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出这个提议,他是一点底气也没有。
毕竟马来半岛孤悬海外,远离大唐本土,固然有不俗利益,却也存有一定风险。
这个时代人暂时无法理解航海的重要,更加不清楚马六甲海峡意味着什么。
短期内李元瑷也无法证明航海的核心价值,毕竟这是一项能够影响千年的大事,需要巩固的根基作为倚仗,不是朝夕可以体现成果的。
可以大踏步迈进,但绝不能拔苗助长。
李元瑷尽管有给予证明的意图,却也死守这个底线。
接下来的事情,李元瑷就不过问了。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这谋取马来半岛的提议尽管是他提出来的,但怎么实施那是朝廷的事。
他一个亲王,手握着十数州的经济大权,再去掺合海外根据地的问题不太好。
所以他很明智的选择了等待旁观,将重心放在泉州的建造以及海船的建造上。
李元瑷主要负责泉州的建造,对于海船的建造他交给了阿穆尔负责督促。
阿穆尔并不懂造船,但是他出生于海商世家,自小在海船上长大的。
见多识广,能够在关键之处给上恰当合适的建议。
对于这个任务,阿穆尔是自信满满。
在阿拉伯入侵萨珊王朝之前,他们的靠山是他的姐夫,是位封疆大吏,家族事业里包括造船厂,有着一定的了解。指点唐朝的船匠制作海船,那是轻而易举的。
然后他自闭了。
阿穆尔苦着脸道:“殿下,您还是找别人替属下吧。属下可没脸在船厂待下去了”
李元瑷并不意外,反而一脸打趣的说道:“怎么了?这是?”
“属下”阿穆尔支支吾吾的,不好意思说出口。
他是给唐朝的船匠生生将脸打肿了。
原本以为唐朝航海事业如此低下,造船业也发达不到那里去,自己脑子里的东西,足以应对。
却不想唐朝的造船业甩他们西方足足一条街。
他这半调子,面对一群专业人氏,将脸面丢到姥姥家去了。
李元瑷对此一点也不奇怪。
相比所向无敌的大唐陆军,大唐水师属于被遗忘的存在。
可不出名,并不意味着不强。
相反中国水师一直处于世界前列。
早在秦汉时期,华夏舰船制造技术已经达到了成熟阶段。制造出了如城楼般的巨舰,能在海上抗风斗浪俗称楼船,汉武帝在平南越和卫氏朝鲜的战争中就曾使用过大规模的海军。
隋唐时期,水师又有了新的发展,隋炀帝杨广东征高句丽时曾多次使用海军,李世民征伐高句丽也动用了五百艘战船,自莱州泛海趋平壤,从海道进攻高句丽。
当然这些都算是小打小闹。
真正厉害的是显庆五年,高宗李治以苏定方为帅攻灭百济。
这一仗唐军十万部队直接跨海而战,有若神兵天降一样,抵达熊津江口,然后发动闪电战,一举攻灭百济。
这将十万部队从山东半岛的成山角渡海运至百济,这还要加上水手、粮草等后勤物资,所需舰船数量是何等庞大。
但是李治敢这么安排调度,足见他对大唐水师有着足够的信心。
显庆五年,往后数亦不过十一年而已。
就目前朝廷对水师的态度,短短十一年,不至于出现跨时代的进步。
故而尽管唐朝还未行航海大业,可他们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并没有落下,只是发展的方向不同。
西方海船以经商为主,辅以防御。
而东方清一色的战舰,楼船、艨艟、斗舰、走舸、游艇、海鹘。
而且东方海船对于风力的运用到了如火纯情的地步,在汉朝的时候,已经采用了四风帆横向倾斜地面对迎风动力技巧,即使在逆风的情况下仍然能够高速前行,无需像西方帆船一样遇风降帆。
西方造船业真正超越东方是在九百年以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造船家把酒船和快帆船合并,建成三桅帆船,这才改变了西方在造船技术上落后于东方的历史,也使西方渐渐的在世界贸易中占到主要的地位。
在三桅帆船出现之前,西方的造船业根本不够东方看得。
波斯、阿拉伯主导这个时代的航海业,只是因为东方的大唐不玩而已。
现在大唐要参与进来,哪有他们的事情?
让阿穆尔负责,只是让他在唐朝船匠进战舰改为商船时,提一些建议,让他们的船匠参考一下,毕竟战舰跟商船是有区别的
但显然阿穆尔是误会了
第265章 天佑大唐
这一到造船厂,阿穆尔就给出了各种意见,将他们西方商船的构造关键细细说明。
结果当看到唐王朝的楼船战舰,只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楼船战舰的宏伟,完全超出阿穆尔的想象。
西方多海,海上作战那是常有的事情,但即便是号称拥有无敌的海军的拜占庭帝国都不见有这么高大的战舰?
