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葬元 (武猎)


  西征元军有十万蒙古色目骑兵,十万配备马匹的汉军,两万高丽军,三万日军。数量高达二十五万。
  加上驻扎在六盘山的安西王所部,西征军数量高达三十余万。
  自从蒙古崛起,多次西征,可兵力从未有这次之盛。
  就在三国攻唐之际,忽必烈兵分三路,直扑西域!
  东路军由安西王阿难答率领,从祁连山的吐谷浑故地出发,经过阿尔泰山北麓,入若羌攻进窝阔台汗国。这是当年大唐帝国和西夏征讨西域的路线。
  中路军是主力,由忽必烈亲率,从羌唐大羊同,西走克什米尔(古代属于吐蕃,不属于印度),过阿克赛钦,入于阗,攻打察合台汗国。这条路线是吐蕃帝国历史上征讨西域的路线。
  西路军由云南王也先帖木儿率领,下高原,从克什米尔向西,走瓦罕走廊,突然进入伊尔汗国。事实上伊儿汗国表面上仍然服从元廷,可忽必烈还是决心对其用兵。
  不然,无法真正一统大蒙古国。
  除了更遥远的钦察汗国(金帐汗国),三大汗国都遭遇到元军的兵锋。
  在古代,准备一场大战需要很长时间。三大汗国被忽必烈的战略欺骗迷惑,根本没有准备。等到收到忽必烈西征的消息,无不大惊失色。
  海都等汗王们一边派出信使拿着令箭去各地调遣兵力,一边匆匆忙忙的组织兵马,抵抗元军。
  可是,终究是迟了一些。
  等到元军从吐蕃俯冲而来,他们的兵力还没来得及调集到一起,防御准备也很不充分。而元军虽然远道而来,可却是有备而来。
  首先东路军的安西王安难答所部十万人,于三月上旬来到帕坚古山,海都匆匆组织了三四万汗庭骑兵,亲自赶来阻击。
  安难答根据忽必烈授予的军略,首先以一万日军和一万汉军步兵邀战,吸引求胜心切的海都进攻。
  海都见到阿难答竟然以步兵进攻,认为机会难得,立刻派一万骑兵攻击。
  然而,这就是一个陷阱。
  等到海都的骑兵进攻,隐藏在元军军中的火器突然发射。元军的火器无论威力还是射程和可靠性,和唐军火器都不可同日而语,差了一大截。
  可是突然作为一个杀手锏对付海都,却足以能让海都吃个大亏。
  两万装备劣质火器的汉军一起发射,巨大的爆炸声和密集的弹雨,顿时让海都的一万骑兵伤亡惨重,尤其是战马受到了惊吓。
  海都所部仓促应战,本来就士气不高,突然被这么犀利的火器狠狠当头一击,顿时慌了。
  而早就准备好的几万元军骑兵,乘机发起了全线攻击。
  海都汗大败,所部被杀的,投降的超过三万人,他本人仅率数千骑兵西逃。
  阿难答一路追击,一直追到窝阔台汗国的首都也迷里城,用火炮轰开也迷里城,将海都汗的家属全部擒获。
  三月下旬,海都召集了五万骑兵,要夺回也迷理城。阿难答将擒获的海都家属和官员推到城头示众,然后公布忽必烈圣旨,宣布海都是叛逆,再用火炮凭城轰击,最后出动骑兵反攻。
  海都所部看到人质,听到圣旨,又被火器惊吓,军心涣散之下再次大败。但海都跑路的本事不差,他率领上万骑兵,惶惶逃往察合台汗国。
  号称控弦十万,和忽必烈争斗多年的海都汗,不到一个月两次大败,麾下兵马大多投降了元廷,少数战死。
  然而海都不知道的是,察合台汗国被忽必烈亲率的主力袭击,情况同样糟糕。
  察合台汗国是四大汗国中实力仅次于钦察汗国的存在,占据了河中大部,号称控弦二十万。
  可问题是,察合台汗国的战争准备严重不足。那么大的地盘,要将兵力全部集中起来,短期内绝对做不到。
  三月下旬,忽必烈渡过塔里木河,在库车和察合台汗笃哇调集的八万骑兵决战。忽必烈在战前,首先给笃哇传达了圣旨,说他忘恩负义,是大蒙古国的叛逆,让他投降。
  笃哇又惊又惧,部将们也都是犹豫不决。毕竟忽必烈是大元皇帝,他们虽然反对忽必烈,可此时直接面对忽必烈亲率的大军,仍然感受到反抗的艰难。
  可是笃哇还是决定打。打还是希望,不打,他就只能被送往大都,他的汗国,也将被忽必烈吞并。
  于是,库车大战爆发了。
  这是数十年以来,整个世界最大规模的骑兵决战。
  忽必烈用从李洛那里学来的战术,利用火器狠狠挫败了笃哇的士气,然后利用骑兵围堵,用步兵军阵掩护汉军火器兵,三者结合的持续的进逼轰击,打击笃哇士气,不断给笃哇放血。
