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回到三国做刘禅 (排骨)


  “难道是魏延指使他们行刺?这似乎不可能吧?那日你我在大散关见过魏延,他不像是图谋造反之人!”
  刘闪始终不愿相信这800名黑衣刺客是魏延的指使,突有一骑快马来报:汉中守将马岱和王平联名上奏,魏延引1万兵马南下,意图不明。
  因为王平和马岱是副将,他们自然没法阻止魏延,只能向成都发出急表。
  从路程来看,快马信使从汉中到成都,估计需用时1日,若马岱和王平的奏表属实,此时魏延的大军已至剑门关!


第49章 东躲西藏
  刘闪仍然不相信魏延会弑君篡位,仅从常识来看,如果他真有此意,绝不会用自己的家将。
  辞别黄月英后,刘闪急忙回到宫中。众臣已经得知刘闪遇刺和魏延南下之事,朝中大臣尽皆惶恐,一致认为魏延有反心,建议赶紧调回姜维的大军保卫成都。
  朝上议论纷纷,刘闪一语不发。在刘闪了解的历史中,魏延战功卓越,深得先主刘备的赏识。
  刘备兵进西川,攻略汉中,以及后面的夷陵之战,每次大战都会钦点魏延随行,刘备对魏延的信任甚至超越了五虎上将之一的赵云。
  在回来的路上刘闪已经了解到,刘永和刘理被密切监控,魏延应该与这二人没有关联。
  但「抗旨私离汉中」,「领兵南下」和「行刺事件」全都指向魏延,这又做何解释?
  不论魏延南下有何用意,也不管刘闪是否相信魏延的忠心,他不得不做出应对。
  想起上次汉中之行,他记得雁门关驻有兵马,询问众臣后得知,阳平关确实驻有1000兵马,由柳隐统领。
  柳隐,字休然,现年44岁,出自丞相蒋琬门下,现任骑督尉,众臣皆言此人高风亮节,交友甚多,文可参政议政,武可攻城略地。
  虽然刘闪不愿相信魏延会谋反,还是急令柳隐坚守阳平关,没有自己的圣旨绝不许任何人通过,同时令姜维抽出2000兵马赶到阳平关驻防。
  刘闪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连续派出几队宿卫兵前去打问魏延领兵南归的意图,并且颁了三道圣旨,令魏延退回汉中城。
  散朝后,刘闪思量着,如果柳隐没有阻拦,或许现在的魏延已经过了阳平关。
  等自己的圣旨传到阳平关时,魏延可能已经到了绵竹,柳隐想阻止也无能为力。
  另一方面,刘闪考虑到吴国的战事,永安的兵马可能已在吴境,就算永安驻有兵马,从永安到成都也需要3日路程,就跟上次一样,姜维的大军远水难解近渴。
  在刘闪看来,自己的敌人是北方的曹魏和东边的吴国,自从平定刘永和刘理的叛乱之后,刘闪认为蜀中会很安全,哪想到光天化日之下会遭到800人的刺杀!
  早知如此,他至少会在成都周边布署1万兵马,现在悔之也晚。
  刘闪忐忑不安地过了一晚,昨日派去询问魏延的宿卫兵还没返回。
  为防不测,刘闪决定以「督战」为名前往永安;
  同时,刘闪让一百名宿卫兵暗中埋伏在魏延的将军府周围,如果他意图不轨,至少可以拿他的家小做为人质。
  刘闪隐藏得很好,但还是被李昭仪看出了端倪,她执意要跟刘闪同行。
  刘闪考虑到这个年代的军中并不忌讳女子,况且自己只到永安城避难,于是答应了她的请求。
  刘闪前几天打造了一副马镫,并且将马垫加以改进,现在他的马加装了真正的马鞍和马镫,感觉舒服多了,骑乘也更加稳定。
  由于有李昭仪同行,刘闪逃难的速度并不快,加之道路难行,一日下来只走出六十多里,终于在天黑前赶到广汉郡治所的雒县。
  北边的形势跟刘闪预料的一模一样:魏延带领大军来到阳平关前,以接到秘信为由要求入关。守关之将柳隐的官职和军衔都低于魏延,自然不敢多加过问,魏延的大军顺利入关后一路南下。
  刘闪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天刚蒙蒙亮就继续起行,刚刚走出十里地,前方的探子来报:东广汉郡的五城方向有一队黑衣骑兵杀来,对方的身分不明,数量大约1000人,估计2个时辰内就能到达雒县。
  由于雒县并无兵马驻守,刘闪和向宠决定迅速离开。眼下往东有黑衣骑兵,往北的梓潼郡又担心撞上意图不明的魏延,若往南可到犍为郡,但那边亦无兵马驻守,相信逃不了多远就会被擒。
  向宠提议折回往西走,然后经成都以南的广都、江源等地去往崇庆,那边有孟光的铸币坊,至少还有1500名无当飞军。
  刘闪也觉得应该往西,但不是去崇庆,而是再去求助黄月英。
  在西去的路上,刘闪又改变了主意,还是决定按向宠的建议去往崇庆。
  刘闪知道黄月英的阵法精妙,但不确定它能挡住黑衣骑兵和魏延的1万大军。
  按行程来看,如果不出意外,前去打探魏延的意图的宿卫兵应该已经返回,可惜一直杳无音信,很可能已遭不测。
  刘闪暗下决心,待逃难结束后,如果自己还能做皇帝,一定要在成都附近布署2万兵马!
  刘闪担心被黑衣骑兵追上,与200名宿卫军一路狂奔,下午申时,离成都东南的广都城不过五里。
  骑了大半天的马,此时的刘闪已经累得腰酸腿痛,心里却在自嘲:当年,曹操被马超杀得割须弃袍时可比自己狼狈多了!
  至少自己还没像华容道的曹操一样,还没沦落到苦苦哀求关羽放自己一马!
  稍事休息后刘闪决定继续赶路,希望能在今天晚上赶到江源县。
  刚要起程时,一名前去打探的宿卫兵传来消息:广都城四门紧闭,城上有将近一千名黑衣人驻守。
  刘闪暗自叹息:看来已经穷途末路了,到底是谁想要自己的小命?
  现在又不是群雄割据的时代,蜀国境内已经一统,谁还能在自己的眼皮底下集结数千兵马?刘闪心里又有成千上万的神兽在奔腾。
  自诸葛亮去逝后,被后人啜泣的那位「扶不起的阿斗」能让蜀国再延续29年才灭亡,自己接掌蜀汉的基业才几个月就摇摇欲坠,自己有什么资格瞧不起刘禅?
  李昭仪一直紧紧地靠在刘闪身旁,看得出来,这两日的颠簸她十分疲惫,却咬着牙从未吭声,刘闪注意到她的袖中竟然藏着一把短剑。
  连续逃亡两日,刘闪也累了。或许回到宫中,有一群嫔妃相伴,做个风流鬼也不错。
  刘闪提出回到成都,李昭仪并不反对。对她来说,是生是死并不重要,只要跟刘闪在一起,到哪都无所谓。
  两千多名黑衣士卒紧追不舍,喊杀声三里外也可耳闻,刘闪和二百名宿卫兵马不停蹄地奔向成都城南门,远远看见一名身穿盔甲的年轻将领正在列阵等候,他身后1000名士卒无不面露杀气。


