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中唐之潜龙在渊 (秋予岸)


  这个时候,双方且战且走已经到了丘陵地带,再没有比较宽阔的地形。高秀岩没注意到这点,而郭子仪等的就是这个机会。
  忽然四面鼓声大起,杀声震天。
  高秀岩察觉情况不妙,左右张望,只见四面皆有旌旗。
  “不好中计了!”高秀岩失声道。
  话音刚落,四面八方皆是唐军。
  仆固所部在北,李光弼所部在南,浑释之所部在东。
  郭子仪挥动大旗,唐军如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涌向叛军。
  高秀岩见自己不是唐军的对手,只得催动大军从东面突围。
  浑释之的儿子浑瑊,手持一杆枣阳槊,看叛军涌向这边,立刻率领所部骑兵从侧翼攻打叛军骑兵。而浑释之竟然主动让开一条路,让高秀岩残部得以逃脱。
  仆固绰领骑兵围剿叛军,瞅见高秀岩的大旗,于是张弓搭箭对着旗帜一箭射出,将持旗手射杀。高秀岩大旗一倒,军心更加的慌乱。
  郭子仪催动大军追赶高秀岩残部,一路穷追猛打,致使高秀岩根本没有办法停下来整军。
  高秀岩最后只能逃亡静边军驻地,企图依靠静边军反戈一击。
  郭子仪早就料到这点,他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借高秀岩的残兵夺取静边军。因此让各部骑兵尽量靠近高秀岩的两翼,一旦看到高秀岩率军入内,立刻攻打。
  高秀岩对此懵然不知,他还以为自己是真的神勇,能突破浑释之的部队。压根不知道浑释之是故意让路的,就是要高秀岩溜走。
  所谓的十面埋伏,其实只是从心理上震慑叛军。让叛军感到绝望,而后叛军拼命一搏又以为得到了希望。
  这样的大起大落,会让人短时间内失去判断。
  高秀岩率残部抵达静边军,静边军大将率军出来接应。
  郭子仪见机不可失,挥动令旗,大声道:“大丈夫建功立业,正在今日。随我杀敌报国!”催动三军围攻。
  高秀岩的残兵冲散了静边军的阵型,导致整个叛军陷入混乱。
  无论高秀岩,还是静边军大将如何呵斥,都止不住军惊。最后只得放弃,各自率兵马从南面突围而去,最终仅以身免。
  郭子仪收复静边军后,没有停歇。召各部将领,到中军帅帐议事。
  “逆胡安禄山有伪大同军使薛忠义在附近,其兵马很多。我料定当他得知高秀岩兵败的事情后,会立刻率军来攻。我们必须提前做好布置,务必全歼这伙叛军。如此一来,打通河东兵马的方略就能实现了。”
  郭子仪说完,开始着手布置各部兵马的配置。
  且说薛忠义和周万顷知道高秀岩兵败,静边军被夺。于是率领大军,匆忙赶往静边军,企图再夺回来。
  当夜,大军安营扎寨,外面还放了警戒哨。
  薛忠义和周万顷在帐中协商如何退敌。
  争论时,只听外面金鼓齐鸣,杀声震天。出营帐一看,只见四面八方皆是火把。
  “敌袭!”薛忠义和周万顷立刻上马整军,从容出寨迎敌。
  当迎敌的时候才发现,情况不妙。叛军被对手的骑兵趁着夜色,切割成了好几块,互相都失去了联络。
  惨叫声不绝于耳,叛军将领渐渐感到不敌。调转马头,趁着夜色想要溜走。浑瑊借着火光看到周万顷,于是手持马槊带领亲兵一路尾随,直到斩杀周万顷于马前。
  薛忠义只得率军溃逃,投大同军了。
  郭子仪善于利用己之所长,先用敌袭钓出叛军,再用骑兵切割包围。一举俘获了大量的叛军。


第19章 局势
  =====================
  前方捷报频传,叛军将领崔乾佑累次攻打潼关都被哥舒翰挡住,郭子仪在北方成功的收复云中等地,更派骑兵大将公孙琼岩领骑兵夺取东陉关,完成了连通朔方和河东唐军的重任。
  李倓听了捷报,高兴道:“妹夫,如果再算上在常山郡的颜杲卿,咱们的形势可谓是一片大好。”
  杨错披着长衣,在灯下看着地图,淡淡道:“哥舒翰疾病缠身,军法极严却又调度无方,以致上下离心离德。郭子仪虽然大胜,但麾下兵马极少。已有进展,却注定无法扩大战果。至于常山郡,位置过于重要,等到叛军反应过来,必定遭受重创。河东节度使王承业嫉贤妒能,不会救援常山郡。常山郡一丢失,河东的局面就难了。”
  李倓听了这番精准到位的分析,他看向杨错道:“妹夫,你认为我方需要怎么做才能够获得胜利?”
