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回到三国做刘禅 (排骨)


  另一封信自然是姜维所发,刘闪略微回忆自己读过的《三国志》,首先就排除了现在才11岁的钟会,然后让向宠代笔给姜维写了封信,将邓艾的名字,以及魏国郭太后的事情详细写出,令快马信使立刻送至子口。
  曹叡匆匆处理完郭太后的丧事之后,忧心着雍州的战事,再次亲临潼关督战,希望能尽快击退蜀军。
  或许只有魏国的朝臣才知道,现在的魏国最需要的是「休养生息」,再也经不起连年的战事!
  近年来,坐拥关中之地的魏国,被蜀、吴两国连年骚扰,匈奴、鲜卑、乌桓和公孙一族时常挑事,几乎每年都在大举用兵,国库中粮饷几近枯竭。
  特别是去年,襄阳一战就损了20万兵马,东线的满宠也损了5万兵马,更被蜀国敲诈了800万斛粮饷!
  今年的雍、凉二州又被姜维抢走将近1千万斛小麦,骑兵也损失殆尽,并且现在还没能收复这两州,就连洛阳都岌岌可危,曹叡如何能不急?
  恐怕只有曹叡和朝中重臣才知道,魏军紧急征兵20万的消息,只是为了麻痹蜀、吴两国,魏国哪里还有多余的粮饷供养额外的20万大军?
  曹叡对司马懿固守函谷关的做法极为不满,对邓艾报回的小小捷报也毫不在意,他刚到潼关,就急令司马懿攻打潼关,就算拼上10万将士,也要将潼关夺回来。
  曹叡不顾司马懿的劝阻,令满宠全力攻打武关的同时,让征东将军胡遵、征南将军王昶立刻引兵猛攻潼关,并且日夜不停。
  潼关,史称「畿内首险」,有「三秦镇钥」、「四镇咽喉」之威名,因临近潼水而得名,称桃林塞。
  潼关南依秦岭,有禁沟深谷之险;
  北有渭、洛,汇黄河抱关而下之要;西有华山之屏障;
  东面山峰连接,谷深崖绝,中通羊肠小道,仅容一车一骑,人行其间,俯察黄河,险厄峻极。
  魏延整日闲得无聊,听闻魏军鼓噪着要攻潼关,立刻就来了精神。
  在魏延看来,大将军还是太小看自己!
  倚仗潼关之险,别说是1万精兵,就算只有3千兵卒,自己也能阻挡20万魏军!
  此时,南边的武关也一样,马岱和王平兴致勃勃地欣赏着一场残忍的屠杀。
  他俩实在不明白,满宠为何要打这场没把握的仗,为何要白白牲数千魏卒。
  姜维收到快马信使传来的密信,牢牢地记住了「邓艾」这个名字;
  在看到与郭太后相关的秘密之后,立刻敏锐地意识到,这封信绝对能退百万魏军!
  听闻曹叡来到了函谷关以西督战,姜维急忙将信抄录了两份,让快马立刻送至潼关和武关,心头又在琢磨着如何战胜邓艾。
  魏延收到书信后,脸上全是诡异的笑容,他站在城墙上对着攻城的魏卒一阵狂吼,要求曹叡前来答话。
  曹叡依约来到关下,魏军就像那日司马懿在大散关时一样,说出几个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事实之后,魏军众将皆怪异地盯着曹叡。
  看到一众曹氏宗亲充满杀气的眼神,曹叡浑身冷汗直冒,赶紧让最信任的大将军曹爽护驾,只留下2万兵马阻止蜀军东进,匆匆令司马懿和满宠兵退洛阳。


第109章 天子守国门
  刘闪的一封信退魏国30万大军之后,姜维和邓艾仍然鏖战于雍州,20万羌人的南迁顺利进行。
  由于姜维将战火分别烧到魏国和吴国,蜀中各地一派欣欣向荣,特别是成都,简直是歌舞升平。
  由于前段时间刘闪御驾亲征,今年春季的大选秀被迫推迟至明年,刘闪考虑到自己身边已有9个嫔妃,个个绝色貌美并且正当妙龄,他时常「忙」不过来,索性下令取消了五年一次的大选秀,每年一次的小选秀也「待期」才举行。
  这段时间宫中喜事不断,除了已有的皇子刘璿、刘瑶刘琮和公主刘怡、刘默之外,陆续新增了皇子刘瓒、刘谌、刘恂,也新增了公主刘菲和刘卉,皇后张雁也临盆在即。
  刘闪毕竟是穿越者,他在历史或电视上见过太多后宫争宠而酿成的惨剧或动荡,所以吸取了教训。
  刘闪除了宠信张雁、张莺和李昭仪之外,也没忘记其他的几位嫔妃。
  不论她们生的是男是女,哪怕她们挺着大肚子的时候,他也经常到其殿内虚寒问暖,经常陪伴她们谈笑聊天,从不曾冷落任何一个,至少现在看来,暂时没有后宫争宠的情况发生。
  自北方归来后,刘闪也没闲着,他注意到地图上的夷州和东边的倭国,了解到吴国常用的走舸、艨艟以及楼船的性能之后,对这些靠人力驱动的船只极不满意。
