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汉谋无双 (结草成林)


  无系统、无狗血,只是将自己幻想到那个时代然后做点什么


第九十五章 大战在即
  且说公孙敖和陈平从王宫赶回中军大帐,公孙敖立即聚集众将,升帐议事。
  公孙敖帅位当中坐定,几十名千人将以上部将,排列两厢。
  公孙敖首先带头盟誓道:“本大将军,既受王命,即日起,当率各部将誓死守卫大梁。”
  众将齐声“愿随大将军,誓死抗击秦军,保卫大梁。”
  公孙敖道:“各位将尉,本大将军号令既出,立当奉行。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国有国法,军有军规,各宜遵守,不得违反。”
  众将齐曰:“惟命是听。”
  公孙敖抽出一支令箭道:“据探马报,秦军已过荥阳,距离大梁仅有三四日路程,军情紧急。需一员将,带一千士卒,沿途破袭,毁路毁桥,迟滞秦军前进。”
  一千人将挺身上前:“末将愿往。”随即,引兵去了。
  公孙敖又抽出一支令箭道:
  “依照王令,大梁除留下部分骑兵留待反击外,选一将带五百骑兵调往城外,组建一支轻骑兵,另选城郡驻扎,择机与秦军交战,疲弱秦军,谁甘当此令?”
  公孙敖连问两声,帐下无人回应。
  这也难怪,离开坚固的大梁城,孤军悬外,又要随时担当骚扰秦军的任务,想想秦军骑兵的万骑规模,傲人的战绩,五百骑兵,岂不是送死之数。
  见帐下无人应令,公孙敖刚想指派,只见部将丛中,一人挺身而出道:“末将愿往。”
  公孙敖和众将定睛一看,是勇拦惊马的褚布。
  公孙敖大喜(也算避免了他的尴尬)道:“褚布之勇,正堪此任。本大将军特任命你游击校尉,授以虎符,凭此可任意调动郡县骑兵,如有不从者,可先斩后奏。”
  褚布上前参礼,接过虎符道:“谨遵大将军之命,末将定当在城外建立功勋。”
  公孙敖叮嘱道:“这五百骑兵,虽然嫌少,但都是百战之士,两日内待环首弯刀配齐,即可率军出城,组成骑兵游击部队,任务就是沿途袭扰秦军、偷营劫寨、劫其粮道,在城外任你驰骋。”
  褚布高声道:“喏。”
  随后,公孙敖又分别派出令箭,安排在城外十五里范围内,开展坚壁清野,能撤走的全部撤走,不能撤走的一律焚毁,不留任何障碍物。
  派出一支令箭,在三十里范围内设置警戒圈,每隔一定间隔设置若干斥候警戒哨,保持警戒哨与大梁城之间的联络。白天狼烟,晚上燃火,报告秦军的位置。在秦军接近城郊,即将围城的时候撤回。
  派出令箭,在各要道和关卡设置反间谍机动小组,负责盘查来往人员和反谍行动。
  又命各城防将官,布置巩固以下防城设施:
  在护城河上设置转关桥,一旦秦军上桥,翻转机关使其落水。河里遍布两尺长竹刺,防止秦军偷渡护城河。
  护城壕后附设两道夯土的矮墙,就是所谓的“冯垣”,一伺秦军攻城,将部分弓弩手,配置在城外矮墙下,待秦军抵达护城河对岸时,配合城上守军,形成立体箭弩网,无死角杀伤敌军。
  在矮墙后,再设置“阻马带”,用于阻碍敌军云梯接近。在距离城墙三米内,同样布置高出地面两尺的竹刺,阻碍敌军攀城和刺死坠落之敌。
  由于大梁城池的城墙高达十五米,墙顶宽七米。因此,城墙下易形成防守死角和射击夹角,“冯垣”和“阻马带”的设置,加上沿墙两侧,每隔十丈就有一个突出外侧城墙的观察楼,城墙女墙之前还有外宽内窄的射击孔,可以有效解决近距离防守问题。
  随后,公孙敖又布置众将,按要求在城墙上布置士卒装备和城防物资。
  每个垛口和射击口后面配备两个弓弩手,另备两只劲弩。每二十步设抛石车一座,每十步设锅灶、水桶及沙土,存放修补城墙工事的石料和木材。每三步存放弩、箭、矛、叉铲、标枪,以及石块和滚木等。
  又制订了城上与后勤的联络旗语,分别规定了人员或武器不足、需要环首弯刀突击队支援、需要大队人马支援、需要运送远射兵器、补充格斗兵器、补充各种物资等的信号,安排后勤支援演练。
  公孙敖又令各城,在城墙内每隔十步埋设水缸,监听地下动静,以防敌人挖洞进入。护城河内要遍设机关,时刻防止敌人偷袭夜袭,同时又能方便魏军从护城河内潜出,袭击敌军。
  公孙敖又特意强调,遵照魏王扩军令,新征召上来的薄籍士卒,未经战阵,要加快训练,武卒应临阵当先,在战中练、练中战,不得由新招士卒打头阵。
  公孙敖检点了一下兵力,此时大梁已汇集武卒合计五万三千。遂分给四城守将各一万,将剩余一万三千武卒全部调出城,选出十三位万人将,各率一千武卒,持虎符,赴十三城郡,募兵守城,执行陈平的游击战策略去了。
  大梁剩余四万武卒,由按照扩军要求,进爵一级,尽快将薄籍士卒悉数按比例调归各军,加紧训练。
  兵器方面,新式丈八长矛、环首弯刀、斩将弩日夜加工赶造,抛石车、强弓劲弩、戈矛箭簇,守城物资悉数准备充足。
  最后,公孙敖点过一将道:“步军都尉周印,从现在开始,升你为护军都尉,可以在各军中,任选力大魁武的士卒一千,组成弯刀突击队,尽快习练弯刀之术,听本大将军号令,伺机而动。”
  周印大喜:“谨遵大将军令。”转身去了。
  随后,公孙敖叫过褚布,详细布置如何巡视、训练和调动各城郡骑兵,如何集结,如何分散,如何袭扰等事。
  褚布应诺,领命去了。
  公孙敖望着领命而出的部将们,面容平心静气,心内波涛汹涌,他知道残酷的较量即将拉开帷幕。
  陈平见公孙敖布置严密,措施得当,心里暗自喝彩,不亏魏国大将军,调度有方。
  这边厢的大梁,加紧深挖壕沟,广修战备,不一日,十五里范围内,树木尽拔,屋瓦皆飞,人畜一扫而空。
  魏王假虽然年少,即位才三年,但保卫祖宗留给他遗产之决心,却异常的坚定。
  群臣以下,也分明感受到了魏王的决心,不敢怠慢,全城紧急行动起来。
  各大臣见魏王拿出王室财产,也不得不效仿,连同城内商贾富户,也一并捐出钱帛资军备战。一时间,大梁上下,同仇敌忾,战意坚决。


