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明世祖 完结+番外 (搬砖呢别闹)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搬砖呢别闹
- 入库:04.13
他的声音透过来,也有点模糊。
“青哥儿,你过来吧。”景泰帝对儿子招招手。
朱见济过去,被好爸爸揽到怀里。
景泰帝应该是在夜光里坐了挺长一段时间了,所以他身上的衣服是冷的。
朱见济靠的久了,才能感受到内里的热度。
“你大伯要走了。”
抱着儿子好一会儿,景泰帝才慢慢说道。
朱见济敏锐的察觉到了景泰帝的用词改变。
不是太上皇,
只是“大伯”。
想来是景泰帝看了这份让人代笔,盖上了太上皇私印的罪己诏后,暂时遗忘了权力斗争,关于亲情的感性占了上风。
他到底是和朱祁镇手足相亲过的,虽然后者一登基就把他跟老妈吴贤妃打包赶了出去,但那个命令是孙太后下的,当时年幼的土木帝并没有插手。
只是他也没问过这事罢了。
可终究宣德一脉里,只有他们两个人,再无情的人遇上这样的情况下,也会兄友弟恭的。
如果朱祁镇对自己的弟弟不亲近,不会把人留在京城里那么久,还不放出去就蕃。
如果景泰帝对朱祁镇不亲近,那太上皇早就因病死在南宫了。
现在什么都结束了。
朱祁镇和朱祁钰,永远都回不到过去。
太上皇荣养凤阳,为先祖守陵,享受亲王待遇这种场面话说的再漂亮,可正常人都会猜到,他永远都出不了凤阳。
甚至于凤阳的当地官员都会被精挑细选,成为看守他的皇帝耳目。
所以景泰帝感觉很悲伤。
朱太祖的子孙其实还是看重亲情的。
“青哥儿以后要爱护家里人,知道吗?”跟儿子互相取暖了许久,烛火都暗下去一些后,景泰帝小声的嘱咐儿子。
朱见济也小声的对好爸爸说道,“什么以后?儿子现在就很爱护父皇母后!”
“沂王和荣王那边,我都给送了不少礼物过去的!”
“那就好,那就好”景泰帝感慨道。
“就这样吧。”
“这样就挺好了。”
第二天,景泰帝召见了自己亲信的大臣。
他对着这些人展示了太上皇“口述”的罪己诏。
但包括于谦在内,都对这份诏书表示了怀疑。
已故的金濂都能说句“太上皇无耻”,这些人怎么可能不知道土木帝的德行?
他能认错?
当初被瓦剌人拖到城门口,让他给郭登写信劝降的时候,他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哪儿错了,现在放在南宫关了几个月,就受到祖先点化,幡然悔悟了?
大臣们联想到这小半年里京城陆续出现的流言以及太上皇极速恶化的名声,显然是对他步步紧逼。
第一个流言给了囚禁太上皇的理由,并且让百姓意识到了朱祁镇不配当皇帝,给后者钉上了耻辱柱。
后一个让他持续丢人,并且深陷血统风波,无法继续混在京城,最好的办法还真就是用拿着亲王的待遇去别的地方重新生活。
所以这事背后八成有幕后主使者。
但是景泰帝不像那种人。
他今天难以掩饰的疲惫很显然不是装出来的
不像他往常操练过度导致的空虚,而是一种心情上的沉重。
那么只会是那个人小鬼大的太子了。
臣子们看了看那份写的义正言辞,描述得太上皇仿佛恨不得立刻跳进黄河里洗白自己,最后保持了沉默。
正如于谦当年在是否迎回太上皇时安抚景泰帝说的,“天位已定,宁复有他?”
当今陛下已经坐龙椅五年了,表现比他哥要好很多。
在废立太子一事上,虽然于谦跟景泰帝起过矛盾,可最后也退让了。
何况今年小太子一副受了钦定的模样,完全征服了不少爱国人士,期待着在小太子的带领下,让大明走上更美好的道路。
景泰一脉的地位已经稳定了。
这么一看,太上皇被扔去凤阳看起来还是个不错的结局。
毕竟皇位斗争通常会闹个你死我活,能留条命还保留亲王待遇,子嗣还没出问题,这结局是多少人想都不敢想的?
在大明“家法”中,被流放凤阳的权力斗争失败者,通常都被贬为“庶人”。
太上皇能全须全尾的以尊贵之身过去,已经是第一例了。
第八十六章 :太上皇被打包出了南宫
孙太后那边也觉得很满意。
她信了兴安的鬼,只觉得儿子一离开京城,便要变身超级赛亚人人,带着拥护他的人杀回京城。
那么问题来了,
在景泰帝特派部队护送人去凤阳的路上,会出现几个拥护太上皇的人?
