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水浒新秩序 (江湖野人)


田异也不卖关子,直接抛出己方的条件:同舟社一次性提供煤炉5 0台和蜂窝煤5000块,若张三能迅速打开东京市场,保证煤炉月销量1000台以上,同舟社就以技术入股的形式,提供打煤器和蜂窝煤制作技术,与张三合伙在东京城外开办蜂窝煤作坊,就近买煤制作蜂窝煤再发卖。
假如张三达不到销量要求,同舟社则保留技术,并授权其他合作者,张三只能继续在同舟社这里拿成品蜂窝煤。
张三饭都没吃,急匆匆赶回东京,尽管刚拿到手还没捂热的地沟油尾款,又原封不动的还给了田异,还欠下了一笔买煤钱,但张三仍兴奋不已,东京城一百四十多万人口,哪怕只算二十万户,就算仅一成住户订购蜂窝煤炉,就是两万余的销量。
关键是蜂窝煤乃长久买卖,一旦铺开,每日都有进项,自己哪怕只能占其中很小的股份,所得也多会得惊人。
不要小看这点小钱,东京城里,细水长流的买卖最是赚钱,“家凡十县主”的帽子田家,“至有三十余县主”的大桶张家,都是靠经营不起眼的薄利日用品发家的。
哈哈,也许用不了多久,咱张三以后也可以被人称作“打石炭张家”了。


第四十章 行会
目送张三兴冲冲的返回,田异越发确定佩服徐泽的决定。
几日前,同舟社内部会议,徐泽提出蜂窝煤即将在东京销售的计划,要求众人商讨蜂窝煤销售策略。
田异由于不知道张三等人的存在,基于缺乏营销网,而同舟社人少且身份尴尬,短期内也不可能改变这种状况的实际,提出蜂窝煤这种产品高度依赖销售网,最好是利用梁山独特的地理优势,严格封锁技术,大幅增加售价,并多招揽配送商,搞竞价销售,应该能做到利益最大化。
徐泽没有正面回答他的提议,只是问了一句“你可知东京城每日消耗石炭几何,石炭行会又有多少人靠石炭营生”,立时让田异冷汗直流,混迹社会底层多年,他当然知道真要摆明车马,和石炭行会的人抢饭碗,对方绝对要和同舟社不死不休!
徐泽看到了他的情绪变化,温言开导他,说追求利润是好事,但做生意不能只考虑经济效益,还要考虑社会效益和边际成本。
同舟社目前确实能封锁蜂窝煤技术,但这个技术门槛实际并不高,东京石炭行会即便没法封锁或抵制蜂窝煤买卖,但以其庞大的人力和物力,琢磨蜂窝煤技术,也只是时间长短问题。
以梁山现在的实力,妄图靠技术封锁来垄断控制市场,根本就不现实。
而且,吃相太难看,一上场就砸别人的饭碗,到头来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若是一开始就不给别人活路,以后,在东京,甚至其他地方,即便蜂窝煤能赚一时的钱,以后其他的产品开发出来后,再想打出去,肯定会受到各方面的极力抵制。
而找张三这种东京势力合作经营,并且直接从石炭行会进货,消化其原有的销量,深加工后再卖出去,这样所有人都有钱赚,阻力才会最小,才能把生意做长久。
虽然徐泽话中有不少词语田异第一次听到,但并不影响他地理解,原本自诩对经营有很深感悟的田异非常震撼,惭愧后怕之余,对徐泽敬佩更甚。
他不知道的是,徐泽内心其实恨透了这些“行会”,后世各类论坛上还经常有人讨论宋代的“资本主义萌芽”,殊不知,只要有着这些行会地垄断,资本主义永远都别想萌芽。
其实,在封建制度下,各国的市场都很狭小,且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城市内各个行业为了排除无序竞争,抵制官僚的过度盘剥,而自发联合起来的行会组织,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还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其对内提倡为所有会员提供平等的机会,对外则是为本行业取得垄断地位,采取的手段无外乎是控制原料、技术、产品数质量和售价等,当然,在实际操作中要复杂得多,但只需要看看原白矾行会会所樊楼的气派,就知道东京的各类行会绝不是花架子,那是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即便是官面上的关节也绝不含糊。
且不谈张岭煤矿即便火力全开,也不可能有有供应整个东京城燃煤的产能,只说徐泽这条“过江龙”要是真敢吃独食,不给东京煤炭行会活路,就要做好被其全力反扑的准备。
另外一个,靠人力制作蜂窝煤的效率其实很低,费时费力,再加上转运成本,利润并不高,只是赚在薄利多销。
徐泽原本还想在汴河边建造一间水力打煤作坊,十余年前的哲宗朝就能制作三层楼高的“自动报时机器人”——水运仪象台,以大宋此时的工艺水平,做出一台结构相对简单得多的水力打煤机,理论上讲是有可能实现的。
难的还是材料技术不过关和高昂的维修成本,也许最终花费巨资打造出的机器只能做个摆设,那还不如不做。
徐泽最终只能无奈的分出一部分利润,选择和张三合作。
别看张三只是个泼皮头子,但蛇有蛇道,鼠有鼠道,东京最不缺的就是破落户,这些人虽处在社会底层,但往往上数一两代,就能和当朝谁谁谁扯上关系,别的事或许办不成,但拉关系送钱求保护,却是很容易的。
在开拓东京市场这方面,利用张三、李四这些人,确实要比同舟社自己的人亲自下场好太多。
而梁山这边打制的蜂窝煤也不用担心销路,繁忙的五丈河水运造就了合蔡镇的别样繁荣,每日临时停靠和驻泊此地的大量船只,也带来了蜂窝煤的巨量潜在客户。
相对于陆地上的普通民户,水上人家对于便于移动、操作简单、不易引发火灾的煤炉,需求度肯定更高。长年呆在水上的船主,应该不会拒绝有着诸多优点、价格还不贵的蜂窝煤,而“同舟”品牌也很易激起水上人家的认同感。
徐泽相信,随着以后梁山各类商品铺货到大宋乃至外邦,同舟社的名声也会逐步打出去。


