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建造盛唐 (无言不信)


  李元瑷一脸讶异道:“怎么过分了?”
  他真不清楚什么缘由。
  韦挺已经五十过半了,在李元瑷眼里算得上是长辈。
  一起共事,虽是自己的下属,却给足了尊重,莫名的找自己麻烦?
  韦挺怒瞪双眼道:“这是下官跟诸多判官用心计算出来的数字,你随随便便的改动了一下,将它变成自己算出来的?岂不是将我们的功劳一并抹去了?”
  他直接将李元瑷的计算当成了做样子,然后根据他们算出的数字,瞎编一个。
  反正这数额本就不可能做到完美精确的,都会给予一定的意外保障,相差一点,并不碍事。


第120章 直接压下
  李元瑷微微抬眼,道:“你以为你的任务就是算出这几个数字?少将精力用在这方面,有时间研究数字,不如去洛口仓查探一下里面的存粮有余。”
  说着,不理会韦挺,亲自写了一封粮草数额调命书,用自己的大印,盖了上去。
  完全将韦挺撂在一旁了。
  开玩笑!
  这官大一阶压死人,更何况还是正使与副使的差别。
  之前敬他,是因为将之视为长辈,年长。
  这真要找茬,给自己找麻烦,正的,还虚负的?
  争论?
  韦挺这个副使,还不配,跟他争,那是掉自己的价,反而丢脸。
  自己盖了大印的书,他有胆子就不发或者私下篡改。
  那李元瑷还真敬他是条汉子。
  给甩在原地的韦挺脸上阵青阵白,却也不得不拿着调命书离去了。
  这将调命书安排下去,韦挺心底越发不平,当即将几位参与统计的判官叫来,将李元瑷抹去他们功劳的事情细说。
  登时群情激奋,你一言,我一语,充斥了对李元瑷这顶头上司的不满。
  性子火爆的魏州长史封洪道:“为了计算出前线所需粮草,下官起早摸黑,足足计算了八个时辰。商王凭什么一言而决”
  这你一句,我一句的,将不满是发泄出来了,可结果没有半点改变。
  韦挺也颇为尴尬,他的本意是拱火,将这件事情闹大,然后煽动他们抵制反抗李元瑷。
  他这个副使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然而此次负责后勤的属官皆是从河北诸州县的府衙调配的负责事的高级佐官,大多都是人精。一众人在各自州府,没有什么往来。
  这自古人花花心思多,我们彼此素昧平生,凭什么给你当枪使?
  韦挺见无人响应,也只能暗自生气。
  唯有一人暗自奇怪,他叫来济,南阳新野人,东汉中郎将来歙十九世孙,隋朝左翊卫大将军来护儿之子。笃志好学,有词,善谈论,尤晓时务。高祖时,高中进士,得以入朝为官。仕途极其顺利,不过十年在没有任何后台的情况下,从以个微不足道的进士,混到了从六品的通事舍人,并且在此次任务中获得了一席之地。
  来济并未如其他官员一样义愤填膺,而是回到了官署,重新将资料集合一处,开始埋头计算。
  然后他发现算错的是他们,并不是李元瑷。
  “殿下,通事舍人来济求见。”
  这日,李元瑷正在琢磨此次运粮往辽东的人选,忽的来济求见,应了一声,让他入内。
  “见过殿下!”
  “免礼!坐吧。”李元瑷对于这个来济有点印象,他是个臣,口才极佳,情商很高,同时却又人高马大,一脸的络腮大胡,长得一副武官模样,想要印象不深都难。
  来济在一旁席子上坐定,拱手道:“殿下可是有优于九章算术的高明算法?”
  李元瑷并不打算隐瞒,颔首道:“不错,早年我嗜赌如命,对于钱币数额尤为敏感。一次对赌,遇到一方外奇人。他见我对术数有些天赋,就传授了我一些简便的术数算法。个别计算规律,当优于九章算术。”
  这谎说多了,经验也足,各种情况,张口就来。
  来济长吐了口气,道:“这就难怪了!”
  “怎么?”李元瑷带着几分嘲弄的道:“韦副使这是在你们面前搬弄是非了?”
  来济处事圆滑,并未说韦挺的不是,只是道:“副使不信殿下能短时间内算对数额,下官觉得有为不再年少。汉之骠骑,其功其才,寻常人一辈子都难以仰望。事故并不以为殿下是胡乱给一数字,重新整理计算,果如殿下所算一般。之前我们给的数字,过于笼统,不及殿下精确。故而特来向殿下请教”
  李元瑷道:“想学,孤可以教你。不过不是现在。看你虎背熊腰的,武艺军略如何?”
  来济高声道:“君子六艺,了然于胸。军略尚可,习过家传武艺,对付三五人不是问题。即便上了战场,也有一战之力。”
  “那好!”李元瑷双手一合道:“我正愁着此次押送粮草主事的人选,你可敢担此重任?”
  来济激昂道:“定不辱命。”
  “好,就你了!”
  李元瑷就喜欢跟聪明人打交道。
  来济今日来,明显是表明立场的。
  李元瑷不认为韦挺有资格与自己争斗,但对于来济这样愿意站在自己这边的聪明人,却不吝啬给予他立功的机会。
  来济也没有辜负李元瑷对他的期望,当天就将情况与其他属官说明了。
  他们也得知了来济获得重用的消息,顿时悔不当初。
  傍晚,李元瑷得到李治的邀请,一起用膳。
  来到临朔宫。
  李治随手丢了份奏章给李元瑷。
  李元瑷伸手接过,打开一看,却是韦挺的贬罚奏章。
  奏章上表明,韦挺督促粮草不利,贬为象州刺史。
  李元瑷下意识的吞了口唾沫道:“会不会狠了点?”
  李治很淡然的道:“这算什么,倚老卖老,狗眼看人低的东西,都应该滚蛋。这种蛀虫留在庙堂上,只会坏事。”
  李元瑷明白李治说的淡然,心底却窝着火。当然并不事关韦挺,而是庙堂上的那些大臣。
  李治太年轻了,在没有真正掌握大权时,他说的话并不具有公信力。
  情况跟李元瑷遇到的差不多,都觉得他们年少,经验不足,需要累积阅历,不堪大用。
  并不需要参与决策定计一环,只需坐在高位上盖个章表个态就行,余下事情交给他们处理。
  尤其是长孙无忌、褚遂良这一派关陇世家。
  李世民放权给李治,李治却受到了诸多大臣的束缚,没能真正的放开手脚。
  不说傀儡,却也近乎于此。
  与李元瑷不同。
  李元瑷可以无视韦挺,然后提拔来济这样的聪明人,一点一点的挤掉韦挺,他却不能对那些束缚他的宰相重臣做出任何不满的回应。
  只能憋着。
  李治道:“这种事情,一出现,就应该与我说的。直接按下去,免得麻烦。可你不说,我也想看你能不能处理,就忍了忍。现在你占得了优势,也没有留他必要了。”
  “对了,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父皇已经拿下辽东城了!”