第50章 派系之争
  东广汉郡,五成县。
  杨仪指着一名身着甲胄的男子大喝道:“刘将军!你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吗?为何兵进成都?难道你想弑君夺权?你这是谋反!”
  “杨长史,若本将在弑君,若本将在谋反,那你又在干什么?怎么?现在想置身事外了?”男子反笑道,杨仪哑口无言。
  说话的男子名叫刘莲,其父正是刘循。刘循是刘璋的长子,当年刘璋投降刘备之后,刘循受岳父庞羲的引荐在蜀国任职,拜为奉车中郎将,后迁往东广汉郡任郡守之职;
  刘循亡后,其子刘莲接任其职。
  刘循归顺蜀汉后,始终记得父仇,对刘备窃取西川之事念念不忘,与投效吴国的弟弟刘阐(又名刘炜)私下多有往来。
  刘阐投效吴国后被孙权封为御史中丞,刘阐亡故后,其子刘磐继任父职。
  刘莲和刘磐这两个同宗兄弟身居蜀、吴两国,一直都在卧薪尝胆,招兵买马,试图等待时机恢复西川的基业;
  西川旧臣张任之子张秀,泠苞之子泠齐,王累之子王安都被拉拢并收入麾下。
  自从刘备去逝后,诸葛亮总揽朝中大小事务,他削弱各派系力量的同时,也在尽量缓合弱蜀汉朝中的各个派系间的矛盾。
  诸葛亮、杨仪、董允、蒋琬、费祎等人皆属荆州派系,魏延很早就归于刘备帐下,深受刘备赏识,算得上刘备的「部曲」,也就是刘备的私兵,是刘备真正的嫡系。
  刘备自称「汉中王」之后,将重要的汉中交给魏延把守,自然引得朝中荆州派系的不满。
  然而,同属荆州派系和元老的诸葛亮却未反对,他和魏延保持同一阵线,益州和荆州派系的众臣只能忍气吞声。
  深入了解过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这个时代的君王也懂得「制衡」之道,自古以来,为君之道最重要的就是讲求「制衡」,刘禅表面上贪玩昏庸,但他人傻心不傻。
  刘禅自然明白,自从「五虎上将」和孙乾、简雍等元老派纷纷亡故后,军政大权就全部落在诸葛亮的肩上,同属元老的魏延就成了蜀汉军中稍微能制衡诸葛亮的存在。
  诸葛亮对刘禅的态度是一种责任,魏延则是单纯的忠心,有魏延在军中,刘禅多少能放点心,至少不会让诸葛亮一家独大。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