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要做明世祖 完结+番外 (搬砖呢别闹)


  来自后世的强大话术,让朱见济辛苦到现在,成功收获了六率的绝对忠诚。
  而在这时候,一支忠诚的、装备精良、身体强悍,还有极高识字率的队伍,是很罕见的。
  合,就是一支在小规模战场上近乎无敌的部队。
  分,每个人的能力也足够让他们成长为小军官。
  所以方瑛在了解了下东宫六率情况后,对他们下了这样的定论。
  朱见济点了点头,仿佛在感慨自己的心血终于被专家肯定了。
  “那爱卿,如果孤把这些人交给你,让你带着去打战,又会如何呢?”
  这话落在方瑛耳朵里,让他甚为不解。
  “六率乃太子亲军,哪里能让臣子指挥?”
  而且京城已经编练团营好几年了,即便瓦剌再来,也不会重蹈覆辙,让人把北京给围了。
  小太子怎么说让自己带着六率去打仗呢?
  只见朱见济摇了摇头,“军队训练出来就是为了打仗了,不用打胜仗的军队,训练的再好也没用!”
  “我朝立北京为都,便是号称天子守国门,不论团营还是六率,都当为国家而战!”
  又不是像大宋那样,养了无数的中央禁军,浪费了无数钱粮,为了竟然是防止地方造反和管理无事的民间流氓?
  那能算军队吗?
  那简直就是宋朝最大的扶贫组织!


