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淮本以为就此得到解脱,没想到蜀军还不肯放弃,追杀了百余里仍无退走的迹象。
这是大汉铁骑第一次将匈奴的土地踩在脚下,兵将全都气势如虹,趁着月光又追出五十余里,直到箭矢全部用尽才停止追击。
此时,郭淮麾下的兵马已经不足三千骑,很多马匹都累得口吐白沫,郭淮只好停下短暂地休息一会儿,天未亮时又跌跌撞撞地往东退去。
天亮后,休整一夜的赵统和牛金大摇大摆地洗劫了十几个匈奴人聚集的村落,抢走了5千多匹战马。
几乎每个兵卒都抢到许多兽皮和粮食,下手快的士卒还抢到许多绵羊,加在一起足有三千多只,他们兴奋地将其捆在马上后扬长而去。
当然,这些蜀军士卒在劫掠的过程中,对那些匈奴人百姓「秋毫无犯」,因为那些匈奴女人实在让人提不起兴趣。
另外,汉中那边有传言,据说皇上很快就会下诣,等到复兴大汉之后,匈奴人、鲜卑人和氐人全是汉人的奴隶!
不论传言是真是假,士卒们都不愿意杀死自己将来的「财产」。
对于费祎请求「废除奴隶」的上表,刘闪考虑了很久,他吸取了上次的教训,这次的处理方式就「温柔」地多。
刘闪只是向各郡县发出告文,要求各郡县官员严格登记各个门阀世家,以及富户商贾拥有的汉人奴隶数量。
告文下发后,各个阶层的人都在猜测,朝廷可能要对奴隶征收重税,奴隶越多征税就会越多!
除此之外,坊间还有传言,据说朝廷只对汉人奴隶征税,对匈奴、鲜卑和氐人奴隶则不会征税。
刘闪这次确实聪明多了,他先登记奴隶数量并放出小道消息,先看看各界的反应,然后再颁布相应的法规。
赵统和牛金回到羌郡后,百姓们经过休整已经做好了南迁的准备。
然而,羌郡这边足足等了2日,追杀鲜卑人的骑兵将士仍未回来,不过他们已经派回信使,表示那边取得大胜,请诸位将士不用担心;
除此之外,他们还建议羌郡的百姓先行,他们很快就会前来汇合。
此时凉州境内只有蜀国的兵马,所以大家都放心地往东而去,直到五天之后,赵广、夏侯霸和迷当才率队归来,看到他们的收获,几乎所有人都惊愕不已!
赵广和夏侯霸等人也在鲜卑的地界内大肆劫掠了一翻,他们带回的粮草、牛羊、马匹等多不胜数。除此之外,他们还带回5千多个鲜卑奴隶!
难道传言都是真的?难道不用等到大汉复兴以后?
赵统和牛金郁闷不已,真想率领大汉铁骑再去一趟匈奴,抢他几千个奴隶回来。
第106章 邓艾 姜维初交手
去卑和刘豹被蜀军步卒围困已经好几日,关索只是令兵卒严加防守,暂未主动进攻。
匈奴兵卒随身携带的食物已经吃完,地上的青草早就被马匹啃得精光,由于马匹太过密集,这点草根本就不足以让所有的战马吃饱。
去卑和刘豹在包围圈中划出一大块地方,不许其他兵卒的马匹进入,只准自己的战马单独享用,这才基本保正自己的战马吃饱。
部分兵卒实在饿得受不了,只能忍痛杀掉一些马蹄被扎伤的战马。
看着匈奴人将血淋淋的生肉不停地往嘴里塞,蜀军士卒一阵反胃,好多人连续两顿也吃不下饭。
由于包围圈内的战马众多,眼看匈奴人还能坚持很久,关索担心夜长梦多,于是在弓箭和连弩的掩护下,多次缩小包围圈,外层的匈奴兵终于进入了强弓的射程之内。
关索知道自己的皇上不喜欢匈奴人,所以从未想过要招降。
随着蜀军的箭雨落下,大批大批的匈奴兵死在蜀军的强弓之下。
由于其战马早就饿得走不动路,这几万匈奴人已经彻底失去了突围的机会,许多人只能趴在战马身后躲避蜀军的箭矢。
几个眼尖的士卒发现了混在普通兵卒中间的去卑和刘豹,关索立刻命人搬来几架床弩,几名悟性好的士卒装上标枪后,兴致勃勃地玩起「擒贼先擒王」的游戏。
这床弩的威力实在太强,一枝标枪直直地射出,至少能连续穿透三四名匈奴兵。
可惜刚射出几枝标枪,那些匈奴人全都吓得趴在地上,去卑和刘豹的身影也消失无踪。
关索拿起竹筒望远镜找寻一番,还是没能找到这二人的踪影,恨恨地让兵卒搬来50张蹶张弩。
几轮齐射之后,匈奴兵全都站起身来,小心地躲避从天而降的标枪。
关索正在找寻去卑和刘豹的踪迹,突然东北方向杀来一队匈奴骑兵,估计数量在2千骑左右。
