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咕!咕咕!”
天上传来了清脆的鸣叫声。
渊盖苏面色大喜,伸手指入嘴,吹了个嘹亮的口哨。
一只黝黑的大鹰从天而降,稳当的落在了渊盖苏的手臂上。
渊盖苏叮嘱身旁亲卫去将冻肉化开,随手从黑鹰的脚旁取下了一个小竹筒。
东北多山,山中多鹰。
高句丽属于多民族国家,其人民主要是濊貊、扶余人和汉人,但随着实力的不住扩张,又吸收一部分靺鞨人、古朝鲜遗民及三韩人。
靺鞨也就是后世的女真,最善于擅于鹰训鹰。
渊盖苏看中了鹰的迅敏机警,特地训练了输送情报的信鹰。
从辽东至鸭绿栅,沿途山林崎岖,极难行走,传递消息都非易事。但于信鹰而言,来去不过几日功夫。
让黑鹰爬在自己肩头,渊盖苏腾出手来,取信看信,信中道明夜袭失败。
渊盖苏无奈的一叹,到也没怎么在意。
唐军的战斗力,他早已见识过了。较之昔年的隋军,强悍不止一个档次。想要在野战中打赢他们,委实不容易。
但瞧到依计拆毁了辽东桥,忍不住昂首大笑:“好,太好了。辽东桥毁,唐军的粮食至少延误半月。”
辽东那边地势复杂,也算是贫瘠之地。
当年曹操从郭嘉计策征伐辽东,就曾因环境恶劣,险些覆没。
那边可以看的大河也就辽水与辽水的支流小辽水。
唯有这两条河流能够阻挡唐军后勤的时间,辽水桥断,大功成了一半。
“大莫离支!”
高惠真戳着手,来到近处,道:“唐军现在凭借着柞木炭,日子过得极其舒适。与大莫离支的定计有些不符啊!”
渊盖苏很明显的感觉到了高惠真的态度不那么友好。
他心底不快,却没有显露。
高句丽前任荣留王颇有干略,因高句丽兵权为五部耨萨控制,荣留王想要收缴兵权,和他的大臣们计划除掉一些高句丽内部颇有势力的将领,第一个动手的就是渊盖苏。
渊盖苏反将一军,先下手为强,这一政治反杀是跟五部耨萨协商过得。
渊盖苏得到了渊盖苏的尊荣,然后立荣留王的侄子高藏为王并摄政,成为高句丽的摄政王。
而五部耨萨也大口的吃肉,从这一次政治事变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
五部耨萨也因此跟渊盖苏捆绑在了一处。
因利益合,自然也会因利益分。
北部耨萨高延寿就因渊盖苏放弃鸭绿栅以西三十余城池而跟渊盖苏分道扬镳。
其余几位耨萨,背地里也多有不满。若不是唐军太过强势,强势的让他们感受到了灭国亡族的危机,不得不听从渊盖苏的调派。
高句丽内部已经奔崩离析了。
但彼此之间不和谐的态度已经显露出来。
渊盖苏听高惠真公然揭自己的短,只能忍着怒气:这真出乎他的意料。
于他所谋,唐军受不住东北酷寒是一大胜利要素。
结果对岸的唐军军营热火朝天,一道夜晚炭火通明,远远眺望都觉得热浪逼人。
唐军竟然就地取材,在周边砍伐柞木树,还在军营里制造土窑,就地制炭。
他们在东北生活了一辈子,还不知道柞木树可以制成上等的柞木炭来取暖过冬。
情况似乎反了过来。
唐军那边热火朝天,他们这边冻得直打哆嗦。固然东北人耐寒抗寒,可该冷的,一样会冷。他们所用的木炭,根本维持不了太长时间,尤其是入夜,谁还大半夜的起来加炭加火?
于是,他们东施效颦,也砍伐柞木树制炭。
结果柞木树是硬木,没有一定的制窑技术,想要制成木炭?
痴人说梦。
费劲千辛万苦,弄出来一根根能够烧出火还冒着黑烟的木炭,直将渊盖苏的鼻子都气歪了。
无法,只能老老实实的挨冻。
尤其是双方彼此都没有冬季出战的经验,对于炭火的理解不是很足。
李元瑷在制作柞木炭的时候,再三说明了炭火中毒的关键。而高句丽却没有这种经验,大量的使用寻常木炭,不少人木炭中毒。
两相一比较起来,反而是高句丽这边吃了大亏。
渊盖苏目前是有苦难言。
“你看!”
渊盖苏自傲的将信递给高惠真,说道:“耨萨莫要心急,胜负尽在我们手中。”
高惠真接过信来细看,面色也是大喜,相比不服渊盖苏,退唐军才是第一要务。
“如此说来,唐军有断粮之危?”
