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汉武帝多次北伐,自据了适合耕种的土地,而不将疆域扩充至草原?
并非不能,实在是没有一点好处。
华夏民族不可能迁移到草原上去放牧,即便是秦始皇、汉武帝这样的雄主,也只能将匈奴驱赶,而做不到占领。
唐朝也是一样,在覆灭突厥,生擒颉利之后,也面临这个问题。
不过李世民选择了不一样的方式,他扶持了弱小的薛延陀,让薛延陀成为了北地之王,利用薛延陀来获得好处。
薛延陀也乖乖的给唐朝当小弟,每年以马、牛、羊、驼、貂皮等进贡,数量之大,动辄数千,甚至数万。
武德初年,唐军所有骑兵加起来不足四千,其中三千还是进贡突厥换来的。
现在常备战马七十万,大军出征,步卒都能分得战马代步。
华夏王朝历朝历代,唯唐朝奢侈如此,这其中薛延陀就功不可没。
不过狼就是狼,养大的终究会咬人的。
李世民当初扶持薛延陀的时候,就以预料到了。
近年来薛延陀就有些不听话了,若非高句丽事起,李世民都有心先将薛延陀灭了,在扶持一个新的,养肥自己。
李治这态度,也跟李世民一样,权当北地霸主薛延陀是自家养的狗,听话就养着获利,不听话就一棒子打死。
对此李元瑷也觉得理所当然,这世上没有完美的政策。
至少在李世民、李治这里,所养的狗是驯服住的。
让自家狗咬了的是武则天。
告别了李治,李元瑷立刻招集北地的木匠,让他们根据自己所绘制的草图制作运粮器械。
“这是独轮车?这是什么独轮车?”
木匠们聚在一处,看着李元瑷的图纸,脑子上都是问号。
独轮车这东西在西汉的时候就有了,当时叫鹿车、辘轳车,不过不太实用。
蜀汉时期,诸葛亮改良了鹿车,发明木牛流马让独轮车开始实用起来。
经过几百年的衍变,独轮车越来越简单,也越来越实用,为世人说接受。
但是李元瑷绘制的这独轮车就奇怪了。
它形态巨大,比之一般小巧的独轮车要大上三四倍,后面虽然有使力推送的把手,可两脚的着力停车平衡点却是在车头,车头还有为牲口准备的缰绳,最为关键的还是车架中间有根粗长的棍子。
一个个经验十足的木匠都瞧得不明所以。
李元瑷也不意外,这种独轮车在宋朝才会出现,而且还是北方特有品种。
宋应星在天工开物舟车中描绘并记述了南北方独轮车之驾法:北方独轮车,人推其后,驴曳其前;南方独轮车,仅视一人之力而推之。
有先见之明的木匠,这时看着那粗长的木棍,抢先呼出来:“这是加帆车?尽管跟加帆车不一样,这木棍,定是加帆用的。”
李元瑷拍掌以示鼓励。
中国古人智深似海,公元五世纪就开始利用风力行车。
确切的说李元瑷拿出来的是风力独轮车,风力独轮车这在明末清初传到欧洲后,还成引起了巨大反响。
乌珠穆沁马确实不适合驮重,但是这种风力独轮车前有风力相助,后有人力推送,自身又有力学原理的加成,即便不善于负重的载人马,以之运送货物也不是问题。
第131章 哈唐
在能工巧匠加班加点的埋头苦干之下,一辆辆风力独轮车打造成型。
李元瑷有心试一试风力独轮车的效果,让人找来一匹军马,然后支起了一块帛布,随便往车上装了八百斤的货物,让人去推。
北地风大,帛布风帆给吹成了拱形。
匠人有些费力的就独轮车提起,随着军马前行,马、人、风一起使力,加之独轮车的力学动力,匠人是越走越轻松。
军马不善于负重,但面对风力独轮车的动能,拉千斤货物,反而比背负人甲加起来两百斤的骑士更加轻松。
军马可行,乌珠穆沁马哪有不适合的道理。
韦霖是蓟城的老木匠,他有一个布商的女婿,见李元瑷最近几日都与他们泡在一起,言谈间并没有多少高高在上,反而会耐心的听取他们的意见,鼓着勇气道:“商,商王殿下,这风力独轮车需要好的帛布。小的,小的女婿是布商,您,您看”
李元瑷看着面前拘谨的木匠,笑道:“不用紧张,让你费心了。不过风帆的材料,孤已让朝廷筹备,就不麻烦了。”
这说曹操,曹操到。
一车车软皮革运到了营地,李元瑷也在心底暗自佩服,唐王朝这个国家机器确实了得。
自己所需的物资,不说要什么有什么,但是在李治、刘洎、马周乃至于长安城房玄龄的运转下,几乎都能得到满足。
“你看,你安排一些人手,将这些软皮革都裁了,用来做风帆。”
韦霖瞧得是瞠目结舌,“这”话都说不出来了。
他想说,这也太奢侈了。
这个时代常用的材料是布、帛、革、毡四种。
其中革、毡最贵,革以动物皮制成,需要经过很多工艺,尤其是这种软皮革更是如此。
一般只有帐篷、皮靴这样需要防火防雨的设备才用得上。
以软皮革做风帆,是不是太奢侈了?
