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明世祖 完结+番外 (搬砖呢别闹)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搬砖呢别闹
- 入库:04.13
朱祁镇坐在四轮马车里,没有感受到多少震动,但心情十分的不平静。
他此前还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兴安被他赶走后,就没有再来过南宫,朱祁镇便把那老货当成个屁放了,嫌弃兴安破坏了南宫的空气。
更气自己的亲娘孙太后竟然被老太监说服了,以为下个罪己诏就能万事无忧。
她一个只知道后宫争宠的妇人,能懂什么?!
明明是堂堂太后,却连景泰帝都压不住,让他如此的折辱自己这个太上皇,也是败事有余!
朱祁镇没心没肺的将二人都骂了一顿,
然后保持着过去的日常
吃饭,睡宫女,打老婆。
如果朱见漱在他面前憋不住哭了,那儿子也会遭受父亲的“疼爱”。
作为太上皇长子朱见濡生母的周氏更加悲惨。
随着朱祁镇的脾气越发暴躁,这位曾经受宠的后妃也难逃家暴的厄运,在高氏偷走太上皇私印的事情暴露后,暴怒的土木帝几乎就要拆了她们的骨头。
治不了其他人,
难道还治不了这些只能依赖自己的女人?!
于是钱皇后劝阻,被打破了额头。
高氏在下定决心背叛丈夫后,便请求兴安将自己和儿子偷运出去,哪怕是换个地方监禁,也比面对朱祁镇好。
而她的请求被得知此事的朱见济默认了,于是逃过一劫。
周氏成为了朱祁镇最大的发泄树洞。
她被硬生生的打倒流产。
在母亲还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刚刚扎根肚子一个来月的小种子直接被抽了出来。
小产的周氏当场大出血,差点没命。
好在距离打包太上皇邮寄凤阳不远了,宫人们的动作也大了不少,很迅速的拦住了朱祁镇,将周氏送去救治。
现在周氏还没有从伤痛中恢复过来。
景泰帝可怜她,便又下了一个命令,“鉴于太上皇子嗣年幼,特准其生母陪护身边”,让周氏跟着朱见濡过去了。
于是在被流放的路上,仍旧只有钱皇后陪在朱祁镇身边。
这是一个傻脑筋的女人,
在朱祁镇身边的人几乎都离开后,她还是没有抛弃自己的丈夫。
她的精神和勇气都是值得嘉奖的。
但朱见济并不想要人向她学习。
因为钱氏的眼光显然不怎么样,现在不都瞎了吗?
朱见济甚至怀疑她被屎迷了心窍,导致迟迟看不清枕边人的真实面目。
第八十七章 :太上皇的离开和方瑛到来
“不知廉耻的贱人!”
“难怪那天会柔情小意的服侍朕,原来是早有图谋!”
朱祁镇气愤的将马车里的东西全都扰乱,无能狂怒着。
围着马车的侍卫们全都装聋装瞎,只默默的守护着马车前行。
等走到应该算得上是城乡结合部的地带时,车队停了下来。
因为皇帝正在这边等待着。
朱见济作为太子,虽然年纪小,但却是带着两个堂哥朱见濡和朱见清跟在景泰帝后面,眺望不远处的大伯父。
朱见濡一个废太子,姿态是三人中最拘谨的。
他已经到了懂事的年纪,知道自己的身份容易引起争端。
所以就算景泰帝和朱见济对着他笑脸相迎,平时也给他送了不少东西过去,但仍旧卑微着姿态。
特别是他见过了前天送到他那边去的母亲周氏。
在得知周氏的惨状是被自己生父一脚提出来的后,朱见濡都不知道怎么面对他的好爸爸了。
他左看右看,最后在自己这边的队伍中看到了熟悉的身影后才慢慢平静。
朱见濡终于把目光放到了他父亲身上。
朱祁镇从马车上下来,一见景泰帝就恨得牙痒痒。
“你来做什么?”
“我的笑话你还没有看够吗?!”
景泰帝心情稳定的摇了摇头,“只是带着小辈过来送送哥哥。”
“毕竟经此一别,以后应当是不会再见了。”
朱祁镇冷笑,“那还不是你搞的鬼?”
“不必假惺惺的了,你我早就称不上兄弟了!”
“这个是你立的太子?”朱祁镇只是随便扫了一眼自己那两个儿子,目光钉在了朱见济身上。
“长的真胖,一点都不像你!”
“此非猪犊耳?”
朱见济一听就心生暗火。
果然自己针对大伯的行为是正确的,这人真的不能一块生活。
土木帝破罐子破摔后,真的是太能恶心人了!
朱祁镇也知道,虽然自己被放去凤阳圈禁,但名义上是自愿的,景泰帝为了面子只会忍着,不跟他起冲突。
于是他肆无忌惮。
景泰帝被他顶的深呼吸。
“哥哥此去凤阳,衣食礼遇无需担忧若是有机会,指不定还能回京城重续亲情。”
“我宁愿与凤阳的建庶人、吴庶人为伍,也不想见到你那副嘴脸!”