  杨错指了指睢阳和潼关,道:“首先是扼住这个位置,确保江南财政不会枯竭。其次是潼关,必须换个人代替哥舒翰镇守潼关。还有不能急躁,需要耐心等到郭子仪和李光弼在北方打开局面,再行反击。”
  李倓看了一会儿,摇头叹道:“妹夫眼光毒辣,我竟然无法反驳。难怪你会去信给我父亲,请他主动去镇守潼关。”
  “可惜啊,无论是陛下,还是杨国忠都不会让殿下前往。其实只要扼守潼关,静待变化就行。殿下前往,可以镇住各方骁将,这就足够了。”
  李倓眼中闪过一丝寒光,道:“我明白你的意思,陛下和右相都害怕我父亲趁机夺位掌权,所以不同意。”转而又道:“我想,哥舒翰将军应该不至于轻敌冒进吧?”
  杨错摇了摇头,道:“哥舒将军再怎么拒绝,也挡不住陛下急功好利的心。一旦局势稳住,心思就活泛起来了。”
  李倓眉头一皱,虽然想出言反驳,却发现自己没什么可说的。
  看了眼一脸不甘心的李倓,杨错笑了笑道:“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准备迎接各县的县令到雍县,整合岐州的势力,为后面的事做好铺垫。”
  李倓点头称是。
  岐州是大州,下辖九个县,北面是养马的重镇平凉,南面是蜀中,西面是陇右,东面是长安。一旦长安有变,这里将会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整顿好这里的防务,至关重要。
  在历史上,岐州后来被升格为凤翔府,设置节度使抵御吐蕃。担任凤翔节度使的也都是名重一时的大将,李抱玉、李忠臣、朱泚、李晟等,还有后来五代时期著名军阀李茂贞。
  这边整顿岐州,常山郡那边也在做事。
  颜杲卿和颜真卿兄弟二人把事情办得有声有色,十多个郡都归附大唐。
  这个时候,颜杲卿还派了一个人前去范阳说服贾循。
  贾循何许人也,范阳副节度使,安禄山的心腹大将。
  谁有胆子敢去说服贾循呢?
  此人名叫马燧,字洵美,汝州陕城人。少年时曾与兄长们一起读书,马燧认为国家危难,应该学习武艺保家卫国,于是兼修文武。
  后人将马燧、李晟和浑瑊并称唐中期三大将之一。
  不过马燧因出身不好,眼下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尉。
  颜杲卿看中马燧有大智大勇,于是派他冒死前往,游说贾循反正。
  马燧欣然同意,扮作挑夫潜入范阳。
  到了范阳,他又扮作给节度使府上送菜的菜农,寻找机会接触贾循。
  功夫不负苦心人,终于让他等到了机会。
  那一天,贾循独自在书房里看书。
  马燧见机会难得,就开门直接进去面见。
  当贾循从马燧口中得知马燧真实身份时,大吃一惊,同时很佩服马燧的胆量。
  贾循道:“汝敢来节度使府,我甚是佩服。不知阁下有何话说?若是说不通休怪我剑下无情!”说完,拔出佩剑插在马燧的眼前。
  马燧见到后,哈哈大笑。笑声爽朗,笑得贾循有几分疑惑。
  大笑过后,马燧道:“我奉颜太守之命到此,本就抱着必死的决心。岂会害怕区区的长剑一柄。公还是留着此剑,自刎用吧。”
  贾循冷笑道:“你好生放肆,竟然敢当着我的面,说我会自杀。”
  马燧道:“安禄山为人,您是知道的。像严庄、高尚等辈皆安禄山之佐命元勋,尚且自身难保,何况是公!公奉安禄山之命镇守范阳,范阳乃是安禄山的根本,安禄山岂会真心实意的信任公。听闻安禄山已经攻陷洛阳,有僭越的想法。一旦他根基稳固,岂会放过公。昔日汉高祖和萧何的故事,公应该知道。以萧何与高祖之亲密尚且怀疑,何况是公。”
  贾循听了,心中烦闷仔细一想,又觉得十分在理。
  马燧道:“天下谋略在于先谋己,再谋敌。安贼得志一时猖狂,后面必然覆灭。公深知富贵长久之道,应该懂得顺势而为的道理。我的话说完了,剩下的事情全看公自己决断。”
  贾循叹息道:“我当然知安禄山不能成事,但是我若举众归附大唐,会不会被安禄山所记恨,而引军攻打。范阳守军薄弱,恐怕不是安禄山的对手。”
  马燧立刻劝道:“听闻郭子仪大军已经收复云中,颜太守也在常山举事,还有如平原郡太守颜真卿等人响应,天下局势已经看出顺逆。只要公肯举事,剩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贾循于是和马燧同谋,想要诛杀安禄山留在范阳的将领向润客和牛廷玠。
  然而贾循是个犹犹豫豫的家伙,前脚谈的妥妥的,后脚就变卦。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