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母后她……也有自己的苦衷,她也是为陛下着想,她不想让陛下分心,更不想陛下有任何的牵绊,终有一日,陛下会明白她的苦心。”
貂蝉犹豫着,还是信守着自己对孙夫人的承诺,心里却默默地叹息:“陛下心系大汉天下,终究只是一个男人!母后心细如尘,她用心良苦,或许陛下永远也不会明白!”
刘闪刚刚与孙夫人团聚,刚刚体会到家的温暖,却很快又与亲人咫尺天涯两相隔。
刘闪确实不想做个「孤家寡人」,孙夫人离去之后,他又想起自己失散多年的姐姐。
奈何邓艾死守着关中的重要关卡,无法与魏国境内的细作取得联系。因此,刘闪的目光就转向了长江北岸的襄阳城。
“传朕口谕:令,大将军尽快击败诸葛谨,尽快攻占襄阳!”
第198章 功亏一篑
姜维没有用火攻,也没有用水攻,更没有用炸弹,他仅仅用了几百堆枯草,仅用半日就攻占了诸葛谨重兵把守的江陵城,这让满宠极为震动。
满宠的大军直逼荆门和远安城下,他其实也做了两手准备:首先,满宠牵制住姜维的大部分兵马,使其不能全力攻打江陵,他就是在等姜维的大军粮尽。
届时,满宠就可与江陵的吴军两路夹击将其击败,这是满宠最想要的结果。
然而,诸葛谨丢了江陵并往江夏退走,姜维复得粮草,这个计划已经不可能实现,满宠也不可能拿魏国的兵卒去救援诸葛谨,他立刻启动了自己的备用计划:收缩兵力,死守襄阳。
由于襄阳南门的瓮城已经建成,满宠再也不主动出击,也不与姜维斗智,他采用最为稳妥的「死守」策略,在襄阳南门的瓮城外布下三座坚固的大营。
满宠相信,姜维纵有雄兵百万也难以突破「铁打的襄阳」。
两年前,荆州还在吴国的手上。当时的蜀中兵员不足,粮草紧缺,国力衰弱。
如果在那时候攻占了襄阳,不仅将与魏国正面对抗,还可能被吴国在背后捅一刀,这绝不是明智的选择。
在那个时候,将襄阳交给吴国,让魏吴两国彼此消耗,蜀军正好抽身而出休养生息。
就算魏军重新攻占了襄阳,就算魏军沿着汉水而下,他们也只能威胁到吴国。
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
现在,大汉的国力已经超越了吴国,虽然与魏国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已经有了与魏国正面相抗的实力,此时攻占襄阳就非常有必要。
刘闪自然知道,当初蒙古人就是攻占襄阳以后,顺着汉水入长江攻取鄂州,致使南宋的防御体系顿时崩溃,刘闪清醒地认识到襄阳的重要性:要控制长江,首先要控制汉水,要控制汉水,必先取襄阳。
如今,荆州的大部分郡县已经归于大汉,就算刘闪不下口谕,姜维也会尽快攻取襄阳,将魏军?止在襄阳以北,他绝不许魏国威胁到荆州的南郡,更不许魏国的水师沿汉水南下威胁长江一线。
就在满宠收缩兵力于襄阳之时,姜维却领着8千步卒,沿着扬水以南往竟陵开进。
得知满宠战略的改变后,姜维大胆地将荆门和远安放了空城,让张绍、傅佥、文钦三将立刻引兵出发,南下江陵后再沿着扬水以北往东追击。
姜维的目的很明确,要攻襄阳,必先击败诸葛谨仅剩的4万大军,绝不许他退回江夏!若让其死灰复燃,姜维没法放开手脚北取襄阳。
江陵距离竟陵大约有70里,根据探马来报,诸葛谨的大军正在姜维的身后5里位置,由于扬水的阻隔,姜维也没有足够的木筏,诸葛谨近在咫尺,他却没法立刻渡过扬水回头阻截。
确认了诸葛谨的路线后,姜维令2千兵马星夜赶往竟陵以南,抢先扎好木筏渡过扬水占领竟陵。
在张绍、傅佥的大军追上诸葛谨之前,姜维则引着6千兵马与其保持平行位置,确保诸葛谨不会中途改道,从而使自己的围歼计划功亏一篑。
半夜时分,探马来报,诸葛谨的大军突然加速赶往竟陵方向。
姜维不用望远镜也能看到扬水北岸的吴军往东而行,因为吴兵的火把犹如长龙一般,延绵七八里远。
“哼!满天星斗,月亮高挂,还需要打火把?诸葛谨!难道你也学会了瞒天过海之法?”姜维冷冷地笑着。
姜维盘算着时间,张绍、傅佥的追兵要等到天亮之后才能赶到江陵,姜维便令兵卒原地扎帐篷休息,并让探马密切注视扬水的北岸。
卯时时分,大雾渐渐升起,十步之内不可视物,正在帐中休息的姜维亦被冻醒。
“大将军,探马来报,张将军和傅将军的大军已至长湖,先头部队正在往竟陵方向追赶!”
