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回到三国做刘禅 (排骨)


  天亮之后,赵广兴奋地领着2000兵卒将这些战马送至临沮。
  赵广和赵统从父亲身上学到许多骑兵战法,最适合带领骑兵做战,然而前几日两兄弟打赌,让赵统抢走了那2500匹战马的领兵权,赵广因此郁闷了好几天!
  好在姜维已经做出承诺,以后这两兄弟都可以统领蜀国的骑兵部队,这话才说了几日,立刻就得到将近1万匹战马,赵广如何能不欣喜?
  次日正午,姜维在竹筒中看到荆山上埋伏的魏军已经退去,这才下令吴班、吴懿领1万蜀军驻扎在荆山顶上,其余诸将都率兵往宜城开进。
  南漳城有足够的粮草,可保田豫的1万守军坚守月余,却经不住新增的7万兵马,加之司马懿急于回师救援长安,也担心荆山下的几万蜀兵从宜城迂回截断自己的退路,于是让先头的郭淮和朱灵部队匆匆起行。
  这个时代的两军交战,由于通讯不便,情报搜集就更加重要,可惜这个时代除了哨探的眼睛和耳朵之外,并没有先进的情报搜集技术。
  张绍和傅佥从南漳城南绕过,并躲开南来北往的魏国哨探和信使,隐藏在南漳的东北50里。
  由于兵卒食用刘闪送来的干饼没有生火造饭,自然没有引起哨探的注意,所以这支部队在司马懿的眼里已经「溃散」了。
  直到郭淮的先头部队遇阻,司马懿才发现这支部队已经截断了退回襄阳之道!
  快马信使的消息接踵而至,司马懿终于发现情况不妙,或许自己从荆山撤退是个错误!
  信使报来的消失让司马懿绝望到了极点:截断自己退路的不仅仅是张绍和傅佥,这二将的南边还有一座蜀军的大寨,估计是关索的兵马;
  宜城方向,廖化、张嶷正带领着数万蜀军赶来,预计再过2-3个时辰就能赶到。
  除此之外,还有更让司马懿头疼的事情!
  郭淮和朱灵的5千先头部队遇阻撤回时,被一支2500骑的蜀国骑兵斩杀了近半人马!
  司马懿不敢再等,如果蜀军的包围圈完全形成,这7万魏军很可能会全军覆没!
  因为陈泰丢了最宝贵的1万匹战马,仅靠步兵很难冲出蜀军的包围。
  经过深思熟虑,司马懿令郭淮率1万兵卒为开路先锋,徐质、戴陵二将率3千兵马护住两翼,也令田豫放弃南漳城,数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往东而去,延绵十几里。
  由于马懿的大军并未北上,在襄阳以南阻截的张绍、傅佥和关索大失所望,有种重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
  三将立刻放弃营寨,引领蜀军不停地袭扰,与两翼的徐质和戴陵打得难解难分,双方各有死伤。
  赵统的2500骑兵成了杀敌的主力,轻易地冲散了断后的朱灵部队,然后在其身后追击掩杀,几乎所有人都换了两三次矛戈,累得气喘吁吁才停止追击。
  或许是司马懿慌不择路,或者是他刻意兵行险招,姜维没料到司马懿会往东前往汉水一线,多路蜀军疯狂地追杀,直到距离汉水20里时姜维才下令休整扎寨。
  眼下的魏军已是穷途末路,理应抓住时机扩大战果,众将对大将军停止追击的命令多有不解,姜维却笑呵呵地表示,虽然自己没有提前在汉水一线部署兵马堵截,但司马懿休想轻易地全身而退!


第72章 兵进襄阳
  姜维自幼熟读兵书,又获诸葛亮传授兵法,自然深谙为将之道,更明白「困兽犹斗」的道理。
  眼下魏军已被逼至绝路,现在如果将他们逼得太急,必会遭到猛烈的抵抗,从而演化成两军决战的态势,以现在蜀军的士气,与之决战姜维有必胜的信心。
  然而,就算赢了这次战斗,蜀军的伤亡将会非常巨大,以魏国的国力,他们很快就能恢复过来,而蜀国必会元气大伤,恐怕5年内难以恢复!
