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从慎重开始 (一笑澄明)


  可是,杨一清为何要去岛国?
  杨一清似乎并不在意。
  当他刚才在偏殿与严成锦会晤的一幕,被史官绘记在案,若有盛世,自会留名青史。
  这便足够了。
  “瓦剌上方是大公国,朝廷还需商议,该如何管制。”
  瓦剌和鞑靼一样,疆域辽阔。
  汉人不愿在那种地方生存,就算打下来,也需派人去镇守。
  否则,徒徒落入大公国和女真人手中。
  杨一清又继续:“此前,臣与唐宋商定,要分唐宋三分之一疆域。”
  李东阳对唐宋东征西讨有些了解。
  唐宋渐渐壮大,对大明未必是好事,“臣以为,不该分给唐宋。”
  “李公所言不假,此朝有香料可交易,日渐繁盛,若再得到疆域,恐怕会成朝廷的威胁啊。”蒋冕道。
  杨一清抬头:“为请唐宋出兵,臣已答应了。”
  “准奏。”朱厚照也不是愿意吃亏的人,岂能白白送给大公国,“老高,舆图上为何没有大公国?”
  这厮该不会想打下来吧?
  严成锦开口道:“新皇,还是先议瓦剌一事,臣以为该重新分配土地,牧民一户封百亩草场,建立律法,令卫所官兵戍边。”
  上一世,草场是划分好的。
  废除部落统治,谁也别想大量蓄养私奴,这样日后想起兵就难了。
  而且,给牧民分发牛羊,也会让他们在草原上安定下来,不至于四处迁徙。
  “这,不如作为藩王的封地。”谢迁道。
  高皇帝时,就将宁王封在九边草原上,这也是可以作为封赏的土地啊。
  严成锦却摇了摇头,道:“本官以为不可,朝廷虽可以将这里作为封地,可交给藩王治理,意味着能蓄养私奴,难以将虏人汉化。”
  朱厚照仔细想了想,命谷大用去文书房拟旨。
  ……
  李府,
  李东阳设宴给杨一清饯别,邀谢迁和蒋冕等内阁几人同饮。
  唯独没请严成锦。
  “应宁,可是有事不便于朝堂道明?小婿若有栽赃,老夫只会秉公。”
  李东阳怀疑杨一清有事瞒着他。
  话音刚落,蒋冕几人深深的看着杨一清。
  能看出来,杨一清与此前有些不同,竟吃了严成锦的弹章,也未坑一声。
  “宾之兄多虑,吾自是未与严成锦同流。”
  杨一清端起一杯酒水,微微抿了一口,笑得十分畅快道:“愚弟又非赴死,诸兄为何满脸悲戚之色?”
  哎呀,这怕不是悲极生乐吧?
  想到这里,李东阳就觉得愧对昔日的同门啊,可严成锦是他的女婿,他还能使坏帮应宁报仇不成?
  宴席散去,杨一清回到府中时,下人已收拾细软。
  一顶蓝色的大轿子停在无人的拐角处。
  杨一清走上前去,只听轿子里传来严成锦的声音:“盛世未成之前,需请杨大人留在岛国,或许五年,或许十年……”
  李东阳和蒋冕十分敏感,留着杨一清在京城,总是有些不安。
  正巧也需解放全岛国,瓦解幕府统治,并调李兆番回京城。
  “本官自是知道。”
  “杨师傅幸苦。”朱厚照的声音忽然从轿子里传来。
  杨一清:“……”
  一行车马前往良乡码头,乘大船前往岛国,严成锦坐在轿子中,目送杨一清远去。
  “老高,你这家伙何时告诉杨师傅?”
  “是太上皇出面,臣并未透露半字。”
  “父皇在哪儿?”
  严成锦却是不回答,太上皇弘治似乎为防止朱厚照寻他,下令锦衣卫不得带路,不得搜寻,朱厚照也难以找到。
  ……
  岛国,银矿城。
  李兆番在这里招募岛国的百姓,竖起城墙,与其他大名进犯一次,未尝到甜头,也就井水不犯河水了。
  “正旦过去,又添一岁,不知何时才能回京。”
  写过家书给父亲李东阳,可回信却是让他戍守此处。
  也写过家书给严大人,却一直未收到回信。
  “大人,银矿石上的杂物越来越多了。”副将献上一块银矿石。
  这是矿石即将挖尽的兆头。
  若一船矿石能提炼的白银,还不足以抵消运费成本,就是亏本的。
  “本官已经上疏朝廷,莫慌。”
  ………
  京城,
  杨一清离开后,朝廷商议三边是否还需派总制镇守。
  瓦剌和鞑靼已被朝廷攻破,若说威胁,只剩远在极北之地的大公国,可大公国未必会对大明出兵。
  于是,诸公商议将防线往北推移,至瓦剌和鞑靼边境,与大公国接壤之处,设立卫所。
  谷大用命小太监们搬来沙盘。
  朱厚照用手指在上面画出舆图。
  “朕以为,该在此三十处设立卫所。”
  李东阳看了眼,觉得有些不妥,这得多少设立多少兵马,且无法屯田,又如何供养?