第121章 同化
  拿下了辽东城?
  真的假的?
  李元瑷一脸震惊。
  其实李世民征伐高句丽的进程,他大体上知道一些。
  可是他怎么也想不到居然快到这个地步。
  这出征才多久?
  要知道隋朝杨广挥师百万,直至灭亡也没能拿下辽东城。
  李世民所率之兵不过十万,还要除去三万水军。这一月不到就攻克辽东城了?
  李治脸上也有些佩服,道:“父皇每日与我通信,对于前线情况,我了解的并不比任何人少。论及军事水平,父皇即便多年未经战事,亦是当世数一数二的。他此番运用的战术,直接将辽东的高句丽打蒙了,局面完全在他的掌控之中。”
  “太好了!”李元瑷激动的舞动着手臂。
  只要收复了辽东,这一次出征就不亏了。
  随即李元瑷也反应过来,李治泪眼婆娑的卖弄父子情,为得就是能够第一手得到前线的消息吧。
  两人边说边走,来到膳堂。
  各自在席位上坐下。
  席上摆放着北方特有的炖羊肉跟羊杂汤。
  李治年幼,不喜饮酒。
  李元瑷也没有酒瘾,跟李治在一起向来不喝酒。
  闻着带炖羊肉独特的香味,李元瑷食指大动,先割了一块羊肉,大口咀嚼着,接着饮了口羊汤,就着汤汁将嚼碎的羊肉吞下,那滋味,就是一个舒坦。
  李治也随意吃了点,道:“父皇在来信中说,辽东情况有些恶劣,他有将辽东百姓往幽州迁途的想法。”
  李元瑷心下一惊,忙问道:“为什么?这可不是件小事。”
  辽东虽说地广人稀,可挤一挤归纳一下,怎么着也得有十几万上下。
  这十几万人的迁途,所耗费的财力物力,那笔一支大军所耗费的财力物力可要大的多。
  军队至少速度过硬,一天数十百里不在话下。
  十几万人百姓?
  拖家带口,这个抱着娃儿,那个扛着铁锅,能走十里就阿弥陀佛了。
  而且十多万人,如何安置也是一个严重问题。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