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要做明世祖 完结+番外 (搬砖呢别闹)


  “玻璃,我听东宫的消息说,是想做一些出来售卖的!”
  “京城那边自然有人占了场地,可南京这里还没开发呢”徐永宁故意的停顿一下,方才继续说道,“叔叔,你要做这生意不要?”
  嗯?
  徐承宗愣住了。
  还有这好事?
  有个高质量的亲戚就是好,整好活儿都惦记着自己!
  徐承宗心底高兴的冒泡,嘴里还说这么做会不会让太子不高兴
  即便身处南京,他们对于金台上的天才储君也是有所耳闻的。
  “怕什么?太子早就想这么干了,出发之前他就让我找人帮忙售卖呢!”
  此话一出,更加让人心动。
  能当众说这话,想来徐永宁不是骗人的。
  玻璃产量不高、受京城贵人喜爱、本身也如同水晶精致这是妥妥的奢侈品啊!
  于是在座之人也不提什么“与民争利”的鬼话了,想着如何通过徐永宁,把玻璃这个能赚大钱的高档货承包下来,让自己为东宫光鲜亮丽的财报尽一份力。
  徐永宁被那群饥渴的商人再次刺激出了鸡皮疙瘩,但还是努力的吊着他们的胃口。
  虽然他的演技很差,口活也远远不及仝寅,但他拿出来了实打实的诱饵
  在这时候,眼镜其实已经出现了。
  但都是用水晶仔细打磨而成,如果想问拿到一副平平无奇的老花镜,起码要用一匹良马的价格才能换来。
  而在本来就缺少马匹的南方,这个价格有多高可想而知。
  这还只是两个小小镜片的价值。
  根据徐永宁描述的,玻璃可以打磨成很多形状,而且分量也足,用处很多,如果真得到了玻璃的贩卖资格,那银子就能成堆的抬到家里去了。
  所以座下的奸商们都看着徐永宁演戏,并且疯狂配合他的表演。
  赚钱嘛,生意,不寒颤!
  事情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但利益显然最重要。
  但徐永宁之后的话,让他们收起了口水。
  “商税是太子提出来的,结果在你们这边弄的不好,让殿下很不高兴!”
  “我劝你们在座各位,最好表现表现,让太子知道尔等忠心,才放心安排做事。”
  “江南多是小商小贩,我等家中店铺也只是勉强维持日常花销而已哪里交的起商税呢?”有人委屈的叹气。
  反正这边没有东宫的计算机们登门查账,这种话官员们说的是理直气壮。
  我店面装修的再漂亮再宽敞,那也是个负资产!
  徐永宁就知道有人不会轻易松口。
  毕竟今天同意了朝廷收税,那以后税收范围扩大了,他们是不是还得掏钱?
  官老爷们一家老小那么多人要养,只能努力攒钱了。
  “哼!”
  “想要好处又不肯出成本,你这是活在梦里!”
  徐永宁把玻璃珠子弹着玩,认出了发声的那位,正是背后使唤轿夫纠缠自己的家伙。
  “本国公回去就跟太子说一声,这位老爷清廉朴素,承受不来玻璃的福气,要让别人来!”
  作为伴读,还是被太子亲自挑选入宫的,谁会怀疑徐永宁的口气威力?
  旁边的人同情的看向之前那位,心里却高兴少了一个竞标对手。
  不过小定国公的话的确有理。
  要从东宫那边掏好玩意,总得投入一些成本,让自己简在太子心。
  商税这个口子真的不好开,士大夫们这点眼光还是有的,但考成法可以推一推。
  最好能把跟自己作对的某些人赶下去,然后把功劳记在自己头上,方便升职加薪。
  既官既商的老爷们除了关注赚钱小妙招,也很关心自己仕途的。
  谁让前途等于钱途?
  没有权利家财再多,那就是个普通商人,保不住富贵的。
  官老爷们都记不清自己一路走来,生吃了多少前来孝敬的低贱商户了。
  北京的车马行都能有那么多贵客,南京这边起码要翻上四五倍!
  所以在各自利益的诱惑下,朱见济的敌人为了竞标玻璃售卖权而展开了内斗,向徐永宁充分表明了什么叫做“官僚资本主义的腐朽与落后性”。
  下了舞台的定国公感觉自己背上出了点汗,心想成天表演不是他能干的活。
  只有胖太子那吨位能压住舞台。
  好在成果看上去不错。
  徐永宁相信,在玻璃这个直钩下面,会有不少鱼聚集,到时候在背后给自己添过麻烦的几位,会最先被鱼群挤到最边上,连鱼饵的味儿都闻不到。
  随后,他又把本属于开国功臣,偏偏因为靖难而倒了大霉的落魄勋贵们召集过来,跟人一起叙述祖先的友谊,着重关照了一下宋诚情报上的那几家。
  其中甚至还包括了李文忠那被降为平民的后人!
