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司马懿也没有率兵攻打西边的蜀军大营,他一直计算着蜀军粮草的持续时间。
等到关索和吴懿粮尽时,自己这2.5万兵马和陈泰的3万兵马再行夹击,必能一举吃掉这3万蜀军。
廖化和张嶷一直在坚守荆山脚下的营寨,今日蜀军有小股部队绕过南漳,这一反常的举动被魏军的探子及时上报,司马懿暗自猜测,荆山一带的蜀军很快就要粮尽。
司马懿并不担心张绍和廖化逃走,因为荆山南边有朱灵和郭淮的2万大军,他们扎寨不超过5里,蜀军退来时可以阻挡,或蜀军想从空隙退走,朱灵和郭淮可率骑兵追杀。
荆山蜀军的东退之路并无重兵把守,如果他们绕过南漳东去,南漳守将田豫也不会率军追赶,因为往北是城池坚固的襄阳,往东则是城池残破的宜城。
前几日,宜城被吴懿砸得残破不堪,城中又无粮,蜀军到了这里也不敢再往东去往邔县,只能继续南下至编县。
若是这样,司马懿有信心击溃这4万蜀军,因为他们经过长途的拔涉,并且又累又饿,而自己以逸待劳,岂有不胜之理?
半夜时分,梁绪的运粮船队悄悄靠至漳水北岸,突然岸边射来无数的火箭,梁绪只得再次退回。
清晨,吴懿再领3千兵马去魏军寨前叫阵,陈泰还是闭寨不出。
关索留下吴班和1万蜀兵坚守大营,在吴懿身后缓缓架起将15架投石车,另有三十多架蹶张弩蓄势待发。
陈泰见状大惊,但严守司马懿的指令不与蜀军交战,让寨内的兵卒后撤1里,只留下少许弓箭兵,依托简单的掩体阻挡吴懿的的进攻。
蜀兵在木盾的掩护下逼近营寨,用火箭烧毁部分魏军的营帐后缓缓退去,陈泰急得直跺脚。
魏军的营寨都在漳水岸边,现在是隆冬季节,自然不用担心蜀军的水攻,但岸边湿气甚重,夜间特别寒冷,如今部分营帐被毁,那些兵卒该如何渡过严寒的夜晚?
两军的营寨只相距不过5里,陈泰本想晚上时去袭蜀军营寨,在文钦和王雄的几番劝阻后终于作罢。
荆山东北,山脚下的廖化和张嶷拔寨起行,有条不紊地退回山上;
荆山以南,朱灵和郭淮见蜀军在半山腰大兴土木,赶紧将营寨后撤了2里。
司马懿听完这些报告,伸伸懒腰后倒头便睡,虽然他已经连续睡了好几日。
在司马懿看来,现在的时机还未到,他要的不是魏军去主动进攻,而是蜀军自己送上门。
次日晨,荆山的廖化和张嶷率领3万兵马,浩浩荡荡地从南漳城外5里往东而去,其目标应该是宜城。
除此之外,田豫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几乎每个蜀兵都扛着一个沉甸甸的布袋,他们的行军速度并不快。
田豫觉得十分可疑,坚守城门的同时,急忙派快马前往编县报知司马懿。
“一定是廖化和张嶷想固守宜城!难道蜀军想切断自己的粮道?”
司马懿暗叫不好,略微思索后很快就镇定下来,否定了自己的猜测。
宜城被吴懿砸得残破不堪,就算蜀军用沙袋修补好城墙,就算他们想断自己的粮道,蜀军截断粮道的计划也不会成功。
因为自己的粮草至少还能坚持半月,而廖化和张嶷最多3日就会断粮。届时,他们必会到编县来送死。
西北某地,天刚朦朦亮,某座城池的南门突然传来一声巨响。
城楼上正在打盹儿的守兵猛然惊醒,震天动地的喊杀声和鼓噪声让人胆颤心惊,一队敌方士卒已经冲到城下。
几日后,魏军寨中。
司马懿大叫一声后猛地惊醒,他坐起身,摸摸自己的头,再摸摸自己的颈,确认自己的头还在肩上,这才拿起毛巾擦汗。
司马昭和司马师闻声赶紧入帐。
“父亲,您怎么满头大汗?是不是病了?”
“父亲,可是做恶梦了?”
“子元,现在是何时?”
“父亲,现在刚好卯时三刻。”司马师恭敬地说道。
“蜀军入宜城已有4日,为何还没动静?探马回来没有?”
“父亲,探马刚刚回报,蜀军各寨皆无动静!”
司马懿疑惑地点点头,突然一名信使匆忙入帐。
“大都督!蜀军3万大军出散关,已破郿县,正在向武功进发!这是圣上的亲笔密信!”
“蜀军?3万?何人统领?”司马懿大惊,接过密信未及细看。
“禀都督:主将是魏延,副将是王平和马岱!”
