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等魏将军的战船到来,然后主攻襄阳!”
“陛下,不打吴国了?不能给他们喘息的时机啊?”
“若攻不下襄阳,魏国将在南郡牵制我10万大军,秭归、信陵和夷道一刻也不敢放松,必须以重兵把守;
若攻下襄阳,再扼断汉水,2万兵马即可阻挡魏军南下,我就可以抽出15万大军东进,何乐而不为?”
第205章 新的开始
接下来的几日,陆上的战场,包括江北的襄阳都是风平浪静,唯有洞庭湖的战斗还在继续。
魏延用400条战船坚守岳阳,在燃烧弹的威摄下,长江一线的吴国战船再也不敢前来,吕据、周承、吾粲、朱纪和留赞五将仍在坚持战斗,他们率领着仅剩的几百条战船与蜀军玩起了「躲猫猫」,他们依靠熟悉地形的优势,在宽阔的洞庭湖上东躲西藏。
唯一不同的是,进攻一方的魏延早有准备,兵卒都带了7日粮草,仓惶进入洞庭湖的吴军战船却断了粮。
经过多日的寻找,蜀军终于在岳阳西部的洞庭湖水域找到了3百多艘被破坏的各式战船。
看得出来,这一万多吴兵在缺粮的情况下已经弃船而走,他们登岸后,肯定不敢往西南方向的临沅而去,必会往西北退走,经华容后去往石首,与吴军的主力汇合。
“陛下的大军大胜陆逊和诸葛谨,大将军姜维江陵大捷,左将军魏延的水师在洞庭湖大捷”,三路大军的捷报传回国内,百姓们无不欢呼雀跃,庆贺大汉的军队在春节前夕的大胜仗。
今年蜀中的春节与以前不同,御驾亲征的刘闪并没回到成都,多名朝中的文官武将也在荆州。
即便如此,奉常孙玄和少府杜致还是在刘闪的要求下,在坤宁殿大摆宴席,让宫中的嫔妃和文官武将的家眷们齐聚一堂,共渡佳节。
春节期间的蜀中各地一片欢腾时,吴国却愁云惨淡:交州三郡全部被蜀军所得,广州六郡仅存四郡,荆州仅存的江夏郡已经风雨飘摇;
也就在今年,屡吃败仗的吴国雪上加霜,太子孙登、左将军朱据、前将军朱桓相继阵亡。
前几天,本就郁郁寡欢的孙权再获噩耗:本已经向吴国称臣的高句丽突然变卦,高句丽王位宫斩杀吴国使臣胡卫,并将其首级送至魏国幽州,转而向魏国称臣。
赋税和徭役本来就重的吴国再陷危机,孙权本欲效仿蜀中变法强国却处处遇阻。
在孙权看来,「对汉人奴隶征税」这项政策应该无关痛痒,但却遭到很多世家旺族的一致反对。
其他的诸如创办国营砖窑、创办国营丝织厂、降低盐税等政策更受到世家门阀和朝臣的一致反对,诸多新政被迫中止。
去年的年初,孙权发现许多门阀或商旅将大批的粮食从海上运往交趾郡,以换取蜀中的丝织产品或「大汉万年」铢钱,并且这种铢钱已经在民间私下流通。
为了制止这种现象,孙权新铸了重达12铢的「以一当五百」大钱,却还是阻挡不住吴中的粮食、硫磺硝石、草药、铁锭等物资流入蜀中。
在百姓和世家商旅们看来,吴国的铢钱已经越来越不值钱,唯有「大汉万年」铢钱才能守住自己的财富,孙权铸造大额铢钱的行为,更加速了这些物资流向蜀中。
财政局局长孟光确实有先见之明,他用自己的铸币守住了蜀中的重要物资,并以此掠夺吴国的同类物资。
在刘闪看来,这不亚于后世的金融战争,自己的「大汉万年」铢钱就相当于后世的「美元」。
不久之后,如果攻占了襄阳,「大汉万年」铢钱很可能会在魏国私下流通,也能掠夺魏国的各种资源。
就在刘闪为自己的「铢钱霸权」欣喜的时候,黄月英的一封奏表将刘闪「雷」得外焦里嫩:蜀中已有三百多名学生完成了小学、大学的全部课程,黄月英上表请示,何时可以在这些优秀学生中寻觅人才。
在刘闪的计划中,除小学和大学之外,他还要办新式的「太学」。
太学将在大学的基础上增加行军布阵、政务处理以及医疗、冶炼等专业知识。
太学招收的是十三四岁的大学毕业生,对口地培养各种急需的人才。
在他的计划中,这将是几年之后的事情,所以他暂时没放在心上。
在刘闪的认识中,完成小学课程的应该还是小孩,完成大学课程的也不过十三、四岁,哪知他下发诏令创立学校时,忘了规定「学生」的入学年龄,也没有明确规定「小学」和「大学」的学习时间。
正是这个漏洞,使得许多二十多岁,甚至三四十岁的百姓抢占了小孩子的入学机会,他们为了「当官」纷纷涌入各地的学校,纷纷在耕作后的夜晚「挑灯夜读」,三百多人仅用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刘闪编制的「大学」课程。