第四十一章 社改
通过了修路工程的考验,洼西居户终于搬到期盼已久的梁山上,同舟社人数也总算突破了300。
随着同舟社名传水泊周边,陆陆续续有人投奔,按照已经形成的规矩,全部安排在洼西,等待鉴别,其中,就有一个沂州人,姓朱名贵。
新居户上山的第二天正是中秋节,尽管事务繁忙,徐泽仍决定在中秋放假一天,除了惯例的大加餐,他还拿出丰厚的奖品,举办了一期别开生面的运动会。
宋人对各类运动的喜好,绝对可以名列各朝之首,而且花样繁多,不限老少,有蹴鞠、捶丸、秋千、梭门、斗鸡、相扑、射柳、投壶等等。
当然,这些运动也分阶层和地域,如秋千基本是女子专属。秦凤路、永兴军路和河东路几地因常年受到西贼骚扰,朝廷要求这几路组建乡兵以结寨自保,其地人人习射,射柳便很盛行,但在东京,受场地和传统限制,射柳在就很难玩得起来。
而类似后世高尔夫的捶丸,不仅要选择地势起伏、草木相间的宽阔场地,还要讲究“捶丸之式,先习家风,后学体面。折旋中矩,周旋中规。失利不嗔,得隽不逞。若喜怒见面,利口伤人,君子不与也”,就这十足的贵族作派,也明显不是平民能参与的。
若说全民皆宜的运动,当属相扑和蹴鞠,东京人为此还组建了专门的蹴鞠俱乐部“齐云社”和“圆社”,据说齐云社公认第一脚便是如今的官家。
相扑不仅有商业性质的演出,还有全国性的比赛,且奖品丰厚,“臂力高强、天下无对者,方可夺其赏,如头赏者,旗帐、银杯、彩缎、锦袄、官会、马匹”。
上梁山之人,基本来自社会底层,绝大部分知道这些火爆的运动,却不清楚“正规”的规则,而徐泽也看不上这些软叭叭的运动。
他定下的,全是负重越野、拔河、标枪、石球投掷之类门槛不高、男女皆宜、对抗性强、规则简单,还能为以后的军事训练打下基础的运动项目。
根据熊蒙的提议,徐泽还定下划船、潜水和水球三个有一定专业要求,观赏性、竞技性都强的水上运动。
另外,他还杂糅了一些摔跤规则到相扑,使得这项运动的参与门槛进一步降低。
至于蹴鞠,用到的球,外缝熟皮,内充猪、牛膀胱做成的气囊,和后世的足球已无太大区别。但玩法过于花巧,更像后世的花式足球,缺少对抗性,徐泽也打算修改规则。
他最先照搬后世的足球规则,可过于复杂的规则改变,显然不能被时人接受,差点玩成了橄榄球,徐泽只能带着一帮人边玩边改进规则,改版后的足球赛公开亮相后,果然一举成为了梁山最受欢迎的运动。
尽管因为时间太紧,准备仓促,梁山第一届“中秋杯”运动会闹出了不少笑话,但收效也非常明显,刚上山的人感受最深,更快地融入处处透着古怪的梁山生活,随后的轮训就比前一批居户顺利很多。
而先上山的众人在一段时间的劳累后,疲劳得到释放,更增工作激情。
运动会结束的颁奖仪式上,徐泽宣布了同舟社调整改革方案。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