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葬元 (武猎)


  海东洛宁城已经成为海京,现在临安又成为南京,大唐已经有两京了。
  “谢圣王!”
  “谢圣王隆恩!”
  父老们纷纷再次下跪,泪撒尘土。
  “起驾!”
  “轰轰!”
  炮声轰鸣声中,数百文武大臣,数万禁军,以及宫人侍卫,还有大量的家属,离开临安,往西而去。
  整个临安城,到处都是百姓的哭声。
  李洛没来之前,他们被元廷重税盘剥,横征暴敛,视同奴婢,活的既艰难又没有尊严。一个蒙古色目大兵,就能随心所欲的夺走他们的一起。
  可是李洛来了之后,他们的负担比之前大降,头也抬起来了,腰也挺得直了。比起赵官家还在的时候,都要好的多。
  仅仅两年,临安城就恢复了以前的繁华,靠的就是圣王的恩德啊。
  现在李洛走了,他们如何不伤心?
  好在圣王不会忘记他们,还以临安为南京,总算让他们有了安慰。
  王后崔秀宁抱着李衍,站在车上回望临安,看着住了两年的地方,不禁泪光涟涟。
  离开海东时是这样,离开临安时也是这样,以后离开江陵时是不是也这样?
  什么时候不再迁移了呢?
  五月初五端阳节,西迁队伍终于到了江陵。
  这沿江大城,数月前还是萧梁都城,如今要成为唐国行在了。
  控制江陵的高朗,立刻组织百姓官员迎接。唐主李洛在盛大的欢迎仪式中,进入了江陵,再进入早就被打扫收拾干净的梁国皇宫。
  “大王,那就是朱雀门。”随驾的辛苦指着东门对李洛介绍道。
  辛苦看着萧梁皇宫,心中也有些感概。她对这里很熟悉,可是这次再来这里,心境却完全不同了。
  李洛进入皇宫,被筛选留用的宦官宫女们在光明殿前的广场上跪了一地,足足两三千人。加上唐宫本来就有的,已经超过四千人。
  其中大多数宦官和宫女,都是十几岁的少男少女。
  李洛很是无语。萧隐真是作孽啊。竟然收了这么多小宦官。当然,这些小宦官都是没饭吃,家里养不活,这才自愿阉割入宫,倒也不是萧隐逼的。
  再怎么样,也比活活饿死强啊。
  “大王,老师,这梁宫共有三大殿,四大宫。用来朝会的,叫光明殿……”大唐大特务,曾经的梁国尚书令高朗介绍道。
  李洛和崔秀宁看着这光明殿,不禁腹诽萧隐奢侈。
  光明殿并不太大,比临安的归德殿也大不了多少。可是都用的琉璃瓦,而且壁画辉煌,贴金镶玉,看上去非常华美。
  萧隐可是一起兵就开始修建皇宫的。而且他是白莲教大佛主,地下能量很大,早在起兵前,就野心勃勃的筹划修建皇宫。就连建材和大匠,也在起兵前准备好了。
  所以萧梁皇宫的规模虽然不大,却规划严密,五脏俱全,绝对不是草草修建。
  精致华美,小而不狭,就是这座宫殿的特点。
  唐公的女官和宦官首领,第一时间将梁宫的宦官宫女带走,重新分配职司。而侍卫们则是到处搜查。
  等到一番折腾,李洛才正式在光明殿升座,接受百官朝贺。
  “大王万寿金安!”数百朝臣跪下叩拜,动作很是整齐。
  李洛坐在宽敞明亮了多的光明殿,这才感觉和在归德殿的不同。
  没错,这光明殿才算是个金銮殿的样子。其他不说,就是这把镶玉紫檀纹龙宝座,和宝座后面的九州江山图雕刻屏风,就是临安没有的。
  “诸卿平身。”李洛温言说道。
  “谢大王!”大臣们礼毕起身。
  高朗首先出列奏道:“大王,萧梁皇宫,也叫大明宫,此殿叫光明殿。请旨知否改名?”
  新主占旧宫,肯定要改名的,这是规矩。
  李洛想了想,“大明宫就给为光华宫,光明殿么,就改为光政殿。”
  “遵旨!”
  紧接着,李洛就下了一道安民诏书,抚慰江陵百姓。
  …………
  五月初八,羊苴咩城的杨序统兵三万南下,攻打缅甸。
  而驻扎在安南的唐将江钧,也统兵三万东进,攻打缅甸。
  驻扎缅甸的元军都是汉军和蛮兵,早就军心浮动,人心惶惶。两路唐军一攻入缅甸,驻缅五万元军立刻土崩瓦解。
  五月下旬,唐军攻占蒲甘曾经的王京蒲甘城,立蒲甘公主阿耶为蒲甘女王。
  被唐军扶持登基得阿耶女王,第一道王命就是向唐国称臣,改蒲甘城为孔明城。这是因为蒲甘有很多孔明庙,尊奉武侯。
  阿耶女王第二道王命,就是在蒲甘设置郡县。将蒲甘全国设为九郡四十九县,任命唐军中的将领为郡县官吏。
  蒲甘事实上成为驻缅唐军军管的地方。
  六月中旬,仅仅在位四个月的安南国王陈益稷,发布诏书《静海军归夏诏》,宣布举国回归华夏。
  安南百姓心中复杂无比,可国主亲自下了《归夏诏》,又有唐军驻扎,硬骨头早被元军杀光了,如何能反抗呢?
  再说,大多数人的确是华夏移民,安南以前的确就是华夏一部,同文同种,他们也没有多少反抗的意识。
  李洛接到陈益稷的《静海军归夏诏》,立刻下诏封陈益稷为静海候,礼部侍郎。
  与此同时,正式改安南为交州,交州大权开始转交给交州牧陈羽。摄政四个月的文天祥回朝。
  至此,安南正式归唐!
  PS:蟹蟹大家支持,求票票,订阅!晚安!


