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回到三国做刘禅 (排骨)


  现在的王昶是魏国的扬烈将军,司马懿令他为副将,与费曜领兵2万,大张旗鼓地北上逼近宜城。
  与此同时,司马懿令徐质、戴陵不停地佯攻编县;
  陈泰、文钦、王雄收到司马懿的命令,不停地派兵袭扰吴懿和关索的营寨;
  郭淮和朱灵也摆出强攻荆山的阵势。
  司马懿的这一系列动作是为了给粮草将尽的蜀军更大的压力,迫使姜维改变部署,同时拖住蜀军,给费曜和王昶争取更多的时间。
  费曜和王昶领兵来到宜城摆开阵势,激励士气后首先派出陈佐和陈坦各自领兵2000佯攻东门和西门,再由王昶领兵3000主攻残破的南门。
  三路兵马疯狂地扑向城廓,城上蜀军有条不紊地以弓箭和连弩加以还击,陈佐和陈坦丢下几十具尸体后不敌退去;
  主攻的王昶本以为很快就能通过残破的缺口杀入城内,哪知蜀兵重点防御这些缺口。
  不到半个时辰,将近千名魏军倒在缺口处,众多的尸体竟然垒成高高的人墙,王昶见势不妙,急忙收兵。
  此时城门大开,一队蜀军出南门疯狂地尾随追杀,王昶伤了近半人马才逃回本军大营。
  “宜城的蜀军士气高涨,完全不像是饿了2天的样子,这到底怎么回事?”
  费曜远远地看着缺口和城下的一千多具魏军尸体,突然想起蜀军进入宜城时,几乎都背着沉甸甸的布袋。
  难道布袋里装的不是修复城墙的沙土?
  难道布袋里面全是粮食?可是,有这种可能吗?
  费曜猛地打了个寒颤,全身冷汗直冒,赶紧命人前往编县报知司马懿。


