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中唐之潜龙在渊 (秋予岸)


  附近众士兵看到两位将军先后亡故,都流泪不止。
  边令诚恐引起军队哗变,不敢惩治这群士兵。只令人将尸体就地掩埋,自认为是仁至义尽。
  高仙芝者,高句丽人氏。少年戎马,后纵横西域,征讨小勃律等都是其军事才华的体现。但贪财灭了石国,导致唐廷在西域的声望大跌。惜哉悲哉!
  封常清者,蒲州猗氏县人。少年时孤苦无依,漂泊无际。在高仙芝的任用下成功步步高升,远征大勃律也是其才能的体现。如此良将,最终冤死刀下。
  《新唐书·封高列传》道:观杨国忠之奏事,边令诚之护戎,又掣肘于军政者也,未可偏责三帅,不尤伊人。后之君子,得不深鉴!
  三军失帅,玄宗皇帝立刻起用病重在家的哥舒翰,召为兵马副元帅,统兵八万前往潼关据敌。
  哥舒翰早年酒色财气样样没有荒废,如今到了还债的时候,早已是疾病缠身无力再统军镇守潼关。于是上表推辞,皇帝不许。
  李亨进言道:“哥舒翰重病在身,已经是强弩之末。这样的将领,派往潼关是不行的。请陛下再派别的大将前往镇守,实在不行,耳臣愿领兵死守潼关,保大唐社稷。”
  玄宗当然不许:“太子位居储君,不可轻易离开。当此时刻,岂能前往据敌。哥舒卿家一定能够带兵平叛。”
  杨国忠也跟着拍马屁道:“陛下英明,哥舒翰一定能不负众望。”
  相比于高仙芝和封常清这些西域的大将,杨国忠更信任哥舒翰一点点。
  李亨还想再劝,玄宗直接喝退。
  哥舒翰看陛下心意已决,只得勉强起行。
  玄宗又以田良丘为御史中丞,充行军司马,起居郎萧昕为判官,蕃将火拔归仁等各率部落兵,随哥舒翰前往潼关御敌。
  然而哥舒翰的确是病重,已经无法料理沉重的军务,只能把军务交给田良丘打理。田良丘一介书生,岂能统军。又把骑兵交给王思礼率领,步兵交给李承光率领。如此这般瞎折腾,导致唐军上下兵无战心。
  潼关这边已经乱成一锅粥,而北面少了皇权的掣肘,却有声有色。
  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抵达振武军驻地,立刻命使者传令北方还心存大唐的军队前来集合,一起平叛。
  第一镇兵马是金微都督仆固怀恩,他率领大军一万最早抵达郭子仪帐下。
  郭子仪得知后亲自出帐迎接,以示隆恩。
  见到仆固怀恩,双方相互见礼。
  郭子仪看到仆固怀恩身后跟着红衣女将,于是问道:“请问,仆固将军身后跟的是谁啊?”
  仆固怀恩回头望着女将,一脸得意地笑道:“这是我家二女儿,仆固绰。”
  今年十五岁的仆固绰,一袭红袍腰挂唐刀,手拿马鞭威风凛凛。
  听父亲说到自己,她上前行军礼。
  郭子仪见仆固绰英姿飒爽,丝毫不输男子。笑道:“仆固家有女如此,真是一大福气啊。”
  仆固绰道:“去年蒙陛下赏赐紫叱拨,今听说逆贼安禄山叛唐。特来追随将军,讨伐逆贼,上报国恩,下安黎民。”
  “壮哉!”郭子仪激赏。


第18章 郭子仪
  =======================
  郭子仪,字子仪,华州郑县人。寿州刺史郭敬之的儿子。出身太原郭氏,他的妻子出身太原王氏,与王忠嗣是同族。
  所以郭子仪早年做过王忠嗣的部署,官至朔方节度右厢兵马使。不久,郭子仪的母亲、赠魏国夫人向氏去世,他去职返家守孝。
  安史之乱爆发,郭子仪于守孝期间被朝廷“夺情”启用,改封卫尉卿、单于安北副大都护、灵武郡太守,兼摄御史中丞,权充朔方节度副大使,率朔方军东讨安禄山。
  到任后领兵屯军于振武军镇,征召忠心于大唐的各路异族仆从军。
  不久,金微都督仆固怀恩携子女率所部兵马第一个赶到。
  紧接着同为铁勒九大姓之一的皋兰州都督浑释之,也率兵赶到。他此来还带来了自己的儿子,日后名震天下的大将浑瑊(jian)。
  浑瑊十一岁时随父亲参加例行的防范异族南侵的行动,古代称为防秋。时任朔方节度使张齐丘曾笑他:“带了乳母来了没?”
