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只想安安静静地捞钱 (我爱白斩鸡1955)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我爱白斩鸡1955
- 入库:04.13
“哎呀,这好好的哭啥啊!”
“咱许久没见,老夫也是不怎么认得长庚了,不过长庚在辽西做了好多事,老夫也是知道的。”
“如今看来,长庚此番外放为官,是大有长进了,不错!不错!”
“还是师尊教导得好……”
见这老头的双手居然黑乎乎的,好像十几年没洗过似的,还一把搭在了自己的手背上,王安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心里更是暗自吐槽不已,却没有好借口甩开对方,还得继续装出一副感动的神情,强忍着恶心反握住对方的手。
“徒儿此番前来,无甚礼物,就备了一坛子酒,还望师尊见谅”:
说罢便将怀里的酒坛子恭敬地双手递上。
“酒!”
刘宽听到有酒,顿时大喜,连忙接过酒坛子,打开封泥,深深吸了一口,顿时面露惊喜之色。
“这,这难道是葡萄酒?”
“然也!”
——王安淡笑道——
“据闻每日适度饮用一些葡萄酒,能美容养颜、通气活血。我便令人寻来孝敬师尊,还望师尊莫要嫌弃。”
“好!”
——刘宽闻之大喜——
“长庚此番确是有心了!”
看到刘宽如此高兴,王安这才松了口气。
要知道如今大汉没什么地方产葡萄,这葡萄酒只能靠西域流入,又不易保存,所以这一坛子酒就价值千金,而且还有价无市。
也就是王安与甄家关系密切,才能在洛阳的分好中拿到这么一坛,据说还是镇店之宝。
“来来来,长庚,快快见过两位师兄!”
刘宽欢喜过后,这才想起下首的两人。
王安却是顿时一滞,既然刘宽这样说,那下首的二人肯定就是师兄了。
可关键是我叫不出他们的名字啊!
这就整得有点尴尬了。
于是王安也只好硬着头皮,朝下首位的两人躬身行了个大礼。
“师弟王安,见过二位师兄!”
幸亏此时兴奋得有点上头的刘宽居然在一旁介绍;
“此前南容得郡中举为孝廉,却因为举主去世了,便弃官为其服丧。一服便是三年,如今被中枢征召为中郎。”
随着刘宽的介绍,王安仔细打量此人,更是暗中触发了【洞察】
【叮!检测到传奇级文士:傅燮,字南容】
【年龄:25】
【好感度:0】
【称号:无】
【统帅:60/80】
【武力:46/66】
【智力:55/75】
【政治:60/80】
【魅力:56/76】
【特殊技能。】
【坚守:被敌人围城时,城墙坚固度临时+10%】
【白璧无瑕:从来不做违心之事,正直,没有道德方面的瑕疵。】
见对方居然是个传奇级的,且每项数值都如此平均,王安也不由谨慎对待却见这个傅燮居然豁然起身,朝自己恭敬一礼,弄得王安急忙有样学样,恭身还了一礼。
就在王安在悄咪咪地打量傅燮时,这边刘宽却继续介绍道:“这是你另一位师兄,王邑,此前曾任离石长,因颇有政绩,此番入洛被举了中郎。”
听说对方居然也被举为郎,王安也是不敢怠慢,连忙朝对方行礼,期间更是使了【洞察】
【叮!检测到黄金级文士:王邑,字文都】
【年龄:25】
【好感度:0】
【称号:无】
【统帅:22/42】
【武力:20/35】
【智力:52/72】
【政治:62/78】
【魅力:58/71】
【特殊技能。】
【上贡:所在郡县税收+5%】
不过奇怪的是,这王邑虽然回礼,不过脸色却不大对。
这当然被王安给察觉到,于是暗自揣测。
难道这原主人与王邑间有什么私怨?