“他们这么快?”姜维很是惊讶:“北岸有何动静?”
“禀大将军,暂无动静!”
“暂无动静?”姜维疑惑地问道,突然大叫道:“遭了!大事不好!全军南下追击!快!”
校事即将出帐传令时,姜维大声说道:“慢者!令吴懿、吴班率1万精兵沿江而下,至公安城的北岸阻截吴兵!令张绍、傅佥休整半日,然后北上,屯兵于襄阳以南的中卢小城。”
姜维猛抽自己的嘴巴,两侧的脸被打得通红。他把诸葛谨想得太聪明,自己也想得太多!
昨夜,打着火把往东而去的就是吴军的主力,并不是诸葛谨的瞒天过海之计!
姜维本以为诸葛谨故意做出大军东进的架势,目的是将自己引到竟陵去阻截,他就有足够的时间抢扎木筏南渡扬水,这样一来自己就扑了空,而吴军的主力却已趁着大雾南下,最多正午时分就可到达长江边。
姜维确实没有猜错,诸葛谨率大军东进20里后,却闻姜维并未追来,考虑到竟陵城可能已被蜀兵占领,诸葛谨作出一个近乎疯狂的决定:南渡扬水!
在这寒风呼啸的隆冬季节,在没有木筏和渡船的情况下,4万吴兵毫不犹豫地跳入冰冷刺骨的扬水之中,抢在姜维的6千兵马前来阻截之前渡过了扬水。
此时的雾气实在太大,探马很难准确地发现诸葛谨大军的位置,姜维自知希望渺茫,他只能凭着直觉往南追击,同时期待吴班和吴懿能尽快赶到公安城的北岸,这是距离长江最近的地方,诸葛谨若想逃走,他一定会在此处登船。
大雾中,诸葛谨率领的吴兵如同饿狼一般往公安方向狂奔,这并不是他们急于逃生,而是实在太冷!
他们全身的衣甲都被冰水浸湿,如果停下很快就会被冻死,唯有不停地奔跑才有可能保住性命。
时间快到午时,大批的吴军集结于长江北岸,他们厮声力竭地朝着江面大喊大叫,很快就有好几条楼船靠在岸边。
此时,接到命令率兵赶来的吴懿、吴班二将还在20里之外,姜维急匆匆地赶到岸边时,2艘楼船已将最后一批吴兵运至长江南岸。
“南岸已有10万吴兵!孙权、陆逊、诸葛谨和众多的吴军将领皆在南岸!公安城已是孤城,陛下危矣!”
姜维为自己的失误懊恼不已,可惜吴国的战船封锁着江面,除了懊悔之外,姜维还能做什么呢?
第199章 全身而退
“陛下,城中粮草已经所剩不多,诸葛谨已经退来,若10万吴兵若是集结完毕,我军必危,得尽快寻求援兵才是!”
“陛下,可否让赵将军和夏侯将军的骑兵……”
“不行!吴国正在豫章和庐陵集结兵马,若调走赵将军和夏侯将军,吴军必会兵进长沙、桂阳二郡!这支骑兵绝不可以轻动!”
“眼下魏将军被阻在洞庭湖,唯一的援军就只有信陵和夷道。陛下,吴军人多势众,应早作打算才是!”
“朕已令张翼、罗宪和吕祥坚守不出,他们不会来援!”
刘闪云淡风轻地说道,似乎没有把城外的10万吴军放在眼里。
此时,城中的粮草很快就要耗尽,蒋舒和高翔早就沉不住气了。
“向将军,你马上命斥候将这封信送至江北,再让他告诉大将军,就说朕自有解围之法,让他不必忧虑,安心攻打襄阳即可!”
向宠领命而去,高翔和蒋舒立刻围上来,欣喜地问道:“陛下,有何妙计?”
“朕在骗大将军呢!”刘闪满不在乎地笑道:“对了,朕记得吴军登岸后,重点围困西门和南门,现在为何改转围东门和南门?”
“陛下,西面有松滋河挡路,唯有一排露出水面的石墩可以通行;北有长江阻隔无法通过,孙权重点围困南门和北门,就是希望我军从西门而出,在这无险可守的平原地带,孙权正好加以围歼。”
“那正好!朕不许张翼将军他们来援,但朕可以与张翼他们汇合。明日就出城,全军开往松滋!”
“陛下,这……岂不正中了陆逊之计?”高翔不解地问道,蒋舒也一脸的懵逼。
“你俩谁可统领4万大军?”刘闪未作解释,却问了个看似无关的问题。
“陛下,城中兵卒建制完整,20个营都有相应的尉官统领,只要不是复杂的穿插迂回,若是常规的行军布阵,我等统领4万大军绝无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