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回到三国做刘禅 (排骨)


  当然,这几句话是刘闪根据古今的名言警句综合而成,从他的口中说出来,再从他几次亲征的实际行动来看,足以鼓舞全国上下所有的将士和百姓。


第110章 曹叡姓「袁」?
  攻打潼关的魏军确实已经远去,魏延仍在回味着皇上提供的那些诡异的「事实」。
  去年,司马懿在大散关前,他当着两军将士的面,罗列出一堆事实,试图让人质疑刘禅的身份。
  当时司马懿说的全是实情,但几件事之间相隔10年有余,年龄稍大的兵将都能看出其中明显的破绽,他的谣言肯定会不攻自破,也不会有人质疑刘禅的身份。
  然而,刘闪依葫芦画瓢,根据自己一千多年后了解到的花边史料,再根据许多相互之间有联系的事实,让双方兵将质疑曹叡的身份,确实是无懈可击!
  至此,不仅仅是曹叡自己,甚至所有的曹氏宗族和魏国兵将也在质疑曹叡的身份,因为魏延在潼关说的话让人无法反驳:曹叡或许真的不姓「曹」,而是姓「袁」!
  魏延在两军阵前的寥寥数语,如果要细述起来,就得回到建安9年的邺城之战,以及后来发生的甄宓之死。
  建安9年(公元204年),曹操率军进入洹水,由曹洪攻击邺城,其间过程不作详述。
  当年五月水淹邺城,袁尚回兵救邺,七月大败袁尚之援军,袁尚欲投降,曹操不纳,袁尚逃往中山国,之后不久,邺城便归于曹操。
  提到邺城,很多人可能没什么印象,也不会关注此战的详细经过或胜负,但都会不约而同地想起一位绝世美女,此女不仅引得曹操和曹丕两父子争相吃醋,她还跟曹植之间上演了一场离奇而凄美的爱情故事。
  此女,正是甄逸之女,袁熙之妻,后来的曹丕之妻,曹叡之母:甄宓!
  曹操、曹丕、曹植和甄宓,几人之间是否有三角恋或争风吃醋,其他人并不知道,但在历史上,甄宓被自己的儿子「捷足先登」却是事实,曹操无奈之下,只好让曹丕迎娶了甄宓。
  自从甄宓嫁给曹丕后,独得宠爱,擅室数年,接连生下儿子曹叡和女儿曹氏(东乡公主)。
  时间来到(魏)延康元年(公元220年)十月,汉献帝禅让帝位给曹丕。
  禅位以后,退位为山阳公的献帝把两个女儿许配给曹丕为妃嫔,再加上郭贵嫔和李、阴两位贵人同时得到宠爱,甄宓日益失意,流露出一些怨恨的话语。
  次年,也就是公元221年六月,曹丕遣使者将甄宓赐死,死后葬于邺城。
  传闻她下葬前,被人以发覆面,以糠塞口,使她的灵魂无处申冤。
  时间再次回到今年,也就是公元235年,郭皇后无疾而终,这明显不合常理。
  据刘闪了解到的花边新闻所说,曹叡怀疑自己的母亲是被郭太后所陷害,所以多次逼问无果,这才赐死了郭太后。
  关于甄宓的死因,这有很大的争议:许多认为曹丕登上皇位后,宠幸郭贵嫔引得甄宓的不满,从而招致杀身之祸。但是,也有很多史料佐证甄宓之死另有内情。
  总的来说,这件宫闱隐秘之事的真相隐藏在诸多谜团中难以窥破,魏朝开国之初居然容不下一个妇人,这其中牵扯的事情实在离奇不已,所以后世的人不得不推寻原因,这就与曹叡的生世有莫大的关系!
  在历史上,许多人怀疑曹叡是袁氏遗留骨肉的猜测并不是空穴来风,认为曹丕杀掉母亲留下儿子实为灭口。
  当然,这只是后世人的猜测,并无确凿的史料为证。但是,如果简单地梳理一下时间线,这个疑问的答案就非常明显:
  历史上,曹叡生于建安9年(公元204年),这就很有意思了!
  当年的5月曹操才攻破邺城,就算曹叡立刻「捷足先登」纳了甄宓,她也不可能在同年就生下曹叡,除非曹叡是6个月就出生的早产儿,这明显不可能。
  在一千多年之后,有人怀疑曹叡的出生年月是史官的记载有误,但他同母亲的妹妹东乡公生于建安10年,这却是史学家都承认的事实!
  由此反推,曹叡生于建安9年确实是不争的事实,「史官记载有误」的说法明显站不住脚。
  关于郭太后的死因,也可从相关的史料中寻得蛛丝马迹。《三国志》中注引《魏末传》文帝与曹叡关于子母鹿的对话,很值得玩味。
  据《魏末传》记载,曹叡某次随曹丕狩猎,见到母子两鹿。
  曹丕射杀了鹿母,命令曹叡射杀子鹿,曹叡不从,说:“陛下已经杀掉了母鹿,臣实在不忍心再杀掉它的孩子。”说完哭泣不已。
  由此可见,曹叡懂事之后,对亲母的死因多有介怀,他称帝之后,决定为自己冤死的母亲昭雪,多次逼问郭太后,欲了解母亲的死因,郭太后自然含糊其辞,被养子曹叡赐死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在刘闪看来,曹丕可能是太喜欢甄宓,并不在意曹叡是谁的儿子。
  不过,当曹丕决定立曹叡为太子时,这就有了顾忌,于是借助后宫争宠,借郭皇后之手赐死了甄宓,自此以后,曹叡可能是袁熙之子的秘密就再也没人知道。
  据《魏略》、《汉晋春秋》及《资治通鉴》所载,郭太后之死,确实是曹叡所为,并且郭太后下葬时,曹叡要求按其母的惨状葬之。
  魏国后宫里的事情很少为外人所知,这恰好给了穿越者刘闪借题发挥的空间,特别是曹叡的出生时间和甄宓的死因,他将这些材料整理后,经姜维之手送到潼关和武关。
  于是,在两军阵前,魏延和马岱当众说出了曹操攻取邺城的时间、曹丕纳甄宓的时间、曹叡的生辰、其妹东乡公主的生辰、甄宓之死以及郭太后之死的诸多秘密。
  在这种天衣无缝、无懈可击的事实面前,如果将其联系起来,曹叡的身份必会引起曹氏宗族以及朝中文武的猜测。
  不论曹叡是否真的姓「袁」,这时的曹叡已经自身难保,他哪里还顾得上蜀军是否东进,哪里有心思攻取潼关和武关?
  他只能留下小部分兵马拒蜀军于函谷关以西,匆匆引数十万大军回洛阳谋求自保。
  曹叡诡异的的身世之谜,是否会引发魏国的动荡或夺权之争,刘闪和姜维也只能拭目以待了。
  姜维得知潼关和武关以东的魏国大军已经撤走,他仍旧坚持自己的「二分天下」大计,仍以羌人南迁为主,从未想过东进函谷关。
  司马懿和满宠都撤退得非常匆忙,潼关东南的临晋驻扎的3万魏军,以及邓艾手上的3万魏军却未撤走。
  姜维的3.2万步卒和邓艾的6万大军仍然集中在长安、潼关和武关一线,两人的斗智斗勇并未停止。
  也许,邓艾会跟当年的吴将陆逊一样,一战成名,从此名扬天下。或者,就像以前一样默默无闻。
  如今,魏国的主力大军虽已撤走,邓艾却倍感庆幸:他暂时不会受到司马懿或曹叡的压制,可以放开手脚与姜维一搏,鹿死谁手,尚未得知。


