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从怀里掏出早已准备好的环首弯刀图,呈给公孙敖。
这环首弯刀,长三尺,弧形单刃,刀锋较长,头尖背宽刃薄,带有护手,可双手持握,便于砍、抹、劈、刺,使用灵活,力道猛,攻防兼备。
公孙敖看着弯刀图,揣摩良久,猛一击案:“太好了,这玩意近距离格斗太灵活了,这回定让秦军,尝尝这环首弯刀的滋味。”
说罢,将图纸呈给相国魏陉道:“此刀还望相国大人,令工师尽快打造为盼。”
魏陉接过图纸道:“好说,此事无需大将军挂心,本相立即安排。”
陈平接着说道:
“这第五计,组织一支硬弩部队,配备能射百丈之外的硬弩,分列四城,单射敌军之将,斩其首,使秦军不敢靠前指挥,打击敌军士气。
公孙敖道:“百丈之外恐怕射不到,我军的硬弩,射程最多不过二三百尺距离。”
话未说完,公孙敖见陈平面露微笑,醒悟道:“莫非陈平君,还有图纸?”
陈平点了点头,又从百宝箱式的怀里,拿出另一幅事先准备好的绢布图纸:
“这个硬弩又称‘斩将弩’,可交予工师尽快打造,每个城墙上尽量多配备,用于远程攻击。”
“第六计为坚壁清野,将大梁附近十五里范围内的所有房屋和建筑,全部拆毁,人员迁入大梁,官府统一提供住处,适龄男丁充军备战,木材物料运到城内,用作守城之具,不给秦军任何可用之资。”
“城外所有弓弩射程之内的障碍物,全部清除,扫清视角,不给秦军以隐蔽和依托的障碍。所有水井填埋或投毒,使秦军无水可饮。”
“这第七计,征集大梁所有的石匠、木匠、泥瓦匠,组成一支工兵突击队,分布四城,遇城损坏,不避箭矢,即刻组织抢修。”
公孙敖道:“工兵,闻所未闻,却是个好主意,这样就不怕秦军的抛石车、冲城车毁城了,当日攻城当日修复。”
“第八计,自今日起,在秦军来大梁的路上,派兵毁掉道路桥梁,迟滞秦军,为大梁守城赢得时间。”
这第九计乃是防秦奸细,请大将军立即下令,封锁所有进出大梁的路口和城门,禁止任何人离开大梁。对于非大梁之户和外民,集中管理,以防秦国奸细混进城来,传递守城情报。”
第十计,请大将军任命一游击将军,将全部骑兵带出城外,在附近郡县驻扎,伺机机动。授其虎符,使其有权调动指挥各郡守军,各郡的守军,也一并听从游击将军指挥,随时补充游击队伍,适当组织大规模的游击战,配合大梁守城。”
陈平滔滔不绝的讲完,一时间,大帐内鸦雀无声。
俄顷,相国魏陉和大将军公孙敖互相看了看,脸上都一致露出难得轻松的神色。
相国手捋须髯道:“若此,不仅大梁城池可保无虞,就是魏国,也当有救了。”
公孙敖也道:“陈平君此十计论策,本将军茅塞顿开,诚如此,何惧秦军呢。”
公孙敖说完,与相国魏陉耳语了几句,魏陉点了点头,公孙敖对陈平道:
“陈平君,本将军暂任命你为大将军府参军一职,伺后,相国大人将会将本次帐议结果,禀告魏王,以君之才,魏王必当另有重用,那时再正式拜将。”
陈平施礼道:“大将军抬爱,参军一职足矣,末将只想追随大将军帐下,抗秦杀敌,官职不是陈平所愿。”
相国魏陉道:“哎,陈平君不要推辞,没有职务,怎能便于参议军机,即使稍后向魏王进言,也不能白身而进啊。”
随后,转向公孙敖道:“大将军阁下,刚才陈参军所言甚是,有几项举措,应当即行。比如,这坚壁清野,紧急募兵,打造兵器等内政管理,老夫回府后,当立即安排。”
公孙敖也道:“相国所言极是,刚才所议,立即停止武卒向大梁集中,咋听起来,似乎毫无道理,但细一琢磨,用意颇深。”
“大梁武卒现已有五万,按照刚才所议,守城绰绰有余。既如此,何不将一些能征惯战的武卒,拉出去,跳到外线,伺机打击秦国的甬道运输线,偷营骚扰敌军,疲惫敌军,这样不仅能削弱秦军的斗志,而且能鼓舞和激发魏军的斗志,这实在是一步绝妙的奇计。”
“如果大梁周边的各郡县,都能及时组织队伍,袭扰甚至攻击秦军,那秦军别说是十五万大军,即使五十万,也不能奈我何。”
“此计实乃千古奇谋,应该即刻奏明魏王,当即令行。”
相国道:“这事交给老夫,我立即进宫奏明魏王,当即施行。”
“多谢大人,有劳大人了。”
第九十三章 面见魏王
(人就是这样,没有期望,就不在意失去,不在意失去时,就无所畏惧。)
从校军场出来,相国魏陉立即赶往魏王宫,拜见魏王,将陈平之计,如数申奏。
