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除了正规军之外,刘备地盘上可是有着无数的预备役的,农闲的时候,刘备地盘上各级官府和武装工作队,会将农民们组织起来进行军训,而那些工厂的工人们,每年也有一个月的假期,那个月里,工资照发,却要去部队里去训练。
刘备地盘上,不说全民皆兵,也差不了多少。
这些事情,袁绍和曹操的探子是不会发现的。
他们关注的,更多的还是上层,而不是普通的老百姓。
这是思维上的差距。
所以徐州和扬州,民间的很多变化,曹操和袁绍是不知道的,他们的目光始终放在刘备集团的高层,看那些文臣武将,看那数十万正规军的装备……
虽然光是这些东西,就足够他们吃惊了。
然而吃惊,却不会让人有什么无力感。
所以曹操在不断的经营关中与庸凉,袁绍在不断的经营大漠,他们要组织强大的骑兵队伍,这样才能够抵消刘备军在军械上的优势。
而刘备地盘上真正可怕的地方,他们并不知道。
这也算是刘铭在境界上的一种碾压了。
第255章 雄兵
刘铭并不会比袁绍和曹操这两个枭雄更聪明——实际上他在现代就是个普通人,智力中等偏上,就算嗑药把智力提到了96,也不过是让他的思维比以前更灵活一些罢了。
然而他在某种思维的高度上,却能够碾压现在的这些人中英杰。
就好像打扬州一样,正面作战,刘铭多半会被周瑜爆得渣都不剩,就算他有着兵力上的优势,想要赢孙策和周瑜的联手,最多可能也就是惨胜。
可是他能够通过海军,绕过孙策和周瑜的防线,把数万人马运送到吴郡薄弱的后方,这是孙策和周瑜怎么都想不到的。
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还能这么打仗。
所以刘铭就轻易的取得了一场大胜,将三国前期这堪称最佳搭档的一对好基友,给逼上了绝路,最后还迫降了他们。
这可是真正的三国之中,从来没有人能够做到的事情啊,就算孙策死了,只有周瑜一个,周瑜平生作战,还真没怵过谁。
可是在刘铭那种近乎降维的打击之下,不管是孙策之勇,还是周瑜之智,都几乎没有反抗的能力。
所以刘铭不打算和袁绍曹操这样的枭雄在胶着的情况下开战,他要积蓄更多的实力才行。
以刘备地盘上现在的科技能力,发展起来,优势可比袁绍曹操他们大多了。
在青州只保持和袁绍来个均势,就是处于这方面的考虑。
对刘铭来说,他现在的想法很简单,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反正我守着青州徐州扬州,你也打不进来,我自然可以慢慢的发展。
而接下来刘铭要打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动手,那就是刘铭做主了。
掌握战场的主动权,什么时候打,打哪里,刘铭才能够更加的有把握。
在自己的基本盘没问题的情况下,这样的做法,当然就更容易掌握主动权。
对此刘备并没有什么意见,现在扬州徐州地盘上的日新月异,刘备是亲眼所见的,如果说他之前对光武托梦这种说法还有些将信将疑的话,那么现在他已经深信不疑了,那么多出色的技术,自己这个儿子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啊。
现在刘备的地盘上,粮食充足的可以拿一大部分去喂猪,就算这样,仓库里也能有三年之粮,民间殷富,物资丰富,还有那么多神奇的东西——
四轮马车、纵横交错的平坦道路、家家户户都用得上铁器、甚至每天能吃上肉,都不算是什么特别奢侈的事情了!