“你旁支趁虚而入,夺我大位,如今摆出一副兄弟情深姿态,不嫌丢人嘛?”
朱祁镇气愤的甩袖而去,跑回马车上再也不肯出声。
景泰帝有点伤心。
朱祁镇那两个儿子由于从小跟老爹分开,反而还没他叔叔悲伤。
荣王朱见清甚至还盯着旁边飞的小鸟不放,蠢蠢欲动想要扑过去。
而朱见济只会心疼好爸爸。
他沉默的抱住景泰帝手臂,让后者感到一点安慰。
车队继续前行。
一对兄弟渐行渐远。
“等到今年端午,为父把襄王和赵王叫过来,和咱们共叙天伦之乐。”
回宫的路上,马车里的景泰帝对着儿子小声嘀咕,希望能从其他亲戚身上感受一下亲情。
“把你两个妹妹也接出来”
“建庶人和吴庶人那边要不要照顾一点?太上皇去了凤阳,只怕会故意拿他们撒气的。”
朱见济等着景泰帝嘀咕完,才开口说道。
虽然为了保证自己帝位的合法性,建文帝的后裔不可能被承认无罪,但给他们提高点待遇还是可以的。
朱见济还惦记着大伯说他胖的话呢,
可不能让人轻易的就去凤阳作天作地。
“可以。”景泰帝还沉浸在“大哥走了”的伤感中,随口应下。
不过等他反应过来,突然想起这么做会不会触怒太宗的在天之灵?
可朱见济一大清早跟着好爸爸出城送人,还被污了清白,早就没精神了,大脑袋一点一点的就要睡觉。
景泰帝于是心想:触怒就触怒吧,先别打扰儿子。
反正如果太宗再次显灵,那也是儿子挨揍,不是自己在梦里被追着打。
希望儿子能在梦里多动动脸上这肉肿得都垂下来了。
景泰帝慢慢的想着,也跟着儿子一块点脑袋去了。
五月份。
太上皇朱祁镇搬了家,皇家纺织厂开始对外招工,东宫也请旨,重建了瓘玉局,甚至朱见济还加强了内廷的兵仗局,指挥着人手开始制造新的玩意儿。
“方爱卿!”
就在方瑛被召入京城的第二天,朱见济的就热情的接见了他,并且带着这位名将参观了下东宫六率,希望可以让方瑛点评点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按图索骥练出来的兵到底能不能打,还是得听专家的判断。
“殿下所训练的士卒精足气壮,行走之间矫健有力,并且能使将领如臂使指,着实算得上支强军了。”
跟着小胖墩后面走,方瑛微微弯下腰,对着朱见济说道。
“即便没有实战,但观其军势,想来能抵得上三倍的敌军。”
朱见济听了,继续问他,“那如果我让这些人带上火铳,配上长枪和弓箭,可以抵几倍的敌人?”
“如果时机得当,那足以操纵战场局势,成为一支奇兵了!”方瑛回道。
他说的也算心里话。
毕竟六率的三百猛男被朱见济用现代军队的标准养了几个月,每天晚上还要安排人给他们上“夜校”,教导士卒识字读书,最后再由小太子亲自上场,给他们灌输“忠君体国”“保家卫国”的思想。
这种还是比较好让人理解的。
忠君一直都是儒家的基本法,虽然很多人都是嘴上念叨,成为了衍圣公那样的萎人,但这并不妨碍底下的老百姓被他们忽悠到,了解到这玩意。
“保家卫国”在这个时代倒是没有被多提,在民智未开者眼里,当兵就是件“你出钱我卖命”的生意。
可小太子却提了出来,还举了例子
那便是北京保卫战。
六率三百人里鲜少有没经历过这次事件,而他们能被征兵到京营,在老朱同志的户籍制度下,也说明极大部分属于京城地带出身。
真实的例子最能让人感同身受,并且迅速的理解朱见济的意思。
更重要的是,除了嘴上说得好外,小太子对他们也好,除了规矩严格。
于是猛男团都信了朱见济的话。
朱见济的屁股坐到了封建统治者的小金座上,自然是不敢像先辈那般,直接把某些东西拿出来的。
但这并不妨碍他挑挑选选,结合时代观念给人洗脑。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在明末有套房 (tx程志) 起点VIP2022-01-30完结286.52万字 9.54万总推荐明末乱世,天灾人祸,遍地烽火,血流成河。这是一个尸山血海血火交...
-
大唐:我被系统坑了一个爹 (米酒汤圆) 番茄vip2021-05-09完结69.2万字 ·5818人在读一朝身死,却借运重生于大唐,这辈子李翊只想偏居一隅,当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