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建立良商号后,王守仁可以直接在商号取白银,这才是深层的用意。”
王守仁传回书信,练兵完成,正要筹集兵马进攻奥斯曼。
从京城运输银子过去补给,太麻烦,需要在唐宋建立一座商号,王守仁可以随时取钱粮,加上建立本地仓。
商人拿银子去商号交易,等攻击到奥斯曼帝国时,也不用从京城运输银子。
可以在奥斯曼建商号和仓库,王守仁进入奥斯曼后,同样可以偷偷取钱粮,打到哪里,就建到哪里。
与开中盐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老高,这是几层?”
“已经是最后一层了。”
朱厚照露出笑容,为严成锦没有隐瞒他洋洋得意,他不知道的是,其实,还有两层……
严成锦今后如果提桶跑路,可以先跑到海外,再取银子出来。
至于最后一层,自然是让弗朗机人也往里存银子,成为没有国界的天下第一商号。
“老高,我下旨了?”
“要昭告天下,百姓才会相信良商的银票,且需户部拨给银两,建造本地仓。”
建本地仓,不知要多少银子。
良乡的财力,不足以建造太多本地仓,只能薅朝廷的银子,反正,至少今后大明土地上的良商号,要归还给老朱家。
朝廷不亏。
“要多少银子?”
“臣回都察院算算,再给新皇准信。”
回到都察院,严成锦陷入沉思中,王琼不愿帮他清算,只能让谢玉进宫。
这时,李东阳来到都察院值房,胡须都捋光了,呼吸沉重了几分。
此子又不与他商量,自新皇登基后,越发过分了。
可他,还是压下心底的怒意,耐着性子,挤出自然和煦的笑容。
“成锦啊,为父听说,你给王琼出了一道题?”
虽然严成锦总想称他为老丈人,但他很少与此子以翁婿相称,怕百官诟病。
可如今,为了朝中大事,也只能拿老丈人的身份压一压此子了。
为父?严成锦眉头微皱,顿时警惕起来。
“李公,在宫中,还请以官位相称。”
“我养了十几年的女儿,你这兔崽子说娶就娶,凭什么还不让我自称为父,你这家伙倒是说说看!”
见左右无人,李东阳气急败坏道。
“你才养了她十几年,下官娶了她之后,要养她五十到八十年,还要养你三十年。”
严成锦在想,到时提桶跑路,没准还要带上李东阳。
“……”李东阳。
一时间,竟然无语相对,想起是来此与严成锦议事,也就不计较了。
将王琼去内阁的事言说一遍,李东阳站了起来,深深的看着严成锦,“你究竟打什么主意?”
此事定没有看上去这般简单,向朝廷要银票,朱厚照与你关系好,不计较。
日后换了一个骄奢淫逸的皇帝,还不得让你十倍归还?
而且,百官家中多有商号,能让你独占这份便宜?
李东阳自是考虑得深远许多,不仅是朝廷,连自家女婿今后的前途命运,也考虑到了,才先私下来都察院一趟。
不在朝堂上谏言。
“多谢李公美意,下官心意已定,就不会更改,新皇已经拟旨了。”
严成锦有些感动。
但李东阳不知道的是,今后良乡商会归于朝廷,不是他的。
这样一来,宝源局给朝廷自己的商号发银票,不是很正常?也就没有妒忌和特例一说。
只是,眼下还不能告诉李东阳。
“本官好言劝你,你竟然!”
李东阳闷哼一声,拂袖大步离去,心中对这个女婿已是失望至极。
但他也不准备放弃,等下了值与清娥说说。
严成锦命人把谢玉召进宫。
谢玉拿着算盘,有些不知所措:
“大人,建造仓库贵在材料和人力,各地价钱不同。”
在大明,建造仓库的银两,大抵与塌房相同。
但在唐宋和暹罗等地,谢玉就不知道了,钱东宝被召进宫,半日后,两人合力算出一份大抵需要的钱银。
严成锦看了眼后,迟疑问道:“需要这么多银两?”
“相差,应当不会超出一万两。”
第898章 君臣齐心
东暖阁中,
朱厚照的御案上摆放着六本疏奏,内阁人手一本,都是弹劾某人尸位误国。
不仅要银票,还要银子。
这就是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啊,刘秀有好果子吃吗?
朱厚照摸着下巴,心里盘算起来:“诸位师傅,你们与老高同是大学士,相煎何太急?”
“有这银子,不如修缮宫中的殿宇和值房,寒冬凛冽,百官冷得腰膝酸软,也没有怨言,不就是想替朝廷省银子?”谢迁直言。
严成锦抬头看向谢迁,确定过腰子,不是肾虚?