“然也!”渊盖苏决然道:“除非他们能长出翅膀来。粮草绝无按时送到的可能。待唐军断粮,就是我们出击的时候”
他双目炽热,这一仗他连小胜都不能。
折损太多,放弃太多,即便小胜依旧会受到质疑,地位不保。
唯有大胜,轰轰烈烈的大胜,才能才能震慑住已经不服不满的不安因素。
第136章 大将拜服
张宝相、薛曳莽神色敬畏的看着面前的桥,震撼了许久许久说不出一句话来。
他们两人是亲眼看着这桥梁,一点点的搭建而成的。
没有一根铁锭,不用石灰,不用石条,甚至连绳索固定都没有用,只是用一根根的木头嫁接着,然后木桥就成了。
什么情况?
这是在做梦嘛?
有这么造桥的?
别说他人想象不到,就算亲眼见这木桥一点一点搭建成功的张宝相、薛曳莽都如做梦一样,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是什么情况?
半日伐木,半日搭建,一日时间,这木桥就搭建成了?
他们自然是不知道,李元瑷搭建这木桥用的手法是后世雪区乡村用的木里伸臂桥。
雪区多山,藏民族部依山而居。
为了生存,为了抵御外敌,藏民修葺堡垒,搭建防御工事,最终根据汉人的伸臂桥,发明出一套独特的防御方法木里伸臂桥。
他们在山与山的连接入口修葺桥墩,每层相隔约寸余左右,横置一木条,以固定牢靠。然后以木头用科学的着力方法,将木头与木头连接起来,手臂一样递伸向河中,逐层向河中递伸数尺,最后在两个“大手臂”上搭上数根两面削平的木杆,就可以通行了。
藏民为了安全,甚至于白天用此办法将木桥搭上,给村里人行走,晚上将抽掉上面的木杆,防止外敌入侵。
这种木里伸臂桥不需要钉子不需要绳索,靠的就是对力学的了解,利用桥基的坚固以及木头与木头的嫁接而成。
根据后世的物理力学专家计算,木里伸臂桥的嫁接方式,极限状态下能够浮空伸出三十米。超过三十米,受力点不足,将会导致桥面崩塌。
辽水胜在湍急,两岸艰巨不过二十米,在伸臂桥的伸展范围之内。
李元瑷见高句丽摧毁了桥面,却没有毁桥基,登时想出了这套法子。
木里伸臂桥看起来困难,说起来却是极其简单。只要懂得物理力学之人,用几根筷子相互嫁接就能够造成简单的类似桥梁的模型。
木里伸臂桥的原理跟这差不了多少。
只要懂得其中原理,这桥就极其简单。
但是你要是不了解个中关键,肇死都搭建不出来。
粮车缓缓行驶在削平的圆木上,渡过了辽水。
张宝相傻呆了良久,除去了身上的衣甲,赤露着身子,来到正在指挥粮车过桥的李元瑷身旁,噗通的一下就跪伏在了地上,叩首道:“张宝相孟浪无知,冲撞了商王。不知商王身怀鲁班奇技,险些误了大事,还望商王宽恕在下,有眼无珠。”
李元瑷大人大量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见张宝相这般诚恳的与自己道歉,那一点点的不快跟着消失了,解下自己的披风套在了面前这位诚心认错的大将身上道:“都尉不必如此,你我术业有专攻,只是见解不同。总之,征战对敌,以你为先。其他琐事,交由我来即可。”
张宝相哪敢不从,恭敬道:“末将听凭吩咐。”
李元瑷扶张宝相起身。
薛曳莽却跪伏了下去,高呼道:“商王真神人也,无钉无绳,制作飞桥,闻所未闻,薛曳莽叩见神人。”
李元瑷见状“哈哈”大笑,随即又云淡风轻的道:“此乃微末小技,不值一提。”
薛曳莽跟是崇拜,心想着自己在薛延陀的那个无知的弟弟,大唐有如此神人坐镇,他胡乱挑事,岂非自取灭亡?
待兵士渡河之后,李元瑷让人将自己搭建的辽水桥拆了。
薛曳莽不明所以问道:“商王,这是为何?将辽水桥拆了,岂非白劳无功?留着它还能造福后人”
李元瑷神秘笑道:“此桥终究是临时搭建,并不稳固。时间一长,难免会有隐患。”他顿了顿,说出了真正的目的:“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让高句丽震撼,让他们以为我们是长翅膀飞过来的,让他们疑神疑鬼去吧。”
其实最关键的他没有说。
这个木里伸臂桥的核心受力点是两岸的桥基。
就如造房子一样,根基打得稳,才能受得住风吹雨打。
木里伸臂桥的双臂没有可靠的受力点,桥基就成了关键。
相似小说推荐
-
朝为田舍郎 (贼眉鼠眼) 起点VIP2021-06-24完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大唐天宝,顾青身着布衣从烟尘里走来,在长安皇城的大道上,看着鳞...
-
北宋之无双国士 (墙头上的猫1) 起点VIP2021-08-31完结我爹,大宋文宗!我娘,大族薛家女!我大哥,进士!我二哥,进士!我三哥,进士!所以我混吃等死应该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