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从慎重开始 (一笑澄明)


  “弩兵和弓箭手听令,堵住瓦剌王庭的三处营口。”
  瓦剌大营太过于庞大,以至于有东西南北四个营门,杨一清下令派去弩兵和弓箭手,可以射杀冲出的骑兵。
  算是增援了。
  张侃本想骂杨一清几句,但考虑到有可能会被斩杀,就怂了。
  勒马回头向王守仁禀报。
  王守仁闻言稍稍稳定心神,对杨一清的用兵了然于心,将主要兵力留在正面,和他判断相同。
  正面的兵马最多,有重重拦栅,从正面难以攻破进去。
  西北大漠风力大,孔明军也无法出征。
  “命凌十三率军从正面冲营。”
  王守仁拔下令旗,只要他的人先行冲营,杨一清的兵马很快就会跟进。
  塘骑飞奔去传令。
  看见唐宋中军大营冲击瓦剌正面,杨一清也发出令骑,八万兵马压上,冲击瓦剌正面的兵马,在日光的映照下,银光闪耀,嘶吼声震天。
  一旦混战后,就只能等待结局了。
  若是传回的瓦剌兵力不假,相信很快就能分出胜负。
  半个时辰后,瓦剌人就有退走的趋势,大明的兵马不断压进,终于突破了层层阻碍,营帐中火光大作。
  “大汗,从西面还可以突围。”亲兵小心翼翼的开口道。
  翁郭楚完全没有想到,唐宋和大明的兵马会如此迅速,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就突破了正面大军。
  大明的兵马不断压上,三边的士卒尤其骁勇。
  翁郭楚心中慌乱,没事打什么大同,可此时说什么都为时晚矣。
  鞑靼被大明灭时,他就知道大明的兵力,不同以前,可却没想到强盛至如此地步。
  达延汗被斩那日,他就知道。
  瓦剌终究也会落得鞑靼相同的下场。
  “不用调度,让各部自己突围散去吧。”
  在西面还驻扎着一支兵马,是土默特部首领统御,专门捍卫王庭。
  但人数仅有三万,唐宋这支兵马,似乎极擅长与骑兵交战,打起来,也是摧枯拉朽。
  落日余晖下,战斗接近尾声。
  几股瓦剌残部突围逃窜,明军骑兵追击,留在此处多为老弱妇孺。
  “我等降了。”
  王守仁自然不会可怜瓦剌人,命人割去一众首领的头颅。
  杨一清策马穿过战场,约莫一刻钟后,才走到营帐大门。
  “杨大人,我家将军说想要这片区域的俘虏,牛羊归您。”
  张侃再次骑马赶来。
  瓦剌人比番人好管制,能得到这股瓦剌势力,又会壮大唐宋的兵马。
  恩师说,只要为唐宋所用,就不分种族和肤色。
  “你家将军要战俘做什么?我要见他!”
  ……
  晃眼到了一月,正是元旦。
  “醮斋花费银子,不如去南海子打猎,朕自力更生告慰天地。”
  朱厚照想组织百官,去南海子游猎,以打来的猎物,代替醮斋告慰天地的祭品。
  不用光禄寺和礼部花银子。
  “告慰天地,古铜器具由多地进贡,不花银子,就不必去狩猎了。”
  蒋冕持芴躬身道。
  新皇不下旨撤军,诸公心中多少有些不满。
  想去南海子打猎,你下了圣旨再商量!
  “蒋公所言不错,礼部也无需向国库伸手,衙门账房还有一些存银。”毛纪傲然开口。
  “……”朱厚照。
  此刻,内阁和六部同气连枝,对抗新皇的野蛮统治。
  李东阳抬眸看向朱厚照,“时至一月,西北断了两月音讯,定是入草原了,若是兵败,还需补充兵马,新皇莫要懒政,元旦就不必赐席了,阅奏吧。”
  若十五万人折损瓦剌,三边就要招兵买马。
  这两月,诸公都睡得不安稳。
  “臣想告假一日,过元旦。”严成锦。
  “……”朱厚照。
  严恪松看了眼左右,老脸微红:“臣…臣也想告假半日。”
  诸公:“……”


第891章 赐席
  正旦,奉天殿。
  距魏国公徐俌南下过去两月,王不岁去南方卖酒。
  传回消息,让严成锦不由蹙眉,粤商在坊间传言,这是假酒,百姓看这也不像平日喝的酒,于是就当真了。
  三十万两,就这样打水漂了?
  不可能。
  来到东暖阁,严成锦对着朱厚照道,“新皇要去南海子游猎?”
  “老高,你有什么主意?”
  朱厚照可以偷偷去,但他不下圣旨撤军,令诸公有些不高兴,怕诸公交致仕疏奏。
  眼下看见严成锦来找他,便知道这家伙有求。
  “冬日正是打猎的时候,袍子和鹿需出来寻吃食,可若这种时候,新皇都能忍住不打猎,诸公和百姓,会不称赞新皇?”