魏王假听罢,不由得击案叫好:“好,这真是奇计,相国能有此计,堪称救世之举。”
相国道:“启禀大王,此计非老夫所出,实为大将军账下陈参军所献。”
“噢,大将军账下陈参军。”
相国于是将如何去校军场,车马受惊,偶遇褚布及陈平,以及献计过程,详细叙述了一遍。
魏王听罢,站起身来,来回踱着步道:“天佑魏国,天佑魏国。魏国有如此奇才,竟然埋没不知。”
魏王转向魏陉道:“相国大人,速召大将军及帐下参军来王宫议事。”
当陈平随着大将军来到魏王宫的时候,已是申时时分。
望着富丽堂皇的宫殿,往来穿梭的侍者,陈平心里暗自感慨:几代魏王打下的江山基业,表面上依旧辉煌,实则已风雨飘摇,可惜可叹。
陈平随大将军穿宫过院,很快来到魏王宫门外。
待侍者通报进去,不一时,魏王宣进。
公孙敖带着陈平,来到魏王大殿之内。
“臣公孙敖奉命拜见大王。”
“臣陈平拜见大王。”
魏王假:“平身,赐座。”
公孙敖心里不免惊讶,魏王赐座,这对于他这个上将军来说,都是罕见的。
顿时,对魏王如此看重身边的这个陈平,公孙敖也不免暗自吃惊,隐隐升起一丝妒意来。
“公孙大将军,听相国说,你们在军帐,商议了守城十策,不知可否与孤详细道来呢?”
公孙敖起身奏道:“启禀大王,臣等所议十策,实出自属下陈参军之谋,臣等以为,此计可行。”
魏王道:“噢,陈参军,愿闻其详。”
陈平不慌不忙,上前施以君臣大礼,立道:
“启禀大王,如相国大人、上将军大人所言,此十策实为二位大人所谋,在下只是提了一些小小的建议罢了。”
陈平之所以如此说,也是官场的基本为人之道。
作为引荐的相国和上将军,位置远在陈平之上,只有把功劳推到领导头上,才能使领导开心,这样,因为这些计策归属于领导,今后执行起来,也能得到顺利推行。
而如果冒冒失失地自领功劳,不仅魏王不以为然,还会得罪自己的领导,那后面的日子就甭想好过了。
今后自己还要在大将军帐下,凭借他实现所制定的战略。通过这些所谓的顺水人情,尽快拉近彼此关系,取得其信任,才是当务之急。
何况,陈平对于在魏国谋个什么位置,也无太大的兴趣,他此来出山助魏,实在是顺势而为。
人就是这样,没有期望,就不在意失去,不在意失去时,就无所畏惧。
何况,陈平以挽救魏国为目的,自然不想借魏王器重之机,越位而上。
果然,魏王频频点头,公孙敖和相国在一旁也如饮甘怡,这一句话,说得大家都舒坦,陈平的情商可见一斑。
世界上最不为人知的成功定律是:成功之人的情商一定高,只有情商高,智商才有用武之地。
魏王假道:“陈爱卿,不必拘礼太谦,值此举国抗秦之际,卿能踊跃而出,实乃有志有为之举。现相国和大将军举荐爱卿,爱卿尽可将所学尽请施展,孤当洗耳倾听,一伺可行,当举国从之。”
相国魏陉也道:“魏王如此器重参军,卿当知无不言,但说无妨。”
客套话既已至此,陈平也不再推辞,以免虚伪之嫌,他再次施礼后,直身道:
“大王容禀,今秦国兴兵而来,志在亡我大魏,而不仅仅是攻城割地。”
“韩国、赵国、燕国已经是实例,对此毋庸置疑。但,我大魏有历代魏王打下的坚实基础,若能举全国之力,坚决抗秦,即使秦军暴虐,也无奈我何。”
魏王:“计将安出?”
陈平决定再次语出惊人,从战略的高度,实施他的计划,只见他不慌不忙地奏道:
“当务之急,魏国首先要废除几百年来的武卒军制。”
陈平此言一出,座上的相国魏陉和大将军公孙敖都大吃一惊。
公孙敖惊得眼珠子瞪得好大,要不是在魏王面前,他几乎要从座位上跳起来。如果在军帐内,就凭这句话,他都能手刃了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唐之八岁武神 (神级吃鸡高手) 番茄vip2021-08-04完结104.2万字 ·1.4万人在读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登基称帝,突厥颉利可汗、...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大明第一帅) 起点VIP2022-01-01完结 30W收藏61.93万总推荐魂穿越到大明最后一个皇太子朱慈烺的身上,以一个狠字贯穿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