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蒋舒准备再次攻寨时,施绩率领的1万兵马突然杀到。
蒋舒2次攻寨失败,心里本来就窝着火,领兵杀来的施绩正好成了他发泄怒火的对象。
蒋舒的武艺比不过张绍和关索,却与傅佥、赵广等人不相上下。
混战中,蒋舒抡着铁枪在敌阵中左突右挑,连杀五六名吴兵,终于逼到施绩身旁。
施绩并非儒将,他跟父亲朱然一样精晓武艺,蒋舒杀来时自然不惧,主动拍马上前与蒋舒斗在一起。
就在两人打得难解难分时,奉命前来支援的高翔又领兵杀到,施绩自然受不住蒋舒和高翔的两面夹击,赶紧领兵往北退走。
高翔担心施绩退走后迂回至朱桓的大寨,于是领着兵马急追,希望将施绩赶到江边,而蒋舒则继续攻打朱桓的大寨。
然而,高翔仅仅追出2里后却停下了脚步,因为江边的诸葛恪、唐咨、腾胤等人又领着兵马杀来,高翔眼看不敌,赶紧退回与蒋舒汇合。
此时蒋舒的兵马只乘8千余人,其数量已经低于朱桓寨中的兵马,他也知道攻寨的艰难,更知道知道拔除朱桓大寨的重要性,所以一直咬着牙猛攻。
北面已有3万多兵马杀来,高翔和蒋舒只得边打边撤,吴军则从容地分出一部分兵马砍伐树木搭建营寨。
高翔和蒋舒也对吴军战船感到无奈,只要在长江沿线总能看它的身影,它总是能及时地运送兵马到关键的地方。
此时已近傍晚,高、蒋二将正在考虑如何攻取吴军的营寨时,却有刘闪的信使前来。
二将阅读完刘闪的秘信后,脸上大喜,匆匆领着一万多兵马消失在夜色中。
陆逊进入寨中后,他一直在寨风中「以逸待劳」地等着刘闪的大军前来,准备趁着夜色和蜀军疲惫之时给予迎头痛击。
然而,陆逊派出的哨探搜遍了周围方圆20里的任何角落,却没找到刘闪大军的踪迹,唯有高翔和蒋舒驻兵于长江岸边。
此时的陆逊并不知道,看似傻傻愣愣的刘闪,在他不知不觉中,给他挖了个天大的坑!
第201章 黎明之前
陆逊一夜未睡,他正睁着血红的双眼,焦急地等待哨探的回报,但他还不知道,此刻的刘闪正沉沦在温柔厢中。
“陛下,该起身了!”貂蝉再次说道,她试着起身,却被刘闪从身后紧紧地抱住,动弹不得。
“不急,再睡会儿!”
“陛下,天已大亮,史官和向将军早就在殿外了!”
刘闪听出了貂蝉的弦外之音,她是担心自己被人戴上「狐狸精」或「迷惑君王」的帽子,刘闪不想让她为难,恋恋不舍地松开手。
夷道的东南方向80里是松滋城,松滋城东南80里则就公安;
公安城位于长江边上,如果把目光放得更远,公安城则是四面环水:它的东和北面是长江,西侧是长江的支流松滋河,南部的百里外是澧水,而松滋河与澧水之间有一条无名的小溪相连。
松滋城位于松滋河的西侧,它三面环水:北面是长江,东面是松滋河,南面是油水和洈水,西面则是被东西走向的夷水分成两半的崇山峻岭,夷水与长江汇合处就是夷道。
刘闪的粮草尚能支持7日之久,他急于往松滋开进,并不是因为粮草告急,而是他收到一份信使送来的秘报,他结合这一段的地形,故意作出粮草告急的假象,将陆逊的大军诱至松滋河以西。
眼下,陆逊已经跳进自己挖好的坑里,刘闪自然不急,他起身后写了封信,命人送给驻守夷道的张翼,然后令向宠率1万大军出城。
陆逊已经知道刘闪中途折返,回到了无人把守的松滋城中,他令兵将坚守大寨的同时将大寨往南拓展,在蜀军撤至夷道的路上设下层层阻截。
昨夜,高翔和蒋舒因为攻寨不克而退走,这让陆逊很是意外:他们有机会但并未撤往夷道,而是在长江边扎下坚固的营寨,似乎打算长期坚守。
由于蜀军跟吴军一样,轻装步卒只带了3日口粮,陆逊料到蜀军的余粮已经不多,所以就放任高翔和蒋舒不管。
在陆逊看来,高翔和蒋舒要么回头攻继续寨,要么去往松滋城与刘闪汇合。不论他们去往何处,这4万蜀军都在自己的包围圈中。
现在的江上全是吴国战船,松滋河又有吴兵把守,如果蜀军敢往南去往洈水,那将会死得更快,因为诸葛谨的4万大军已经在洈水等待多时。
当日正午,向宠带着1万大军往长江边上移动,高翔与之汇合后很快就返回寨中,返回的5千兵卒都扛着一个布袋,陆逊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
陆逊大致计算了一下,如果他们袋子里全是粮食,那么江边的3万蜀军还能坚持6日,而自己只能坚持2日,考虑到这三支部队都驻于江边,陆逊不禁冷汗直冒,但细细一想,很快又平静下来。
陆逊的大军为了迅速完成阻截任务,他们全是轻装而来,因为江上的战船可以随时送来粮草,陆逊从不担心缺粮的问题。
蜀兵将3万大军在江边安营扎寨,看似阻断了自己的退路和粮道,但他们只能威胁下游,吴军的战船仍然可以从上游运来粮草。
现在,陆逊唯一担心的就是夷道方向的张翼。陆逊的大寨将刘闪阻在东面,西面夷道方向的张翼是否也会在江边驻军,阻断自己另一侧的粮道?