正思忖间,只见那王邑也没多理会王安,反而朝刘宽说道;
“师尊,这凉州刺史左昌贪污腐败,用人为私,凉州各郡深受其恶,弟子与南容师兄欲联名上书弹劾此人,还望师尊能相助一二。”
王安见王邑和傅燮居然想弹劾一州的刺史,也是打心里吓了一跳,便没有多话,只是静静地坐在一旁,竖起耳朵听着。
要知道这州刺史虽然只有秩六百石,却是有检查州中大小事务之权,更是有临时协调与调动各郡物资和郡兵的权力,乃是标准的位卑权重,代表的也是朝廷的脸面。
如今王邑和傅燮二人只是区区中郎,便想着去弹劾州刺史,可以说是莽撞之极。
深谙官场规矩的王安用小脑想都知道,两人此举肯定不会成功,搞不好还会惹来报复。
不过正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事与自己没有一毛钱关系,所以王安压根不想管,便继续在旁边当起了咸鱼。
果然,刘宽也看出两人此举不妥,于是捻须叹道;
“左昌此人乃是陛下钦点的凉州刺史,上任才半年,此刻时机未到,实在不宜打草惊蛇。
“你两何不趁此机会,多收集些此人的罪证,等到了开春,其人任期满一年,回中枢述职时再上书弹劾,届时有望成功……”
王安听罢,暗自点头,不得不佩服刘宽的手段果然老辣。
要知道汉代刺史的任期历来不长,短则一年,长则两三年,而刺史更是每年都要回洛阳一趟,亲自向中枢禀明当地情况。
所以刘宽提出这一个一年的时间点就很精妙了。
大有调虎离山之意,又给了皇上面子,可谓是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可显然傅燮和王邑二人却没有领会刘宽的意思,只见傅燮豁然起身,昂然走到堂前,朝刘宽行礼后,这才说道;
“禀师尊,非是我等不愿等,而是凉州百姓苦左昌久已!如中枢不立刻着手处理此事,恐怕将来凉州有不忍言之事。为了凉州百万百姓的生计,还望师傅能出手相助一二!”
刘宽听罢,脸色变化不定,却一时没有言语。
王邑见状,也不好催促,却是不经意间扫过王安腰间的紫绶金印,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目光,于是说道;
“不知长庚师弟愿否与我等一同上表?”
王安:“??”
第229章 弹劾刺史左昌2
闻得此言,王安的脸色变化不定。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已经足够低调了,居然还是被人给盯上了。
所以有些事,不是低调就能躲过去的。
没错,王安已经看出这王邑的心思,显然是要拉自己下水的意思。
莫说此事根本不靠谱,就连刘宽这位大佬也不愿参与。
哪怕此事真能成,王安也不打算卷进去。
毕竟我身为一个并州人,没有立场,更没有理由去上书弹劾一位凉州刺史。
知道的还会说我嫉恶如仇,不知道的只会说我多管闲事呢。
而且此事又不是我发起的,真要成了我也沾不了多少光。
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我除非脑子有坑才会去做。
见王安迟迟没有回应,王邑还以为前者因为左昌的背景有所忌惮,目光中闪过一丝不屑,嗤笑道;
“难道长庚有什么需要犹豫的吗?”
“还是听说了这左昌与宫内有所关联,所以才有所顾忌?”
王安听罢,眉头一皱,显然听懂了对方话里的意思,旋即心头狂怒。
此人是在暗讽自己与赵忠有所关联。
因为左昌说是天子钦点,其实官场上的人都知道怎么一回事。
无非就是此人花了大价钱贿赂了张让和赵忠,才得此高位。
至于王邑口中的宫内,其实指的就是张让和赵忠。只是文人说话喜欢藏头露尾,没有直接点名道姓罢了。
而鉴于王安与赵芸的婚事,多少与赵忠有了牵扯,本来就引起士人的疑虑。
所以王邑这话的意思,俨然就是暗讽王安因为顾忌左昌与赵忠的关系,不好得罪这位互为表里的族叔,所以才不愿与他们一同上书弹劾此人。
可以说这番话是用心险恶到了极点,如果传出去,王安的名声一日便要声名狼藉了。
对于这种挑衅,王安当然不能忍。
只见他豁然起身,昂然扶剑而立,弄得动静极大,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在座三人的注意。
而三人见王安居然手握剑柄,暗吃一惊,都没想到此人居然如此强横。
而王邑则暗自戒备,生怕对方下一刻会拔剑相向。
不过显然三人是想多了,不说这里是光禄勋府,就冲刘宽是他的老师这层身份,王安又岂会在自家老师的府中拔剑?
他还没傻到这种程度。
其实王安只是要弄出点动静,以求先声夺人罢了。
只见他死死地盯着王邑,继而纵声大笑。
见其人行为如此无状,王邑恼怒了,瞪着王安大声问道;
“不知长庚为何发笑!”
“我笑你无知!”
王安却丝毫不给对方面子,睥睨言道;
“什么!”
见对方居然敢耻笑自己,王邑顿时怒了,下意识握住剑柄,却顿时醒悟这里是刘宽的府地,这才松开手。
不过心中恨意难消,咬牙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