关索急令兵卒将阵外的粮车组成小型的铁桶阵,可惜匈奴骑兵的速度实在太快,他们绕着包围圈转了一圈之后,很快就找到了突破口。
近百名蜀军步卒被斩杀后,匈奴人冒着蜀军的箭雨将粮车推开,近百骑冲入包围圈,盘旋一圈后又从缺口处冲出。
这队匈奴骑兵并不恋战,蜀军齐射几轮箭雨之后,剩余的一千多骑已经远远地离去。
被冲开的缺口还没来得及补上,包围圈中的匈奴兵一窝蜂地涌出来,其数量实在太多,弓箭和连弩根本就不够用。
部分已经冲出铁桶阵的匈奴兵仓惶往东北方向而去,跟在后面的也战意全无,从没想过跟蜀军拼死一战。
因此,关索只是命弓箭手和弩兵远远地射击,并未派步枪兵前去截杀。
包围圈内的匈奴兵终于看到了逃生的希望,他们不顾一切冒着箭雨冲出来,由于这些匈奴骑兵已经失去了自己的战马,只有极少部分能逃出升天。
眼看缺口处的尸体堆积如山,关索下令暂停射击,待其全部冲出包围圈之后,再派3千步枪兵和3千弓弩手在背后追杀,其他兵卒赶紧到阵中找寻没有受伤的战马。
郭淮战败,鲜卑战败,匈奴也战败的消息传回函谷关,司马懿绝望地仰望着天空,直呼「大势已去」。
很多事情姜维和刘闪都不知道,匈奴、鲜卑和魏国的成年战马已经全部耗光!
至少等到1年之后,他们才能重新组建起超过1万人的骑兵部队!
曹叡得知此事后,一面催促司马懿速退蜀军,同时将目光转向了东北方向的乌桓,要求他们年底之前必须上贡5万匹成年战马。
自曹操的虎豹骑大胜乌桓骑兵,活捉并处斩乌桓单于蹋顿之后,乌桓就群龙无首,曹操又趁胜追击,斩首5万多乌桓骑兵并俘虏乌桓周边的20多万胡人,从此之后,这支草原部族每年都会前来进贡。
就在「羌人南迁」顺利进行时,两份细作传回的情报分别置于刘闪和姜维的案前。
第一份是魏国郭皇后「无疾而终」,葬于邙山文帝首阳陵西,谥号「文德」。
第二份是魏国征兵的情报,魏国正在司、并、兖、豫四州大举征兵20万,并且函谷关一线的魏军数量已增至25万,这还不包括驻扎在临晋的3万兵马。
羌郡的百姓的行进速度自然不能跟兵卒相比,他们扶老携幼,日行不过30里,还要分批横渡黄河,至少还要1个月才能全部撤至汉中。
因此,姜维对第二份情报特别重视,命细作仔细查探,随时上报魏国征兵的进展。
前几天蜀国的大汉铁骑击败鲜卑和郭淮、关索的步卒重创匈奴,综合这些战果,再加上姜维的直觉,他认为鲜卑和匈奴短期内应该不会再有骑兵南下。
但没,由于有确凿的情报支持,姜维仍然不敢调回护送20万百姓的骑兵部队,也不敢调回关索的3万步卒。
姜维对屯于函谷关的25万魏军并不畏惧,却在提防潼关东北方向的临晋。
姜维隐隐感觉到,临晋的魏军主将很不简单,其用兵章法跟司马懿截然不同,特别是商县和郑县分别驻守的5千兵卒,这让姜维十分忌惮。
可惜,这个时代情报刺探的技术和方法十分落后,姜维至今都不知道魏军的主将是谁。
经过前段时间的战斗,蜀国在雍、凉二州只剩12万大军,刘闪回成都带走了5千,除去凉州护民的7万蜀军之外,姜维只有4.5万步卒可以调用。
现在的雍州,姜维在潼关和武关各驻军1万,张绍和傅佥领兵1万屯于子口,吕祥和吴班各率5千驻于大散关和陈仓。
姜维决定在魏国增兵临晋之前,先拔掉威胁自己退路的郑县、商县的魏军,于是令廖化、张嶷率汉中仅剩的5千步卒出子午道,与傅佥和张绍的1万兵马汇合。
蜀军在子口的兵马调动,自然逃不过魏军哨探的眼睛,待蜀军集结完毕时,突然发现已有2万魏兵已经屯在子口以北10里的位置。
直到这时,司马懿终于看明白了邓艾的部署,他不停地称赞邓艾智谋过人,同时令乐琳和曹义引兵3万前往临晋,要求他们必须听众邓艾的调遣。
邓艾完全看破了姜维增兵子口的企图。所以,他不守长安而是屯兵于子口以北,这让姜维的计划还未开始实施就胎死腹中!
第107章 陆逊激吴懿
姜维本欲调来廖化和张嶷的5千兵马坚守「子口」,再让张绍和傅佥的1万兵马攻取武关以西的商县,以及潼关以西的郑县,从而打通武关和潼关的退兵路线和粮道,没想到自己刚有此意,邓艾却抢先一步屯重兵于子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