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水浒新秩序 (江湖野人)


而强制识字和各种名目的大小负责人,其实就是一条人才培养道路。
只是梁山虽然险要,但位置太敏感了,徐泽也明显没有在此当山大王的想法,可是处心积虑的培养这么多人才,等同舟社用不完的时候,又该到哪里为其寻找出路?
若徐泽知道陈淳的想法,肯定会骂一句“读书人就是花花肠子多”,梁山走到现在,也不过是形势使然,走一步看几步的结果罢了。
至于以后的路,徐泽当然考虑过,但经历夜袭康家之事和肥皂研制后,徐泽已经谨慎了很多。
再有想法又有何用?古往今来,聪明人何其多,即便是普通人,也各有各的想法,谁会甘心任你摆布?那晚不就因为康嗣的愚蠢行为,导致了自己的计划脱节么?
回到眼前,很多计划就在不断调整和完善。
如刚刚成立的“梁山书院”,也是在夜校运行一段时间后,才发现孩童们正处在长身体的阶段,晚上大多嗜睡,夜间读书的效果相当差,对于这些同舟社未来的种子,徐泽是非常上心的,夜校不好,那就办专门的书院。
于是,在陈淳完成轮训后,徐泽丢给他一个“教授”身份,每日做半天工,另外半天教学生识字,陈淳本以为自己也要终日打鱼上工,没料到有这等好事,毫不犹豫就同意了。


第三十八章 投产
八月十一,洼西至康家庄的道路顺利贯通,以后,张岭的煤和张家庄的生石灰便可源源不断的运到梁山。
次日,褚垠也押着一大车天然碱安然返回。
从唐州运碱至此,需要雇佣大车,很巧,车夫乃两淮人士,号矮脚虎王英,为人义气,颇有武力,这一路上多亏其指点褚垠途中关节,避免了不少麻烦。
徐泽觉得有意思,这头郑天寿才上山,那边王英便也和梁山搭上了线。
只是徐泽对王英在原剧情中的表现观感非常差,这厮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贪财无信,当车家却“为因半路里见财起意,就势劫了客人”;二是色令智昏,明知刘高之妻是个尅毒妇人,还要坚持纳为压寨夫人,甚至不惜为其和大头领燕顺拔刀。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此人倒也是个至性之人,好色却不遮掩,比起后世很多道学先生却是强得多,最后也死于征方腊之役,而从扈三娘为其报仇而跟着丧命的举动来看,二人之间的情感纠葛,也不是外人能够轻易评价的。
不过,此人又不是同舟社的人,徐泽没兴趣去管他哪些屁事。只是交代褚垠一句“在外行走,不可露财”,便去督促制皂的事了,搞得褚垠丈二和尚摸不着头,不明白徐泽怎的突然冒出这么一句没头没尾的话。
天然碱造肥皂的的过程,比草木灰顺利得多,工艺上,先是将天然碱水溶,澄清,去掉不溶于水的杂质,再加入熟石灰水,产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火碱(氢氧化钠)和不溶于水的石灰石碳酸钙。
再澄清分离,把蒸发得到固体火碱加入油脂中混合搅拌,就能得到肥皂。
实际上,天然碱并不等于纯碱,除了不溶于水的杂质,还有一些杂质能够溶于水,比如说氯化钠,但实验结果显示这批天然碱纯度很高,制成能用的肥皂还是足够了。
因为徐泽要求标准化生产,尽量减小制成的每批肥皂品质差异,实际操作其实也不是那么容易,好在经过草木灰制肥皂的实验,徐泽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实验数据,相信要不了多久便能定型投产。
在制皂的同时,徐泽也没放下蜂窝煤的制作。
几日前,他还安排王四去联系张三等人,考虑到蜂窝煤在东京的市场即将打开,而康魁一个人短时间内能打制的手工打煤器实在有限,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销售热潮,徐泽先让康魁制作了一批零件样品,然后向寿张和郓城的大小铁匠铺下单,最后集中到梁山组装。
制作炉子需要的条件更复杂,不是梁山目前的人力和技术储备能完成的,徐泽的办法也是先在一家窑场烧出内瓦和外壳样品,随后交由其他窑场按同样规格批量生产,最后由梁山组装。
打制蜂窝煤其实极耗人力,真要想着吃下整个东京市场,梁山的人就算再增加一倍,而且任何事都别干,全部不眠不休打煤都不够,所以徐泽根本就没想过这么做。
为了保证所有窑场制作的品牌和商标图案、规格一致,徐泽特意安排人到巨野城请玉臂匠金大坚雕出阳文模具,再以模具批量生产阴文陶泥模具,为此多花了一笔钱,但徐泽认为是完全值得的。
……
东京城,过街老鼠张三面色凝重,盯着摆满半个屋子的木桶,久久不语。
身后的青草蛇李四已经沉不住气了,催促道:“兄长,月余不发利市,可还要再等?”
张三也不扭头,只是没甚好语气,反问:“不等还能咋办?当初徐员外可是说好月余必来的。”
一个泼皮忍不住插话,道:“哥哥,如今天气这么热,油再放可就要坏掉了,俺尝过这油,味道和好油也差不离,要不俺们干脆拉到应天府卖掉?”
张三回头,狠狠的瞪了这泼皮一眼,吓得对方赶紧赔不是,张三才面色稍缓。
“这事怪俺想岔了,不成想这看似无本的买卖也这么难做。这月余众弟兄都不曾赌博讨钱,受尽白眼才讨得残渣废油,又费劲熬煮提炼,最后还贴上自己的积蓄,买桶子买石碳,本想着能赚笔大钱,没想到费神费力才赚点辛苦钱,偏偏徐员外还迟迟不来人收油。”
“俺知众位弟兄心里都急,俺也急!你们有想法,有怨气,俺不怪你们,但俺们能在大相国寺菜园立住脚,靠的不光是人多、敢拼命,还得讲信义。当初徐员外说好月余收油,俺们就必须等到他来。”
“这油就是色和味再好,俺们也不能昧着良心卖给不知情的人吃,当初俺们为了多出油,可是捞了不少臭水沟里的浮油,煮了不少烂肠子。若吃死人,俺们全都要吃官司,到时莫要喊冤!”


