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脸谱下的大明 (狂风徐徐)


  钱渊面色清冷,缓缓道:“迁居杭州,但我会启程回松江,数百里之外无暇分身,所以希望姐姐能护卫家中女眷。”
  戚继光脱口而出,“你还要回松江!?”
  侧屋内一片安静,陆氏面无表情,谭氏和小妹垂头不语。
  片刻后,王氏平静的声音响起。
  “好,此事我一力承当,如若有失,提头来见。”
  王氏说完这句话转头看向了戚继光,后者犹豫片刻后才微微点头……呃,他太了解这个女人,如果自己不答应估摸着没好果子吃。
  很明显,这个松江秀才孤身一人再赴险地,只是托请照顾家中女眷,这样的请求换成正常人都不会拒绝。
  戚继光用崭新的目光打量着钱渊,虽然他并不受浙直总督张经的重视,但也非常清楚如今抗倭局势,松江很可能是接下来一段时间内倭寇侵袭的重点区域。
  似乎并不像张居正信中所说的那般悖懒、无责任心……戚继光有些惭愧,他之前拒绝入住食园,很大程度上是听说钱渊和赵文华交好。
  如果他真的和赵文华交好,绝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再赴松江,戚继光起身正色拱手,“如拙妻所言,如若有失,提头来见。”
  这一刻,戚继光终于从内心接纳了这位松江秀才。
  谭氏愣愣的看着这一幕,忍不住问道:“渊儿,倭寇能攻入杭州?”
  钱渊笑道:“怎么可能……只是请姐姐来陪母亲说说话,母亲可别小气,压箱底的好玩意儿也掏出几件,小妹的嫁妆还有我不是?”
  嬉笑几句后,钱渊让小妹扶着谭氏去了后院,才坐下来仔细说:“不知道姐夫可听说过张四维?”
  戚继光眼神闪烁,“听说过,去年……”
  “嗯,虽然只是小小把总,但勾连海商倭寇……”钱渊轻声说:“当年谢余姚后人都差点满门被灭。”
  “倭寇?”陆氏忍不住问:“张四维已暴毙身亡,倭寇哪里会找上你?”
  “不一定。”钱渊轻声解释道:“张四维被抄家,其中部分财物并不是他自己的,很可能是当时的海商倭寇寄存或者交易货物,虽然没落到侄儿手里,但就怕……”
  “府衙距离此地不过三里,巡抚衙门、总督衙门也不远,不会出事。”戚继光轻描淡写的说:“有拙妻在,再加上二弟,留几个护卫,绝无纰漏。”
  钱渊点点头,其实那些失去财物的倭寇来找麻烦的可能性并不大,给张四维报仇更是不可能,他担心的是另一件事。
  “洗糖?”陆氏狐疑的看着钱渊,“你不是和太仓王家合作吗?”
  “太仓王家又如何?”钱渊摇摇头,“如此重宝,很难说……早在去年,杭州就多有高门大户来询问此事,只是当时浙江巡抚王民应挡在前头,这也是我为什么找上太仓王家的原因。”
  在钱渊的计划中,迁居地点有三处,杭州、苏州、徽州。
  可惜苏州实在让人放不下心,徽州虽然稍微安全点,但叔母不肯去,而且那边气候和沿海区别不小,大嫂黄氏还在养病。
  算来算去,还是杭州最安全,虽然可能会有人找麻烦,但巡抚衙门、总督衙门都在这,无论如何也不会失守。
  仔细交代了一番后,看看天色已晚,钱渊干脆让戚继光夫妇留宿,反正明天也要搬过来。
  钱渊是个夜猫子,虽然之前被陆树声管束,但最近一段时间又恢复了以前的习惯,到了晚上精神愈发好。
  “没事做,真的。”戚继光阴着脸如此说。
  虽然戚继光被后世称为名将,但此时年纪尚轻,总督衙门那边对其虽然不至于无视,但绝不可能让其独当一面。
  戚继光如今每天只能操练军营里的那些兵油子,天天被气得身子发抖……
  “闲的蛋疼?”钱渊看陆氏、王氏出了门,才笑道:“看样子张廷彝不太看重你……还亏叔大兄急着推荐你来浙江。”
  郁郁不得志的戚继光长叹了口气,“叔大兄在信中提到,你也曾写信提及我?”
  “嗯。”钱渊随口说:“之前一个护卫去山东,听说过你戚元敬的名字而已……听姐姐说,练兵不太顺利?”
  “何止不太顺利。”戚继光面无表情的说:“原以为浙江富庶,没想到还不如山东!”
  “发下来的粮饷都是折色的,根本吃不饱,而且有的粮食都发霉了!”
