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瑷眉头挑了挑,这说词怎么这么熟悉?
貌似阿穆尔当初假冒莫洛国王子也是这么说的,只不过阿穆尔说他父王死了,修跋满只是被围。
难怪没有哭的那么凄惨。
李元瑷胡思乱想着。
阿穆尔得到李元瑷急招,匆匆忙忙的赶来,瞧着一旁的修跋满,惊讶道:“修跋满王子?”
大唐威临四海,阿穆尔就凭假冒朝贡大唐使者的身份便得到了干陁利国的热情款待,负责招呼他的正是修跋满。
李元瑷霍然一动,忙道:“王子快将细节说来!”
原来干陁利国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一直受两种化的冲击。
其一是中原化,另外就是天竺的佛家化。
干陁利国建国很久了,东晋时期,因中原沦陷,一隅之地的晋朝,不得已开海,与东南亚诸国多有往来,干陁利国便是在那时身受汉化影响。
一直到南北朝时期,还有很深的往来。
可自隋朝一统之后,南人北归。
华夏的经济化中心再度转回关中、中原,江南没落,与诸国的商贸往来也少了。
即便他们属于万国来贺中的一员,却因大海之隔,并不密切。
而这个时候,天竺的佛教化席卷干陁利国境内。
干陁利国有一部分人觉得应该与佛陀之国天竺交好往来,而非异教徒的大唐。
两股势力闹得不可开交。
最终引发了兵变,忠诚的佛家信徒佐伊净在巨港起事,创立室利佛逝,简称三佛齐国,定大乘佛教为国教,出兵讨伐异教徒的干陁利国。
佐伊净得到了大量佛教信徒的支持,以碾压式的实力,直捣干陁利国国都。
李元瑷听极缘由,脑中只有四个字“天佑大唐”。
第266章 火中取栗
这李元瑷即便身在江南,也能猜到李治在长安面对的情况。
别说是李治,即便是李世民这种已经证明自己,万众归心的雄主,提议攻伐高句丽的时候都遇到了强烈的反对。
尤其是以魏征为首的大臣,更是连连劝阻,生生将征伐高句丽的时间推迟了三年。
此刻派兵去马来半岛,固然能够取得高额利润,却无可避免的会落得于小国争利的话柄,不利于东南亚的统一。
这利弊之间,尽管李治是决策者,却也不能独断专行,需要庙堂上的朝臣支持,尤其是宰相支持。
唐朝的制度,宰相是有权利驳回皇帝的圣旨调命的。
毕竟谁也不想留人诟病,朝廷迟迟没有动手的原因就是没有合适的机会给自己立一个贞节牌坊。
这苏门答腊岛内乱,佛家信徒佐伊净自立为王,鼓动百姓反干陁利国。
这不正是给了唐朝一个出兵的理由?
今日修跋满来求救兵,日后走与不走那就不是他们说的算了。
请神容易,送神可没那么容易。
李元瑷不再犹疑,立刻道:“修跋满王子放心,孤最讨厌佛家。一口一个放下,要是人人皆如此,人类都得灭亡。这种族都绝了,哪来的往生。孤这便安排你直入长安不,你就在泉州等着,写一封血书于我。孤直接连同上疏奏章,一并八百里加急送往长安。朝廷会不会派兵,这里做不得主,可干陁利国多年诚心上贡,圣人一定不会坐视藩国受委屈欺凌的。”
修跋满现在亦是恨透了佛教,忙道:“某这便写血书求圣人垂怜。”
他说着直接咬破了自己的手指,然后摸出一块方巾,泪声泣下的写了一封血书。
李元瑷毫不迟疑,当即将表示将血书送上京师。
“来人,将修跋满王子好生安排,以二品大员的规格对待!”
二品大员这已经是封疆大吏的规格了。
修跋满自是感动的无以复加。
送走了修跋满,李元瑷立刻让人将泉州刺史李公淹请来。
这位得到李世民赞赏的大臣,已经成为了李元瑷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
他将修跋满的情况与李公淹细说。
李公淹是知道李元瑷对于马来半岛的渴望的,大喜过望,说道:“这太好了,当真是天佑我大唐。”
李元瑷道:“公淹,这是我的意思,你帮着寄给冯暄,让他务必帮忙。”
李公淹见李元瑷并没有给信套上信封,只是给了他一张纸,明白无瞒他之意,看了一眼,只是简简单单的几句话,让冯暄安排商人前往苏门答腊岛,将修跋满抵达泉州,向唐朝求援的消息传播出去。
冯暄是岭南的土皇帝,广州一样有着通海的便利。
一直以来,冯暄就与东南亚的几个岛国有着一定的商贸往来。
他们没有穿过太平洋的本事,但在东南亚海域往来,却无问题。
李公淹愕然看着李元瑷。
李元瑷却眯眼笑道:“有更好的,何必去追求次的?公淹可记得刘玄德是凭什么入主荆州的?”
