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中唐之潜龙在渊 (秋予岸)


  在她的身后追随着数十名骑兵,黑衣黑甲,脸上都是戴着青铜面具,后肩斜背一张乌木檀弓,马鞍旁边挂着一袋白翎箭,腰间隐隐露出金属刀柄,刀身呈弯月状。
  对这支骑兵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这是安禄山麾下最精锐的骑兵——曳落河。
  这支精锐的骑兵簇拥着红衣骑士,进入潼关外的叛军大营。
  统帅崔乾佑率麾下大将安守忠、田乾真、孙孝哲等在帅帐外迎接,见到红衣骑士的时候,一个个挥刀行礼,然后高声道:“末将等恭迎公主驾到。”
  安思霖回礼之后,翻身下马,径直进到中军帅帐。
  但她没有坐下,而是转身看向随她进来的诸将,问道:“前方情况如何?”
  崔乾佑道:“回公主,末将领军累次攻打潼关都是失败而回。臣一面在休整,一面在寻思破关之策。”
  安思霖不禁皱眉道:“得亏是本公主来,换成别人来,肯定当面斥责你。”
  崔乾佑一阵尴尬:“臣知错,请公主降罪。”
  安思霖抬手示意他别继续说下去,然后道:“说这些都无济于事,咱们该想办法对付哥舒翰。”
  “公主已有计策?”
  “从明天开始,你将麾下老弱病残都派在关外,既不攻打也不走。在老弱病残的后面埋下伏兵,以防止出现意外。”
  “这……哥舒翰乃一代名将,似乎不太可能上钩。”
  “哈哈……你错了。我哪里是给哥舒翰看的,我是给他背后那个好大喜功的皇帝和草包宰相看的。”
  “臣明白了。”
  在叛军这方面,安思霖这边在布计为未来攻打潼关做准备,另一边史思明被安禄山册封为范阳节度使出兵“收复”河北。
  只因颜杲卿兵少,向河东节度使王承业求援。
  果然不出杨错所料,王承业想将颜杲卿在河北的功劳全部据为己有,希望城池陷落,这样的话算是借刀杀人,因此不愿相救。
  颜杲卿和袁履谦坚定的守城,实在顶不住叛军的屡次攻打,最终因城内粮绝,被攻破城池。
  守城的上万士卒被史思明下令全部杀害。
  两人相继被俘,被押解至安禄山身前。
  见到他们,安禄山喝道:“朕待尔等不薄,何故反我。”
  颜杲卿骂道:“你不是我的君主,我不是你的臣子,怎么能说谋反呢!你得到陛下恩宠,不思尽忠报国,反而成为叛逆。天下之人愿生吃你的肉,喝你的血。”
  安禄山大怒,命人将颜杲卿和袁履谦押解至东门,当众受剐刑。
  上刑场时,面对观刑的千万苦难百姓,颜杲卿和袁履谦叹息不已。
  颜杲卿对袁履谦道:“是我连累袁公,遭受残酷刑法。”
  袁履谦大笑道:“昔日随太守举事之时,属下便说过愿随太守共赴黄泉。如今可谓死得其所,快哉!黄泉路远,有太守与守城士卒这等忠义之人相伴,不再孤凉。”
  颜杲卿笑道:“我也是这样想的。不过临死前请你答应我一件事情。”
  “请说。”
  “我想让百姓们知道何谓忠不畏死,借此来激发他们的忠于大唐之心。所以请你不要吭声。”
  “哈哈哈,敢不从命。”
  颜杲卿和袁履谦被剐刑致死,然始终没有再说一句话出一声。观刑百姓无不掩面流涕,深受震撼。
  颜杲卿生平事迹全都记录在《新唐书·忠义传》,而袁履谦只能附在颜杲卿的事迹之中。与颜杲卿一同赴死还有颜杲卿一家三十余口,黄泉路上,他们相伴同行。


第22章 李光弼夺权
  ===========================
  在史思明迅猛的攻势下,河北十多郡相继陷落,只有饶阳太守卢全诚据城死守。
  史思明兵围饶阳,屡屡攻打都不能得手。
  就在此时,河东节度使王承业的使者抵达长安,向玄宗说了自己的功劳,还顺带着诋毁颜杲卿。
  近臣张通幽也顺着使者的话,诋毁颜杲卿。
  玄宗深信不疑,于是加封王承业为右羽林军大将军,并且把王承业奏请的将领都得到了封赏。并且认为颜杲卿有负圣恩,理应严惩。
  这个时候,李亨出面质问使者:“既然河东节度使已经拿下了常山,有没有派兵驻防?还有朔方节度使郭子仪给朝廷捷报上,并没有提及河东节度使有什么动作。你能回答我吗?”