第八十八章 :望远镜得到了方瑛的认可
  “明年开春,大明就要出兵瓦剌,好好回报它带来的血仇”
  “孤想要你带兵北上,顺便帮六率开锋。”
  “另外,西宁侯宋杰之子宋诚也快从南京回来了,自请要参与明年的讨伐瓦剌。”
  “这人也是英武可用之人,但到底没经历过大仗,所以孤想让你帮忙培养一下他。”
  宋诚是宋家这一代里最有天赋的年轻人,不然也会在祖父战死后迅速的撑起家业,跑到甘肃去任职了。
  今年他的述职期满,从甘肃返回后先是带着祖父衣冠回去南京安葬,才向自己老爹宋杰口中了解了一把近年来的具体动向。
  当知道皇太子聪慧过人,不但练出来了一支让自己老爹啧啧称奇的队伍,还想办法把跟他们家有怨的太上皇给扔去凤阳,给宋瑛这等被坑死的老臣立庙纪念后,宋诚当即表示太子靠得住。
  他要想办法抱住太子的小胖腿。
  因为从朱见济的动向中,宋诚能很轻松的判断出,对方是想要扶持勋贵的,而且橄榄枝已经伸出来很久了。
  宋家不能错过这样的机会。
  不存在什么站队问题,景泰帝显然是要效仿太祖高皇帝,和太子共同一套班子了。
  所以宋诚表态的非常有效率。
  朱见济也很欣赏对方。
  当宋诚提出想要北上,一起出击瓦剌的时候,朱见济也是一口答应。
  勋贵中正好也需要顶梁柱。
  目前只有平江侯陈豫一个人,是顶不起一个庞大集团的。
  文官那边每通过一次科举,就能吸纳新的成员进入,勋贵们繁衍到现在,也长成为庞大的家族,要说能用的人,绝对不少。
  宋诚、陈豫等人只是其中的佼佼者。
  可有能力的将领却无法像这样得到补充,必须通过战争才能培养出来。
  朱见济在六率上花费了这么多心血,也是想要在这三百人中养出来几条大鱼的。
  “你不要多想,我和父皇讨论过了,土木堡大战后,大明名将凋零,的确需要卿家辛苦一些,为我大明重振军威。”
  “父皇已经下令,册封你为南和伯,若是抗击瓦剌有功,世袭罔替封妻荫子也不是妄念。”
  “臣,领命!”
  方瑛被朱见济说动了。
  而且作为一名合格的将领,除了追求军功奖励外,对于统领一支强悍军队也是有期待的。
  三百猛男团的确看得方瑛心痒痒,就是人数少了点。
  好在朱见济又告诉他,自己还有个大宝贝没拿出来。
  “这是?!”
  双手接过一个奇怪的小筒,方瑛疑惑的打量着。
  他发现这筒子前后都有透明琉璃装着,中间也不知道怎么弄的,可以伸缩,便好奇的拉长了对上眼睛。
  陡然增大的画面刺激的方瑛眼神一颤,有些心慌。
  “你瞧得太近了,这样哪里看得清楚?”
  朱见济故意等着人在室内拿望远镜耍一回看方瑛笑话,然后才对着他解释道,“此物名为千里镜,是孤遣东宫瓘玉局的人日夜打磨,制造出来的!”
  继瓘玉局的陈老五被小太子看重,特意拉进宫里培养他们的科学意识后,又有一些年轻敢想的工匠落入了朱见济的魔爪。
  这些人在宫里的小黑屋里天天被逼着学一些基础的物理知识,却因为知识起点太低而陷入了痛苦。
  于是为了找理由逃避学习,陈老五就拉着其他难兄难弟,主动找到朱见济,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灵光一闪,对于如何打磨镜片精度有了个美妙的法子,请求太子给他们放假。
  而他们说的也不是假话。
  比起枯燥难以理解的文字内容和皇太子亲自教导的荣誉,这些人觉得还是自己动手感觉最棒了。
  反正他们都是百年匠户之家出身,手里头或多或少有些“独门绝技”,玻璃都弄出来了,难不成几人合伙还搞不定“磨玻璃”这事儿?
  考虑到发明家还真不是填鸭教育养出来的,朱见济也批准了他们的请求。
  为了不辜负太子厚爱,陈老五他们充分发挥了青年匠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最后弄出来了一个旋转磨机,可以大大缩短玻璃的磨制时间,提高精度。
  等手感上去了,经验丰富的匠人还能直接打磨出特定度数的镜片出来。
  这对朱见济来说是个好消息。
  此时玻璃的产量虽说无法大规模烧制,但弄一些望远镜出来是没问题的,反而在如何打磨上容易遇到阻力。
  毕竟一个力度没把握好,手里的玻璃就废了。
  现在有了专业的磨机,望远镜的产量一下提升了上去。
  朱见济希望这第一批望远镜可以在战场上发挥作用。
  方瑛多年征战,自然明白占据视野优势对于战场局势有多大的辅助力量
  在草木众多的南方也许会受到限制,但和瓦剌对抗的北方,地形多得是一望无边的大草原。
  望远镜这种“我有你没有”的黑科技,必然会为大明方面提供巨大的便利。
  方瑛在习惯了放大的世界后,对着手里的筒子爱不释手。
  随后朱见济还有东西要给他见识一番。
  “这是长臂弓!”
  一名文科生有多能背?
  看看此时的朱见济就知道了。
  在明白燧发枪一时之间无法大规模配给军队之后,朱见济为了提高大明的骑射功夫,又特意“复制”出了后世威名巨大的清弓。
  虽然朱见济很讨厌“我鞑清”,甚至已经计划好了如何把人老祖宗全埋了,勒石大兴安岭,但还是不得不承认,在骑射方面,少数民族的确比大明擅长。
  比如较之汉族传统的弓箭,清弓的拉力可以做得很大,用来射重箭,威力可以和早期的火药武器抗衡。
  而汉弓则是更注重射程和效率,对敌人的杀伤力就不够用了。
  在连发火枪没登上历史舞台上,朱见济预备先那这种弓箭顶着,两种弓搭配着使用,足够提高军队战斗力了。
  特别是幻想一下,拿清弓去追杀鞑清的老祖宗们,那场面更让朱见济觉得舒爽。
  方瑛也很认可这种新式长弓。
  因为他本人便善于射箭,弓一拉一射,就能感觉出它的有利之处。
  “若是有这些东西配给,那瓦剌有何问题?”
  直接送蒙古人见他们的长生天去!
  方瑛一手拿着望远镜,一手拿着被朱见济命名的“长弓”,喜不自禁。
  本来想说皇帝和太子刚把自己从南方召回,就又安排了新工作,有些把人当驴使唤的意味。
  但看着人家已经准备了这么多玩意,方瑛又想,有了利器在手,储备人手也足够,那战场大可去得,何必犹豫?
  当技术远超敌军的时候,那打战基本上就是在给自己积攒战功了。
  朱见济表示,自己非常欣赏方瑛这种从战略上藐视敌人的态度。
  这代表着大明开国以来,横扫蒙古追逐漠北的豪放还没有消失。
  大明的将军就应该不把蒙古上放牧的家伙放在眼里!
  “那就拜托南和伯了!”
  朱见济笑的很开心。
  将领有了,人手不缺,中央方面为战争要做的准备,还是屯钱屯粮屯枪。
  而这种事情,
  朱见济是很擅长的。


第八十九章 :织布厂开起来了
  于是时间转到五月底,织布厂那边到处招收织工,总算是把人数凑齐,将工厂开了起来。
  来自直隶各处的女工被聚集在厂房里面,面对着新式的纺织机努力的工作着。
  她们很多都是从贫困家庭里出来的,年纪有大有小,但得到统一的,则是她们手上因为常年织布而出现的茧子。
  没有办法,就算上层的老爷士绅们再怎么强调规矩,想把女人塞到房间里当宠物养,放在底下的社会里,她们仍旧是劳动力。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