  刘闪没见过蒸汽机,知道它的基本原理却不知道制作方法,只能想起网上见过的「特斯林」发动机,于是整日泡在科技局,画好草图并向黄月英讲解清楚它的原理,希望能做出实用型的「特斯林」外热发动机。
  费祎自从到交趾郡任郡守之后,他的家臣「偷偷地」跟孟光见面越来越频繁。
  上次他们联名上表要求「废除奴隶」,此事刘闪还在试探,并未做出回复。
  今日,费祎和孟光、黄月英再次联名上表,他们破天荒地提出了超载这个时代一千多年的重大建议:希望能全面免除蜀中百姓的赋税,引得朝中众臣一片哗然。
  在这个时代,百姓的赋税主要以纳粮为主,个别郡县也会缴纳些蚕茧、兽皮等物。
  在魏、蜀、吴三国之中,除了军屯之外,魏国目前主要施行的是「官7民3」的赋税政策,吴国则多数是「官6民4」,唯独蜀国为了鼓励生产,鼓励百姓迁往蜀中,施行的是「官2民8」,并以市价购买百姓余粮的轻赋税政策。
  自去年施行这种政策以来,蜀中百姓的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并且有十几万魏、吴国的百姓偷偷迁来蜀国,人口和经济的增长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鉴于今年上半年蜀中大丰收,又通过对外战争获得一千多万斛粮饷,加之借用了一年三熟的交趾郡,各地大汉银行的国库极为充裕。
  费祎任郡守期间,亲眼见到了交趾郡的巨大变化:交趾郡的吴国百姓得知新的赋税政策后,种粮积极性非常高。
  「降低赋税」并通过市价收购的政策,不仅没有亏空国库,反而极大地充裕了国库。
  有鉴于此,费祎和孟光、黄月英商议之后,这才提出蜀中百姓免征赋税,全部通过市价收购百姓余粮的「惠民」政策。
  在刘闪生活的一千多年以后,国家确实免除了延续几千年的「农业负担」,对鼓励百姓种粮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也让百姓们真切体会到国家强盛所带来的好处。
  孟光先知先觉地发行「大汉万年」新铢钱,官方不再承认魏、吴两国的各式铢钱,唯独蜀国有「收回」百姓手上铢钱的措施,这在根本上杜绝了百姓的余粮流向魏、吴两国。
  刘闪觉得,全面免除百姓的农业赋税,除了能鼓励生产、鼓励他国百姓迁入之外,还能让蜀中百姓切身体会到国家强盛带来的好处,更能激发百姓们涌跃参军,主动投身于「复兴大汉」的伟大事业中。
  刘闪不顾朝臣的争议和反对,大笔一挥,毫不犹豫地批复了费祎的联名奏表,「免除农业赋税」的政令很快就将下发到蜀中各个郡县。
  南边,蜀国借用的交趾郡暂时风平浪静,或许这个郡对吴国来说太过遥远,物资运转艰难,就算能收点赋税也不划算。
  因此,吴国宁愿用自己的水师去开发夷州,也不想要交趾郡这个包袱。
  吴国的重心仍然在富庶的荆州、扬州和广州,孙权知道交州多个郡县的百姓正在偷偷迁往南部的交趾郡,他除了让各地郡守严加防范之外,可以说是不闻不问。
  蜀国的北边战事未定,东边又起战事,各地百姓纷纷到治所要求参军卫国,奈何刘闪担心各地郡守拥兵自重,只要求各地官员登记兵员数量,这些百姓全都无功而返。
  这段时间,根据各地反馈的统计资料来看,全国主动到治所登记的兵员数量已达50多万,而且八成以上都集中在南中地区!
  秭归城的守将吴懿身受重伤,副将句扶和李韶暂代其职,这两位副将自知资历不足,从不出城应战,不论陆逊玩什么计谋,二将都只是率领城中兵卒有序地守城,陆逊连攻三日,吴军伤了三千多人,仍不能克。
  或许刘闪是个闲不住的人,或许整天跟嫔妃们混在一起有些吃不消,或许为了激励蜀中的百姓,或许为了免除姜维的后顾之忧,刘闪将朝中琐事托付给蒋琬,再次做出了「天子守国门」的决定。
  刘闪仍旧没有恢复各地郡守的征兵职能,考虑到秭归城易守难攻,刘闪和张翼领着5千卫戍成都的兵马,浩浩荡荡地往永安方向而去。
  刘闪除了敬重诸葛亮之外,他还敬重明代时期的多个皇帝!
  在出发之前,刘闪给朝中众臣,以及全国的百姓留下几句话:
  “我蜀国的君臣和百姓,无不以复兴大汉为己任!不割地,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军卒葬沙场,女儿殉江山;死战不降!”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