  使者支支吾吾,不敢回答。
  李亨见使者无法回答,冷笑道:“贼情这么严重,能在河北大有作为必定是很有谋略的人。连我这样远在长安的人都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身为河东节度使距离常山如此近的王承业却不知道,骗谁呢!”
  玄宗也品出味,质问道:“到底怎么回事!”
  使者见自己的谎言被拆穿,立刻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求饶。
  惹得玄宗大怒,呵斥使者道:“你如果不说实话,朕就灭你宗族。”
  使者这才把王承业贪天之功,将颜杲卿的功劳据为己有的事情,详详细细的告诉给皇帝。
  玄宗勃然大怒,命左右将使者拉出去斩首。
  李亨奏道:“启奏陛下,儿臣以为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不如顺着事情继续下去。这个时候,绝对不能够轻易的开罪河东节度使,防止他铤而走险叛变。”
  玄宗听了认为有理、这才命人松开王承业的使者,命其滚下去休息,同时不许走漏半点风声,否则杀无赦。
  使者仓皇离开。
  玄宗又挥退其他大臣,殿内只剩下他和李亨。
  军国大事应该机密行事,玄宗纵然老糊涂,这还是很清楚。
  玄宗问道:“太子,你有何妙招?”
  李亨奏道:“陛下不妨承认王承业的功绩,继续升任王承业为右羽林军大将军。然后以其他事情的名义,将他调回长安,另派他人前往接任河东节度使。”
  玄宗又问道:“谁可以担此大任?”
  李亨回道:“非李光弼不能担此重任。”
  玄宗立时沉默不语,命太子退下。
  李亨看皇帝似乎不同意自己的看法,还想再劝说。瞥见高力士偷偷向他使眼色,于是告退。
  玄宗认为李光弼不适合担任河东节度使,主要还是因为他的身份问题。
  李光弼是契丹族,而河东恰好肩负起对付奚族、契丹族等重任。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玄宗以御史崔众担任河东节度副使,前往接替王承业。同时下诏征颜杲卿和王承业一同回长安述职。
  这个时间段颜杲卿刚被俘虏,消息尚未传到长安,朝廷还不知道此事,所以还派使者赶赴河东和常山郡。
  李亨回到东宫,连口水都没喝,就马不停蹄的前往李泌的居处。
  却见李泌正在收拾行囊,似乎是准备上路。
  李亨大吃一惊,问道:“先生,这是要去哪里?”
  “当然是走啊。”李泌笑道。
  “我知道。先生是打算回衡山隐居,还是打算去别的对方?”
  “这里的事已了,当然是去岐州,那里才是殿下真正的关键所在。”
  “欸,我这里还需要先生的谋略相助呢。杨错那里有我儿,又有一帮人帮助他,根本不需要先生。”
  “哈哈……殿下,长安局势已经明了,未来注定要沦陷。岐州北接朔方,西通陇右与河西,南面是蜀郡,东面将来要直面叛军的威胁。正是兵家必争之地,需要我的地方很多。”
  “这……”
  李亨在皇帝面前的那些对话,全都是李泌出的主意。一方面的确是想挽回颓势,另一方面也在给李亨争取表现的机会。
  没了李泌,李亨感觉自己像没了主心骨似的,忐忑不安。
  李亨道:“可是,我这里也需要先生啊。”
  “殿下,我走了。”李泌也不给李亨继续说下去的机会,背起包袱,夺门而走。
  李亨追了出去,却见李泌已然走远。
  “先生,谁可以担任河东节度使?”
  “李光弼!”
  李泌淡蓝色身影消失在李亨的视线里。
  过了几日,也就是史思明攻陷常山之后,河北诸郡在史思明的进攻下相继陷落,而崔众竟然不能相救。
  朝廷开始怀疑崔众的能力。
  李亨趁机进言道:“朔方兵强,不日要南下勤王。河东需要大将镇守,同时攻克范阳断贼根基。如此大事,不是崔众能够办到。何况史思明骁勇善战,极有韬略,也不是崔众能对付。请陛下恩准,让李光弼接任河东节度使。”
  玄宗听了,还有些犹豫。
  这时候郭子仪的奏疏到了,里面恳请皇帝委任李光弼到河东,两人携手收复河北陷落的诸郡。
  玄宗这才坚定决心。下诏命李光弼担任河东节度副使,加云中太守、持节。
  敕书很快抵达朔方军驻守的地方,当时郭子仪刚领兵击败高秀岩的反扑。
  河东节度使所在地在太原府,那是大唐龙兴之地,是大唐的北都。距离郭子仪的驻军地方还有一段距离,情况紧急来不及设宴送行。
  李光弼在得到敕书后,立刻动身前往太原府赴任。
  临行前,郭子仪握着李光弼的手,真诚的说道:“现在贼情汹汹,盼望与公携手破敌。公到太原后整军东进,收复常山郡。我自井陉关与公汇合,打败史思明。”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