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建造盛唐 (无言不信)


  商王阁本就位于山腰,又有七层之高,就算是夏季酷热,依然清风不断。
  “父皇,可别受了风寒。”
  李治见状赶忙上前,随手还给李世民拿了一件薄披风。
  “今日倒是奇怪,明明是三伏天,意外阴云密布,昨夜还下了一阵小雨,反倒有些凉了。”
  李世民轻轻摇了摇躺椅,说道:“难得阴天,太子也该出去动动,跟晋阳、长乐她们一并打打马球,活动活动,别闷着屋子里担心闷出病来。至于父皇这里,你无需担心,这天下就没有比你十六叔会享受的人了,父皇在这里悠闲着。”
  他看了一眼,李治身后的太监手上捧着的奏章,说道:“都是弹劾十六的?”
  他卧于病塌,但脑子还很清醒。
  李治已经顺利接管了朝局,除了李泰这个动不得的隐患,没有人可以威胁的了他。
  除了江南的问题,李治是不会来捣他静养的。
  “是的”李治说道:“自儿臣择骆宾王为状元,陆竟为探花之后,就隐隐有这种迹象了。现今他们抓着十六叔蔑视朝廷官员,狂妄自大的把柄,不住的上疏弹劾。”
  李世民笑道:“狂妄?比朕当年如何?朕当年当秦王的时候,可比十六狂多了。”


第263章 大国之君
  李世民还是秦王的时候,天下谁不知道小秦王性子刚烈,桀骜张狂?
  依仗着李渊的宠爱,全然不将庙堂那些居于高位又没有什么本事的大臣看在眼里,即便是李渊最宠幸的两个妃子都入不得他眼,不屑一顾。
  如此行径,亦给他后来争夺太子之位,制造了重重困难,始终给大哥李建成压上一筹。
  “太子要记得,十六是我朝一品亲王。不用担心他狂,他有功在身,又地位崇高,耍耍威风,不碍事。什么时候,他不狂了,你就要留心一二了。”
  当年的他就是如此的,在动了争夺太子野望的时候,前后行径,可谓判若两人。
  李治颔首道:“儿臣明白!”他顿了顿,然后说道:“其实归根究底是江南变化太大,令得很多人坐不住了。尤其是此次科举,儿臣取仕人选,江南士子多余中原、北地,似乎引发了不少的躁动。这些弹劾,表面上针对十六叔无礼。实际却是借题发挥他们有些怕了。”
  李世民悠闲的轻摇竹躺椅,笑道:“科举的出现是为了打破世家在官员上的垄断,但他们根本不放在心上。真要考起来,掌控着章言辞大意的他们不会输。可这殿试的出现等于掐住了他们的命脉,考得再好,最终选择权在朝廷手上。他们的优势不再,慌张是自然的。既然一个个都上疏说十六蔑视朝廷官员,你就替父皇下一到旨意,骂他一顿。反正他皮厚,不会当做一回事。”
  作为父兄,有事没事骂弟弟几句,人之常情。
  “至于棉花,十六心底也清楚,江南不可能独享太久。但这玩意从求购种子,衣被制作皆是他一人之功。见利而红眼,还打着为朝廷的旗号,这不要脸的程度简直比十六还十六。”
  这棉花方面,李世民固然眼红那巨额利润。可心底却清楚的很,李元瑷在这方面做到仁至义尽。
  换做别人从发明到西域采购种子研发制作一条龙全揽,肯定闷声发大财,赚的不亦乐乎。
  就算朝廷明规定为官者不可从商,连亲戚都不允许,也无济于事。
  李世民心底清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只要退居幕后,不参与其中,谁都无可奈何。
  李元瑷直接放弃了这个利润,将之利用于发展江南的大计上。
  朝廷得到了高额的棉税,江南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这还有什么可说的?
  李治听到这里心底有谱了,有老爹罩着,又有许敬宗背黑锅挨骂名,自己有什么怕的?
  “关于十六叔在马来半岛建一个港口,作为补给点,父皇有什么想法?”
  李治诚心求教,这也是他最大的不足。
  战略远见!
  于战略远见这一方面,李治要逊色自己的父亲李世民太多了。尽管他在位期间打下了大唐最大的疆域,但这无光战略,而是用人。
  历史上他对东突厥的处理上就能看出一二,留下了隐患。
  他无法准确的判断此刻占据马来半岛得得失问题。
  毕竟要占据,就要派兵,然后各种辎重运输什么的,都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而且孤军悬壶海外,会有这种不安的因素。
  可能挑起南边的战事
  南方山林密布,多是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域,根本不值得一战。
  简单来说,往西域动兵大赚,往北边动兵小赚,向东北动兵小亏,向南方动兵,血亏。
  南方要人没人,要钱没钱,要未来没未来的,李治不是怕事的主,但真怕南方弄出点事来,拖垮朝廷的经济。
  有李世民这样的老子,李治的压力也是极大。
  不求超过,至少比肩。
  李小九也是一个极有野心的人物,从他给自己弄了一个天皇大帝的称呼就可以看出,有多骚包了。
  李世民也看了李元瑷的上疏,有心考验一下李治,反问:“太子的意思?”
  李治道:“孩儿相信十六叔的判断,这海运一开,马来半岛所控制的马六甲海峡将会是黄金航道,只是我大唐疆域并不跟马来半岛接连。贸然隔着几个国家去站一块疆域,会不会引发周边几个臣服于我们的小国不安,从而导致发生兵祸?这向南发动战事,儿臣有些不愿。”
  李世民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你能考虑道这点已经很好了。”他顿了一顿,说道:“你知道父皇当初在刀口下救了卫公?”
  “儿臣听说过!”李治说道:“卫公当初是隋臣,洞察了太上皇大事,意图往江都告发,因道路阻塞而未能成行,成为阶下囚。太上皇下令将之处死,是父皇在刑场上救了他。”
  李世民笑道:“不错,父皇见他胆气十足,召入幕府,用做三卫。但很快父皇就发现了问题,卫公是大才,尤其是军事上,他谋划之惊奇完全不亚于秦之白起,汉之韩信。只是我俩用兵风格不一样,战术打法无法谈到一块去。你父皇就不吃他那一套,我才是主帅,他再有能力,亦是下属。后来为了不屈才,父皇将他推荐到了巴蜀去帮助李孝恭。”
  “太子觉得父皇与卫公军事上的分歧谁对谁错?”
  李治不知如何回答了,李靖的军事才略是有目共睹的,那是孙吴韩白一个档次的。
  李世民又差到哪里?
  大唐一统,李世民军功至高无二,天策上将岂是虚名?
  李治沉吟片刻,忽的心底一动,说道:“儿臣明白了,父皇是主帅,自然是父皇对的。儿臣不应该瞻前顾后,儿臣是太子,有父皇身在身后,有大唐撑腰,哪怕错的也是对的。”
  李世民开怀笑道:“不错,掌天下之舵,最忌讳举棋不定,政令不一。决策错了又如何?谁没有做错决定的时候?上有大唐,下有良臣,为你撑腰,错的也是对的。马来半岛要不要,无关紧要。不要,损失一些利益而已。我们吃肉,总要分一点汤下去。要,就别怕给人说吃相难看,更别怕引发动荡。你不能不要又去眼红利润,更不能想要,又怕打仗,瞻前顾后。”
  “要,不要,父皇交给你决定。太子要切记,拿得起,放得下,方为大国之君。”


