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农村都用上了自来水,这种打井为生的人就失去了生存空间,这种打井钻头和工具就被当作废品卖掉了。
幸亏全旭需要这种工具,否则这套工具就被牛结实当成铁坯直接炼掉。
在全旭大院里,全旭就让工匠们利用这个工具,陆续打了好几口水井,这种用人力的打井工具其实非常简单,就是有一个庞大的转轮,扣在钻杆上,用力转动钻头,就会把水井打好。
不仅速度快,而且效率高,唯一的区别是,只能用电机或压水井取水,因为打的井太细了。
许满仓原本在全旭大院负责打井,也算是轻车熟路,他就开始了打井作业。
大名府境内海拔不高,像这种水井最多三十米也就是五六根管子的样子,就可以打出水,然而在窑场那里,足足下了十六根管子,一直没有出水,在将所有的长管全部用上的时候,意外出现了,水依旧没有,反而出来了褐色粘稠的液体,还有刺鼻的味道。
众工匠大惊失色,他们议论纷纷。
“糟糕,咱们钻中了地龙!”
“啥是地龙?”
“就是一翻身,房倒屋塌,地动山摇!”
古代人对于地震这种自然现象了解不多,也不深入,他们更愿意相信,只有龙地翻身,也会造成地震。
“坏了,坏了,地龙马上就会翻身,降下大祸。”
杜亮也不知道什么怎么办才好,就急忙向全旭过来汇报。
全旭皱起眉头:“你说道的是什么样的东西?”
杜亮掏出一个玻璃的罐头瓶,指着瓶子里的液体:“就是这个!”
全旭的眼睛陡然亮了起来:“这尼玛,居然是石油?”
等等……
全旭瞬间想起来了,大名府就是后世的邯郸,也就是冀鲁豫三省交界处,这不是重点,关键是,这里有一个中原油田,事实上,大名府与东昌府接壤。
东昌府也就是山东的聊城莘县,而莘县却是中国五大油田之一的中原油田。
似乎,大名府就在中原油田的边缘?
自己撞到大运了,挖到一口自喷式油井?
“东家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知道,这是好东西!”
全旭心中想着。
在后世中国的炼油技术,在全世界都是数得着的,没有办法,老天爷太不公平,中国不缺乏石油资源,也不缺钢铁资源,可是无论数量,还是品质,远远无法和产油大国相比。
有很多人在吐槽中国的汽价贵,什么怪话都有。
正所谓物稀以为贵,中国的石油资源,虽然不说太匮乏,至少开采难度相对较大,品质差,而且提炼难度大,成本自然而然就上去了。
以中国五大油田为例,其中辽河、中原、华北油田年产油量已经下降到一千万吨以下,其中产量最低的华北油田只剩下五百万吨的产能规模,这是一个非常少的产量。三大油田的储存产量加在一起,不及中石油在伊拉克拍到的油田储量的五十分之一,像中原油田一年的产量,仅仅相当于扎库姆油田大约十二天不到的产量。
虽然中原油田储量小,产量也不高,那是放在后世而言,放在明末,还有谁可以用到石油?除了全旭,别无分号。
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的是,中国成品油私营资格证非常难办,很多地方已经开始取缔私营加油站,统一三桶油负责经营。
只要有油,全旭就可以大规模增加机械设备,至于人手,慢慢培养就是,反正现在的机械车辆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
全旭在后世完全可以买到炼油设备,以及采油设备,无论是采油,或者是自己在明末提炼,都没有问题。
哪怕直接出售原油,每桶也要五六十美元,中原油田可是中国五大油田之一,哪怕开采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也就卖好几个亿。
这简直就是一座从天而降的金山。
三娘端着饭菜进来,她与挽成了妇人发鬓的辛圆一起进入暖阁。
“三娘,你来的正好!”
全旭本想像以前一样,直接采取吩咐的形式,让三娘通知周宏儒,直接调拨银子,赏赐给杜亮等工匠。
但是想了想,还是放弃了。
全氏集团将来要正规,财物更要正规。全旭找到自己的被背包,拿出一张彩色的便笺,掏出钢笔在纸上,一边写一边笑道:“干得不错,杜亮五十两银子,其他工匠每人十两!”
第八十五章 崇祯二年大名府第一大案
全旭将签下来的便笺,递给三娘:“把这个拿给周先生!”