这可是刘备之前完全没有想过的生活。
而现在,这些都在他眼前。
所以对刘铭的战略和策略,他就只有一句话。
尽全力支持。
刘铭现在也很忙。
他忙的并不是别的,棉花种植方面交给自己老爹之后,他就可以撒手不管了,而现在他最忙的,反而是给吕布麾下那些将领们讲课。
张辽、高顺、魏续、魏越、宋宪、侯成、曹性、成廉,哦,还有陈宫,甚至有时候吕布也会跑来听。
虽然吕布一直没有恢复,可是他就算不能打,也依旧是一员名将。
刘铭不想让这位天下无双的吕温侯就那么老死,他才四十多岁呢,还远远没有到退休的地步,还可以好好的发挥一下余热。
而给这些吕布将领们上课,就是为了让他们能够更好的融入刘备的军制。
将与兵分离,这是这几年来徐州扬州一直在做的事情,而在作战中,效果并不差,在出色的平时训练以及军械的精良占据上风的情况下,刘备的部队拉出去,都很能打。
而且经过严格的纪律训练之后,在战场上,所有的士卒都很听话,命令安排下去,都能够一丝不苟的执行,而因为文化普遍高了的原因,执行和理解能力都不差,让很多将军头疼的指挥方面,比以前不知道好了多少。
过去将军要和士兵长期待在一起,才能够形成默契,那无非就是因为士兵的素质偏低罢了,现在在纪律等方面得到极高的提升之后,让将领和士兵再长期的在一起,反而没什么用处,反而容易形成军中的结党。
只有将与兵分开,都能够指挥无碍,这样的军队,才是最强大的。
刘铭明知道这么做的好处,还不去做的话,除非刘铭是个傻子。
不过这样一来,基层军官还好,他们从基层升上来的话,熟悉刘备军中这一套,不会有什么影响,反而是吕布麾下的这些将领,投奔过来之后,反而对刘备的军制显得极其的陌生。
而这些东西,别人又不太会教,哪怕是太史慈这样的宿将,实际上对刘备军中现在的做法,有些半懂不懂,他们只知道自己在战场上指挥起来比之前更加的方便,不管是自己带队冲锋陷阵,还是指挥士卒去某个地方执行任务,都比之前更加的简单。
所以这种活儿,只能让刘铭来。
于是乎,接下来这段时间里,在小沛,刘铭就不断的给吕布军这些将领们上课了。
一开始,高顺他们都是懵逼的——上课?上什么课?我们不说戎马半生,也打了十几年的仗了,还需要上课?
不过看在刘铭是吕布女婿,又是徐州牧的份上,他们也就姑妄听之了,而且刘备麾下这几年实力膨胀得这么快,他们也都有些羡慕,看看徐州的那些兵,精锐程度不在他们的并州老兵之下,装备之精良尤有过之,想着自己能够带着这些士卒去征战,他们也是很开心的。
然而听着听着,他们就开始认真了。
原来刘备麾下作战,和他们之前作战,真不是一回事。
骑兵之外,那些步兵的装备,拥有的器械……完全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来作战。
看看袁绍那两万精骑,是怎么短时间内被刘铭的部下干掉的吧,就算是同等数量的并州铁骑,在他们的率领下,也不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
刘铭来给他们上课,当然太有必要了!
越是充分了解到刘备士卒的装备、训练和能力之后,他们就越发的这样想。
率领着这样的雄兵,天下,真的有能够抵挡他们兵锋的吗?
第256章 二下扬州
上课的时间,其实不长。
毕竟张辽高顺他们也不需要详细的知道每个士兵会带什么样的兵器,擅长什么样的器械,他们只要知道徐州和扬州在出兵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流程就行了。
具体在战场上怎么去打仗,这些身经百战的将军当然不用教,他们需要的是了解到刘备部队的本质,这让他们在用兵上,就更加的容易一些。
而这次作战,也应该论功行赏,赵云取东武,守东武有功,从骑都尉升到了中郎将,这也让赵云感慨万千,他当时在公孙瓒麾下,也算是劳苦功高,末了连个校尉都没有混上,而在刘备麾下呢?一来就是骑都尉,然后打了一仗,就升成了中郎将……
虽然赵云对个人的利益不是很看重,然而这种待遇,确实让人觉得很是舒服。
而接下来给他安排的位置也很重要,刘铭安排张飞守下邳,这是刘备的老巢,不能出什么问题,彭城则是交给了吕布的头号大将高顺,他带着成廉魏越等并州旧部守在彭城,琅玡东莞那几个边境的重镇,则是交给了黄盖凌操与吕布麾下的魏续侯成宋宪等人把守,太史慈作为他们的主将,至于北海的平寿,这个直面袁谭压力的重镇,则是交给了赵云。
陈宫和吕布则是在东武驻守着,那里现在成了吕布这个青州牧的治所,让吕布靠后一些,也是因为他现在身体不好,并没有恢复,然而青州地面上的唯一一支五千人的骑兵,就在他的手里,一旦北海、东莞、琅玡、彭城这些是边境的地方遭到攻击,他就可以迅速第一时间的去支援。
而他在城阳,还有另外一个任务。
东莱郡现在除了将会成为工业基地之外,还将会成为养马的地方——
胶东半岛这里相对来说,算是刘备地盘上最适合养马的地方了,而这里的港口建立起来之后,刘铭就将会通过这里的港口,不断的和辽东的公孙度做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