  前段时间被姜维派去桐城的邓芝已经返回,魏国在东线的战事仍然胶着,这就给姜维战胜司马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姜维想要的不仅仅是战胜魏兵,而是想以最小的伤亡为代价,最好能兵不血刃地歼灭这几万魏军。
  姜维确实没料到司马懿会往汉水这个「死地」而去,这是他战术上的失误,不过在他的布局中,司马懿还没有完全逃出自己的掌心。
  并且只有姜维知道,自己还没有完成圣上密信中交待的重要事情。
  先前,蜀军疯狂地追杀斩首魏兵1万多人,现在司马懿的大军只剩下6万余众,司马懿撤离南漳时带走了所有的军粮,还能基本维持2-3日。
  由于蜀军停止追击,司马懿终于松了气,他令徐质、戴陵、朱灵、郭淮和费曜在外围扎好坚实的营寨,严防蜀兵偷袭,同时让田豫、王雄和陈泰等人日夜不停地砍树造筏,争取尽快渡至汉水东岸。
  蜀军在扎寨的同时,姜维让蜀军将被斩杀的魏军身上的衣服扒下来,总算在天黑之前凑齐了3千余套。
  姜维挑选了3千名精壮的士卒,换上魏兵的衣服后,由牛金和关索统领,连夜往襄阳赶去。
  二将领兵出发后,姜维再令廖化、张嶷领兵2万北上,做出一副追击牛金的架势。
  如果牛金能混入襄阳城,四将就可合力死守襄阳,司马懿的退路就被完全封死。
  当然,姜维也在赌:他赌司马懿会不会事先将牛金降蜀的消息传上报曹叡。如果他还没有上报,襄阳城中的大将军曹爽就不知道此事,也就不会起疑,这是最理想的拿下襄阳城的办法,以姜维对司马懿性格的了解,他至少有八成的把握。
  为了稳妥,姜维也做好了强攻襄阳的准备,张绍和傅佥二将休整一番后,也趁夜领军2万北上,现有的15架投石车、20架井栏和几百具蹶张弩全都配给了他们。
  姜维并未就此做罢,他让赵广和赵统、罗宪和吕祥、吴班和吴懿分成三队,每4个时辰轮换着休息,始终保持有一队兵马在袭扰魏军,如此日夜不停。
  正所谓「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姜维第一次感受到自己的兵力2倍于对手的畅快。
  这段时间刘闪很少上朝,但他时刻关注着荆州南郡的战事,战况每隔1个时辰都准时送来。
  前几日姜维处境「不利」时,刘闪着实捏了把汗,现在看来,一切都在姜维的掌控之中。
  这几日刘闪也没闲着,他时刻关注着军械局、纺织局、药监局、食品局和砖窑的生产情况,每凑齐一批军资就立刻让人送往临沮。
  为了尽快让教育局开展工作,刘闪还抽出时间自己编写了一套初级教材。
  这套教材并非四书五经,而是一套初级的数学和语文教材。
  在数学教材中,刘闪抛弃了落后的「算筹」,所有数字全部用阿拉伯数字来表示,涵盖了基本的加、减、乘、除计算,也引用了后世常用的米、厘米、公斤、牛顿等计量单位。
  在语文教材中,刘闪将这个时代的一千多个常用文字全部转换成自己熟知的简体字。同时,刘闪在语文教材中掺加了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
  黄月英确实是个奇女子,刘闪将编好的教材装订成册后交给她,只教了她短短的几天时间,她就顺利地「毕业」了,这完全在刘闪的意料之外。
  黄月英学会之后,成都城内出现了许多招募「西席」的榜文,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招募的要求:必须是年轻人,不用背四书五经,认识简单的文字即可,不限男女。
  在这个时代,「西席」就是后世的「老师」。
  汉明帝刘庄身为太子时,曾拜桓荣为师,他登皇位后对桓荣仍然十分尊敬,常到桓荣住的太傅府内听其讲经。
  由于汉代的坐次以靠西向东为尊,汉明帝给桓荣安排在坐西向东的坐席,表示对老师的尊敬。
  从此以后,「西席」便成了这个时代对教师的尊称,也称西宾。
  由于这个时代能认字的人极少,整个社会对老师十分敬重,社会地位极高。
  皇上已经发出榜文,普通百姓不论男女,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并且通过考核就能成为「西席」,自然大受追捧。
  黄月英在应征者中挑出了二百多个悟性较高的人,由她每日上午亲自授课,相信过不了多久,这些应征者就能成为第一批真正的现代化老师,他们将是蜀国新式国立教育的先行者。
  其实,刘闪还有很多事想做,只是这些太过前卫,需要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刘闪只能慢慢地,潜移默化地去改变这个时代。
  清晨,刘闪准时醒来,心里又惦记着自己给姜维的嘱托,这成了刘闪最大的一块心病,只要能除掉司马师和司马昭,这个病可无药而愈。
  同一时间,襄阳城头的魏军正在打盹儿,忽然被嘈杂的呼喊声惊醒,拿起兵器就准备战斗。
  “快开城门!”
  “开城!”
  “蜀军追来啦!”
  城下灰头土脸的魏国士兵正在高声呐喊,城上的守军不敢自作主张开启城门,赶紧向城内的最高统帅,也就是魏国的大将军曹爽报告。
  曹爽知道近日魏军战事不利,一直茶饭不思,得知有魏军退回,急忙登上城头。
  只见3里外黄沙漫天,隐约能看到到是蜀军的战旗。同时,曹爽一眼就认出了城下兵卒的主将牛金。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