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建造盛唐 (无言不信)


  征伐高句丽是他人生最后一次任性,他本人也是意识到再拖下去,自己怕是没有精力统兵征伐了。
  不顾魏征、褚遂良的劝诫,执意展开东征。
  东北苦寒,历史上李世民没有等到冬季,因粮草问题,选择退却,而因自己的出现,他们荡平了高句丽,却也在东北呆了一个冬季。
  这让李世民本就不堪的身体更加难以支持。
  若非这些年放权李治,一直处在休养阶段,情况更加危险。
  撑到今日,已经超出李元瑷的预计了。
  不过就算如此,李元瑷心底还是有着一定的不舍。
  这些年若是没有李世民这个便宜老哥的照拂,自己过得不会如此自在。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自己确实收到了李世民的特殊对待。
  李元瑷立刻将李公淹、阿穆尔叫来,安排了下面的工作。
  下一步是最关键的远航,必需交待清楚。
  好在李公淹一直作为他的副手,很多事情都有涉其中,只要不胡乱修改计划,萧规曹随,不会有太大问题。
  至于远航商贸事情有阿穆尔协助,他本是西方商人,精于波斯、阿拉伯语言,又亲自走过航线,有他在李元瑷也放心。
  妥善安排后,李元瑷没有任何耽搁,连夜动身乘坐新开辟的海上航线,由泉州抵达了杭州。
  他并未在杭州多待,只是跟杭州的娄师德谈了小半个时辰,立刻顺着运河抵达了苏州。
  在他到达苏州的时候,刘仁轨、上官仪、狄知逊皆在府衙等候。
  这短短两年江南的变化,让这些心高气傲的大贤对于李元瑷这个上司敬服非常。
  就算大半夜的传召,也没有半点不快。
  听了他们的汇报,李元瑷也对江南的局势做了整体的交待。
  正好夫人徐珑收拾好了行装,两人一起乘船北上。
  乘船的最大好处便是可以日夜不停的赶路,他们可以在船上歇息。
  而今运河通畅,他们船不停歇,水手三班轮换。不过十余日,已达长安渭水之畔。
  李元瑷并未停歇,领着夫人直往皇宫赶去。
  太极宫。
  自灞水山庄避暑归来,李世民接见了在天竺耀武扬威的王玄策后。没过多久,便因天气转凉而肢体僵硬,难以自如行动,连吃喝拉撒都需要人侍奉。
  一代千古贤君,人到暮年受这种屈辱,心情自然悲愤。
  兼之房玄龄病故,李世民哀痛悲哭。
  原本就不堪重负的身体,急转而下。
  一个娇媚的女子轻步来到近处,隐隐作福一拜,说道:“太子殿下,圣人已经安睡,您日夜操劳,小歇一下吧。妾身特地弄了些人参、茯苓、白术熬了碗鸽子汤,圣人如今唯有殿下侍奉才有康复希望。谁都能累到,殿下万万不能。”
  这一番话,说道李治心坎里去了。
  为了怕李世民难堪,自他患病之后,李治便搬到了李世民住所的偏房居住,亲自侍奉左右,喂食喂药,乃至处理屎尿等秽物,亲力亲为。
  这后宫重地,外来妻妾侍婢不可随意进入。
  李世民怜惜儿子辛劳,从后宫中挑选了一些不得宠地位不高的妾俾照顾李治。
  这娇媚女子便是其中之一。
  李治本无心情喝汤,但听女子这样一说,改变了主意,自己若是倒了父皇更加为难了。
  伸手接过汤碗,轻轻吹了吹,抿了抿想试试温度,发现汤汁香滑可口,而且温度恰到好处,显然是经过特别处理过的。
  意外看了女子一眼,他将汤汁一饮而尽。这天气偏冷,一碗暖乎乎的高汤下肚,身体四处只有说不出的舒适感觉。
  娇媚女子亦不说话,不邀功,隐隐作福下去了。
  李治靠着胡床坐下,颇为头疼的揉着脑门。
  直到这一刻,李治真正感受到自己的父皇是多么的高明。
  他自小喜读史记,以史为鉴,了解王朝兴衰。汉朝最大问题即是外戚、宦官,故而对于外戚、宦官,他有着本能的厌恶,对于长孙无忌这个舅舅极为忌惮,一直想不明白为何父皇要留着长孙无忌。
  李世民这一倒下,朝堂上立刻就涌现出许多不平的声音。
  李泰太得以五姓士族为首的士林爱戴,原魏王党居然有蠢蠢欲动的意思。
  尤其是士林中人,居然开始给李泰造势,说李泰仁孝于封地日夜为圣人祈福,而太子却不顾孝道,不许李泰返京,见自己父亲最后一面。
  林林总总乱七八糟。
  长孙无忌便如定海神针一样,以控制着关陇世家,让这些流言蜚语烟消云散。
  不管心底再如何忌惮长孙无忌,李治不得不承认一点,只要长孙无忌在,他就能够相安无事不冒任何风险的接任大统。
  至于未来如何,只能一步步来。
  房遗爱!