第69章 计中有计
  费曜派回的信使还没赶到,司马懿已经察觉到蜀军的异常:在陈泰和文钦袭扰吴懿的营寨时,蜀军坚决给予还击,还派人追赶至魏军大营,蜀军在寨外辱骂挑衅一番,然后不慌不忙地返回自己的营寨,完全不像缺粮的模样;
  朱灵和郭淮袭扰荆山时,他们发现张绍和傅佥的2万蜀军已经撤至山顶,魏军在昨日蜀军扎营的地方,找到很多散落的米饭和面饼,有的已经有腐烂霉变的现象!
  得知这些消息后,司马懿也觉得很奇怪,如果蜀军缺食,断不会如此浪费粮食!
  费曜的信使回报后,司马懿的脊背有些发凉。
  他猛然想起另一件怪事:前段时间,费曜运粮的船队多次想突破陈泰的封锁,这两日却没了动静。
  当时司马懿以为陈泰的大军吓止了对岸的蜀军船队,所以没有多加注意。
  联想到蜀军不同寻常的举动,司马懿急忙绕道来到陈泰的寨中,远远地看着停泊在南岸的蜀军船队,突然两眼一黑,差点喷出一口老血!
  河对岸确实停着三百多只木船,船上满载着涨鼓鼓的布袋,司马懿能肯定袋子里装的不是粮食!如果是粮食,船的吃水不可能这么浅!
  又被姜维给阴了!
  错了!刚开始就错了!姜维的粮仓根本就不在远安,也不在临沮,而是在荆山!
  前阵子,蜀兵没日没夜地往北线运粮,这几日梁绪的船队多次想冲破陈泰的封锁,这些都是假象!
  司马懿终于醒悟,姜维的大本营确实在临沮,箭矢甲胄、兵器矛戈等物品都从这里送至前线,但他的粮仓确实在荆山。
  魏国15大军刚刚屯兵襄阳的时候,陆逊就采取了「坚壁清野」的战术,将襄阳以南各城的粮草全部征收,然后送至荆山。
  吴国向蜀国交付50万斛粮饷时,要扣除存放在荆山的20万斛。当然,只有姜维和陆逊等高层将领知道此事。
  姜维毕竟是诸葛亮的传人,他重兵屯于宜城,做出攻破宜城后从中路进攻的假象,然后暗中抽调2万蜀军至荆山,并故意留出破绽,可谓是计中有计,司马懿果然上钩!
  现在左路的荆山有张绍和傅佥的2万蜀军,中路的宜城被3万蜀军占据,司马懿如果想要长期呆在南郡,还可以从右路的邔县、鄀县方向运来粮草。
  然而,这条线路只能走汉水一线,迂回的距离太长,粮队极易被蜀军攻击,而且魏国一时之间找不到如此众多的木船,显然是远水难解近渴。
  眼下的长安危在旦夕,司马懿本想趁蜀军粮尽时尽快结束战事,现在看来不过是痴心妄想。
  最为关键的是,司马懿的9万大军即将粮尽,就算蜀军不攻打右路的粮道,魏军也坚持不到粮草运来的那一天。
  司马懿不敢在南郡多停留一天,他必须回去!
  司马懿令陈泰、文钦、王雄的3万魏军拔寨起行,准备先退至编县以北再作打算。
  司马懿担心5里外的关索、吴懿、吴班从身后追击掩杀,只得令他们一营一营互相掩护,交替而退。
  姜维并不打算这个时候跟司马懿决战,魏军退去时,关索和吴懿只是不停地袭扰,魏军追来时又退回寨中。
  一整日下来,魏军只退出二十余里,并且身心疲惫,蜀军却像游戏一般,玩得却乐此不疲。
  夜间,这3万魏军在编县以北下寨,睡了一整天的吴班率2000蜀兵在编县外的司马懿营寨四周击鼓呐喊,时不时地用蹶张弩射出几枝标枪,时而摸至寨前射出几百枝火箭。
  由于寨外伸手不见五指,司马懿担心中了蜀军的埋伏,不敢派兵出寨迎击。
  吴班就放心大胆地在寨外闹了一夜,吵得这2万魏军夜不能寐。
  司马懿还算沉得住气,他天亮时才拔寨起行,撤离时仍然极有章法,关索和吴懿只能不停地袭扰,魏军来阻截就退回编县城中。
  司马懿与陈泰汇合之后,这5万大军并未立刻北上。司马懿到帐中倒头便睡,不过他并未真睡,只想让自己静下来。
  荆山南部的郭淮和朱灵暂时按兵不动,宜城外费曜的2万魏兵也在等待司马懿的指令。
  司马懿要做的,就是在宜城和荆山之间做出选择,因为没有足够的渡船,没法渡过汉水,这9万魏军不可能从右路的鄀县、邔县方向撤退。
  由于漳水北岸的魏军已经退走,梁绪将船上布袋里的杂草全部扔掉,重新装上军械后连夜送至编县。
  就在司马懿未做决定时,关索和吴懿已率2万蜀军离开编县,马不停蹄地往荆山方向而去。
  关索大军的动向自然逃不过魏国探子的眼睛,得知此消息后,司马懿更难选择,蜀军的目的应该是集结4万大军,吃掉郭淮和朱灵的2万兵马。
  如果让蜀军得逞,司马懿就只剩宜城这一条路可选,由于蜀军控制了宜城,这条路风险就更大了。
  宜城以北的地形险要,姜维都不敢由此北上,何况粮草将尽的魏军!
  司马懿沉思片刻后,急令徐质引1万兵马,抢在蜀军之前赶到荆山之南,与郭淮的2万兵马汇合,同时令戴陵引1万兵马在郭淮的营寨以西10里扎营,互做应援。
  姜维在何处?司马懿突然想起这个看起来很「低级」,但十分重要的问题。
  自从魏、蜀两国开战以来,蜀军的动向司马懿都了如指掌,直到现在为止,司马懿却不知道姜维在何处!做为一军的统帅,连敌军主将在哪都不知道,焉能不败?
  司马懿苦笑着摇了摇头,脸上却浮现出一股杀气。
  “文钦、陈泰!”
  “末将在!”
  “你二人引兵5千,明天辰时以前赶到汉水以西,2日内扎好2000个木筏!每隔半个时辰报告木筏数量,不得有误!”
  “领命!”
  “王雄!”
  “末将在!”
  “你引5千兵马,在文钦、陈泰西面5里扎寨,如果蜀军来攻,务必死守!”
  “领命!”
  三人领命而去后,司马昭急忙说道:“父亲,寨中大将全都派出去了,如果蜀军来攻,恐怕……”
  “我寨中尚有2万大军,蜀军必不敢来!”
  “父亲,既然打算从汉水撤退,为何还在荆山放置5万兵马?”
  “子元,子上,你们必须要记住:为帅者,不可有仁慈之心!武皇帝曾说过,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成大事者,必须要懂得取舍!你们出去吧!”
  一夜相安无事,蜀军再也没来骚扰。
  天明时分,蜀将赵广和赵统引兵1万,大张旗鼓地在5里外扎寨,司马懿得知此情报,冷哼一声后回帐继续睡觉。
  文钦、陈泰准时到达汉水西岸,没来得及休息就令士卒砍树造筏,同时让部分兵卒架锅造饭。
  突然,北边杀来一队蜀军,数量不下3千人,领军的主将正是牛金!


第70章 自寻死路
  文钦和陈泰急令魏兵备战,奈何兵卒赶了一夜的路,早就肚里空空,人困马乏,魏兵仓促应战,还没来得及排好阵形蜀军就已经杀到。
  牛金的战马装上了马鞍和马镫,本就马术精湛的他更是如履平地,手中长枪左刺右挑,倾刻间就有十几人死在他的铁枪下,魏兵见之无不惊恐,士气全无。
  文钦和陈泰早就听过牛金以300人大战3千人的勇猛壮举,本以为是讹传,今日亲眼所见,方知传言非虚。
  蜀军人数虽少,但他们是以逸待劳,眼见自己的主将勇猛无比,士卒个个都气势如虹,刚一交战蜀军就占了上锋,魏兵象征性地抵抗一阵就匆忙退走。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