第111章 邓艾之谋VS高科技
  邓艾确信姜维不会东进,他给文钦追加到1万兵卒之后,令他弃守商县,将兵马屯于商县东南部的商南县,商南距离武关不过二十余里,武关守军的物资都要经过商南才能运到。
  北边的潼关也一样,陈泰的1万大军屯于华阴,彻底断绝了潼关物资的补给通道。
  邓艾在子口大寨的驻军已达3万,在这里扎下十几座营寨,每座营寨相距不过二三里,除了速度极快的哨探和信使骑兵外,子口大寨中的蜀军步卒完全没法通过。
  姜维曾几度与司马懿和陆逊交战,此番遇上邓艾,他感觉自己被邓艾死死地压制住,自己最善长的断粮道和分割包围之法,居然被邓艾玩得出神入化。
  子口以北,以及潼关和武关以西都以平原为主,加之近来皓月当空,姜维很难用出奇兵之谋。
  邓艾的兵力大大优于姜维,然而他却在当道扎营,据寨坚守,蜀军的连弩也没法发挥应有的作用,等到粮尽时必然溃败。
  如今姜维的三路人马全被邓艾分割开,相互间都不能应援,姜维苦思多时,还是没想出破敌之法,真有黔驴技穷的感觉。
  无奈之下,姜维只得做出一个大胆的举动,那就是守卫陈仓的吴班!
  由于陈仓和大散关易守难攻,姜维派出快马信使,让陈仓守将吴班引城中的5千兵马,携带大量的攻坚装备来援,吴班出城的同时,再由散关守将吕祥送3千兵卒去陈仓驻防。
  由于邓艾的「阳谋」让姜维十分被动,他这样做确实是迫不得已。
  因为潼关和散关的粮草仅能维持10天左右,就算吴班每日强行军,仍然需要7日才能到达子口。
  姜维这样做确实很冒险:调走吴班的5千兵马后,吕祥的5千兵马只能一分为二,同时坚守散关和陈仓。
  如果这二城有失,凉州过来的20万百姓,恐怕只能翻越祁山才能到达蜀中,这确实不太现实。
  现在的雍州境内,再也没有匈奴和鲜卑的骑兵,并且邓艾的大军都部署在长安的东部和南部,姜维这样做看似冒险,却是有惊无险。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