用这种战舰改装商船?会不会过于奢侈?
这种笨重的楼船,真的能够适应大海的风浪?
阿穆尔强撑着想要挑毛病,然后竹制龙骨、水密舱概念、平衡斜桁帆都是超先进的科技,皆是他们西方不具备的。
让阿穆尔叹为观止之余,也笑自己坐井观天,有些颜面无存。
李元瑷却看得很清楚,说道:“你只是看到光鲜的一面,这楼船确实了得?但试问哪个商人造的起这样的船舰?这样的船舰在海上航行需要多少人手?开这样的船舰行商,得干多少年才能回本?孤需要的是海上贸易常态化,而不是只有朝廷才能支持,带着政治目的海上展现肌肉。当然这种事情也得干,却无必要常干。”
“你没有必要厚此薄彼,西方的航海确实发达。这是不争的事实,很多地方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让你去监督是要你将西方海船的优点来弥补我们的不足。你既以认识到,我国造船工业的先进,此任务就非你可不了。”
李元瑷的话让阿穆尔心底舒服了许多。
阿穆尔也不敢再起轻视之心,而是敬重的对待每一位船匠,谦逊的说着自己了解的一切。
正如李元瑷所说,西方航海业的发达并非没有可取之处的。
就拿平衡斜桁帆来说,中国船用的是硬帆,而西方用的是软帆。
这两种风帆各有优劣。
中国硬帆用竹等做骨架,兼具横帆与纵帆特点,操作容易,风利用率高,迎风效果极佳,微风下表现也强于西式软帆。结实耐用,经常破的千疮百孔一样用。上帆简单,下帆快,关键时候一刀砍断绳子即可收帆。但缺点就是重,造价高,且不能加装支索,桅杆高度受限,需要多人操控。
西方的软帆因为轻,可以做得很高,亦能产生极大的动能,不需要过多的人力,就能令得满载重物的货船安稳快速的在大海上行走。缺点就是操作繁琐上手极难,需要严苛训练的水手才能掌控。
相比之下,硬帆更加适合打仗,软帆才是商船首选。
唐朝海纳百川之心融入骨髓,船匠理所当然的吸取了软帆这一优点。
对于如何防止长时间航行,给船底板带来的腐蚀问题,西方也极有经验。
这一点也是东方船匠远远不如的。
李元瑷想到的办法是石油沥青,这种化学用品能最大限量的避免船底遭受腐蚀,大幅度的增强海船长时间航行的安全性。
而西方采用的是密集的肋骨和加厚的船壳板来应对这种腐蚀问题。
因为他们的软帆轻,可以增添船肋骨以及加厚船壳板而不造成商船过重的问题。
李元瑷现在是双管齐下,一边增添船肋骨、加厚船壳板,一边又在船底抹上两层石油沥青,以增加海船的安全性。
便在泉州港、海船制作一步步向前迈进的时候。
李元瑷又一度收到了东南亚王子求见的消息。
这一次倒不是一个没有听过的国家,而是位于苏门答腊的干陁利国王子修跋满。
李元瑷怔了怔,这有前车之鉴,他第一反应就是真假问题,想着阿穆尔曾以朝见大唐使者的身份在干陁利国混吃混喝过一段时间,让人将他从船厂叫来,同时也让修跋满入殿面见。
“拜见吴王殿下,求吴王殿下出兵救救父王,救救我干陁利国的子民。”
看着跪伏在面前的修跋满,李元瑷这一次却看不出真伪了。
修跋满说着一口还算流利的华夏语,衣饰相貌皆与亚洲人无异,除了略黑一点之外,并无差别。
这干陁利国位于苏门答腊岛地处赤道附近,潮湿炎热,黑一点理所当然。
“王子起来说话!”
李元瑷心底嘀咕着,这要是假的,可比阿穆尔专业的多。
修跋满流泪满面的起身。
这演技跟阿穆尔比差了一点点,李元瑷琢磨着,阿穆尔哭的那叫一个凄惨
李元瑷不疾不徐的让修跋满慢慢说来。
“殿下,吾父尔德曼一代贤王,仁廕四海,德合天心,却遭部下将领反叛,都城被围,父王生死不知,还望殿下派兵救助。”
相似小说推荐
-
朝为田舍郎 (贼眉鼠眼) 起点VIP2021-06-24完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大唐天宝,顾青身着布衣从烟尘里走来,在长安皇城的大道上,看着鳞...
-
北宋之无双国士 (墙头上的猫1) 起点VIP2021-08-31完结我爹,大宋文宗!我娘,大族薛家女!我大哥,进士!我二哥,进士!我三哥,进士!所以我混吃等死应该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