三娘接过这张纸。
虽然只是一简单的一张便笺纸,对于明末来说,这张纸还不可能有人做得出来。
杜亮千恩万谢正准备离开,全旭也拿起筷子,准备吃饭,他突然想起,破窑洞那周围的土地还不是他的:“杜亮!”
“全爷,还有什么吩咐!”
“吩咐咱们的人,管好自己的嘴,严格保密,一个字也不许向外泄露!”
“是!”
杜亮脸上浮现一抹狠辣:“谁要是不守规矩,我就把他埋了!”
“辛月,不,让桃仙过来!”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全旭下意识的朝着门口望去。只见陈应跑得飞快,他那二百多斤的庞大身躯,一旦跑起来,还真有点惊天动地。
“全爷!”
“坐吧,吃饭了没有,要不一起吃点!”
陈应看着暖阁里的辛月,辛月眼睛一瞪,有些气愤的离去。
“你来得正好!”
全旭不等陈应开口,就率先说道:“在咱们大院西南角五六里地的样子,有一座废弃的窑厂,这不,马上就要开春了,这个院子的院墙实在太薄了,我准备修建成砖石结构的,房子也推倒重修!”
陈应明白过来:“全爷的意思是,要把那块地买过来?”
“没错!”
全旭本来想让袁世卿处理这件事,不过因为有了陈应,由他出面绝对比袁世卿更加轻松,毕竟对于衙门,陈应像逛自己后院一样轻松,可是对于袁世卿来说,他却有些底气不足。
“我要用的砖还不少,金悌书院我们慢慢扩建,最终不低于三百亩的规模!”
全旭笑了笑:“你也知道,这个院子,我准备修建成坞堡,那个窑厂周围的地都买下来,能耕种的就耕种,不能耕种的,那就用来挖土烧砖!”
“那一片地可不少!”
陈应在心中默默计算了一下道:“一万多亩的样子……”
“不是一万亩,再大!”
全旭肯定不是为了种粮食,只是为了下面的石油资源:“要更大,我这个庄子有了一千多人,以人均一百亩耕地,至少需要十万亩地,将来人口更多,所以,需要的更多!”
“这地价可不便宜!”
白银在后世的价格非常便宜,不到六块每克,约合每两银子一百八九、两百块钱的样子,哪怕是明末上好的田地,每亩十二两银子,如果从后世购买工业银,大约需要两千六七百块钱的样子。
两千六七百块钱连县城的土地都买不下来,普通农村用地每年的租金都涨到六百多块了。
以全旭的身家,轻松购几百吨白银,完全不成问题,趁着这个时候,春耕还没有开始,完全可以以几十万亩的方式,把周围的土地购买下来。
“钱的问题,你不用考虑,最多半个月,我可以搞到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两银子!”全旭轻松的笑道:“没有这个底气,我还开什么银行啊!”
陈应这才恍然大悟。
全旭有钱,那事情就好办了。
全旭并没有黄立极的权势,不得以势压人,只能以公平的价格进行交易,好在这里距离大名府城相对有些远,距离东昌府也有二百多里,属于偏远地带。
这里又是黄河冲积平原,如果干旱一些,倒没有什么,可是一旦黄河发水,这里什么都不会剩下,谁让这里距离黄河太近了呢?
“全爷,这事暂时不急!”
陈应脸色变得非常凝重:“黄府出了大事!”
“哦!怎么回事?”
陈应缓缓道:“就在昨天夜里,位于盘营镇上的五柳黄府被来历不明的强人攻了进去!”
陈应其实并不知道,所谓的强人,其实就是刘侨他们。
他们在除夕之夜,打着与黄府交换人质的名义,带着黄立极,直接抵达黄府。
黄府虽然被全旭指导刘侨,干掉了五十多名家丁兵,可是黄府的家丁兵还有三百多人,加上青壮仆从和丫鬟仆役,足足七八百号人,没有理由畏惧刘侨区区五十余人。
黄大公子自信满满,他认为只要刘侨等人进了黄府,他们就是插翅难飞,可惜,他忘记了刘侨拥有黄立极这个人质在手,黄府的人手再多,他们又怎么反抗?
刘侨先是命黄大公子解释黄府三百多名家丁兵的武器,然后将所有的武器、包括刀枪、棍剑、以及各种火铳,全部堆在大院里,然后把青壮家丁兵用绳子捆起来。
黄大公子只当是刘侨是为了方便自己逃跑,不让他派出家丁去追,事实上他也做了准备,给刘侨准备的大小十几辆马车,车轴全部锯断了一半,只要刘侨驾驶马车逃跑,他们肯定跑不了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