第264章 低调的大唐造船工业
  李治完全听懂了李世民的意思。
  利益往往意味与风险并存。
  面对利益,胆大的选择冒险,胆小的选择后退。
  这是人之常情,但人是最为矛盾是生物。
  冒险可能带来成功,但更有可能让自己陷入危局。后退固然风平浪静,换来的却可能是坐看对方的成功。
  有魄力并非完全是好事,保守退让未必就是错的。
  关键是在于如何对待。
  走错了路,弥补脱困才是关键,而不是后悔自己的冲动。
  对方成功了,要做的不是眼红嫉恨,而是反省然后放下,走别的路。莫要见别人得利就起小人心态,去捣乱或者鸠占鹊巢。
  这才是一国之君应有的气度。
  这一次李世民不只是将决策权给了他,还让他知道一点,身为君王任何决策都得承担后果,也必须做好面对后果的准备,不管结果是好是坏。
  “儿臣决定取之!仅从战略意图而言,这马来半岛位于大唐海岸南端,周边小国密集。若与次建立一个据点,不只是经济,对于南方的控制亦是一大优势,值得冒险”
  李治说是守成之君,那是因为他需要给自己的父亲擦屁股,消磨久战带来的经济负累。
  但他骨子里还是有着开疆扩土的决心的,要不然也不会四方用兵,东灭高句丽、百济,西进黑海,打下汉人王朝最大疆域了。
  李世民淡淡笑道:“那就别怕引发战事,我大唐立国三十年,灭国不知凡几,东西北皆有,唯独无南。真有人闹,正好凑上。”
  江南,泉州。
  李元瑷得知朝廷下定决定占领马来半岛,心底松了口气。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