李东阳也不想严成锦惹上麻烦,“臣想给新皇,说一则典故。”
“朕有些累了,明日早朝再说吧,老高你留下。”
李东阳:“……”
诸公:“……”
李东阳领着诸公退出大殿。
朱厚照站起来,似乎为诸公刚才将他当傻子,依旧有些不高兴。
“老高,户部不给银两,朕想到了一个办法。”
“新皇是说?”
“嗯,抢自己的国库不算抢,朕带着禁卫去,京仓的主簿,难道还敢拦不成?那朕将计就计宰了他。”
“……”严成锦。
按理说,皇帝要银子,户部无论如何也要批给。
但明朝的皇帝,大多好说话,可以拖着不给,然后往死里劝。
成化皇帝向户部要银子,户部尚书周经就经常劝阻,以至于皇帝只能从内帑掏银子,最后掏空。
大抵除了朱元璋和朱棣,没有谁能说一不二。
“臣不敢。”
严成锦不认为朱厚照能瞒住,百姓知道皇帝抢了国库,脸色会变成正方形吧?
沈万三虽不是明朝人。
可明史中,沈万三与朱元璋的感人故事,已经被他收录到“和皇帝做朋友的一百种死法”中。
眼下怂恿朱厚照抢国库,就是其中一种。
“新皇劝王大人,还能要到银子。”严成锦道。
朱厚照知道严成锦不敢,“你要一千万两,国库也没有,你可知道瓦剌和鞑靼,在建边陲的卫所?”
严成锦略微思索片刻,眼下,只有太上皇的内帑还有银子了。
回到都察院后,询问叶准太上皇弘治的踪迹,竟去了固安泡汤,看来太上皇微访的范围和爱好,越来越广泛了。
抬头看了眼窗子外的天色,京城到固安有青石官道。
此时去固安,还来得及。
严成锦命人准备马车。
“太上皇在固安,可曾问了什么?”
叶准看了左右,颔首点头:“问了,用膳就问这家客栈是谁的,吃茶就问这家茶楼是谁的。”
“太上皇为何这么问?”
“想看哪家不是您的。”
“……”严成锦。
六驱马车在官道疾驰,何能特意学习过御车术,两边景物飞速后退,车速却还算平稳。
严成锦不由深思起来,看来太上皇对他的家财很感兴趣呀,要不要主动邀请他到府上?
……
固安,汤池。
太上皇弘治拿起身边的木槿叶,池边上还有锦盒,装着香料、皂荚和花瓣等杂七杂八之物,一人占了一个汤池。
一看是大户人家,肩头搭着白布的小工走上来,讨好似的笑道:“爷,搓澡不?”
“去去去,不搓不搓。”萧敬一脸嫌弃。
一日搓百十个人,哪能让这等污浊的手,脏了太上皇的身子。
太上皇弘治转头,看向旁边有不少这样的小工,有些好奇:“你过来吧。”
“……爷,要不咱来?”萧敬道。
小工已经抢着往太上皇弘治的背上上皂荚,太上皇弘治问道:“一日能赚多少银子?”
建此汤池,是为安置固安的百姓。
能赚多少银子,县令有无误报祥瑞,他也不清楚。
“有一两银子……”
小工看周围几个大汉满是警告之色,心中有些发毛。
听到这个数目,太上皇弘治眸子微微一紧,这几日,他熟悉许多百姓的生计。
茶楼伙计八分纹银,客栈账房一钱三分纹银,木匠九分纹银……
都比弘治年间,近乎多了一半,而且,力役供不应求。
这小工一日就赚一两银子,委实少见。
小工道:“手艺好,老爷才给赏银。”
半刻钟后,萧敬站上来一步,早就看这小工不舒服,正好可以支走,“爷,严成锦来了,穿着红衣不便过来。”
片刻后,林子中。
太上皇弘治已经更衣,深深的看着严成锦许久。
“寡人听说,固安有不少你的门铺。”
此子的门铺,多到令人咋舌的地步,亏这家伙还整日向国库要银子,真想让锦衣卫看看,银子是不是真都花到唐宋去了。
严成锦心知,太上皇来固安是微访民生,并非真是在意门铺。
“臣想请旨,向太上皇要一笔银子。”
相似小说推荐
-
脸谱下的大明 (狂风徐徐) 起点VIP2021-08-30完结来到这个时代,我想在绍兴和青藤一醉,想去翻翻那失传的《永乐大典》,想见见一生未曾一败...
-
梦回大明春 (王梓钧) 起点VIP2021-05-07完结穿越到大明朝,考科举是黑户,想读书又没老师。好在隔壁就是流放王阳明的龙场驿,不过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