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子莫若父,虽然秦永福和秦天朗没有面对面交谈,但对于彼此的心思都能猜出来。
第99章 冬至,风云涌动
冬日高照,驱散彻骨的严寒,这一日的长安城,迎来了罕见的温暖天气。
而这一日,也是大唐最为隆重的节日,冬至。
每逢冬至,朝廷都会给满朝文武放假,官员们不上朝不听政,欢欣地待在府邸,或是出门游玩赏花。
而百姓们也会吃美食、穿花衣,祭拜先祖,将屋舍打扫得干干净净。
这个时代的冬至,与后代的过大年一样,都是一年之中最为隆重的日子。
不过相对于长安城的达官贵人而言,冬至的来临暂时被他们忘却了,因为还有另一个更重要的消息填满了他们的心头。
冬至前三天,牵动满朝文武心思的岁末钱粮核算终于是落下尾声了,但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今岁钱粮核算的主角不是戴胄这个民部尚书,也不是各都道的盐铁使司,而是早已淡出众人视线的长安盐铁使司——秦家秦永福。
在宣德殿上上演的一幕幕,李世民并没有掩盖的意思,非但没有掩盖,反而还大肆宣扬,大张旗鼓地表达自己对秦永福的欣赏之情。
最让这些达官显贵在意的,还是秦永福一步登天,直接从七品的盐铁使司晋升为正四品的盐铁转运使。
这……难道说,秦家在蛰伏了三年之后,又要卷土重来了吗?
看这样子,陛下依旧十分器重秦家啊,这个发现,让许多世家心中很不是滋味。
五年前,秦家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世家,甚至连世家都称不上,秦家人自称是秦邑秦氏,乃秦朝后裔。
但这个标榜向来被人所不齿,但凡有些学问的人都知晓,秦自二世而亡之后,其后人分散四处,历经数百年兴衰更替之后,早已经衰落下去,泯然于历史之中。
何况秦邑秦氏曾经是王室,就算如今已过去了数百年,但你以此来标榜自己的话,万一惹来了天子猜忌,那不是徒增祸端嘛。
而后来秦家的没落,秦天朗的归隐,也或多或少地印证了这个说法,导致许多人以此来暗地里嘲讽秦家,一度成为秦家挥之不去的笑柄。
追根到底,如果是秦天朗还在长安的话,秦家自称秦邑秦氏没人敢说什么,毕竟秦天朗位极人臣,乃是天子帝师,这层身份说是秦邑秦氏非但没有不妥,反而会让人觉得秦氏是真正的出身名门,最远可追溯到战国时期。
但秦天朗一走,树倒猢狲散,各种流言蜚语自然也就冒出来了。
可是,可是如今啊,这秦家秦永福冷不丁的又成为了盐铁转运使。难道说……秦氏又要再度兴盛了吗?
如果光是这样的话,那倒不算什么,毕竟长安很大的,就算多出一个秦氏望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最关键的是,秦家在这个节骨眼上重回大唐的权力中心,是否意味着那位帝师也会回来?
因为但凡是关注过秦家的人,都知道一个事实:那就是秦家上下都是以那位帝师为首的。
如果没有那位帝师的准许,或者是默认的话,秦家会重新回到朝廷上吗?
这个结果,让许多人都沉默了,担忧与惧怕并存,但同时又有一些期许。
那位帝师真的太强势了,强势到足以令所有世家都惧怕的程度,但无论如何,不可否认的是,那位的才能真的是震古烁今,文武双绝绝非是说说而已,而是实至名归,这一点,就连秦家的死对头博陵崔氏都不会否认。
所以,许多人对于秦天朗的态度其实是很微妙的,既惧怕他又敬畏他。
这其中,又以长孙氏的心情最为复杂。
今日,正是冬至,长安城到处都弥漫着热闹的氛围,尤其是东市和西市,那更是熙熙攘攘,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都被贩卖,俨然已经有了盛世景象。
但在长孙府之中,却是一片的冷清。
此时的长孙无忌很是头疼,坐在太师椅上,紧锁眉头,一旁,长孙冲恭敬侍立。
经过了那一次事件之后,长孙冲的性子被磨练了许多,不再像以前那样肆无忌惮,少了几分少年冲动,多了几分老成稳重。
安静的氛围之内,有着宛如大海般的思绪汹涌。
长孙无忌作为皇亲国戚,在李世民还未登基的时候便与其称为布衣之交,关系亲密无间,更是开国元勋,权势无双,风光无限。
如果没有秦天朗的出现的话,长孙家是当之无愧的长安第一世家,冠以一句天下世家之首都不为过,但因为秦家的出现,或者说那位帝师的出现,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长孙无忌深知,李世民对于秦天朗的器重达到了何种程度,就算是他都比不上。
而这也是他始终保持低调的原因,自从首阳山一行之后,就有意无意的淡出李世民的视线,目的就是为了不让长孙家落入危险旋涡之中。