第653、654节 年号:洪武!

  安南正式归唐的消息传到江陵,群臣在光政殿再次叩请李洛称帝。
  之前,五月上旬,有望气者夜中仰望天象,说黯淡多年的紫微星突然大亮,这是人间要出真龙天子了。
  五月中旬,有江中鲤鱼顺江而下,遇风则长,及到东海,化为苍龙,只见白浪滔天,风云色变,干旱大半月的松江大雨如注,三日不歇。
  六月初,益州之南忽然李树开花。临安之北,有青牛鸣叫,声大如雷。
  还有传言,说北方黄河之水开始变清了。
  旬月间,种种祥异,不一而足。
  江陵光政殿内,德高望重,从安南归来的太尉文天祥干脆奏道:“大王不登极位,则华夏正统何在?蒙元北面称尊,置南方于何地焉!”
  林必举奏道:“如今南方一统,民心归唐。而大位久悬,此非福也。伏请大王为天下万民,江山社稷计,速登帝位。”
  牟应龙大声道:“大王再三推辞,莫不是要违拗昊天,抛弃黎民么!”语气很是严厉。
  光政殿“群情汹汹”,大唐学府祭酒黄泽甚至落泪道:“大王不称帝,南国必亡,这官如何能做得!去休去休!”说完摘下官帽,神色悲愤。
  大将都烈嚷嚷道:“大王迟迟不做天子,将士们心中日日不安,这兵如何带得!不教鞑子来打,就要散伙了!”
  文武大臣们说完,都是跪地不起。
  李洛万般无奈,叹息道:“诸卿何须如此,何须如此啊!本来,寡人曾有愿,一日不驱逐鞑虏,一日不敢僭越大位。可既然天意民心如此,那寡人就登基称帝。望诸卿与寡人同免,光复汉家,再造盛世。”
  大王答应了!
  群臣激动万分的一起高呼:“光复汉家,再造盛世!光复汉家,再造盛世!”
  林必举神色振奋的奏道:“还请大王令礼部选定登基吉日!”
  李洛点头道:“那就着礼部选定吉日,操办大殿。”
  礼物尚书吴镇楼出列道:“臣,遵旨!”
  “大鸿胪,鸿胪寺也协助礼部,操办大典。”李洛又点了鸿胪寺卿李签的名字。
  要说满朝最熟悉的礼仪的,就是文天祥和李签了。
  “臣遵旨!”李签很高兴的领命。
  他心情也很复杂。他就是做梦也想不到,有朝一日竟然会为李洛操办登基大典。
  马致远立刻记录道:“华夏三九八三年,唐六年六月初二,群臣再三请上正位,上固辞不得,顺应众意,乃从之。”
  文天祥道:“大王,凡登基之前,必先拟定年号,以免当时仓促。敢问大王,这年号,是交由群臣共议,还是礼部拟定,还是大王亲定?”
  “不过,大王以武定天下,而北元仍在,武功犹需光大。年号少不得一个武字。”
  李洛虽然和崔秀宁早就定好了年号,但还是想听听众人的意见,装模作样一番。
  “那就议议,众卿可有主张?”李洛笑道,“但可畅所欲言也。”
  牟应龙首先奏道:“大王驱除鞑虏,与汉家有再造之功,于百姓有再生之恩,武安天下,威加海内,臣以为,可为武安。”
  “此号不妥!”黄泽立刻反对好友的提议,“大王以武功安定天下,武德昭昭,是该有个武字。可武安之号,已有白起用之。白起者,人屠也。武安之号,不详。”
  “以臣之见,大王乃前唐后裔,柱下子孙,乃是绍休圣绪,圣人之德,武功巍巍,年号可为圣武!”
  “不妥!”邓光先出列,“武安固然不妥。可圣武虽美,却是逆贼安禄山用过的年号!主上怎可沿用?那不是天大的笑话么!”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