“啊?”司马懿眼前一黑,司马师和司马昭赶紧扶住。
第68章 后院起火
建安24年(公元219年),刘备自称汉中王,定治所于成都,欲留一大将坐阵汉中,众臣都以为张飞会担此要职,刘备却执意选择魏延。
刘备大会群臣时问道:“今天委任你这个重任,你打算说点什么吗?”
魏延朗声答道:“如果曹操举倾国之力前来,我就为大王挡住他!如果是一偏将率十万大军前来,我就为大王灭了他。”
刘备听后感到十分满意,群臣也为魏延这番话而称赞其雄豪。
就事论事,魏延勇猛过人,对刘备极为忠诚,刘备对魏延的信任,甚至超过了「五虎上将」中的赵子龙。
魏延也没有辜负刘备的信任,如果从建安16年刘备入川时算起,他已为蜀国效力23年,自诸葛亮北伐起更是屡立战功,其间斩曹遵,破郭淮,斩王双,魏兵仅闻其名就先惧了三分。
刘闪在大散关与魏延见过一次,他给刘闪的感觉就是性格孤傲,不善于人交往,有着强烈的杀敌立功意愿,当时的刘闪暂时稳住了他心底的欲望。
自姜维与司马懿开战以来,魏延几番上表陈述魏国当前的状况,多次请兵出散关攻打魏国的雍、凉二州。
魏延在奏表中说的全是实情:魏国的主力部队都集中在荆州的南郡和徐州、扬州等地。据细作来报,魏国的雍、凉二州极为空虚。
刘闪考虑到姜维的「二分天下」大计,巧妙地打了个太极,给魏延的回信中让他操练兵马,随时听候调遣。
然而,刘闪和魏延都没想到,这封信发出不到一个月,刘闪突然收到了姜维的密信,他在信中详细地分析了当前的局势:
魏国号称百万大军,能随时调动的不过40来万,其中30万正在分两线对吴用兵,其余10万需要防备羌、胡、乌桓、鲜卑和摇摆不定的公孙一族。
吴、蜀两国达成交易,以司马懿退兵换取交趾郡,以50万斛粮饷换取襄阳,就是姜维准确地看到了魏国强大背后的诸多隐患,从长远考虑才与吴国暂时结盟。
姜维也知道魏延急于战场立功,所以他给刘闪的密信中,细致地规划了魏延出散关的时间、进攻路线、退兵方式等一整套计划。
雍、凉二州确实空虚,魏延也不负众望!
魏延先用刘闪留下的2枚土炸弹敲开了陈仓的城门,斩魏卒3千人。
偷袭成功后,他领着3万大军势如破竹,连克凤翔、岐山、扶风、郿县,一路东进如入无人之境,剑指长安。
曹叡闻之大惊,因为朝中大将几乎都跟随司马懿或满宠伐吴,朝中已经无良将可派,并且洛阳、长安等地并无兵马!
众臣议论一番后,魏皇曹叡已经做好了放弃长安的打算,他急令前镇西将军郝昭之子郝凯、武卫将军曹训,领洛阳的3千卫兵去守潼关。
司马懿总督雍、凉兵马,他自然知道蜀军出散关后,如果要东进,必须先取陈仓。
魏太和2年(公元228年),司马懿为阻止蜀军出散关东进,派郝昭和王双修筑了陈仓城。
陈仓城并不大,但郝昭守城有方,他主持修建时,竟然破天荒地在城内加筑了第二道防御墙!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时,郝昭仅用1千兵马就阻挡住诸葛亮的五万大军!
当时的蜀军昼夜不停,诸葛亮也想尽办法,蜀军连攻二十余日仍不能克,魏国援军张郃赶到后,诸葛亮只得撤军,第二次北伐宣告失败。
司马懿相信,陈仓的3千守军足以抵挡汉中的3万蜀军,哪知陈仓城很轻易地就被魏延攻破,长安乃至洛阳以西就完全暴露在蜀军的面前。
司马懿千算万算,怎么也没料到后院失火!
曹叡在信中并没有要求司马懿立刻回师救援长安,不过司马懿知道不能再等,也不可能向圣上建议由满宠回师,因为满宠的大军在东线,等他赶回的时候,估计魏延的大军已经打到洛阳城下!
在司马懿看来,南郡的蜀军已被切分成好几块,各部不能相互应援,并且蜀军粮草将尽,大胜就在眼前,就算要回师长安,也不能轻易放弃即将到手的重创蜀国的机会。
考虑到襄阳城中还有2万兵马,司马懿立刻下令,由胡遵领城中的1万兵马日夜不停赶往长安,如果长安已破,就退守潼关,与守将郝凯和曹训一同据险而守。
魏国后院失火,却没有过多地打乱司马懿在南郡的部署,他算到蜀军的粮草已尽,为了尽快结束南郡的战事,他决定首先吃掉转至宜城的3万蜀军,打通自己粮道的同时,也打通了回师长安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