而南宫那边,除了任劳任怨的钱皇后,和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认罪”了的朱祁镇,其他人都很高兴。
失心疯的土木帝真的太难伺候了。
于是在几个中央重臣的默认下,以及孙太后以为是的赞同中,景泰帝在次日的大朝上公布了太上皇的罪己诏,真情流露的表示他同意了太上皇的请求,保证土木帝到达凤阳老朱家祖陵后,除却自由问题,其他的都不必担忧。
另外还加封了南宫出生的朱见漱为秀王,待遇和此前的两个侄儿一样,先留在京城,待遇礼同于太子,等他们长成之后再外出选择个好地方就藩。
至此,朱祁镇目前所有的儿子都被封了王爷。
这样的好优待,足够让残余的某些人闭嘴了。
也让观望的臣子彻底落了心,生怕大明朝还要在太上皇跟景泰帝之间牵扯不休。
这下子正统之争尘埃落定,总归能把心思放到治理国家上去了。
至于罪己诏的真假问题
没看到上面的章子吗?
既然盖的那么清晰,想来太上皇心里是有决定的。
用得着他们去怀疑?
杨善面如死灰。
自打他和钟同被公开打屁股,让清流们想洗都洗不回一张清白脸面后,钟同便一直称病不愿意再上朝丢人。
只有杨善钻了死胡同,宁愿拖着被打成四瓣的屁股,也要上朝来恶心景泰帝跟皇太子。
现在好了,
他再怎么坚持,
太上皇自己都放弃了,他就成了个笑话。
“臣自请外放,为陛下巡抚四川”
杨善在这次朝会之后,便迅速的上了一道奏疏,选择了离开这个容不下自己的朝堂。
钟同听说他放弃挣扎后,也长叹一声,跟着上了一样的奏疏。
京城水深,
他们把握不住,
干脆一走了之。
景泰帝也利索的批准了。
正好四川那边之前的巡抚因为政治问题被革职查办,这两年一直都没有安排新的过去,让杨善去暂时查漏补缺也好。
杨善到底是都察院的头号人物,主动请求外放,景泰帝总要给他一些面子。
毕竟以后就连给面子的机会都没有了。
四川那边接壤贵州云南,此前思机发父子引发的混乱蔓延入川,也没有彻底平息,让杨善去发挥政治生命中的余热就好。
“父皇累了!”
看着景泰帝批阅奏疏批到打哈欠,朱见济连忙过去给好爸爸递茶。
“为父还行”景泰帝喝了一口,对着儿子给自己强行打气,“为父还能继续看!”
很明显的外强中干。
不过朱见济也没有戳穿他。
因为爸爸的好大儿明白,景泰帝在回顾自己的前半生后,对大哥土木帝生出了很复杂的心情,只能用工作来麻痹自己。
“好。看奏疏,看两份奏疏够吗?”
“可以,青哥儿真好。”景泰帝感动的接过奏疏,认真批阅起来。
朱见济也返回自己的小座位上看起了各种文件。
父子两人由于年龄身高的缘故,端正坐姿后并没有处在同一水平线上。
好在各自桌上摆着的,处理完毕的奏疏高度让双方的平均高度得到个相等的结果。
景泰帝勉强看完了自己这边的文件,感觉心里的沉闷并没有消失,反而更加多了。
也许是工作让朕不快乐。
“青哥儿,”景泰帝忽然说道,“等后天太上皇启程,为父带着你过去送送他吧?”
“还有沂王都带过去吧。”
要问景泰帝感觉对不住谁,土木帝肯定是被排除在外的,他接了老哥留下的烂摊子,擦屁股就花了那么大的力气,怎么可能觉得自己辜负了这人?
但沂王朱见濡是。
毕竟自己继位之初是说了要保留他的太子地位的,奈何后面起了私心,闹了不少日子,把大侄子从太子宝座上赶了下去。
现在他爸也要被自己这边赶走了,总不能不让人父子告别。
朱见济自然是顺着好爸爸的意思来。
反正土木帝一脉是掀不起浪花了,给人一点体面,也好为德云社贡献最新的素材
土木帝虽然离开了北京,但他倒地上的身影终将衬托出好爸爸跟自己的伟岸。
于是等到两天后,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低调的太上皇车队驶出皇宫,里面坐着骂骂咧咧的朱祁镇。
“贱人!”
“贱人!”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在明末有套房 (tx程志) 起点VIP2022-01-30完结286.52万字 9.54万总推荐明末乱世,天灾人祸,遍地烽火,血流成河。这是一个尸山血海血火交...
-
大唐:我被系统坑了一个爹 (米酒汤圆) 番茄vip2021-05-09完结69.2万字 ·5818人在读一朝身死,却借运重生于大唐,这辈子李翊只想偏居一隅,当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