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回到三国做刘禅 (排骨)


  或许很奇怪,由于看不懂这个时代的文字,刘闪宁可相信张贵人,也不愿相信朝中众臣,这确实有些可笑。
  此时时间尚早,但张贵人早已起身,她接过姜维这封没有标点符号的手书,大致扫了一眼后流利地念出其中的内容。
  刘闪听罢,心中十分不解,担心自己听错,让张贵人念了好几遍,确定没有误解姜维的意思,这才让张贵人写了两封信,亲自加盖玉玺后交给两名快马信使,让他们错开半个时辰起行,分别送去同一个地方。


第66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日,蜀军又在南门列阵,15架投石车再次疯狂地砸了将近一个时辰,宜城南门多处城廓已经塌陷,蜀军仍未派兵攻城。
  就在蜀军退却时,徐质、戴陵各领2千兵马杀向蜀军东、西面的营寨,正如司马懿预计的那样,这两座营寨已是空营,昨日还在营中的张绍、傅佥已经不知去向。
  郭淮和朱灵等将都向司马懿请战,希望能领兵攻打中路的吴懿。司马懿并未同意,任由蜀兵退去,但是做了另外的部署。
  司马懿遣郭淮和朱灵各自领兵1万,日夜兼程前往荆山以南扎营,并且要求二人的营寨相距不能超过5里;
  同时,司马懿还让陈泰、文钦、王雄三人领兵3万迅速向漳水方向进发。
  这些将领都能猜到司马懿的目的,那就是用重兵截断荆山脚下的2万蜀兵之粮道,他们询问途中遭遇蜀兵的应对方案时,司马懿拍着胸脯保证他们不会遇上蜀兵,几名将领这才半信半疑地领命而去。
  吴班、吴懿和关索并未远去,他们在宜城以南10里处扎下三座营寨,这三座营寨呈「品」字形分布,既能相互应援,又能时刻威胁宜城。
  司马懿算计得一点都没错,姜维确实不会从宜城攻打襄阳。
  因为宜城的地形南低北高,并且东西两面环山,如果从这里北上,就将面临跟司马懿决战的不利局面。
  如果想要从右边的东线进军,则必须渡过汉水,然后经鄀县和邔县北上,这里地势难行,不利于大军展开,很容易中司马懿的埋伏。
  由于司马懿深通兵法韬略,中部和东部的两条线路都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姜维并无必胜的把握,再说现在的蜀国跟诸葛亮北伐时一样,经不起大量的兵将阵亡损失,蜀国真的输不起!
  这两条路线自然被姜维排除在外,他摆出6万兵马攻打宜城的架势,趁夜悄悄地将张绍和傅佥的2万兵马调至荆山,只留下无数的假人站在营中。
  这一招「瞒天过海」能瞒过吴国的朱然,甚至瞒过了陆逊,却没能逃过司马懿的眼睛!
  姜维的一举一动都在司马懿的算计中,二将离去时正是半夜,司马懿担心中了蜀军的埋伏,所以并未派兵掩杀。
  等到天亮之后,蜀军假意攻城结束,司马懿确认没有蜀军埋伏,这才派5万重兵截断荆山以南的粮道。
  司马懿将蜀军的兵马分布摸得一清二楚,姜维的11万大军中,现在已经有5万部署在荆山,宜城之南也有4万,剩余的2万兵马都在临沮,主要以运输粮草军械为主。
  正因为如此,郭淮和陈泰的5万大军没遇到任何袭扰就部署到位,接下来的几天双方都在等待时机:姜维在等司马懿攻打荆山,而司马懿在等姜维粮尽。
  此时,几百里外的成都城里,大街小巷都贴满了榜文,证实了近期流传的「抢妻」之事全是谣言。
  百姓们只是一笑置之,对他们来说,不论皇上「抢」了多少个别人的妻子,这都合情合理。
  这个时代皇权至上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整个蜀国都是皇上的,何况几个女人乎?
  刘闪曾当众说过,只要能实现「大汉万年」的宏愿,他不介意封姜维为「并肩王」,不介意将天下分一半给姜维,但不表示刘闪能放下自己的皇权!
  刘闪张贴榜文,正天下之视听,主要是为了消除自己与姜维之间「可能产生」的嫌隙,虽然它还没有产生,但刘闪要提前防范。
  为了实现自己的夙愿,刘闪对蜀国所做的一系列改变都是为了富国强军,就算他希望每个百姓都能吃饱饭,能穿华丽的汉服,能住上青砖垒成的房屋,其根本的出发点并不是为百姓的「民生」考虑。
  刘闪自己也不否认,他是「君」,却没有「民为贵」的思想,他没有古代的圣人那么伟大!
  刘闪做的这一切,只是为了掏空百姓手上的铢钱,为了鼓励百姓们持续地努力耕种,广积粮草,扩充军资,再一统华夏。
  刘闪不是圣人,也不是圣母,更不是圣母婊。他对威胁到自己的皇权,或是阻挠自己实现宏大愿望的人不会有半点的怜悯之心。
  刘闪并不知道将来的黄晧和陈祇会「互为表理,把持朝政」,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已经威胁到自己,刘闪毫不犹豫地下令将二人处斩,他绝不允许自己的身边有「小人」存在。
  同时,刘闪也下令将刘琰处斩,没收了他的大部分家产,将他府上的婢女全都收入宫中。
  刘闪这样做的目的是「杀鸡儆猴」,不许任何人威胁到自己新成立的几个机构。
  刘闪自认不是「明君」,也不怕后世的人说自己是「暴君」,史官如实记录这些事件时,刘闪并未加以干涉,这此事情他并不在乎!
  至于费祎的处理方式,刘闪考虑了好几日。
  费祎是朝中重臣,也是诸葛亮推荐的丞相继任者,他「辱君」的行为是死罪,刘闪考虑到他的本心和政治才能,暂时免去了他的死罪。
  由于交趾郡已经完成了交割,此郡暂时还没有委派郡守,刘闪削去了费祎的尚书令之职,将其贬至交趾郡做郡守。
  刘闪在朝上明确示:如果费祎能在2年内治理好交趾郡,可以回朝官复原职。否则,仍以「辱君」之罪处斩。
  费祎和众臣都对刘闪的「法外开恩」感激不已:与其说是费祎遭贬,不如说是另一种重用方式。以费祎的政务处理才能,以及蜀国现有的各种鼓励政策,费祎轻而易举地就能治理好交趾郡。
  荆山易守难攻,这里5万蜀军的粮草必须从秭归运来,中途经过临沮中转,再横渡沮水和漳水后送至荆山。
  梁绪统领的2000运粮队刚到漳水南岸,远远看见对面密密麻麻的的魏军营寨,赶紧率队返回。
  次日晨,连夜行军的梁绪和梁虔各率2000蜀军横渡漳水,试图穿过魏军的封锁,刚渡至一半就被文钦和王雄的弓箭击退,只好回到南岸扎营。
  下午申时,宜城南边的4万蜀兵经过1日的急行军,终于撤回编县,稍事休整后,吴班、吴懿各率5000兵卒赶到漳水扎营,距离陈泰、文钦的营寨不过10余里。
  天亮时分,吴班、吴懿各引兵马前去魏军寨前挑战,陈泰和文钦都闭寨不出,关索趁机率领2万蜀军在5里处扎好营寨。
  也就在此时,司马懿亲率4万大军在编县周围扎下几座大营,隔断了蜀军编县与漳水大营的联系。
  这样一来,司马懿的12万大军中,有9万已经深入吴境的南郡,南漳城由田豫领兵1万坚守,襄阳城由前来督军的大将军曹爽和征东将军胡遵驻守。
  魏军的粮道畅通,司马懿便稳扎稳打,他派费曜领兵1万在编县城外列阵,摆出攻城的阵势,城中的赵广、赵统毫不畏惧,毕竟编县城中还有1万蜀军。