因为他知道,一旦长孙家真的跟帝师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的话,李世民会站在帝师的那一边,到那时,等待长孙家的可能就是灭顶之灾。
“大人,难道真的要就此作罢吗?”长孙冲轻声说道。
在唐代,对父亲的尊称习惯称为大人。
长孙无忌看了一眼长孙冲,一句话都没有说。
现在回想起来,他依旧有种一巴掌打死这个逆子的冲动,老子好不容易才跟帝师营造出和谐的关系,结果就被你这逆子三两下给搞砸了。
如果不是自己及时赶到的话,这逆子不知道还会做出什么荒唐事。
而在那之后,他一直低调做人,不也是为了那件事擦屁股嘛,这逆子要不是亲生的,他早就将其逐出家门,任其自生自灭了。
本来,他觉得差不多已经能糊弄过去了,结果秦家在这时候又冷不丁的冒出来,连带着长孙冲的那点破事也被人响起,虽然没有明说,但身为人精的长孙无忌怎会感觉不到,这个变故差点让他一口老血喷出来。
自己这都是做了什么孽啊。
如今各地的世家不断坐大,隐隐有脱离朝廷掌控的趋势,而长孙家身为目前的长安第一世家,不管愿不愿意,那都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这时候如果再出点什么意外的话,难保陛下那边会对长孙家生出猜忌之心。
哦不,应该是杀心,猜忌之心估计陛下已经有了。
一想到这,长孙无忌就感到一阵疲惫。
一边是有着布衣之交的陛下,一边是全族上下数千人的生死,以及天下世家的注视,他的每一次动作都必须谨慎再谨慎,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第100章 太原王氏之女,可娶否?
府中安静的氛围,让长孙冲极为不适,虽然经过那件事之后他的心性已经磨练了许多,但终究还是本性难移,骨子里依旧还是眼高于顶的少年心性。
夺妻之恨,怎么可能就如此善罢甘休,就算是市井小民都会暴跳如雷,何况他长孙冲乃是长孙家的嫡长子,这等奇耻大辱怎么可能会忘记。
只是如今时机未到,他深知帝师的恐怖,贸然寻仇的话绝对没有半点胜算,只会凭白葬送自己的性命。
所以,他把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想法掩藏了起来,仿佛一条躲在暗处的毒蛇,等待着机会的到来,就发动致命一击,给予敌人致命的一击。
长孙冲眼光闪动,掩藏在内心许久的想法在此刻有些忍不住,便试探性问道:“家父,太原王氏有一女,其貌若天仙,如今孩儿年纪渐长,是否该操劳一番婚事了?”
长孙无忌猛地抬头,紧紧盯着长孙冲,问道:“这些话是谁跟你说的?”
长孙冲心中一突,没有想到家父会有那么大的反应,但还是说道:“并无他人指使,这些话都是孩儿的肺腑之言……”
“胡闹!这种话今后不许再提!”长孙冲话还没说完,长孙无忌就强行打断。
长孙冲感觉自己很委屈,胸口前所未有的发闷,这些时日所受的委屈一股脑的涌上来,忍不住双眼通红,语气都高了几分:
“家父,孩儿原本是钦定的驸马,现在婚约被陛下取消就算了,难道还不准娶其他人为妻吗?
那太原王氏乃是名门望族,与我长孙氏门当户对,孩儿娶王氏女为妻有何不妥?”
“你……”长孙无忌被气得胸口发疼。
这逆子,逆子啊!
他是不知道这其中有多少的利害,你以为娶太原王氏的女子为妻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娶了王氏女子,那就跟人家绑在一起了啊。
长孙无忌沉浮宦海数十年,经历了无数的大风大浪,站的位置比长孙冲不知高了多少。
他深深的知道,当今陛下与世家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终有一日会爆发出来,到那时……可就是你死我亡的局面了。
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大势,李世民想要实现大治,那就必须牢牢掌握手中的权力,而世家想要长盛不衰,那也必须保持自身在当地的权威,赤果果的利益冲突之下,想要调和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过,如今这种矛盾还只是刚刚显露而已,远没到图穷匕见的时候,这时候长孙冲就急着想要站队,长孙无忌能不恼火嘛。
相似小说推荐
-
大明:废材穿越做狠人 (公子好坏) 番茄vip2021-01-26完结53万字 ·未满1000人在读后世柴废魂穿到明末穷书生身上,没有爹坑,身无长技,读书也...
-
财富大明 (琅琊老马) 番茄vip2021-04-01完结84万字 ·未满1000人在读中等生穿越明末,成为崭新的崇祯皇帝。你问他如何开天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