  在秘密集会之上,徐永宁跟他们感叹了一下土木堡之后勋贵集团的拮据情况,再毫不客气的告诉他们,皇帝跟太子要扶持爵爷们了。
  反正勋贵中多得是不读书的丈育,有时候跟他们玩心眼,那是高看了人家。
  打直球是最能让这群人理解朱见济想法的手段。
  下面坐着的都心动不已。
  靖难之后,他们虽然没有被褫夺爵位,但生活上是真下坠了。
  物流老总李景隆的下场如何,亲眼见证的人基本都还活着呢!
  搞的这群爵爷也心生惶恐。
  特别是正式迁都北京,自己却被留下来后,更让他们担忧是不是皇帝对人没爱了?
  现在有徐永宁这个太子伴读背书,那他说的应该是真的?
  “我才懒得骗你们!”
  徐永宁喝了几杯酒,脸涨的跟猴屁股似的,“你们是不知道,五军都督府现在空成个什么样子,到处都缺人!”
  “不过也别想着捡漏子!”徐永宁把酒杯一扔,大着舌头说道,“皇帝和太子都喜欢听话机灵点的,你们啥都不干,能找着机会被提拔?”
  “要我说你们也是傻逼,各家名下的生意有多少?交点商税怎么滴了?坐不了轿子就骑马嘛!”
  “钱好?还是权好?”
  “你得了圣心一路青云,还怕缺了那一点钱吗?!”
  说得对,说得对!
  老勋臣们点头赞同。
  要说心眼,他们也有。
  但心眼在事实面前是没有用的。
  眼下的情况就是,他们需要重新向皇家表明忠心,重获恩宠。
  一点钱财,一些麻烦,也的确不算啥。
  就是那些当官的把他们带坏了!
  自己就是看着他们不把商税当回事,这才差点错过了这个大好时机!
  知识分子就知道欺负他们这些老实人!
  徐承宗也发挥起了自己在南京勋贵中的号召力,努力的帮徐永宁摇人。
  朋友,要想办法搞得多多的。
  虽然他们也有自己的利益要维护,但这并不是眼下的主要矛盾。
  朱见济要打击的,是真正掌握了国家权力,并且在这一阶段表现出不服管制的官僚。


第九十六章 :衡州府的情况
  衡州府。
  轩輗忙的连乌纱都不戴了,头上包着块布就到处干活。
  他一到这里,立刻安排人手,对灾民做出安排。
  人和畜牲的尸体要及时掩埋,不然灾疫会重上加重。
  林聪和朱骧本想直接抓了衡州府的官员,让他们交代清楚其中真相,但被轩輗阻止了。
  “现在抓他们干嘛?”
  “先让他们把活都干了,之后再算账!”
  大灾一来,百姓流离,就连本地的一些官吏都自称染病,躲到家里不敢出来了,完全没有之前欺上瞒下的胆子。
  他们只觉得自己太倒霉了
  年初京城派钦差下来实行工赈,自己作为下官当然是在王竑高谷面前狠狠表现了一番,把人忽悠过去了。
  至于人走后
  工赈起来花费的可都是官府物资,还要负责给受灾百姓善后修补房子,他们可舍不得!
  反正赈济已经有效果了,那么让那些百姓熬一熬,等到天气转暖就好。
  人都长这么大了,该懂点事,要主动为国家省点钱粮,不能给朝廷增加负担。
  父母官为他们忙活了那么久,也需要补一补的。
  于是就这么一熬一补,直接补了个震惊大明中央管理层的衡州府大灾出来。
  当地官吏颤颤巍巍的被轩輗使唤着做事,心里竟然还对自己的下场抱有期待,希望通过这末路之时的苦劳,留住自己的乌纱帽。
  享受过特权的人哪里舍得这东西?
  “就依太子所言,事后该抓该杀的,一个都不放过,但赈灾要紧,没有官吏总归不好做事。”
  先把人渣利用一下,然后再送去地府。
  深得太子用人之道的轩輗将近来发生的事物写好,封入纸包,急送京城。
  在他们的努力下,衡州府的事情还是被很迅速控制住了。
  毕竟,人都死的逃的差不多了。
  按照草草统计出的人口去世比例算,官吏的死亡率却是大大的低,难怪他们能从去年冬天一直拖到今年六月才上报。
  地方官是天子的牧羊人,
  羊死了几头当然不算大事。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