第67章 百密一疏
  众所周知,诸葛亮尚在时,蜀国共进行了6次北伐。诸葛亮和司马懿在岐山斗智斗勇,其间司马懿屡次中了诸葛亮之计,甚至出现了「死诸葛吓跑活仲达」的奇事,司马懿屡次叹息,自己确实比不过诸葛亮。
  如今诸葛亮已经病逝,姜维和司马懿首次在战场相遇。只不过,双方交战的地点是在吴国。
  司马懿除了重点防守魏境的襄阳之外,他跟姜维的战略基本一样:不在意一城一地的得失,以消耗敌方的兵力为主。
  姜维处处谨慎,前期算是大胜了一仗,不仅招降了魏将牛金,还收编了2万降卒。这种大胜,在蜀国前六次的北伐中绝无仅有。
  司马懿刚开始也十分谨慎,他前期稳扎稳打,虽然很快攻占了荆州、编县、当阳三城,但是很快就失守,还连失三员大将。
  在选择进攻襄阳的路线时,司马懿看破了姜维的策略,他一改谨慎的作风,大胆地让郭淮和陈泰引重兵截断蜀军粮道。
  这样一来,荆山的5万蜀军很快就会陷入粮尽兵疲,进退两难的境地。
  关索和吴懿回师编县,蜀军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打通荆山的粮道。
  司马懿抓住机会,亲领一军隔断了编县蜀军与西部大营的联系。
  这种分割包围再逐个击破的战法,姜维与吴国对阵时曾经多次使用,这算不上什么计谋,只要领兵主将抓住时机并大胆地使用,往往能起到出奇不意的战果。
  费曜并非真的要领兵攻城,司马懿只是在试探,看西面的关索和吴懿会不会撤回救援,或是直接撤入城中,他对蜀军下一步的所有行动都做好了应对。
  既然关索他们不打算回师救援,司马懿给费曜加了5千兵马,这1.5万魏军当然困不死城内的赵广和赵统,但他们粮尽时必会出南门往远安或临沮而去,届时司马懿就可派骑兵尾随掩杀。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