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派出列侯担任警戒,用战车结阵,掩护士卒立起营栅栏,树立营表,四角固定后,四边营门,最后是战车、骑兵、步兵各部分营,划定区域,各自立营。
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王贲的大军随后到了。
战车、骑兵率先,步兵随后,一时间,各营迅捷行动,秩序井然,安营扎寨。
王贲命左右军,各派出百名斥候,将警戒线放出五十里以外。
这是王贲一贯的谨慎之策。
凡到一处,安下营寨后,四面必放远哨警戒。而近处,更由左、右军和后军,各安排骑兵斥候,在二十里内反复巡逻。
将军们各领命驻扎,就地磊土夯木,占领附近高地建设瞭望塔,修建营盘工事。
王贲与蒙恬简单了解了一下周边的情况,随即吩咐按中军、左军、右军、前军、后军的阵势列营。
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一旦与魏军在城外交战,先立一个基本营盘,待大梁城内做出反应后,再行变阵。
其实,王贲最希望魏军倾城而出,在城外与秦军决一死战。
据他掌握的情报看,大梁现有武卒五万余,以这样的兵力,即使是武卒鼎盛时期,王贲现在手里的十五万秦国锐士,也不见得输给对手。
何况,现今的武卒,没有了吴起这样的名帅统领,一旦交战,分分钟钟被秦的锐士碾压。
战国时期,论武力强大,诸侯列强先后出现了四支战无不胜的部队,按照时间顺序是,赵边骑、齐技击、魏武卒、秦锐士。而秦正是靠锐士,所向披靡,实现了统一全国。
说起“锐士”,乃是秦国司马错在魏武卒的基础上,进行了彻底的军事改革强化。首先要通过体能测试,全副甲胄、持戈戟、配短剑、匕首和牛皮盾牌,总计约八十余斤。除此,还要进行技能测试,考核使用各种兵器的搏斗能力,考验各种阵式结阵的团队作战能力。
秦“锐士”上马能斩赵边骑,下马能击齐技击、能敌魏武卒,类似于现在军队中的士官,是全能士兵的标志。
《荀子》曾曰:“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说的就是秦锐士的战斗力,冠绝天下,作战勇敢,士气高昂,成为秦军攻坚克难的主要力量。
除了能碾压,王贲如此布阵,也不担心城内的人逃跑,如果都跑出来,正好可以纵兵屠杀。
至于其他救援军队,王贲知道,以楚国和齐国现在的处境,出兵救援的概率也不是很大。
所以,王贲命令先布个基本的四方阵再说。
趁着三军结营,王贲携着手下左、右、后军大将章邯、蒙恬、辛胜,带着百余骑护卫,来到距城四五里的地方,实地勘察地形城防,观敌瞭城。
正瞭城之际,阴了一天的雨,终于也下来了。淅淅沥沥,连绵不停。
瞭城回来,王贲命军司擂鼓,召集各军部将,来中军大帐议事。
各军将领闻鼓声,迅疾到来。
王贲升帐,当中坐定,检点各军到达情况。
各军依次报告军队到达和安营进展。唯有后军辛胜报告,粮草及大型辎重车马,尚拖在二十里之外。
王贲命辛胜派兵将去接应。
随后,王贲召开抵达大梁后的第一次军事会议,谋划排军布阵。
王贲吩咐各军,三日内只做休整,整理军备器具,不做攻城。三日后试探性攻城,了解守城魏军的实力和部署。
大军实行围三缺一,放开东城门,只在东城外十里,预先埋伏一支五千骑兵锐卒,逢魏军出逃,即行赶杀。
这样的围城策略,也是王贲的心得。如果四面围定,城内只会死战,而留下一条出路,可以增加在运动战中歼灭敌军的机会。
左军蒙恬负责攻北城、西城,右军章邯负责攻南城,警戒东城,辛胜做为后军和预备队,随中军在西城外驻扎。
布置已定,王贲对众将道:
“我等奉秦王命,千里伐魏,军有常法,违者刀下无亲,勿致后悔。”
“各营寨要严明纪律,小心堤防夜里敌军偷营,如有怠慢,折了军中锐气,当斩不饶。”
“喏。”各军将各自准备去了。
注1:狼烟,古之烽火用狼粪,取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斜。
第九十七章 斩将弩
话分两头,各表一枝。
这边厢,大梁城。
早些时候,大将军公孙敖率随军司马陈平及中军各将,逐城巡视防卫情况。
到了西城,西城守将田迹,率将尉迎上前来。
军礼毕,田迹引公孙敖及众将,沿宽阔的步道登上城墙。
极目四望,乌云下的外城,一片死寂,除了一些鸟雀低空掠过以外,没有其他生机。
公孙敖问田迹道:“秦军离此还有多少里?”
“据斥候探马报,秦军先头部队据此还有不足百里,两日内抵达。”
“城外的房屋是否都已拆除,平民是否都已入城?”