  李治有些头疼,根据许敬宗传来的消息,外边蹦跶最欢快的就是这个房家老二。
  当初自己的父亲演了一出拔剑自刎的戏码,就是给房玄龄看得。
  房遗爱是铁杆的魏王党,房玄龄不参与斗争,但相比李承乾的劣迹满满,心底无疑是向着李泰,演这一出,君臣是心照不宣。
  李世民再狠亦不愿不想对跟随自己三十年的房玄龄动手。
  房玄龄懂了,房遗爱却没懂。
  依旧做着从龙的梦!
  李治也是有些抗拒对付房家,房玄龄对于大唐的功劳太大,即便性子冷漠的他也念着一份情,可房遗爱却一步步的挑战他的底线
  胡思乱想间,李治朦朦胧胧的睡去。
  直到给内侍叫醒
  “太子,吴王携王妃求见!”


第271章 讨要人才
  李治骤听此消息,精神为之一振,忙道:“快请他们入内。”
  李世民给他安排了很多后手,不只是长孙无忌,还有李绩、于志宁、张行成、高季辅这些左右臂膀。
  但是别人给的终究不如自己人可靠,哪怕对方是李绩这样的大才。
  李元瑷是第一个自己人,他们的关系有目共睹。
  李元瑷在江南干的越出色,他手中的政治资本越足。
  这也是他不溃余力的支持李元瑷改革江南的缘由之一。
  江南疲敝已久,那个烂摊子,没有人敢接手。
  李元瑷是唯一一个有勇气接此大任的,而且干得非常不错。
  在没有损害江南粮仓的情况下,凭借棉花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棉花带动江南的经济,令得江南的丝绸、茶油、茶叶等特殊商品跟着复苏。
  后来利用干陁利国的内乱开海成功,泉州港口短短年余内就与南边诸多岛国展开贸易往来。根据户部估计,要不了两年泉州就能扭转财政赤字,转亏为盈。
  这还是在没有开通与大食、拂菻、萨珊等西方大国正式往来的情况下。
  如果一切顺利,正式打通东西海上贸易,获利更大。
  江南东道的经济已经由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早已没有了疲敝之态,取而代之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
  至关重要的是以往某地要想发展,须得士绅支持,朝廷拨款才能面面俱到,一举功成。
  而江南变革全靠自我生产的经济刺激,非但无需朝廷拨款,反而上缴了高额税赋之后,利用地方官府的余利自产自用。
  尽管第一桶金赚的不够正大光明,可苦主是百济、倭国、靺鞨,与他们没有什么关系。
  江南的变化可以说是一个奇迹,一个由李元瑷一手缔造的奇迹。
  满朝武无人不服,商鞅、管仲、诸葛亮莫如是也。
  如此政绩,将会是李元瑷未来在庙堂立足的最大资本,也是与长孙无忌对抗的底蕴所在。
  李治心底终究对长孙无忌不放心的。
  “见过太子!”
  李元瑷、徐珑抱拳问好。
  李治脸上挤出一抹笑容道:“十六叔,十六婶,快快免礼,一路辛苦了。都是自家人,无需客气。”
  李治上前扶起李元瑷。
  李元瑷看着面前的青年,似乎除了嘴角长出点点胡须,并没有多少变化。
  二十二的李治看起来依旧如为行冠礼前时的稚嫩,原来还有一点少年老成的感觉,但自从继任太子以后,那种感觉一点点消失了。从外表来看,李治没有继承自己父亲的英武,反而给人一种邻家小弟弟的感觉,一点也不像是这世界最强帝国的王储。
  李元瑷却很清楚面前这个“邻家小弟弟”心思城府有多深。
  “皇兄还好吗?”
  他问了一句。
  李治微微摇了摇头,道:“太医已经尽力,父皇好不容易睡着,就不打扰他。我们在这里等着吧,十六婶可以去立政殿看看小兕子。父皇这一病倒,她旧病也跟着犯了。知道你们回来,她应该会开心些。”
  李元瑷脸色骤变,小兕子的旧病是哮喘,真犯起来,那是要人命的。
  李治忙道:“无妨,小兕子近年来调理的很好,多次说着要去江南。除了每次说到要给她找驸马,她装出几次犯病的样子,也就此次父皇病倒急得真发病了,并不严重。长乐姊姊也一直在宫里陪着”
  李元瑷心底担忧,却也知晓轻重,让徐珑去立政殿了,自己跟着李治一并在殿外等着。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