如今,太学还没有创办,大学生却已经毕业,这确实在刘闪的计划之外。
木已成舟,刘闪断不能收回「从大学毕业生」中选拔人才的诏令,只得抱着试一试的想法,给蒋琬写了封信,让他安排这些学生到各县的治所「实习」一段时间,看看他们能否在当地官员的指导下,掌握应有的政务处理技能。
经过十几日不懈的努力和不分昼夜的水战,十几支突冒战船突破了吴军在岳阳的阻截,顺利驶入长江水域,这让屯兵于石首的孙权大骇。
如果蜀军战船在岳阳切断长江航线,岳阳上游的监利、石首将有断粮的危险。
有鉴于此,孙权实在不敢冒险,他赶紧弃守石首,率领着各路退来的10万大军沿江而下,至岳阳下游的洪湖、州陵一线坚守。
至此,吴国的战船很少出现在岳阳的上游,魏延扼守洞庭湖防止吴军袭扰长沙的同时,率领3百艘战船控制着秭归、夷道、江陵、公安、石首至岳阳的长江航道。
鉴于蜀军控制着很长的长江航道,为了减轻后勤补给的压力,刘闪将秭归至夷道的3万兵马调至江陵,主要的粮草和军资都通过江陵中转。
将后勤补给点设在江陵,战线就往东推进了一百多里,这就集中了兵力,更有利于攻取襄阳和东进。
在刘闪和姜维的计划中,北取襄阳是重中之重,刘闪将魏延的2万兵马和原秭归一线的3万兵马都调至江陵,与江北原有的8万大军汇合。
这样一来,江北的姜维就有13万大军可供调遣,更有了魏延这名猛将助阵。
为了拖住吴国,为攻取襄阳创造更好条件,刘闪将松滋的4万大军调至岳阳,与魏容、魏昌的1万水师汇合,做出随时东进的架势。
大军休整一月有余,急于建功立业的武将们纷纷请兵请战。为壮军威,刘闪特意在江陵城外举行了隆重的点将仪式。
点将台前,刘闪震臂高呼道:“兴汉2年,新的一年,新的开始!大将军姜维奉诏,领兵13万北伐;朕,亲率50万大军伐吴!愿我大汉的将士奋勇杀敌,再立新功!”
“陛下,东进伐吴的不是只有5万吗……”一名史官谨慎地问道。
“卧槽!又是你这杠精!朕吓一吓孙权不行吗?”
所有的将领们哈哈大笑,他们已经习惯了刘闪的「胡言乱语」,唯独几名史官一脸的懵逼。
正在此时,突然一阵狂风骤起,点将台西侧的一支军旗应声折断,众将无不惊骇。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刘闪满不在乎地笑道,心头却暗叹:“卧槽!今后一定要将军旗的竹杆全部换成铁杆,以免乱我军心!”
第206章 差之毫厘
汉水,后称汉江,发源于汉中的汉寿县(今陕西宁强县秦岭南麓),整体呈西北至东南的走向。
在南阳郡内,汉水由西向东流经襄阳和樊城,然后突然转向,截断大洪山的余脉后,呈「S形」往东南而去,最后在江夏郡的夏口汇入长江。
去年,刘闪与吴国在长江一线鏖战的时候,姜维以重兵堵住襄阳的南大门,防止魏军出襄阳南下的同时,也多次领兵前去试探,奈何满宠在南门的瓮城外另布有三座大寨,极难攻破。
加之满宠铁了心据城死守,姜维一时间之间也想不出取城之法。
“大将军,满宠死守襄阳,我军几番挑战他都据城不出!依末将看来,襄阳城城池坚固,极难攻破,不如效仿家父当年之法,先攻樊城断其退路和粮道,逼满宠出城交战!”
关索说出自己的建议后,众将皆点头同意,吴懿也建议道:“大将军,我军可在邔县扎木筏沿汉水而上,攻取樊城应该不难!”
“仅仅攻樊城还不够!”魏延指着地图说道:“大将军,诸位将军,我军在攻下樊城之后,还应西取邓县、山都、筑阳三城,断其汉水上游之道,唯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憋死满宠!”
姜维点点头说道:“此法我早就想过,但细作报告说,襄阳城中的粮草足够5万魏军一年之用。若吴军的战船从夏口沿汉水而上,断我汉水之粮道,我大军岂不危险?”
“大将军,邔县至宜城一线河道狭窄,吴军惧怕我军的燃烧弹必不敢来!况且吴军在长江一线尚且难以自保,如何敢分兵汉水反助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