案上。
  玄宗见了,拍桌怒道:“杨错好大的胆子,居然敢以罪人之身主政岐州,李皋、张延赏等唯命是从。还有李倓,居然也去岐州。”
  这些日子的不顺利,已经让这位坐镇大唐几十年的天子恼怒不已。如今又听到这则消息,坐实了前面的传闻,更加恼羞成怒。
  “来人,传太子进宫!”玄宗大叫。
  高力士向传旨太监使了个眼色,传旨太监表面答应,却在退下后,没有立即离开。
  而是站在外面,等候高力士的命令。
  等传旨太监退下,高力士上前道:“陛下,恕老奴多一句嘴。陛下传来太子,就能顺利解决岐州的事?”
  “你什么意思?”玄宗反问。
  “陛下,杨错能在岐州安稳的待下去,证明根基已经稳固。陛下如果想要下令精兵攻打岐州,恐怕抽调不出兵力。如果下旨处死杨错,只怕下面也会阳奉阴违。”
  “你的意思是,朕拿他没有办法?”
  “陛下当然有办法。那就是责备太子,可是眼下局势未明,责备储君恐怕不是明智之举。再者,如果点明了太子与岐州有关的话,恐怕反而会助长岐州方面的反应。岐州可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长安的大后方,陛下不得深思熟虑啊。”
  玄宗听了,心头的怒火平息了不少。
  他是一个冷静的帝王,大多数时间是如此。
  事情到这里,玄宗也琢磨出味道。
  这是太子的一招极妙的暗棋。可谓是进退有方,进可以随时兵临长安,退可以扼守岐州,使叛军无法前进。
  虽然作为父亲,不得不为儿子的这一手感到欣慰。但作为帝王,却如芒在背。
  玄宗问道:“你有什么办法?”
  高力士苦笑道:“老奴怎敢在陛下面前卖弄。不过老奴以为,杨错到目前为止还是戴罪之身,主政岐州名不正言不顺,何不顺水推舟让他真的主政岐州;再就是杨错与和政郡主的婚约已没有,可以下旨恢复。”
  “这……”玄宗有些不甘心让太子奸计得逞。
  “陛下,这样可以顺手给杨错框上大义的名分,使他再兵临长安就失去了正当,陛下就可以高枕无忧啦。还有,如果可以的话,是不是让玉真公主前往传旨。”
  玄宗一听,不由得笑了起来。
  这的确是一招妙棋,可以顺势让太子发展的势力成为自己手里的武器。
  玉真公主在得到皇帝的旨意后,便在儿子张倜的护卫下离开长安,前往岐州。
  数日之后,终于到了岐州大营,远远看着犄角相连,隐伏杀机的大营。玉真公主心中不知怎地凭空生出奇怪的念头,这样雄壮的兵马,的确是太子手里一把利刃。
  这时候建宁郡王李倓率领数骑到来,迎接玉真公主一行人。
  李倓走到车前,叉手行礼道:“皇祖姑姑,不远便是岐州大营。可能不能坐车,侄孙命人准备了一匹性情温顺的战马,您应该没问题吧?”
  玉真公主微微一笑,道:“应该没有问题。”
  说罢,玉真公主在张倜扶持下跃下马车,骑上了那匹李倓所说的温顺战马,稍微试探了一下,果然非常的温顺。
  张倜依旧不放心:“母亲,要不孩儿给母亲牵马吧。”
  玉真公主看了眼已经上马的李倓,笑道:“我年轻时也是打马球,不用担心。你也赶紧上马,我们去岐州大营。”
  张倜这才上了马。
  众人向岐州大营驰去。
  离大营还有数里之遥,营门大开,衣甲鲜明的两列骑兵雁行而出,然后十数名将军在全身披挂的杨错带领下随后而出,加上他们身后的亲兵,一个个气势汹汹。
  在玉真公主看来不像是迎接,倒像是上来挑战的一般。
  杨错策马到玉真公主面前,叉手行礼道:“戴罪之人杨错,拜见玉真公主,鸿胪卿张上差。”
  玉真公主一看杨错居然肆无忌惮的出现,心里也明白了皇兄派她来岐州的原因,确实已经羽翼丰满,在当下局势未明的情况下不宜再与之为敌。
  “哈哈……存毅,这些日子的确辛苦了。”玉真公主话锋一转,高喝道:“奉陛下旨意,杨错接旨。”
  杨错连忙下马,在众将簇拥下跪着听旨。
  玉真公主从张倜递来的木制匣子里取出黄绫圣旨,打开宣读:“敕曰:鼓旗中军。是推元帅,熊罴后劲,亦属武臣。罪臣杨错,虽然戴罪,却能用命。久镇边庭,备详虏态,夺剑之勇,隐如敌国。并师旅是习,獯戎所惮,阴阳胜负,成诵在心。山川向背,若指之掌。寒胶已折,秋草具肥,宜屯细柳之营,俾作皋兰之气。特赦其罪,授错左龙武军将军,充任京畿道行军副大总管,岐州刺史,原岐州刺史及以下属官悉听尊便,加骑都尉扶风郡开国侯,食邑七百户。”
  圣旨宣过之后,玉真公主把圣旨合上,递给杨错。
  杨错谢恩,起身双手接过:“请公主下马,入帐议事。”
  玉真公主翻身下马,在张倜的搀扶下,走进大营。
  杨错捧着圣旨,与李倓一道紧随其后。
  其他将领则缓步随行。
  来到中军帅帐,杨错将圣旨放在香案上供起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