  终于,有大将开始背叛笃哇,带着成千上万的骑兵投降忽必烈。
  到了第三天,笃哇被逼无奈,只能发起决战。
  结果可想而知,笃哇大败,死伤数万,投降数万。就是笃哇自己,也被高丽大将高铭射伤耳朵,最后仅率数千骑兵逃走。
  忽必烈乘胜北上,渡过特克斯河,直逼察合台汗国的都城:苹果城(阿力麻里)。
  而笃哇眼见苹果城不守,只能带着家属和汗庭官员西逃。一边召集其他兵马。
  逃入察合台汗国的海都,惊闻笃哇大败西逃,也不敢再去苹果城了,只能也往西逃走。
  于是,忽必烈在南,安西王在北,这对祖孙一南一北的往西追击。而海都汗和笃哇汗则是一起西逃。
  四月初,逃到河中重镇恒罗斯的笃哇汗,身边终于又聚集了赶来汇合的八万多兵马,这才惊魂甫定。
  海都汗闻讯后,也逃到恒罗斯,两军汇合,只剩下十万人了。
  四月中旬,忽必烈的大军终于到了恒罗斯河东岸,与恒罗斯城不到十里距离。
  同时,胜券在握的忽必烈派快马告诉孙子安西王,让他的大军不用来恒罗斯汇合,而是渡过伊犁河,绕过巴尔喀什湖,攻入钦察汗国,吸引钦察汗国主力东来。
  忽必烈很清楚,窝阔台汗国和察合台汗国已经完了,笃哇和海都连接大败,困守恒罗斯,已经翻不出他的手心。
  他的圣旨每天都在往外飞,两大汗国的贵族们,已经都奉诏归附朝廷。笃哇和海都大势已去,部族叛离,已经不足为虑。
  伊尔汗国不敢反抗朝廷,只要云南王的大兵一到,只要接到笃哇和海都大败的消息,伊尔汗只能乖乖奉旨撤藩,然后随军西征。
  接下来,就是三路大军一起西征,进攻实力最强的钦察汗国。
  数月的劳师远征,他终于看到了大蒙古国一统的希望!
  他将在四大汗国的领地设立六个行省。四大汗国将不复存在!万里疆土,数千万子民,将置于大元掌控之下!
  忽必烈看着不远处的恒罗斯城,露出了冰冷的笑容。
  他突然想到李洛,苍老的笑容顿时慢慢消退。
  说起来,他之所以这么容易就连接大胜,还算是“沾”了这个叛臣的光。
  他用南征李洛为掩护,迷惑了海都他们,又用新火器和骑兵结合的新战术,打掉了海都等人的胆气。
  也是李洛一统南国的趋势难以阻止,才逼着他必须要西征一统大蒙古国。
  要是没有新火器,他也不会在如此高龄率军西征。
  “传朕旨意,令日兵和高丽兵搭设浮桥。半月之内,朕要看见海都和笃哇像婴儿那样哭泣,跪在朕的马前请求饶恕!”
  “喳!”一堆蒙古大将领命道,督促日兵和高丽兵搭设浮桥,准备过河。
  “朕的好文人们啊,快写下几道圣旨,射入恒罗斯城吧,告诉你们的蒙古勇士,朕才是大蒙古国的大汗,他们既然还自认为是苍狼白鹿的子孙,既然要尊奉伟大的成吉思汗,就应该向朕,向他们的薛禅可汗效忠!”
  “告诉他们,他们的投下领地不会减少,他们的奴隶不会减少,他们所得到的,将来只会更多。让他们做出明智的选择吧!要么,就等着朕的赏赐和宽恕,要么就等着朕的怒火。如果他们做出了错误的选择,那么长生天将不会保佑他们!”
  随军得蒙古翰林们立刻遵命道:“喳!”
  随即,他们就写出蒙文圣旨,写的很漂亮,只要念出来,就如同草原上的歌曲那旋律动人。
  PS:今天这章需要查很多古代地图资料,今晚只能到这里了。这章是个很大的背景,但不想开支线写,只能通过概述语言简单的交代。蟹蟹支持,大家晚安,求票票!


第649、650节 王固辞不受

  “恭喜大王,如今三国俱灭,大唐一统南国,臣等为大王贺,为大唐贺!”归德殿内,林必举等大臣一起向李洛祝贺朝拜。
  人人脸上洋溢着欣喜之色。大唐一统南国,意味着真正开始一统天下。最不济,也是一个南朝的局面。
  当年蜗居海东的小小侯国,终于一飞冲天,半壁江山在手了。
  而且,大唐连大理和安南也拿了下来,声势更甚南朝南宋。
  尤其是最早从龙的江华元从,就更是高兴。最早跟随大王的,只要现在还有命在,最差也是七品云骑尉的爵位可以传承子孙。
  战死沙场的元从,只要有后,也都少不了封授。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