李元瑷不用跟韦霖解释那么多,特地调来软皮革当然有他的用意。
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薛延陀。
李治征集两千乌珠穆沁马的指令传到了草原深处。
拔灼听闻此事怒不可遏,直闯自己父亲的帅帐,高呼道:“父汗,唐人欺我们太甚。我们连年给填满进贡,马、牛、羊、驼、貂皮、狼皮不敢有任何懈怠。可他们呢?偏向阿史那思摩,一点也不尊重信任我们,明摆着在用突厥防备我们。现在一开口就要两千乌珠穆沁马,凭什么,他要我们就给?我不服,不能给。”
薛延陀可汗夷男有些失望的看着自己的这个嫡子,怒道:“拔灼,蛮力带不来部族强大,只会带来灭亡。”
夷男也深受汉化影响,对于自己的嫡子疼爱有加,一心想将他培养成下一任可汗。
可是拔灼性格暴戾,勇而无谋,屡劝不止,让他为此伤透了心。
拔灼同样以失望的目光看着自己的父亲,道:“父汗,我们薛延陀是草原上的雄鹰,是草原上的恶狼。我们要的是自由,不是李家养的狗。我们应该向冒顿、颉利那样,去劫掠他们,而不是给他们上贡。”
“滚!”夷男气得险些晕阙过去,抓去面前的酒壶就往拔灼头上丢去。
真当自己想当狗嘛?
贞观十五年,夷男想着现今自己已经是坐拥二十万铁骑的大可汗,没有必要对唐廷唯唯诺诺。
唐廷应该给自己一定的尊重。
正逢李世民调阿史那思摩领颉利旧部,十多万百姓、精兵四万、马匹九万渡过黄河,建牙廷于旧定襄城,似有用突厥牵制自己的意思。
夷男有心吞并阿史那思摩,命令其子大度设领薛延陀本部及同罗、仆骨、回纥、白雷等部二十万军队过漠南。
结果李绩直接以六万兵士以少胜多,教会了他们一个道理。
大唐能扶持他们成为北地之王,也能一脚将他们打下地狱。
那一战五万族人为唐军生擒,粮草辎重全部为唐军所获,直接导致他们的族人挨不过那个冬天。
原本坐拥二十万铁骑的大可汗,实力缩水一半,威信也受到严重打击。
那一刻夷男彻底明白了,其实当一条听话的狗,挺好的。
夷男无力的摊在了王座上,心知自己时日无多,如果将汗位传给拔灼,薛延陀真的不复存在了。
“叫曳莽突利失来,让他亲自将两千乌珠穆沁马送往蓟城。”
曳莽突利失是他的庶长子,自幼接受华夏化洗礼,对于华夏极为仰慕,甚至多次自请入长安为官。
随着两千乌珠穆沁马的送达,李元瑷先前筹备计划几乎完成了。
现在就等粮食从江南河运至蓟城。
这日李元瑷一早为李治叫道临朔宫。
当他抵达的时候,李治正与曳莽突利失相谈甚欢。
李治见李元瑷到来,说道:“十六叔,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薛延陀可汗夷男长子曳莽突利失,他对我大唐倾慕已久,愿为我朝效力。你此次东去运粮,将他一并带去吧,让他跟着为我朝效力。”
李元瑷从未听过李治叫自己“十六叔”叫的那么直接上口,登时明白这腹黑的小家伙是在算计着什么东西。
这没等他问好,曳莽突利失已经先一步自我介绍道:“薛延陀曳莽突利失见过商王殿下,您可以叫我薛曳莽,这是我给自己取的名字。曳莽恨不能生在唐廷,愿商王给予在下一次朝见圣人的机会。”
薛曳莽?
李元瑷看着面前这位三五大粗的草原汉子,恭恭敬敬的用华夏大礼,躬身在面前,微微眯着眼,心底默念了一句:莫不是这就是传说中的哈唐份子?
不同于后世的哈日哈韩哈美各种哈,在这个时代除了李承乾这个脑残,几乎都在哈唐。
李元瑷见李治给自己施了个眼色,欣然道:“少族长有此心,某哪有不应之理。此次东去,时间定为十一月初,到时候少族长与我一并动身。”
相似小说推荐
-
朝为田舍郎 (贼眉鼠眼) 起点VIP2021-06-24完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大唐天宝,顾青身着布衣从烟尘里走来,在长安皇城的大道上,看着鳞...
-
北宋之无双国士 (墙头上的猫1) 起点VIP2021-08-31完结我爹,大宋文宗!我娘,大族薛家女!我大哥,进士!我二哥,进士!我三哥,进士!所以我混吃等死应该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