第九十六章 王贲的攻城计划
  再说王贲,自大军出了咸阳,一路如入无人之境。
  沿途所见,军旗猎猎,戈戟如林,战车隆隆,马蹄如雷。
  到底是百战之师,军容鼎盛,士气高扬,连年征战却没有一丝疲惫之态。
  尤其王贲,生在将军之家,自幼研习兵法,随父王翦屡经战阵,早已磨练出丰富的实战经验。
  攻取邯郸灭赵,讨伐楚国,力夺十几城,身经百战,虽然年轻,但战功卓著,深受秦王器重。
  此次率军攻魏,志在必得。
  随着深入魏国腹地,秦军发现,沿途道路桥梁悉数毁坏,大型攻城设施和粮草辎重,被迫拖后,一边修桥铺路,一边前进。
  这日,看看逼近大梁,天气也仿佛来凑热闹,阴云密布,天色昏暗,仿佛老天也提醒人们,战争就要临近了。
  充当先锋的左军将领蒙恬,快马来报,前锋已据大梁城不到三十里,请示定夺。
  王贲命令,先锋据城十里安营扎寨,大军随后抵达。
  快马飞也似去了。
  王贲在战车上,手搭凉棚,向前方望去。
  一马平川处,大梁城隐约可见,翻滚的乌云下,几十处狼烟笔直地向上冲起,那是魏军的警戒哨,在向城内通报着消息。
  曾有诗单道狼烟:
  四海狼烟静,中原信息通;罢拈三尺剑,休弄一张弓。
  王贲欣赏了一会儿这狼烟,对于久经战事的他来说,他倒是很喜欢这狼烟。
  作为征服者,每看到狼烟,总有一种居高临下侵略者的快感,以至于这东西已在他脑海里留下了烙印,每当远处的狼烟升起,鼻孔里条件反射般,似乎总能嗅到那股狼粪燃烧后的味道。(注1)
  他对旁边的副将下令道:“传本将军令,天气渐阴,一场雨看来在所难免,各军加快速度,据大梁十里处安营。”
  “喏。”副将依次传令下去:“将军有令,加快速度,据大梁十里处安营。”
  “快快,加快速度。”
  不一时,蒙恬探马又来报:“禀将军,先锋官报,大梁城外,没有魏军,十里内已无人迹。”
  王贲:“再探。”
  王贲暗想:“魏军未出城列阵,看来是想固守了。这样也好,双方不用试探,上来就摆出你守我攻的架势,倒也简单了。”
  秦军的先头部队,已经抵达距离大梁城十里之地。大梁的城墙和城楼的飞檐斗拱,似隐似现。
  先锋官蒙恬,未来秦军赫赫有名的战将,现在还在积累功名阶段,王贲此次点将,让其亲率左军,同时担任大军的前锋。
  对于安营扎寨,同是战神家族出身的蒙恬很有经验。他选择了地势较高,靠近水源的地方,以便进退有据。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