李公淹略一思索,恍然大悟。
荆州之主原本是单骑入荆的刘景升,但因刘琮投敌,刘备尊刘琦为荆州之主,以他的名义夺取了荆南四郡,然后又向孙权借了江陵,理所当然的从病故的刘錡手上接管荆州。
而今苏门答腊的局面与此有何区别?
佐伊净背叛自己的国王,创建室利佛逝,兵围干陁利国都城,只要佐伊净灭了干陁利国,那么修跋满就是大唐手中的刘錡。
大唐帮他复国,帮他扫平一切反叛势力,将他扶上干陁利国国王的宝座。
只是相比刘錡体弱多病,修跋满身体过于好了些。
但这是事嘛?
苏门答腊岛!
佐伊净亦算是一代枭雄,暗中谋划多年,一举功成。
看着让自己围困的水泄不通的都城,佐伊净并不急着强攻。这大局已定,他不想背负弑主之名。
佐伊净尽管以佛家名义起事,但在他心底却很清楚。
就佛家的理论是无法治理好国家的,要想坐稳位子,还得用大唐的那套。
仁义忠孝还是适用的,不然三天两头的有贼人密谋造反,任谁都受不了。
但就在这时,佐伊净得知了修跋满向大唐求援的消息。
这一瞬间,佐伊净风中凌乱了。
相比西域、北方、东北,南方的一隅之地那就是小儿科。
国与国的战争,就是部落与部落的小打小闹。
几千、上万的兵马与他们而言就是大军了,跟动则着十万的薛延陀、高句丽,跟坐拥三十万骑兵的突厥,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
大唐王朝四面出征,战无不胜,谁也不知道他能调动多少兵马。唯独了解大唐至贞观朝以后,除了第一年,面对颉利可汗兵临渭水认怂,其他大小战役就没输过。
最可怕的是唐朝这二十年所打的大部分战役皆是灭国战
不生则已,胜则灭国。
这一言不合就把人家灭了,一点回旋的余地都没有,谁受得住?
佐伊净只觉得心脏都要跳出了胸腔,他筹谋三载,聚兵亦不过八千,也是凭借这八千,一口气杀到了干陁利国的都城。
这一路取胜收编,至今亦不过一万五兵士。
修跋满真要求得援兵,自己手上的这一万五兵,够唐王朝撒牙缝的嘛?
佐伊净早已经想好了,只要自己取代了干陁利国,第一件事就是备足厚利向唐王朝进贡臣服。
根据他的了解,历代华夏王朝的帝王皆好颜面,只要自己足够虔诚,进贡的礼物给的多,就能讨得欢心。
修跋满这一乞求援兵,可将他的全盘计划都打破了。
握着拳,佐伊净沉吟了片刻,目光露出一丝决然,高喝道:“即刻攻城,不惜任何代价。”
当前局势拖不动,越拖越危险。
不管唐朝是派兵支援还是修书责令他止战,只要在此之前将干陁利国灭了,将事情做绝,成为定局,就能避免与唐帝国的正面冲突。
给佐伊净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动半分跟唐朝作对的想法。
只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只能火中取栗。
第267章 还没使劲
唐朝的驿站制度尤为先进。
身为打天下的君王,李世民很重视消息的传递工作。
只要事关军情,皆可以八百里加急送往长安。
李元瑷一直等不到长安的消息,便知李治采纳了自己的意见。
这出兵协助干陁利国歼灭叛军与帮助干陁利国王子歼灭叛军,扶持他复国是两个概念。
这送上门的便宜哪有不占的道理。
李治一边密谋调派大唐水师做好准备,一边安排右卫将军梁建方南下扬州,统筹全局。
万事俱备,只等干陁利国那边传来灭国之声。
冯暄是岭南的土皇帝,但终归受朝廷管制。
而且冯暄心底很清楚,唐王朝不是收拾不了他们,而是岭南情况特殊,由当地土著与流人组成,不是当地有一定声望的首领担任父母官,不足以服众,会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让他们这些“土皇帝”掌控岭南,有助于稳固岭南的局面。
他们真要将自己当成了“土皇帝”,无视朝廷的政令,唐王朝分分钟就能叫他们做人。
相似小说推荐
-
朝为田舍郎 (贼眉鼠眼) 起点VIP2021-06-24完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大唐天宝,顾青身着布衣从烟尘里走来,在长安皇城的大道上,看着鳞...
-
北宋之无双国士 (墙头上的猫1) 起点VIP2021-08-31完结我爹,大宋文宗!我娘,大族薛家女!我大哥,进士!我二哥,进士!我三哥,进士!所以我混吃等死应该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