  “兵丁缺额极多,费尽心力整治几个月,也就勉强凑够五成。”
  “营中军械大都破旧不堪,至少三成没办法用。”
  戚继光转头看了眼钱渊,他知道对方交游广阔,“原以为总督上任能有所好转,但是……”
  “别看我。”钱渊摆手道:“张廷彝看我很不顺眼。”
  戚继光沮丧的垂下头。
  钱渊轻声问出他最关注的的问题,“据说朝中已经下了募兵令?”
  “嗯,但总督衙门那边有异议。”戚继光摇摇头,“而且巡抚衙门那边也说了……没银子。”
  钱渊疑惑不解,“没银子还好说……张廷彝为何?”
  戚继光解释道:“总督大人寄希望于客兵一战定乾坤……”
  钱渊的冷笑声打断了戚继光的解释,“何其不智!”
  戚继光诧异的看着钱渊起身来回踱步。
  “张廷彝从各地调集兵丁,可有水军海军?”
  “好像并无。”
  “这就是了,怎么可能一战定乾坤?”钱渊嗤之以鼻道:“崇明县被毁,刘家巷沦陷,倭寇来去自如,舟山上至今还有倭寇盘桓。”
  “客兵不可能长驻沿海,想要平倭,还得靠募本地新兵。”
  “而且客兵远道而来,所费颇多,这些钱财在本地募兵绰绰有余。”
  戚继光平静的听了许久,才说:“即使如此,也轮不到我这个区区游击。”
  诸多念头在脑海中一闪而过,钱渊开始考虑要不要和胡宗宪接触一二,杭州知府在如今浙江算不上多高,但在财赋方面却占的比重不小。


第123章 来访
  在钱渊的计划书中,此次外出有两件事要办,第一件是安置家人,但从请来王氏带出了戚继光,又拖泥带水的带出了戚继光如今的惨状。
  真的挺惨。
  钱渊第二日和戚继光一起去军营转了圈,惨不忍睹啊。
  杭州有杭州前卫、杭州右卫两个卫所,戚继光麾下千余兵丁都是杭州前卫出身,这帮人平常不仅仅不操练,不习武,甚至不像大部分其他卫所一样种地,而是操持生意。
  好一点的租凭个铺面,差一点的走街串巷,还有什么补锅匠、赶大车的,甚至去年还有伙人和海商勾搭。
  但不管好坏大都能填饱肚子,运气好点还有些积蓄,在这种情况下,孙子才愿意和倭寇对抗。
  所以,虽然戚继光被誉为历史上最能练兵的将领,但也没什么办法……
  更何况不仅仅是军纪涣散,后勤方面的问题更大,戚继光挽留众人吃顿中饭,结果钱渊饿着肚子回了城,其他的不说,粥里一股馊味!
  钱渊没有想到明朝官军的后勤管理如此混乱,压根就没有什么辎重营一说,每支军队负责后勤的人选都是由主管将领选定,没有规划,没有进货来源,甚至都没有账本。
  回到食园简单吃了点,钱渊对着刚搬完家的王氏发了阵牢骚,这样的军队能打胜战那才是天下奇事呢。
  王氏叹了口气,“其实卫所是有人管理后勤的,但现在拉出来……元敬又是客将。”
  崇德一战中,王氏亲眼所见,钱渊在后勤管理上下了多少功夫,甚至他指挥的人手一度比手持兵刃的兵丁、乡勇还要多,这才保证守军的士气、战斗力都维持在一定的标准之上。
  “我去改?”钱渊失笑道:“姐,这可不是什么简单事,就一句话,我凭什么去改?”
  “先这样吧,元敬兄现在很难独当一面,浙江本地卫所的兵太差劲了。”钱渊在心里盘算了下时间,“后日小弟就启程回松江……”
  话还没说完,外头杨文大声禀报,“少爷,浙江副总兵卢镗送了投帖。”
  钱渊接过投帖看了眼,撇撇嘴道:“耳朵倒是挺灵的。”
  相对来说,抗倭的几位将领中,卢镗是心思最浅的,做事也是最直接的,当然,最后他涉入朝政也是最少的,下场也是最好的。
  在卢镗看来,自己带着卢斌拜访食园并没有其他涵义,只是拜谢钱渊两次相助卢斌守城,卢斌如今已经连连升迁,在卢镗麾下任游击。
  但是,此举落在其他人眼里就不一样了。
  总督衙门内的张经对此熟视无睹,巡抚衙门的李天宠正在巡视绍兴、宁波,但赵文华再一次确认,自己选择的突破口非常准确。
  所以,在钱渊准备离开杭州的那天,赵文华突兀的出现在食园外。
  没有投帖,没有预约,没有大张旗鼓,赵文华只带着一个人走进食园。
  “梅村公,这位是……好像在苏州码头船上见过?”钱渊领着客人在长廊上漫步。
  “这位是杭州知府胡宗宪,展才就称一句胡知州吧。”赵文华伸手指了指钱渊,“投了帖子你都不肯让人上门,架子挺大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