自诸葛谨退来之后,南郡一线共有10万吴军,考虑到自己的兵力占优,陆逊给公安城南的孙权写了封信,请他率寨中的2万兵卒沿江而上。
次日午间,孙权的2万大军准时到达,他按陆逊的建议,将1大军屯于夷道以南5里,由朱然统领,时刻威胁着夷道;
另外的1万大军则交由全琮统领,这支部队就驻于江边确保自己的粮道畅通。
这样一来,4万蜀军彻底被关在陆逊设下的包围圈中,而吴军控制着夷道下游的几十里江岸,粮道和退路全都畅通无阻,陆逊再无忧虑。
这几日,刘闪跟陆逊「玩」得不亦乐乎时,江北的姜维也没闲着。
姜维派张绍伴攻了一次襄阳南门的魏军营寨之后,他很快就调整了部署,分别在江陵和枝江驻兵5千,将6万大军屯于襄阳城以南10里的位置。
这个位置牢牢扼着襄阳城的南大门,它的西面是荆山的余脉,东面是大洪山余脉和汉水,除了汉水之外,这里是襄阳南下荆州的必经之地。
姜维收编了自愿归降的3千吴军,然而他马上就违背了自己的承诺,并未放走其余的1万多降卒,而是将他们当作免费的徭役,由梁绪、梁虔二将引兵3千,逼着他们不停地把江陵城中的物资运至邔县。
此时的姜维也在时刻关注着长江以南,斥候送来最新的消息后,姜维的心头充满了疑惑和不解。
在姜维看来,自从诸葛丞相去逝后,陛下一夜之间就脱胎换骨:各种新政的推行让大汉的国力提升了好几倍,陛下常有无数的奇思妙想,领兵交战时也颇有儒将之风,在某些战略战术方面常有独特的见解。
姜维实在不明白,陛下有足够的时间撤至夷道,却故意放慢行程,故意钻进陆逊布好的包围圈中,这到底是留有后手还是决策上的失误?
姜维慢慢地合上诸葛丞相传授的兵书,抬起头仰望着夜空,见西方星耀倍明,旺气正盛,帝星和众将星皆光彩明亮,这才稍稍打消了心头的疑虑。
长江以南,松滋城中。
“陛下,夜已深,该就寝了。”
“爱妃,你先去吧,朕写好这几封信就来!”
刘闪说罢,又埋着头写信,貂蝉却未挪动脚步,温婉地在旁边帮忙磨墨。
年关已至,刘闪知道无法赶回成都,于是给宫中的每个妃嫔都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送上新年贺辞的同时,也表达出自己的浓浓的思念,同时勉励各位皇子公主勤奋上进,希望他们都能文武双修。
正是刘闪这种不偏不倚,不冷落任何一个嫔妃,不独宠任何一个皇子的做法,使得后宫中没有出现争风吃醋的现象,更没有明争暗斗的事情发生。
前不久,孙夫人指责孙权的那几句话不时萦绕在刘闪的耳旁:有家不平,何以平天下?
“母后,您在柴桑,一切可好?”
江夏以东的柴桑并不遥远,刘闪想给孙夫人也写一封信,然而那里毕竟在吴国境内,他不想让自己的细作提前暴露,还是打消了这个想法。
东方已经出现鱼肚白,黑夜很快就会过去,黎明就在眼前。此时的刘闪睡意全无,满怀希望地等待着洞庭湖的战报。
第202章 火烧吴船
“魏容,你率150条突冒和250条艨艟斗舰打头阵,分三次出击,冲入洞庭湖后直插岳阳,吸引敌船前来阻截和追击,前两日不要与之近战!”
“领命!”
“魏昌,你率100条艨艟斗舰跟随貂将军,多带弩箭弓矢,负责压制敌船的火力!”
“领命!”
“貂将军,我给你配300条艨艟斗舰,清除障碍后,主攻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领命!”
魏延点点头后郑重地说道:“每名兵卒携带7日干粮,到达预定位置后依计而行,此战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务必歼敌水师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