  “国库也没有银子了,新皇三思。”王琼笑眯眯道。
  严成锦想了想,道:“臣听闻,辽东还有女真人,他们能在极寒之地狩猎,可令他们在此设立卫所,替朝廷戍边。”
  女真人杀不完,他们生活在黑河一带,与大公国素有仇怨。
  “且,若是不足,还可派遣朝鲜士卒。”
  不知为何,严成锦忽然想起了大号,青山君。


第894章 一国得道,鸡犬升天
  严成锦略微沉吟几声。
  海外贸易,让周围的朝贡国鸡犬升天,安稳繁荣了几年,贸易更加兴盛。
  回到府上,走进书房就问何能:“程公有书信来吗?”
  何能从书架的末端寻出一沓书信,“程老爷见您不回,有一年未来书信了。”
  “狗一样的东西,怎么不知道提醒本少爷?”
  在书案旁坐下,严成锦颇为忙碌,也就把程敏政的书信丢到脑后,打开看了眼:
  贤侄近来如何?老夫在朝鲜一切安好,传授朝鲜子弟儒学,有梁真《孟子》、曾参《大学》和《中庸》,老夫在朝鲜官场得意,,贤侄莫要挂念……
  “……”严成锦。
  再打开第二封:
  贤侄真的不挂念老夫啊,为何不见修书送来?老夫在汉城买到宣府石砚,凤阳的烟墨兰蕊笔,京城的花生油,定是出自贤侄之手吧?贤侄记得给老夫修书啊……
  “……”严成锦。
  再打开第三封:
  为何还不见贤侄修书来?贤侄莫不是把老夫忘了?在此倒是安好,只有些想念贤侄的书稿,贤侄记得给老夫修书啊……
  “……”严成锦。
  再打开第四封:
  为何叒不见回信?贤侄真的把老夫忘了?老夫何时才能回京,看见商贾运来的故乡之物,堵物思稿啊,贤侄有新的代写先生了吧……
  严成锦读出了一股深深的闺怨感。
  不愧是他开发的大号啊。
  什么叫绑定,
  这就叫绑定!
  “程公来书信,你不告诉本少爷,今年的年终奖银没了。”
  何能差点没哇的一声哭出来,为何被扣的总是我,“小人提醒过少爷来着,可是少爷忙于部务,小人……小人也不敢打扰啊。”
  打扰要扣银子,不打扰也要扣银子。
  何能怀疑,少爷就是不想给他发年终银,“少爷想省银子就直说……”
  严成锦抬脚,何能连忙躲到一边不敢说话,数了一下有十几封信没回,不知现在这个大号还能不能。
  “磨墨。”
  从程敏政的密信可以看出来,朝鲜坐上了大明的火箭,日益繁盛。
  这就必须要交发展税了。
  程敏政是朝鲜的帝师,朝鲜想继续依附大明,就必须要用大明的钱币!
  “少、少爷,墨成了。”
  严成锦考虑好后,在书信上写下对程敏政的计策,让他向朝鲜国君请旨,废除朝鲜的旧币,流通大明的纸币。
  朝鲜的国君和议政府,一定不会赞成。
  所以,还需要朱厚照和内阁六部商量,向朝鲜去一道圣旨。
  不仅是朝鲜,还有周围的琉球、暹罗、土番,也全部都要流通朝廷的纸笔。
  写好书信后,用特制的红蜡封口,命人传王不岁来见。
  王不岁看信封上没有名字,“少爷,这是要捎去哪里的?”
  “给青山君。”
  严成锦来到宫里,对着朱厚照说明来意。
  朱厚照眉飞色舞,思索片刻道:“老高,你不怕被朝鲜读书人揍死吗?”
  让朝鲜子弟去瓦剌戍边,还要让他们用大明的钱币,听起来就像是抢了别人的儿子,又打劫了钱财啊。
  银子天下流通,能保值。
  可大明的弘治银票只是一张纸,万一朝廷和商贾想赖账,朝鲜人就只能用来当厕纸了。
  “新皇下圣旨,朝贡国莫敢不从。”
  这也是为了,让大明的纸币能和银子等值,印多少纸币,就等于有多少银子。
  在上一世,定然是难以实现的。
  但大明,若能在周围的朝贡国流通弘治银票,就与汉人自己的疆域没有差别了。
  谷大用去内阁和六部传话。
  片刻后,他又踩着小碎步回来,面露难色道:“爷,严大人,诸公说不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