  谁知第二年,浑瑊就在一次战役中立下大功。
  后来,还参与了攻屠石堡城之战。
  在安史之乱爆发前,浑瑊已经是中郎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人也来到了郭子仪的帐下,这个人就是李光弼。
  说起来李光弼能去朔方,还有段趣事。当时朝廷夺情起用郭子仪的时候,李光弼尚在长安任职。
  李亨建议起用郭子仪,又向皇帝举荐李光弼前往朔方军协助郭子仪东征。
  这背后当然是李泌的主意。
  李泌如意算盘是等李光弼积累军功后,就让郭子仪举荐李光弼担任河东节度使。
  这样帝国就能拥有两位能征惯战的大将,在北边对安禄山的老巢形成巨大的威胁。
  为了达到目的,李泌暗中派人把这件事告诉给郭子仪,希望他玉成此事。
  郭子仪心胸豁达,当即表示同意。
  可是,李光弼不知道这里面的事情。
  他曾经和郭子仪先后是王忠嗣、安思顺麾下将领,一向是平起平坐。
  郭子仪突然成了他的顶头上司,还是出自同袍杨铣的举荐,心里瞬间不平衡。
  在散朝后,李光弼准备回府上奏自请离职。
  刚写完,就收到了广平郡王李俶邀请他赴宴的请柬。
  李光弼看是广平郡王设宴不能不去,于是在次日到郡王府赴宴。
  当他在前厅看到郭子仪的时候,调头就走。
  郭子仪一个箭步上前,拉住李光弼。
  李光弼没好气的道:“我与将军同朝为将,将军已是雄飞高举似鲲鹏,我如草芥任人驱使,何必还要在我面前炫耀呢。你放心,我已经写好表文,上表天子自请开缺。”
  郭子仪拱手道:“大唐遭逢乱世,百姓流离失所,上下一片惶惶。值此国家用人之际,我怎么舍得放将军离开呢。没有将军的支持,我怎么能够带兵出征呢?还请将军看在国事艰难的份上,与我协力共谋破贼大业。”说完,又深深的作揖。
  李光弼见郭子仪如此,也只得同作揖。
  这时候李俶上前一步道:“古有将相和,今有李郭和。同为国家,不分彼此。一定能够击破叛军,收复大唐河山。”
  于是乎,李光弼就随郭子仪来到了朔方。
  如今郭子仪帐下人才济济,兵强马壮。只待各部兵马稍微熟练彼此,便可以领兵讨逆。
  就在郭子仪刚完成召集兵马的时候,叛军高秀岩领兵来犯。这个高秀岩曾经是王忠嗣的部下充任临洮军使,后来追随哥舒翰充任安人军使。再后来因为和哥舒翰不睦被革职,于是到了安禄山的麾下,成为安禄山的大将。
  高秀岩此人骁勇异常,是一员猛将。只可惜他碰到的是郭子仪等人,这群人都是那个时代的顶尖将领。
  郭子仪得知此事,立刻召麾下诸将升帐议事。当日,各路将领鱼贯而入。外面鼓声雷动,三通鼓毕,郭子仪手捧敕书来到众人面前。
  待相关程序走完。郭子仪慨然道:“今有逆胡安禄山造反叛唐,致使国家蒙难,百姓蒙祸。本将奉天子敕令领诸将讨伐逆贼,各部人马需依军令而行,如有违抗,军法从事。”
  诸将道:“愿听将军差遣,为大唐社稷舍生忘死。”
  郭子仪道:“叛将高秀岩领兵来犯振武军,此人骁勇作战。需要智取,诸将依我计行事,不得有误。”
  诸将应声道:“是。”
  郭子仪立刻做出了各种部署,准备迎敌。
  不久之后,郭子仪亲领大军与高秀岩对峙于振武军驻地前数公里,那里地形开阔,适合大集团作战。
  高秀岩看郭子仪军容严整,但人数不多,心生蔑视,对左右笑道:“郭子仪这老儿兵少,今天必定被我所擒。”说完催动大军从正面进攻郭子仪军队。
  郭子仪见贼军势大,只得领军且战且退。
  高秀岩见状催动三军,并且命令两翼骑兵包抄,务必将郭子仪大军合围。
  战鼓擂动,杀声震天。
  郭子仪看高秀岩所部骑兵在两翼游走,隐隐有包围之势。觉察出高秀岩的意图,立刻传令手下骑兵将领公孙琼岩,命他立刻率领骑兵从两翼进攻高秀岩所部骑兵,使高秀岩的企图无法得逞。
  公孙琼岩得令后,手持马槊双腿夹马,一声大喝亲自带领骑兵冲锋在前,以锋矢阵攻高秀岩所部骑兵。
  双方交锋,铿锵之声和杀声,不绝于耳。
  公孙琼岩曾是安禄山举荐的将领,当时举荐公孙琼岩的时候,安禄山是这样评价他的:“此人不输于陇右王难得。”
  后来安禄山野心勃勃,公孙琼岩转投安思顺的麾下,在朔方军中担任骑将。
  公孙琼岩亲临前锋,以锋矢阵冲破了高秀岩的骑兵。旋即游弋在郭子仪大军的两侧,保护主力不会损失太大。
  高秀岩见自家骑兵人多,反而被郭子仪所败。不得不改变战术,催动大军务必击溃郭子仪步军。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