  打什么猎,帮本官卖酒。
  严成锦疯狂计算后,又抢在朱厚照前开口:“节庆时,朝廷有赐席百官,向上天祈福的旧例。”
  就算节俭的弘治皇帝,也会在正旦和中秋时,给官员赐席,笼络人心。
  半日后,朱厚照传旨给百官赐宴席,诸公本不愿意赴宴,可这是向天地祈福的礼祀。
  如同皇帝扶犁春耕,就答应了。
  文华殿中,朱厚照坐在最上方的御座,矮桌摆着珍馐玉食,诸公推杯换盏。
  “这黄黄的,闻着不像,喝起来倒是像…尿。”
  “噗…”
  看见杯中浑黄色的酒水,上层还漂浮一层清沫。
  吏部给事中黄锦不由吐出来。
  “这是良乡出的新酒,用冰鉴稍储存后,效果更佳,诸公不妨试试?”严成锦示意让小太监们全部换下。
  等新的酒水上来后,李东阳饮了几口,味道似乎真的不错。
  一旁记录邸报的画状元吴伟,连忙将这一幕绘制下来,被赐名《正德的晚餐》,邸报传出宫外。
  当然,真画被严成锦封存了起来。
  酒过三巡,文吏手里拿着一封急奏,对着严恪松道:“是三边总制杨一清传回的疏奏。”
  李东阳眼睛的余光从欣赏歌舞,转向了文吏身上。
  兵部的疏奏,大抵是急奏。
  严恪松有些紧张,展开疏奏看了几眼,杨一清进了瓦剌后音讯全无,不知是不是被全歼了?
  手也有些抖动起来,余光瞥见“捷”字才全部打开。
  “被全剿了吗?”蒋冕问道。
  “新皇圣明,大捷,大捷啊!”
  李东阳看看坐上的严恪松,又扭头看向不远处的朱厚照,跟做梦一样。
  这也能打赢?
  朱厚照振作起精神,举起酒杯颇为欣喜,命小太监又抱来几坛酒。
  诸公哑口无言。
  十一月,草原无疑会被风雪覆盖,这样能打赢?唐宋出兵十五万……难道新皇又给唐宋传信了?
  “臣等以为,该给唐宋国王赐皮甲衣物?”
  朱厚照看了眼严成锦。
  严成锦低下头,这个狗皇帝看自己做什么?
  宴席散去,穿过左掖门时,寒夜中一阵凉风吹来,小太监手中的灯笼熄灭,一片黑暗,百官相继被绊倒。
  翌日,大清早。
  听闻昨夜禀报的事,朱厚照拿着名册坐在御座上,“李师傅?”
  “……到。”李东阳看了上面一眼。
  “蒋师傅?”
  “……臣在。”蒋冕有些抗拒的开口。
  “老高?”
  “臣在。”严成锦道。
  昨夜,百官在左掖门发生踩踏,吏部给事中黄锦更是被人踩断了腿。
  朱厚照干的?
  倒是诸公暗怪新皇举行元旦赐宴,招来祸患。
  片刻后,朱厚照派谷大用从内帑中取贡品,到告病的百官府中慰问。
  ……
  宣府,黄花镇。
  过了这里,就是京畿的地界,杨一清满脸凝重,唐宋用的是汉人的兵法,而且炉火纯青。
  在甘肃多地戍守多年,对西域的马政颇为熟悉。
  西域古有三十六国,虽然后来逐渐兼并,却未听说过哪朝对汉人兵策如此熟悉。
  那见他的将军,似乎不像布阵之人。
  “杨大人斩下瓦剌可汗,定能升官。”副将钱忠兴高采烈道。
  杨一清摇摇头,道:“只要严恪松在兵部,本官就不会晋升。”
  朝廷会从他们两人中选一人任兵部尚书,有严成锦在,师兄李东阳也左右为难。
  “本官倒是疑惑,冲进正面大营的将领,真是凌十三?”
  “末将在临山卫剿匪时,见过此人,绝不会有错。”
  一个时辰后,杨一清率领的几十亲兵进入京城西区,来到严府门前。
  轻扣了几声,门子喊出一句暗语:儿时凿壁偷了谁家的光?
  “???”杨一清。
  严府上拜访有规矩,可他努力回想片刻后,气急败坏道:“四十多年了,谁还记得!”
  “……”门子。
  “去禀报你家少爷,不开门本官就带亲兵进去了。”
  新院,严成锦正要进入书房,门监却跑过来道:“少爷,杨一清要见您。”
  杨一清回京不去缴旨,来他府上做什么?
  严成锦不由深思起来,仔细的推测一番。
  “不见。”
  分析一番,杨一清来上门来找他,大抵有以下的原因。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