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葬元 (武猎)


  她优雅的比了一个割脖子的动作,意思是杀掉灭口。
  崔秀宁有些无语,她教出来的人,怎么都变成这样了?路上抓了无辜的乳母,到了临安还要杀人灭口。
  但她也不能说错。
  “算了,没必要杀人,给些银元放了她。把孩子带进宫,我顺便来喂。”崔秀宁说道。
  她的奶水很充足,李衍一个人吃不完,刚好再喂一个。
  南秀笑道:“老师高明,这的确是一步妙棋,将来必定有大用。”
  她很清楚,老师这是要把那萧畾之女当成养女了。要是萧畾真能在天竺站稳脚跟,她的女儿就有很大价值。
  这也是她带回孩子的最大原因。
  老师亲自来养,价值就更大。
  崔秀宁觉得此事重大,还是要和李洛商量商量。
  李洛听了她的话,说道:“这倒是个法子。那就养着,估计多半有用。就算没用,就当多养个女儿也不错。嗯,此女出生在西边,又远道而来,就叫徆儿,李徆。”
  “李徆?名字不错啊,比我儿子女儿的名字好听。”崔秀宁言不由衷的笑道。
  李洛叹息道,“捡了个女儿,倒是好事。不过吃亏的可是我啊。”
  崔秀宁不解,“你吃什么亏了?”
  李洛道:“我不吃亏?她抢了我的食儿。”
  什么?
  “妈蛋…”崔秀宁明白了,脸蛋一红就扑上去,一对男女顿时扭打在一起。
  “啪!”的一声,唐王被王后一个过肩摔,摔在榻上,再一个擒拿术,唐主就被制住。
  “投不投降?”女警叱道。
  李洛扭过头,“要是拼刀弓,你拼不过我。信不?”
  “我信。”崔秀宁笑道,“可咱现在是拳脚,你只说投不投降?”
  “降了。”唐王苦笑,“你先放过我。万一让宫人看见,影响不好。”
  崔秀宁放开她,拍拍手,刚要站起来,忽然李洛猛的一扑,从背后抱住她的腰。
  可是崔秀宁的反应极快,在被李洛抱住腰的同时,猛吸一口气收缩腰身,借此一扭腰,一个后扬肘击向袭击者的脑袋,动作又快又狠。
  这是应对敌人从后抱住的格斗战术,崔秀宁对这招很熟悉,几乎是下意识的反击。可是她的肘尖快要击中对方脑袋时,却只能硬生生的停住不发,任由李洛将自己制住。
  “投不投降?”唐王制住王后,不敢松手的呵呵笑道。
  “投降毛线。”王后哭笑不得,“刚才不是姐…行行,我投降了,你厉害。”
  李洛哈哈大笑,“你真给我面子啊!我知道,是你手下留情了。”他放开崔秀宁,“我是想借此告诉你,不能心软,不然就会被人所制。你知道你的弱点么?心不够狠。”
  崔秀宁整理凌乱的衣服,“你说的对,我的确有些心软。但你的心够狠了,我还是心软些更好。就说李徆,既然要养她,就要好好对她,不然干脆不要养。”
  李洛坐起来,“这话,我是最有发言权的。养父母对我不好,所以我当年很恨他们。都不愿意跟他们姓王。”
  崔秀宁问:“你怎么知道自己姓李的?”
  李洛想了想,“是有次养母骂我姓李的小崽子。后来我给钱让他们说实话,原来是当年我被拐来时,衣服最里面藏了个红包。红包里有五十元压岁钱,写着:祝茁壮成长,为李家争光。”
  崔秀宁明白了,“那的确姓李了。可惜后世姓李的人实在太多,很难找到。”
  “洛这个名字,是我自己取得。知道为哈?因为我第一次发财,就是在洛阳北邙,我认为很有意义,觉得自己新生了…”李洛说道。
  他一边说一边喝了口水润润嗓子。
  崔秀宁不想听他的犯罪历史,而且眼看男人已经开启长篇大论的架势,立刻说道:“好吧老公,我都知道了。咱说正事吧,我们在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忽必烈大叔也在中亚西亚大打出手。”
  “让他打。”李洛笑道,“他越有退路,就越不会疯狂,我们北伐也就越容易,北方的元气也能保存。要是他没有退路,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我们需要很多粮食赈灾,需要很多耕牛恢复生产。要花时间消化胜利果实,根本没有心力对付元廷,只能让他折腾。”
  崔秀宁道:“粮食不算太大的问题了。只要把各地豪强土司的粮食挖出来,赈济完全够了。当务之急一是剿匪,二是耕牛,三是县一级官员的人手严重不足。”
  “剿匪,每天都有将士战死。我算过,起码要付出上万人的伤亡,才能完成整个南方的剿匪工作。湖广,广东等地的耕牛缺口也很大,最少要二十万头,我们没有。县级衙门,很多职务都是空缺,总不能让退役将士做县官吧?他们没几个识字。”
  李洛摇头:“剿匪战争的伤亡不可避免,这个先不说它。耕牛么?先用骡马代替吧,不能错过春耕。县衙官员不够,就用退役将士。不要看不起大老粗,他们很多人的确不识字,但他们办事我放心。”
  崔秀宁同意,“那就把因伤退役的低级军官统计出来,无论他们识不识字,全部安排到县级和乡级,识字的优先用。不过,不识字的不能当主官。”
  李洛道:“有件事大臣们很在意,认为我们住的不好,下人又少,请我们修建宫殿,增加宦官宫女。”
  崔秀宁想了想,“我也很矛盾。按道理,我们住的的确不像话,一个国公府估计都比我们强,这宫里大半都是废墟,被蒙元毁了。”
  “可问题是,我们要迁都得。这里只是行在,修好了宫殿,先不说人力物力,估计到时修好我们就搬了。”
  这也是两人一直没有修建皇宫的原因。
  PS:蟹蟹大家支持,求票票,不舒服。晚安。