“回大将军,昨日已经疏散完毕,今晨又检查了一遍,西城外已无一人一瓦。”
公孙敖点头,沿着城墙,检看着守城军备情况。
守城士卒,一个个精神饱满,持矛挂剑,背墙而立。
公孙敖率众将,沿着城墙,缓步而行,逐个掠过目光坚毅,向他致以军礼的士卒,走到万胜门的城楼处,停了下来。
公孙敖回头问田迹道:“这西城墙上,布置了怎样的兵力?”
田迹拱手回道:“回大将军,城墙上共布置了三千守卒,其中,弓弩手两千,分四个梯队,每个梯队五百弓弩手攒射,射完退后装弩箭,后排五百再驱前施射,中间没有间隙。”
“四个梯队射罢一轮,再重复射第二轮次。我们核计了一下,按照这个射速,精准瞄准的话,一刻钟,一个箭孔,可射出百支箭弩,二百五十个箭孔,就是两万五千支箭弩,百步以内,保证让秦兵都变成插满箭簇的刺猬。”
“之后是五百投枪手,专攻近敌。在敌军的攻城车、冲车、愤辒、修橹靠近城墙后,一律标枪伺候。每人准备了一百标枪,管够。待敌军退后,出城捡回来还能再用。”
“另备五百长矛和叉铲手,每人配备长剑,专攻云梯之上敌军。这五百士卒,待敌靠近墙下,先用滚木礌石、热汤浇顶。待云梯架起时,先是叉铲,一铲到底,手脚并断。对一些攻上城墙的秦军,再伺候长矛刺脸、长剑剁手一起攻击。”
“除此三千守军外,我还准备了一百挠钩手,专门待敌云梯上敌过半后,用挠钩将云梯支出城墙,配合长矛和投枪手,将云梯上敌军消灭。”
“此外,还备有‘斩将弩’专射敌将,弯刀突击队在后面待命,随时准备对突上城墙的秦军,进行突击白刃格斗。”
“末将保证,在我大梁西城墙下,将是秦军的坟场,他敢来多少,就躺在这儿多少。”
说到最后,当着大将军和众将的面,西城守将田迹,借势发挥了一下,表了一下决心。
公孙敖听罢,握起拳头,轻捶了一下田迹的肩膀,笑道:
“本大将军就喜欢你这打不死,又能气死人的样子。”
随后,又问道:“不是给你五千士卒吗,这样也才用了三千呢?”
守将田迹道:“回禀大将军,三千兵力配备起来,宽舒紧密正合适。太过紧凑,容易被秦军抛石车和强弩所伤,那秦军的劲弩也不是吃素的。其余两千在城墙下埋伏待命,为弓弩手填装弩箭,保证箭雨不断。同时作为后备军,随时补充情况紧急之处。”
公孙敖道:“秦军的弩箭确实很厉害,吩咐士卒,秦军在百尺外齐射弓弩时,都要注意隐蔽,除了必要的瞭望口、女墙垛处,不要贸然露头。秦弩的射程可达两百尺,以前我军没少吃这弩箭的苦头。待秦军齐射后,步卒开始冲锋时,我军再一起弩箭攒射。”
田迹道:“喏,大将军,这些都按您的命令传达下去了。为了贯彻这一点,也为了躲避秦弩,更好地保护自己,我们特意在城墙处,每隔两步,又开凿了一些斜着向下的、外宽内窄的射箭口,使射箭口比以前增加了一倍,否则,我们也安排不下如此多的射手。这样不用露头,就可以射箭,让秦军的强弩没有用武之地。”
公孙敖道:“这办法不错,看来,你们的仗是越打越聪明了,如此甚好,这样秦军就有的苦头吃了。”
回头吩咐道:“传令官,吩咐下去,各城守将都要照此办理,墙上多开隐蔽射箭口。”
传令官下去了。
守将田迹谦虚道:“大将军不是一直让我们打仗要动脑子吗。”
公孙敖大笑着,“哈哈哈哈哈,如果大家都这样,那秦军何惧啊?”
接着,拍了一下守将田迹的肩膀,“走,去看看你们的‘斩将弩’。”
田迹见说,赶紧带路,引领着公孙敖登上城楼的二层。
一个硕大的弩,展现在众将面前。
守将田迹指着平台上的巨弩道:
“这家伙可是个好东西,我把它安排在城墙角楼、城楼、跺口处,一共六个‘斩将弩’,一旦敌将接近城墙百丈以内,六个‘斩将弩’瞄准一起发射,成一个攻击面,连同敌将在内,方圆几十尺内,将无人幸存。”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唐之八岁武神 (神级吃鸡高手) 番茄vip2021-08-04完结104.2万字 ·1.4万人在读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登基称帝,突厥颉利可汗、...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大明第一帅) 起点VIP2022-01-01完结 30W收藏61.93万总推荐魂穿越到大明最后一个皇太子朱慈烺的身上,以一个狠字贯穿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