第三十九章 张三
李四犹不放心,追问:“若是徐员外收了油,再转手卖给他人吃,咋办?”
张三眉头紧皱,其实他心里也没底,但嘴上还是要硬撑,道:“没见他留在东京的小厮孙石,多沉稳的一个少年,有其仆必有其主,俺觉得徐员外应该不是这种人。”
能在东京混泼皮的,心思都够活泛,皆听出了张三言中未尽之意,见他底气不足,众人不免有些沮丧。
一方面生怕徐员外真拿油卖给人吃,出了事,使自己受到牵连;另一方面,费神费力弄这么多油,真要倒掉,又实在舍不得。
众人唉声叹气间,听到把门的泼皮喊:“二位哥哥,王四,王四哥哥来了!”
王四这趟远行的目的地是华州,到东京只是顺路,进城时已到下午,他先到信陵坊张教头宅,转交徐泽给张教头和孙石的信,再从孙石那探听张三、李四等人的表现(孙石已经能用文字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然后才匆匆赶到大相国寺。
天色已晚,王四大略清点了张三、李四等人收集的地沟油,付给部分酬金,交代二人租船把油送到合蔡镇,那边有人接洽,拿到尾款后,再回东京城这边继续收油。王四还神秘兮兮地透露,合蔡镇那边有“大买卖”等着他们。
至于徐泽收地沟油的具体用途,王四当然清楚,但涉及商业机密,当然不能告诉张三他们。只是推知不清楚,但肯定不是用来给人吃的。
待王四走后,李四问张三:“兄长,明日安排谁押货去合蔡镇”?
张三摆了下手,道:“不,俺亲自去!”
月余不见,王四这个当初还有些乡下气的“伙计”已经气质大变,处处透着自信和干练,怎样的东家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改变自己手下人?张三内心越发好奇那个看不懂的徐员外了。
张三最终还是没有见到徐泽,其乘船到达合蔡镇,打出王四交给的旗帜不久,一名自称“同舟社合蔡镇经销点负责人田异”的汉子便与其交接了货款。
本月初,田异浑家王氏就已经顺利产下一个儿子,徐泽上月下旬便安排了人到寿张县和其搞好了交接,并给田异放了半个月的假。
但浑家生产仅仅几天后,看着妻、子皆平安康健无事,田异又耐不住性子,主动请求到合蔡镇开新店,对如此拼的好员工,徐泽当然是批评其不顾小家后,“勉强”同意其复工的请求了。
在地沟油暂存库房外,田异给张三演示了一款新型燃煤炉和蜂窝煤。
东京人家家燃煤,张三对煤自然无比熟悉,只是此时民间对煤炭的使用手段还很原始,主要是烧煤泥和粉煤、块煤两种天然状态的煤炭,但煤泥不易点燃,粉煤灰大易爆燃不安全,块煤价贵火力也不好控制,三者在燃烧过程中都容易产生呛人的煤烟。
而田异演示的煤炭火力大且稳定,燃烧充分烟很小,炉子底下进风口巧妙的风门设计,使得火力很容易控制,蜂窝煤统一的尺寸也使换煤更加方便。
张三混迹市井多年,一眼就看出了蜂窝煤的巨大市场潜力,立即就把地沟油的那点担心丢到了九霄云外,转而向田异打听蜂窝煤的销售问题。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