第651、652节 迁都之议,安南归唐

  迁都,是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
  无他,只因为临安实在不适合作为一个统一王朝的国都。
  就算仅仅作为南朝国都,都不合适。
  李洛打开地图,在北方一划拉,“北宋之前,无论经济还是文化,一直是北方比南方强。为何现在北方不行了?一是战争太多导致人口南迁,二是契丹,金,西夏,蒙古这些政权的长期统治,使得文化衰落,人才不行了。三是水利和环境的恶化。”
  崔秀宁道:“也就是说,南方经济人口上领先也就一百多年?”
  李洛点头:“北宋灭亡是个分水岭。北宋前期,北方仍然占优。不然后周也不能吊打南唐。到了北宋中期,由于契丹和西夏的压力,北方苦难加深,南北开始平分秋色。北宋灭亡,南方超过北方。”
  “所以,未来一定要定都北方。一方面北方在军事上更有战略意义,二是可以带动恢复北方的经济文化。”
  “我们的计划,高丽,日国,辽东,漠南漠北,西域,吐蕃都是要拿下的。那么这个首都,首先在军事上具有最重要的辐射作用。二是在文化上有底蕴,三是经济上的辐射效果最强。”
  崔秀宁道:“所以你一直犹豫是选北京还是西安,洛阳。我倾向于北京。”
  “那我们就要说道说道,仔细分析分析了。”李洛坐下来。
  “首先军事上,未来的威胁最大来自哪里?是东北和日国?在东北和日国都成为本土的情况下,事实上东北方向不会有后世历史上的威胁了。”
  “最大的威胁,来自于西部!一是蒙古帝国,二是奥斯曼帝国,三是绿色东来。你看后世西域和西北变成什么样子了?”
  “中西亚的产油区一动要拿到手里。那就必须长期对西部大陆保持军事压力。丝绸之路也要复兴。蒙元干了一件好事,就是利用被征服者修建了西北到东欧的驿站,这是前所未有的。一定要利用这点,不能让这条东西贯通的驿站废弃。”
  “北京不合适,只能看守东北和草原。可东北和草原将来很难有大威胁,战略和资源地位远远比不上西部。所以,长安最合适!”
  “别拿什么海权说事。都城靠海就能有利于开拓海权?那不是扯淡?德川幕府几百年沿海都城,却闭关锁国了。明清的北京城都离海近,发展出海权强国了么?还有很多天生的岛国,发展出海权了么?”
  “伦敦不是沿海城市,马德里和巴黎更不是,但英国,西班牙和法国都发展出海洋强权了。海权靠的是国策,是战略布局,不是首都是不是靠海。”
  “咱们定都长安,就不能发展海权了?”
  崔秀宁听完李洛的一番演说,还是提出了看法:“蒙古帝国和奥斯曼帝国,未来的确是最大的威胁,除非我们退出中西亚。可中西亚的产油区必须要掌控,我们不可能退出。”
  “从军事和石油资源的角度看,定都长安的确最适合。可问题是,长安开发过度,水土流失严重,关中不再是金城沃土了,还能担负起一个大国首都吗?粮食运输就是个大问题。”
  李洛笑了笑,“所以说,先入为主害死人呐。你去过现在的关中没有?和后世根本就是两码事。看过历史地图没?关中直到明初,还是郁郁葱葱,植被丰茂。”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